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65744发布日期:2024-03-22 10:18阅读:12来源:国知局
拍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摄影配件,特别是涉及一种拍摄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日常人们对相机拍摄要求的不断提高,相机兔笼成为了拍摄爱好者的必选项,相机兔笼能将相机套入其中,并提供扩展相机的使用功能和辅助完成复杂拍摄操作的作用。传统的相机兔笼将相机固定在其空间内部,调节拍摄角度时,兔笼上的辅助设备需要跟着移动,导致辅助设备重心不稳定,操作不便,并且传统相机兔笼的适配度比较低,尺寸不同的相机需要不同尺寸大小的兔笼来适配,切换使用时比较繁琐。例如专利cn218819293u公开了一种相机兔笼,由该专利的附图1中可以得知,相机固定安装于兔笼形成的安装空间内,调整相机拍摄角度时,兔笼本体需要一起移动,并且兔笼的安装空间固定导致适配相机的尺寸大小比较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拍摄装置,以解决传统相机兔笼调节拍摄角度时兔笼上辅助设备重心不稳定,以及相机兔笼对不同尺寸相机的适配度比较低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拍摄装置,包括:

4、框架,具有采光空间,所述框架用于外接摄影辅助器材;

5、转接体,与所述框架转动连接且其至少部分结构伸出所述采光空间;

6、相机,与所述转接体连接且位于所述采光空间之外,所述相机的采光路径穿过所述采光空间,所述相机能够随着所述转接体的转动而在所述采光空间之外转动,所述相机能依靠其在所述采光空间之外的转动而切换拍摄角度。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接体能够相对所述框架偏转至少90度,以使所述相机在横拍姿态与竖拍姿态之间切换。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框架包括框体和固定环,所述框体围合形成所述采光空间,所述固定环与所述框体连接,且所述固定环在参考平面的投影图形位于所述采光空间在参考平面的投影图形所在区域之内,其中,所述参考平面垂直于所述采光空间的深度方向;所述转接体包括转接环和转接座,所述转接环套接于所述固定环,且所述转接环与所述固定环转动连接,所述转接座与所述转接环连接且伸出所述采光空间之外,所述转接座安装有所述相机且能够随所述转接环同步转动。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接座与所述转接环可拆卸连接,以使所述转接环能够连接不同型号的转接座。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接环设置有开口槽,所述转接体还包括螺纹连接件,所述螺纹连接件穿设于所述开口槽和所述转接座,以实现所述转接座与所述转接环的可拆卸连接;其中,所述螺纹连接件能够被拧松以使所述转接座能够沿所述开口槽朝靠近或者远离所述转接环圆心的方向滑动,进而改变所述相机的拍摄高度。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环和所述转接环中的一者设置有滑轨,另一者设置有滑块,所述滑轨在其长度延伸方向呈曲线状,所述滑块滑动设置于所述滑轨,所述滑块和所述滑轨至少一者是非周向封闭的圆环结构。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拍摄装置还包括锁紧件,所述锁紧件设置于所述固定环的两端,所述固定环是非周向闭合的环状,所述锁紧件包括螺纹杆和旋钮,所述螺纹杆连接所述固定环未闭合的首尾两端,所述旋钮与所述螺纹杆远离所述固定环的一端螺纹连接,通过拧动所述旋钮来控制所述螺纹杆的位移,以使所述固定环夹紧所述转接环。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接体还包括至少两个凸耳,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凸耳沿所述转接环的周向间隔设置于所述转接环的边缘,至少两个所述凸耳将所述相机定位居中在所述转接环的中心,以使所述相机的采光路径穿过所述转接环的中心。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框体还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与所述框体背向所述采光空间的一侧连接,所述安装座背向所述框体的一侧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用于外接支撑架,所述安装孔的中轴经过所述固定环的中心轴。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框体包括第一边框、第二边框、第三边框和第四边框,所述第一边框、所述第二边框、所述第三边框、所述第四边框顺次连接并围合形成所述采光空间;所述第一边框与所述第三边框相对,所述第二边框与所述第四边框相对,所述第一边框背向所述采光空间的一侧与所述安装座连接,所述第一边框和所述第三边框中的至少一者设置有冷靴组件,所述冷靴组件包括第一冷靴槽和第二冷靴槽,所述第一冷靴槽和所述第二冷靴槽位于所述安装孔相对的两侧。

16、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1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拍摄装置,框架能够外接摄影辅助器材,转接体中转接座能够安装相机,框架与转接体转动连接,由于转接体至少部分结构伸出所述采光空间,从而相机的尺寸不受框架尺寸的限制,使该相机兔笼能够适用于不同尺寸和型号的相机,并且当调整拍摄角度时,只需调整转接体和相机即可,框架外接的摄影辅助器材不受影响,操作简单便捷,设备更加稳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体能够相对所述框架偏转至少90度,以使所述相机在横拍姿态与竖拍姿态之间切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包括框体和固定环,所述框体围合形成所述采光空间,所述固定环与所述框体连接,且所述固定环在参考平面的投影图形位于所述采光空间在参考平面的投影图形所在区域之内,其中,所述参考平面垂直于所述采光空间的深度方向;所述转接体包括转接环和转接座,所述转接环套接于所述固定环,且所述转接环与所述固定环转动连接,所述转接座与所述转接环连接且伸出所述采光空间之外,所述转接座安装有所述相机且能够随所述转接环同步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座与所述转接环可拆卸连接,以使所述转接环能够连接不同型号的转接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环设置有开口槽,所述转接体还包括螺纹连接件,所述螺纹连接件穿设于所述开口槽和所述转接座,以实现所述转接座与所述转接环的可拆卸连接;其中,所述螺纹连接件能够被拧松以使所述转接座能够沿所述开口槽朝靠近或者远离所述转接环圆心的方向滑动,进而改变所述相机的拍摄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和所述转接环中的一者设置有滑轨,另一者设置有滑块,所述滑轨在其长度延伸方向呈曲线状,所述滑块滑动设置于所述滑轨,所述滑块和所述滑轨至少一者是非周向封闭的圆环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拍摄装置还包括锁紧件,所述锁紧件设置于所述固定环的两端,所述固定环是非周向闭合的环状,所述锁紧件包括螺纹杆和旋钮,所述螺纹杆连接所述固定环未闭合的首尾两端,所述旋钮与所述螺纹杆远离所述固定环的一端螺纹连接,通过拧动所述旋钮来控制所述螺纹杆的位移,以使所述固定环夹紧所述转接环。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体还包括至少两个凸耳,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凸耳沿所述转接环的周向间隔设置于所述转接环的边缘,至少两个所述凸耳将所述相机定位居中在所述转接环的中心,以使所述相机的采光路径穿过所述转接环的中心。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还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与所述框体背向所述采光空间的一侧连接,所述安装座背向所述框体的一侧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用于外接支撑架,所述安装孔的中轴经过所述固定环的中心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包括第一边框、第二边框、第三边框和第四边框,所述第一边框、所述第二边框、所述第三边框、所述第四边框顺次连接并围合形成所述采光空间;所述第一边框与所述第三边框相对,所述第二边框与所述第四边框相对,所述第一边框背向所述采光空间的一侧与所述安装座连接,所述第一边框和所述第三边框中的至少一者设置有冷靴组件,所述冷靴组件包括第一冷靴槽和第二冷靴槽,所述第一冷靴槽和所述第二冷靴槽位于所述安装孔相对的两侧。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拍摄装置,拍摄装置包括框架、转接体和相机,框架具有采光空间并用于外接摄影辅助器材;转接体与框架转动连接且其至少部分结构伸出采光空间;相机与转接体连接且位于采光空间之外,相机的采光路径穿过采光空间,相机能够随着转接体的转动而在采光空间之外转动,相机能依靠其在采光空间之外的转动而切换拍摄角度。本技术的拍摄装置,相机的尺寸不受框架尺寸的限制,使该相机兔笼能够适用于不同尺寸的相机,并且当调整拍摄角度时,只需调整转接体和相机即可,框架外接的摄影辅助器材不受影响,操作简单便捷,设备更加稳定。

技术研发人员:邹青青,王素莹,张宇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唯迹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04
技术公布日:2024/3/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