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合器式差速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870679发布日期:2024-02-02 20:50阅读:13来源:国知局
离合器式差速器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变速器零部件,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离合器式差速器机构。


背景技术:

1、目前,变速器使用的差速器机构,普遍采用对称式锥齿轮差速器,这种差速器的扭矩均分特性可以满足车辆在正常路面上行驶。但是当车辆的一个驱动轮陷入泥泞路面时,将会发生打滑现象,影响车辆的行驶。

2、如公开号为cn102996748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大功率输出无级变速器,主要是由现有技术的摩擦变径式无级变速器、锥齿轮连杆机构和类对称式锥齿轮差速器等组成。摩擦变径调速式无级变速器的输入轴一端作为总输入轴,另一端同类对称式锥齿轮差速器中的一半轴连接;摩擦变径调速式无级变速器的输出轴通过锥齿轮连杆机构和类对称式锥齿轮差速器中的壳体总轴齿轮相连,类对称式锥齿轮差速器中的另一半轴作为总扭矩输出轴。它克服了现有技术无级变速器普遍存在的操作复杂、制造成本高、变速范围窄、效率低、不能大功率输出等缺点,变速平稳并能同时有效取代现有技术的变速箱和离合器,达到一机两用。该专利文献中公开的技术方案也无法解决上述记载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离合器式差速器机构,目的是确保可以实现差速、止滑作用。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离合器式差速器机构,包括壳体总成、设置于所述壳体总成内的两个输出离合器组件以及分布在两个输出离合器组件两侧的两个输出离合器活塞挡板,两个输出离合器活塞挡板相连接,两个输出离合器组件分别与车辆的两个传动轴连接。

3、所述输出离合器组件包括输出离合器活塞、输出离合器内毂、膜片弹簧、钢片、摩擦片、调整压板和卡环,输出离合器内毂与所述传动轴连接。

4、所述输出离合器活塞的两侧轴向分别限位于两个所述输出离合器活塞挡板,且输出离合器活塞上靠近输出离合器活塞挡板的一侧至少均布2个环形凸台。

5、所述调整压板由所述卡环进行轴向限位,两个输出离合器组件的卡环位于两个输出离合器组件的调整压板之间。

6、所述膜片弹簧布置在所述输出离合器活塞与所述输出离合器内毂之间。

7、所述输出离合器内毂上设置与所述摩擦片相啮合的梯形花键。

8、所述的离合器式差速器机构还包括第一推力轴承和第二推力轴承,第一推力轴承分别轴向布置在所述输出离合器活塞挡板与所述输出离合器内毂之间,第二推力轴承轴向布置在两个输出离合器内毂之间,所述输出离合器内毂上设置用于向第二推力轴承提供润滑介质的油孔。

9、所述前输出离合器活塞挡板上设置与所述输出离合器组件相啮合的梯形花键,所述后输出离合器活塞挡板与所述前输出离合器活塞挡板为焊接连接。

10、所述输出离合器活塞挡板通过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分别与所述输出离合器活塞之间形成密封腔,且输出离合器活塞挡板内设置推动输出离合器活塞轴向移动的压力油路。

11、所述输出离合器活塞挡板与所述壳体总成之间布置镶套,镶套与壳体总成为过盈配合,镶套与输出离合器活塞挡板为径向小间隙配合,输出离合器活塞挡板与所述输出离合器内毂在靠近所述第一推力轴承的一端径向各布置一个滚针轴承,另一端小间隙配合;前、后输出离合器活塞挡板上分别设置前锥轴承和后锥轴承。

12、本实用新型的离合器式差速器机构,通过两个输出离合器组件,不仅可以实现传统锥齿轮式的差速器的扭矩均分特性,还可以通过控制其中一个输出离合器组件,实现止滑功能。可以让车辆在泥泞路面上正常行驶。



技术特征:

1.离合器式差速器机构,包括壳体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总成内的两个输出离合器组件以及分布在两个输出离合器组件两侧的两个输出离合器活塞挡板,两个输出离合器活塞挡板相连接,两个输出离合器组件分别与车辆的两个传动轴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器式差速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离合器组件包括输出离合器活塞、输出离合器内毂、膜片弹簧、钢片、摩擦片、调整压板和卡环,输出离合器内毂与所述传动轴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合器式差速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离合器活塞的两侧轴向分别限位于两个所述输出离合器活塞挡板,且输出离合器活塞上靠近输出离合器活塞挡板的一侧至少均布2个环形凸台。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合器式差速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压板由所述卡环进行轴向限位,两个输出离合器组件的卡环位于两个输出离合器组件的调整压板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合器式差速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片弹簧布置在所述输出离合器活塞与所述输出离合器内毂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任一所述的离合器式差速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离合器内毂上设置与所述摩擦片相啮合的梯形花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离合器式差速器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推力轴承和第二推力轴承,第一推力轴承分别轴向布置在所述输出离合器活塞挡板与所述输出离合器内毂之间,第二推力轴承轴向布置在两个对称分布的输出离合器内毂之间,所述输出离合器内毂上设置用于向第二推力轴承提供润滑介质的油孔。

8.根据权利要求2至5任一所述的离合器式差速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离合器活塞挡板通过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分别与所述输出离合器活塞之间形成密封腔,且输出离合器活塞挡板内设置推动输出离合器活塞轴向移动的压力油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离合器式差速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离合器活塞挡板与所述壳体总成之间布置镶套,镶套与壳体总成为过盈配合,镶套与输出离合器活塞挡板为径向小间隙配合,输出离合器活塞挡板与所述输出离合器内毂在靠近所述第一推力轴承的一端径向各布置一个滚针轴承,另一端小间隙配合;前、后输出离合器活塞挡板上分别设置前锥轴承和后锥轴承。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离合器式差速器机构,包括壳体总成、设置于所述壳体总成内的两个输出离合器组件以及分布在两个输出离合器组件两侧的两个输出离合器活塞挡板,两个输出离合器活塞挡板相连接,两个输出离合器组件分别与车辆的两个传动轴连接。

技术研发人员:郑勇,郑未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吉孚汽车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30
技术公布日:2024/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