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手动单向阻尼气动换向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99781发布日期:2024-01-16 11:35阅读:13来源:国知局
新型手动单向阻尼气动换向阀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气动控制技术的应用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新型手动单向阻尼气动换向阀。


背景技术:

1、目前,气动机械已广泛应用于我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为了保障人们生产与生活的安全,对设备的安全性能都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因此,其操作与控制系统的性能就显得愈加重要,譬如提升和牵引类气动设备,无论是定速或是无级调速的操作系统,负载工作状态下提升或牵引一般都是可以有效控制,但在下放或释放操作时,由于重力或其它外力的作用,速度会较提升或牵引时大大提高,而且不容易有效控制,另一方面,有些操作系统没有可靠的自锁机构,由于意外碰撞也容易造成误操作,这就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手动单向阻尼气动换向阀,可使气动设备在下放或释放操作时,加大排气的阻力和背压,以克服外力带来的不利因素,更加有效地实现较为精准的操控,并设计了自锁机构,紧急情况下实现有效停车自锁,充分保障设备和人员的作业安全。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新型手动单向阻尼气动换向阀,由上阀体和下阀体通过连接件固定为一体并调整对应气道的通断,所述下阀体内设置镶嵌阀套,所述阀套内设置阀芯,所述阀芯的轴端设置阀杆,通过手动操控阀杆实现阀芯的气动换向,所述阀杆上部套设压簧一、并在外部安装提升套,在压簧一上部设置压簧套,套设于阀杆顶端用以压住压簧一,所述阀杆的最顶端设置手柄球,拧紧后紧压住压簧套及压簧一,所述下阀体外部安装阀杆的一侧固定设置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中部设置限位槽,所述阀杆的中部设置定位销,所述定位销一端穿过阀杆的键形槽孔及提升套固定在提升套上,另一端可插入限位板的限位槽内形成锁定,所述阀芯的轴端套设有扭簧,所述下阀体的前端面上设置卡簧销一,所述阀杆的扁平面上设置卡簧销二,所述扭簧的扭臂交叉设置于卡簧销一的两侧,所述卡簧销二安装好后插入扭簧的两个交叉扭臂之间,所述阀芯轴端外侧设置限位座,所述阀芯尾端下阀体上设置排气盖,所述下阀体的两侧对应进排气通道分别设置进、排气接盘,所述阀芯的一个进气通道和两个排气通道均独立设置,并且两个排气通道的截面积大小不同,截面积大的设置为负载排气通道,截面积小的设置为释放排气通道。

4、所述上阀体与下阀体之间的连接件包含有钢球、顶柱、封堵、压簧二和堵塞,所述阀芯对应于下阀体和阀套顶柱孔的位置设置有径向的半圆形水平弧槽,所述钢球设置于阀芯的弧槽和阀套的顶柱孔中,所述顶柱孔中设置钢球上方设置顶柱,所述顶柱上端小径部分的台阶上套设封堵,所述封堵上方顶柱的外部套设压簧二,所述堵塞从上阀体的外部台阶孔压住压簧二并旋紧形成密封,所述封堵的锥面与上阀体上下连通气道的锥面形成密封,所述上阀体侧面设置有与堵塞下方的进气腔相连通的进气口。

5、所述限位座固定压住限位板并固定在下阀体上,所述限位座外侧板面设置安装孔、内侧设置有对称的限位斜面,安装后所述阀杆处于限位座内侧面两限位斜面之间。

6、所述阀芯轴端扭簧的外侧与阀杆安装位置之间设置垫片。

7、所述上阀体与下阀体之间的结合面以及阀芯的操控端与阀套之间均设置密封件进行密封。

8、通过改变所述阀芯的结构,能够实现气动换向阀的中泄、中封功能,以满足不同的控制要求。

9、本实用新型在气动换向阀的基础上,设计了以阀杆为主体的操作手柄组件,在紧急情况下,放开操作手柄,操作手柄自动回至中位并锁定,在不提起提升套的情况下,无法使操作手柄组件带动阀芯偏转,实现了有效的停车自锁,并避免因碰撞等引起的误操作,定位销设置为穿过阀杆的键形槽孔及提升套固定在提升套上,可避免定位销偏转(阀杆不能沿其轴线周向转动),保证阀芯中位的准确定位;阀芯的进气通道和两个排气通道独立设置,使设备的正、反向操控互不干涉,负载(提升或牵引)排气通道设置为较大的截面积,以保证设备负载运行时功率正常发挥,释放(下放或溜滑)排气通道设置为较小截面积,便于排气产生背压和阻力,减缓并方便控制释放速度,保障作业安全;上阀体与下阀体之间的供气通道及连接部件的设置,可以在操作手柄回至中位时,阻断供气系统的供气通道,避免气体泄漏及因泄漏产生的不利安全因素,进一步确保操作安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最大限度保障了作业过程中设备和人员的安全,适合大规模推广应用。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手动单向阻尼气动换向阀,其特征在于,由上阀体(23)和下阀体(15)通过连接件固定为一体并调整对应气道的通断,所述下阀体(15)内镶嵌阀套(26),所述阀套(26)内设置阀芯(17),所述阀芯(17)的轴端设置阀杆(4),通过手动操控阀杆(4)实现阀芯(17)的气动换向,所述阀杆(4)上部套设压簧一(3)、并在外部安装提升套(5),在压簧一(3)上部设置压簧套(2)套设于阀杆(4)顶端用以压住压簧一(3),所述阀杆(4)的最顶端设置手柄球(1),拧紧后紧压住压簧套(2)及压簧一(3),所述下阀体(15)外部安装阀杆(4)的一侧固定设置限位板(8),所述限位板(8)中部设置限位槽,所述阀杆(4)的中部设置定位销(6),所述定位销(6)一端穿过阀杆(4)的键形槽孔及提升套(5)固定在提升套(5)上,另一端可插入限位板(8)的限位槽内形成锁定,所述阀芯(17)的轴端套设有扭簧(10),所述下阀体(15)的前端面上设置卡簧销一(9),所述阀杆(4)的扁平面上设置卡簧销二(12),所述扭簧(10)的扭臂交叉设置于卡簧销一(9)的两侧,所述卡簧销二(12)安装好后插入扭簧(10)的两个交叉扭臂之间,所述阀芯(17)轴端外侧设置限位座(13),所述阀芯(17)尾端下阀体(15)上设置排气盖(18),所述下阀体(15)的两侧对应进排气通道分别设置进排气接盘(25),所述阀芯(17)的一个进气通道和两个排气通道均独立设置,并且两个排气通道的截面积大小不同,截面积大的设置为负载排气通道,截面积小的设置为释放排气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手动单向阻尼气动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阀体(23)与下阀体(15)之间的连接件包含有钢球(19)、顶柱(20)、封堵(21)、压簧二(22)和堵塞(24),所述阀芯(17)对应于下阀体(15)和阀套(26)顶柱孔的位置设置有径向的半圆形水平弧槽,所述钢球(19)设置于阀芯(17)的弧槽和阀套(26)的顶柱孔中,所述顶柱孔中设置钢球(19)上方设置顶柱(20),所述顶柱(20)上端小径部分的台阶上套设封堵(21),所述封堵(21)上方顶柱(20)的外部套设压簧二(22),所述堵塞(24)从上阀体(23)的外部台阶孔压住压簧二(22)并旋紧形成密封,所述封堵(21)的锥面与上阀体(23)上下连通气道的锥面形成密封,所述上阀体(23)侧面设置有与堵塞(24)下方的进气腔相连通的进气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手动单向阻尼气动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座(13)固定压住限位板(8)并固定在下阀体(15)上,所述限位座(13)外侧板面设置安装孔、内侧设置有对称的限位斜面,安装后所述阀杆(4)处于限位座(13)内侧面两限位斜面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手动单向阻尼气动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17)轴端扭簧(10)的外侧与阀杆(4)安装位置之间设置垫片(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手动单向阻尼气动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阀体(23)与下阀体(15)之间的结合面以及阀芯(17)的操控端与阀套(26)之间均设置密封件(16)进行密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手动单向阻尼气动换向阀,其特征在于,改变所述阀芯(17)的结构实现气动换向阀的中泄、中封功能。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手动单向阻尼气动换向阀,涉及气动控制技术的应用领域,本技术在气动换向阀的基础上,设计了以阀杆为主体的操作手柄组件,在紧急情况下,放开操作手柄,操作手柄自动回至中位并锁定,在不提起提升套的情况下,无法使操作手柄组件带动阀芯偏转,实现了有效的停车自锁,并避免因碰撞等引起的误操作,阀芯的进气通道和两个排气通道独立设置,使设备的正、反向操控互不干涉,负载(提升或牵引)排气通道设置为较大的截面积,以保证设备负载运行时功率正常发挥,释放(下放或溜滑)排气通道设置为较小截面积,便于排气产生背压和阻力,减缓并方便控制释放速度,保障作业安全。

技术研发人员:谢学山,李远顺,温小伟,邵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泰安巨菱钻探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04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