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卡扣式固定的前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84841发布日期:2024-02-20 21:40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卡扣式固定的前壳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轴承座,尤其涉及一种卡扣式固定的前壳。


背景技术:

1、轴承座用来支撑轴承,固定轴承外圈,只让内圈转动,外圈保持静止,始终与传动方向一致,并保持平衡,轴承座的概念是轴承与箱体的组装,形状有很多种,通常是一个盒子,里面可以装轴承,由于一个轴承可以选用不同的轴承座,而一个轴承座同时又可以选用不同类型的轴承,因此,带来轴承座的品种很多,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现有轴承座通常使用螺纹对前壳进行固定,螺纹在长久使用后易产生滑丝,对安装固定的稳定性造成影响,且拆装操作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卡扣式固定的前壳,具备便于使用者对前壳进行拆装,且可长久稳定安装的优点,解决了现有轴承座通常使用螺纹对前壳进行固定,螺纹在长久使用后易产生滑丝,对安装固定的稳定性造成影响,且拆装操作繁琐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卡扣式固定的前壳,包括底座、轴承和前壳,所述轴承设置于底座的顶部,所述前壳设置于轴承的顶部,所述前壳的底部与底座顶部的表面相接触,所述前壳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位插杆,所述固位插杆的前侧与后侧均开设有固位口,所述底座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内腔设置有固位结构,所述壳体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通口,所述壳体的内腔设置有控位结构。

3、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固位结构包括两个固位卡扣和两个活动杆,两个所述活动杆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固位卡扣的底部,所述活动杆的左侧开设有限位槽,前侧与后侧活动杆相反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活动杆底部远离底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传动件。

4、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控位结构包括拉杆和两个传动杆,两个所述传动杆分别固定连接于拉杆顶部的两侧,所述传动杆远离底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传动件配合使用的传动柱。

5、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内腔设置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靠近限位槽内壁的一侧与限位槽的内壁相接触,所述限位杆的两侧分别与壳体内壁的两侧固定连接。

6、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壳体的顶部开设有配合固位插杆使用的第二通口,所述固位插杆固位插杆插设在第二通口内并用于插入壳体的内腔。

7、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固位卡扣靠近固位口内壁的一侧与固位口的内壁相接触,所述弹簧远离活动杆的一侧与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传动杆靠近第一通口内壁的一侧与第一通口的内壁相接触,所述传动杆远离底座的一侧与传动件靠近底座一侧的表面相接触,所述传动柱靠近传动件内壁的一侧与传动件的内壁相接触。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0、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固位插杆、固位口、壳体、固位结构、第一通口、控位结构的配合使用,将固位插杆通过第二通口插入壳体的内腔中,使前壳与底座相接触,过程中固位插杆对固位卡扣进行挤压,使固位卡扣带动前侧与后侧两个活动杆向着相反的方向移动,解决了现有轴承座通常使用螺纹对前壳进行固定,螺纹在长久使用后易产生滑丝,对安装固定的稳定性造成影响,且拆装操作繁琐的问题。

11、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固位结构,能够配合固位口使用,当固位卡扣进入固位口的内腔,对固位插杆的位置进行固定,从而完成前壳在底座上位置的固定。

12、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控位结构,能够带动固位卡扣进行移动,使固位卡扣脱离固位口的内腔,解除对固位插杆位置的固定,解除前壳在底座上位置的固定。

13、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限位杆,能够配合限位槽使用,对活动杆在壳体内的移动范围进行限制。

14、5、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二通口,能够使得固位插杆通过第二通口进入壳体的内腔。

15、6、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固位卡扣,能够配合固位口使用,当固位卡扣进入固位口的内腔,对固位插杆的位置进行固定,从而完成前壳在底座上位置的固定,通过设置弹簧,能够在弹簧受到活动杆挤压后产生推力,对活动杆起到复位作用,通过设置活动杆,能够带动固位卡扣进行移动。

16、7、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传动杆,能够带动传动柱进行移动,通过设置第一通口,能够对传动杆的位置进行限制,通过设置传动柱,能够带动传动件进行移动,通过设置传动件,能够带动活动杆进行移动。



技术特征:

1.一种卡扣式固定的前壳,包括底座(1)、轴承(2)和前壳(3),所述轴承(2)设置于底座(1)的顶部,所述前壳(3)设置于轴承(2)的顶部,所述前壳(3)的底部与底座(1)顶部的表面相接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3)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位插杆(4),所述固位插杆(4)的前侧与后侧均开设有固位口(5),所述底座(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壳体(6),所述壳体(6)的内腔设置有固位结构(7),所述壳体(6)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通口(8),所述壳体(6)的内腔设置有控位结构(9)。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卡扣式固定的前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位结构(7)包括两个固位卡扣(701)和两个活动杆(702),两个所述活动杆(702)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固位卡扣(701)的底部,所述活动杆(702)的左侧开设有限位槽(703),前侧与后侧活动杆(702)相反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弹簧(704),所述活动杆(702)底部远离底座(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传动件(70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卡扣式固定的前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控位结构(9)包括拉杆(901)和两个传动杆(902),两个所述传动杆(902)分别固定连接于拉杆(901)顶部的两侧,所述传动杆(902)远离底座(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传动件(705)配合使用的传动柱(903)。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卡扣式固定的前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6)的内腔设置有限位杆(10),所述限位杆(10)靠近限位槽(703)内壁的一侧与限位槽(703)的内壁相接触,所述限位杆(10)的两侧分别与壳体(6)内壁的两侧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卡扣式固定的前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6)的顶部开设有配合固位插杆(4)使用的第二通口(11),所述固位插杆(4)固位插杆(4)插设在第二通口(11)内并用于插入壳体(6)的内腔。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卡扣式固定的前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位卡扣(701)靠近固位口(5)内壁的一侧与固位口(5)的内壁相接触,所述弹簧(704)远离活动杆(702)的一侧与壳体(6)的内壁固定连接。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卡扣式固定的前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杆(902)靠近第一通口(8)内壁的一侧与第一通口(8)的内壁相接触,所述传动杆(902)远离底座(1)的一侧与传动件(705)靠近底座(1)一侧的表面相接触,所述传动柱(903)靠近传动件(705)内壁的一侧与传动件(705)的内壁相接触。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卡扣式固定的前壳,包括底座、轴承和前壳,所述轴承设置于底座的顶部,所述前壳设置于轴承的顶部,所述前壳的底部与底座顶部的表面相接触,所述前壳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位插杆,所述固位插杆的前侧与后侧均开设有固位口。通过设置固位插杆、固位口、壳体、固位结构、第一通口、控位结构的配合使用,将固位插杆通过第二通口插入壳体的内腔中,使前壳与底座相接触,过程中固位插杆对固位卡扣进行挤压,使固位卡扣带动前侧与后侧两个活动杆向着相反的方向移动,解决了现有轴承座通常使用螺纹对前壳进行固定,螺纹在长久使用后易产生滑丝,对安装固定的稳定性造成影响,且拆装操作繁琐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薛国龙,钱浩杰,王铮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州市雄森压铸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16
技术公布日:2024/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