一种电子流量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96522发布日期:2024-01-16 11:33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子流量计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流量计,具体为一种电子流量计。


背景技术:

1、制氧机上调节气体流量的多采用浮子流量计,调节时采用手动调节控制流量大小。例如图1所示的现有制氧机上的浮子流量计,其下端进气,上端出气,通过旋钮带动阀针来控制出气端和进气端之间连通大小,从而达到调节流量的目的。

2、虽然手动调节的浮子流量计能够满足流量调节的作用,但是人工调节的准确度偏差大,在调节过程中流量调控把控不够精准;且人工调节需要留有可查看流量的显示管,显示管与浮子流量计为一体结构,整体结构偏大,占用空间大。对于一些小型制氧机或者想缩小制氧机体积的加工人员来说,现有人工调节的浮子流量计不足以满足微型及高精准度的需求。

3、为了克服人工调节精度差的问题,会采用电机替代旋钮,通过机械的方式进行流量调节,这种方式提高了调节的精准度,同时机械调节无需人工观察流量,也可以替换掉显示管或者采用电子元件感应进而减少电子流量计的体积。因此,机械调节的流量计更能够满足现如今的使用需求。但是使用电机进行调整存在零位不一致的情况,即电机的零位与流量计的零位不一致,这便造成当处于电机的零位时,流量计并非处于零位,当理论上流量计关闭时实际上存在漏气的情况。这对流量计的使用影响是巨大的,甚至于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电子流量计理论零位与实际零位不统一的问题,提供一种电子流量计。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电子流量计,包括阀体、阀座、电机、限位机构和密封圈。

4、阀体的内部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阀座腔及用于气体在阀体内进出流通的通气腔,阀座腔与通气腔彼此连通。

5、阀座位于阀体的阀座腔内并与阀座腔的腔壁螺纹连接。

6、电机安装在阀体上,电机的轴端与阀座顶端可拆卸连接,以驱动阀座转动来控制通气腔的开合。

7、限位机构设置在阀座与阀体之间以限制阀座转动角度;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凸起和挡板;阀座的顶部外壁面设置有横向延伸的凸起,阀体的顶部设置有与凸起相接触的挡板。

8、密封圈设置在阀体内以阻隔阀座腔与所述通气腔之间的气体连通。

9、进一步的,阀体的顶部围绕阀座腔开有多个卡槽,挡板底端卡合在卡槽内。

10、进一步的,相邻卡槽之间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与卡槽间隔设置且彼此贴合,卡槽的一端向阀座腔中轴线延伸并位于支撑板的内侧。

11、进一步的,阀体顶部设置有限位块,限位块位于支撑板外侧,且靠向卡槽端部。

12、进一步的,通气腔包括进气腔、出气腔和连通腔;连通腔连通进气腔和出气腔并与阀座腔连通。

13、进一步的,阀座上设置有阀针,阀针的首端卡合在阀座上,尾端直径逐渐缩小并经连通腔进入进气腔,受电机驱动调整阀针尾端与连通腔的相对位置以改变阀体内部气流量。

14、进一步的,阀针的首端与阀座螺纹连接。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

16、1、本实用新型通过限位机构限制阀座的转动角度,不仅能够配合电机进行零位调整,进而方便后续的流量调节,同时能够限制阀座进行整个圆周旋转,方便定位到阀座,从而实现控制阀座旋转以控制通气腔的开合操作;

17、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阀体内设置密封圈,可以提高阀体与阀座之间的密封性,避免气流从阀体和阀座的连接处泄露,进而保证气流量调整的精准度。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子流量计,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流量计,其特征在于,阀体(1)的顶部围绕阀座腔(14)开有多个卡槽(63),挡板(6)底端卡合在卡槽(63)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流量计,其特征在于,相邻卡槽(63)之间设置有支撑板(61),支撑板(61)与卡槽(63)间隔设置且彼此贴合,卡槽(63)的一端向阀座腔(14)中轴线延伸并位于支撑板(61)的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流量计,其特征在于,阀体(1)顶部设置有限位块(62),限位块(62)位于支撑板(61)外侧,且靠向卡槽(63)端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流量计,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腔包括进气腔(11)、出气腔(13)和连通腔(12);连通腔(12)连通进气腔(11)和出气腔(13)并与阀座腔(14)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流量计,其特征在于,阀座(2)上设置有阀针(3),阀针(3)的首端卡合在阀座(2)上,尾端直径逐渐缩小并经连通腔(12)进入进气腔(11),受电机(5)驱动调整阀针(3)尾端与连通腔(12)的相对位置以改变阀体(1)内部气流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流量计,其特征在于,阀针(3)的首端与阀座(2)螺纹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子流量计。该电子流量计包括阀体、阀座、电机、限位机构和密封圈。阀体的内部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阀座腔及用于气体在阀体内进出流通的通气腔,阀座腔与通气腔彼此连通。阀座位于阀体的阀座腔内并与阀座腔的腔壁螺纹连接。电机安装在阀体上,电机的轴端与阀座顶端可拆卸连接,以驱动阀座转动来控制通气腔的开合。限位机构设置在阀座与阀体之间以限制阀座转动角度;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凸起和挡板;阀座的顶部外壁面设置有横向延伸的凸起,阀体的顶部设置有与凸起相接触的挡板。密封圈设置在阀体内以阻隔阀座腔与所述通气腔之间的气体连通。本技术通过限位机构不仅能够配合电机进行零位调整,也方便定位到阀座。

技术研发人员:孙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捷力仪表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0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