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缩机轴套结构、泵体结构及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860185发布日期:2024-01-26 23:22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压缩机轴套结构、泵体结构及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压缩机,特别是涉及一种压缩机轴套结构、泵体结构及压缩机。


背景技术:

1、随之压缩机用途的扩大和压缩机的排量逐步扩大,对压缩的信赖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压缩机来说,曲轴在整个压缩机运转的过程中,受力较大,往往曲轴和轴承是相对薄弱的部分,容易产生磨损过大,导致压缩机失效。因此常用的做法是在压缩机的轴承部分加轴套。轴套一般采用高耐磨的合金材料制作而成。

2、由于轴承内径面与曲轴的接触部分,对其精度有较高的要求,因此通常的做法是:轴承进行半成品的加工确保轴承内径面有一定圆柱度粗超度后在设备上压入轴套,然后再对轴套的内径面进行精加工。

3、对于上轴承来说,一般都比较高,这样就导致轴套比较高,轴套压入轴承过程中的摩擦力f的计算公式为:f=u*f=u*p*s=u*p*π*r*h,式中,u为摩擦系数,s为轴套与轴承接触面积,r为轴套外径,h为轴套高度。从公式可知,轴套越高,一样的过盈量压入力就越大,那么轴承的变形就越大,不利于制造且难以满足设计要求。因此,现行的上轴承一般通过采用两个轴套来降低其压入轴承中的摩擦力。

4、然而,轴套的内壁上设置有油沟,油沟相对排气口具有一定的安装角度要求,才能确保润滑和应力最优化,那样一来就存在两个轴套与轴承定位困难的问题,导致两个轴套容易压歪报废。另一方面,两个轴套就必须进行两次压装作业,时间长,人工成本相对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压缩机轴套结构,通过一个长的轴套本体来代替现有技术中的两个短轴套本体,且与轴承之间的定位简易,压装简便快捷,不会对轴承造成变形量大的问题,有效降低组装时间和人工成本。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压缩机轴套结构,所述压缩机轴套结构设置于压缩机的轴承与曲轴之间,其包括轴套本体,所述轴套本体呈两端贯通的筒状结构,其外周壁上沿其径向凹陷形成有凹槽;所述轴承设置有与所述轴套本体过盈配合的容置腔,所述轴套本体通过其外周壁过盈设置在所述容置腔中,且所述凹槽与所述容置腔之间形成避让空间。

4、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轴套本体的外侧壁的中部沿其径向凹陷形成有所述凹槽。

5、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凹槽沿所述轴套本体的轴向的长度为h,所述轴套本体沿其轴向的长度为h,所述h与所述h之间满足:3mm≤h≤h-3mm。

6、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凹槽的上端与所述轴套本体的上端之间的距离为d,所述d满足:3mm≤d≤h-6mm。

7、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凹槽的凹陷深度为a,所述轴套本体的壁厚为b,所述a与所述b之间满足:0.001mm≤a≤b-0.2mm。

8、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凹槽沿所述轴套本体的圆周方向的长度为l,所述轴套本体的圆周长为c,所述l与所述c之间满足:l≤c。

9、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轴套本体的内壁上开设有连通所述轴套本体两端的油沟。

10、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油沟为绕所述轴套本体中心轴设置的螺旋槽。

11、与传统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压缩机轴套结构的有益效果是:

12、本申请的压缩机轴套结构,通过在轴套本体的外周壁上设置有凹槽,利用凹槽与轴承的容置腔之间形成的避让空间,可有效减少轴套本体压入轴承时产生的压入力,进而减少轴套本体压入轴承的过程中对轴承产生的变形量,从而实现加长轴套本体长度的效果,以通过一个长的轴套本体来代替现有技术中的两个短的轴套本体,使得本申请的轴套本体与轴承之间的定位简易,且二者之间的压装简便,不会对轴承产生变形过大的问题,并有效降低组装时间和人工成本。

13、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泵体结构,其包括如上所述的压缩机轴套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泵体结构,通过对压缩机轴套结构进行改进,使得改进后的轴套本体的长度可拉长,进而代替现有技术的两个轴套,有效降低轴套本体与轴承之间的组装压力,减少轴套本体与轴承之间的组装难度和降低二者之间的组装时间。

14、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压缩机,其包括上所述的泵体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通过对压缩机轴套结构进行改进,使得改进后的轴套本体的长度可拉长,进而代替现有技术的两个轴套,有效降低轴套本体与轴承之间的组装压力,减少轴套本体与轴承之间的组装难度和降低二者之间的组装时间。

15、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技术特征:

1.一种压缩机轴套结构,其设置于压缩机的轴承与曲轴之间,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轴套结构,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轴套结构,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缩机轴套结构,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轴套结构,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轴套结构,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轴套结构,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压缩机轴套结构,其特征在于:

9.一种泵体结构,其特征在于:

10.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压缩机轴套结构、泵体结构及压缩机,所述压缩机轴套结构设置于压缩机的轴承与曲轴之间,其包括轴套本体,所述轴套本体呈两端贯通的筒状结构,其外周壁上沿其径向凹陷形成有凹槽;所述轴承设置有与所述轴套本体过盈配合的容置腔,所述轴套本体通过其外周壁过盈设置在所述容置腔中,且所述凹槽与所述容置腔之间形成避让空间。本技术所述的压缩机轴套结构,通过一个长的轴套本体来代替现有技术中的两个短轴套本体,且与轴承之间的定位简易,压装简便快捷,不会对轴承造成变形量大的问题,有效降低组装时间和人工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黄晓争,绫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松下.万宝(广州)压缩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9
技术公布日:2024/1/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