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轮胎润滑工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745285发布日期:2024-01-23 10:28阅读:12来源:国知局
橡胶轮胎润滑工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轮胎输送,尤其涉及一种橡胶轮胎润滑工位装置。


背景技术:

1、轮胎工业是汽车的上游产业,近年来国内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给轮毂行业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轮胎装配是轮胎制造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但是现在已知的汽车车轮厂家胎皮润滑多采用机器人或喷液润滑,采用此两种润滑方式成本较高,维护困难,环保问题难以解决。

2、申请号为202020458564.0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轮胎胎皮润滑自动润滑设备,包括主机架、固定于主机架顶部的输送机构、安装于输送机构两侧的抱臂定中机构、设置于主机架上方的上机架、安装于上机架上的毛刷滴液回收组件、滴液箱和毛刷润滑机构。通过plc控制系统将所有机构进行整合,润滑液会经过过滤,确保润滑液的干净,保证不会发生润滑液的堵塞情况。

3、申请号为wo2012/137416a1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轮胎检测运输装置,其方案中也涉及到采用毛刷装置沿升向上升至轮胎子口处,在轮胎旋转的同时进行润滑液的涂抹。上述公开方案中,毛刷处于完全地开放状态,当喷射润滑液时多余的润滑液将直接喷溅到支承轴等连接部件处,此类润滑液泄露问题将直接导致支承轴生锈、腐蚀的发生。另外,上述公开方案并未详细描述如何控制毛刷装置沿轮胎径向与垂向的位移与定位环节,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并不能由此得到启示,而提出关于如何在自动对中的同时,完成对轮胎的润滑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橡胶轮胎润滑工位装置,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采用工位形式,可以与现有轮胎生产线灵活组合,实现对轮胎胎皮润滑的功能,成对设置的抱臂可以使轮胎自动快速对中定位,长传动辊和短传动辊分区设置,可实现轮胎的移动和旋转,升降式润滑油刷体内设有容纳润滑油的空间,该空间与设备外润滑油管路相连通,可实现自动供油,供油的压力可调,提高润滑油涂刷的效率和效果。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橡胶轮胎润滑工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长传动辊、短传动辊、抱臂一、抱臂二、抱臂气缸和升降油刷机构,框架上表面排有长传动辊和短传动辊,其中长传动辊设置在框架的进侧区域,或者进侧和出侧区域同时设置,短传动辊位于框架的中间区域,短传动辊为两组左右并排设置,分别由不同的传动电机和链条驱动,其中长传动辊和一侧短传动辊共用一个传动电机一,另一侧短传动辊共用传动电机二;两组短传动辊之间的空隙中设置有升降油刷机构;抱臂一和抱臂二各自设置在框架的两侧的轴座上,抱臂一的底端通过键与摆臂一的一端相连接,抱臂二的底端通过键与摆臂二的一端相连接,所述摆臂一上还设有驱动摆杆,驱动摆杆的端部与抱臂气缸的活塞端铰接,摆臂一的另一端和摆臂二的另一端通过关节轴承和连杆相连接。

4、所述升降油刷机构包括升降气缸、滑座、刷体、延伸架和刷上板件,升降气缸通过固定架与框架相连接,升降气缸活塞端连接刷上板件的一端,刷上板件的另一端分别与延伸架和刷体的顶端相连接,刷体的下端通过连接板与延伸架相连接,延伸架的下端通过滑座与升降气缸的缸体活动连接;刷体内部中空,刷上板件内设有油路孔道,所述油路孔道与刷体内部相连通,刷体的外侧成排设有刷毛。

5、所述传动电机一和传动电机二均为无级调速伺服电机。

6、所述连杆为扁圆钢管或扁钢条所制。

7、所述升降气缸的活塞杆与直线轴承座相连接,直线轴承座与固定架相连接。

8、组合后,所述刷上板件上设有油管接头与供油管相连接,供油管与供油槽之间设有油泵。

9、所述升降气缸的升降区间为250-350mm内可调。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采用工位结构形式,可以与现有轮胎生产线灵活组合,实现对轮胎胎皮的润滑功能;2)成对设置的抱臂可以使轮胎自动快速对中定位,分区设置的长传动辊和短传动辊,可实现轮胎的移动和旋转;3)升降式润滑油刷体内设有容纳润滑油的空间,该空间与设备外润滑油管路相连通,可实现自动供油,供油的压力可调,提高润滑油涂刷的效率和效果。



技术特征:

1.橡胶轮胎润滑工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长传动辊、短传动辊、抱臂一、抱臂二、抱臂气缸和升降油刷机构,框架上表面排有长传动辊和短传动辊,其中长传动辊设置在框架的进侧区域,或者进侧和出侧区域同时设置,短传动辊位于框架的中间区域,短传动辊为两组左右并排设置,分别由不同的传动电机和链条驱动,其中长传动辊和一侧短传动辊共用一个传动电机一,另一侧短传动辊共用传动电机二;两组短传动辊之间的空隙中设置有升降油刷机构;抱臂一和抱臂二各自设置在框架的两侧的轴座上,抱臂一的底端通过键与摆臂一的一端相连接,抱臂二的底端通过键与摆臂二的一端相连接,所述摆臂一上还设有驱动摆杆,驱动摆杆的端部与抱臂气缸的活塞端铰接,摆臂一的另一端和摆臂二的另一端通过关节轴承和连杆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胶轮胎润滑工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油刷机构包括升降气缸、滑座、刷体、延伸架和刷上板件,升降气缸通过固定架与框架相连接,升降气缸活塞端连接刷上板件的一端,刷上板件的另一端分别与延伸架和刷体的顶端相连接,刷体的下端通过连接板与延伸架相连接,延伸架的下端通过滑座与升降气缸的缸体活动连接;刷体内部中空,刷上板件内设有油路孔道,所述油路孔道与刷体内部相连通,刷体的外侧成排设有刷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胶轮胎润滑工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电机一和传动电机二均为无级调速伺服电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胶轮胎润滑工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为扁圆钢管或扁钢条所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橡胶轮胎润滑工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气缸的活塞杆与直线轴承座相连接,直线轴承座与固定架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橡胶轮胎润滑工位装置,其特征在于,组合后,所述刷上板件上设有油管接头与供油管相连接,供油管与供油槽之间设有油泵。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橡胶轮胎润滑工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气缸的升降区间为250-350mm内可调。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轮胎输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橡胶轮胎润滑工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长传动辊、短传动辊、抱臂一、抱臂二、抱臂气缸和升降油刷机构,框架上表面排有长传动辊和短传动辊,短传动辊位于框架的中间区域,两组左右并排设置,分别由不同的传动电机和链条驱动;两组短传动辊之间的空隙中设置有升降油刷机构;抱臂一和抱臂二各自设置在框架的两侧的轴座上,驱动摆杆与抱臂气缸铰接,摆臂一的另一端和摆臂二的另一端通过关节轴承和连杆相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工位结构形式,可以与现有轮胎生产线灵活组合,实现对轮胎胎皮的润滑功能,供油的压力可调,提高润滑油涂刷的效率和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黄继平,赵炳扬,王宏宇,王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鞍山彩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09
技术公布日:2024/1/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