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控器固定夹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08683发布日期:2024-03-13 20:56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温控器固定夹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空调,尤其涉及一种温控器固定夹结构。


背景技术:

1、温度控制器广泛用在家用空调器上,作为温度控制器件,温度控制器通过固定卡固定在蒸发器上感温,保证空调运行状态,同时保证空调正常化霜。

2、现有技术中,温控器都是通过打胶的方式安装在蒸发器上,需要维修时拆装不便,而且固定装置结构复杂,在生产装配过程中较为繁琐,操作不方便,而且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温控器固定夹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拆装不便,结构复杂的问题。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温控器固定夹结构,包括温控基座、夹持支架和紧固件,所述温控基座与所述夹持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紧固件固定连接在所述温控基座的一侧,所述紧固件上开设有绕线槽,所述温控基座上还设置有夹持凸块。

4、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的一种温控器固定夹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5、实际应用时,通过简化固定夹的夹持结构,通过在温控基座的一侧设置夹持支架,使其可直接插接在蒸发器铜管上不易晃动,提高了装配的效率,使温控器能有效的固定在蒸发器上,降低了生成成本。

6、优选地,所述夹持凸块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限位凸块和第二限位凸块,所述第一限位凸块和所述第二限位凸块与所述温控基座固定连接。

7、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第一限位凸块和第二限位凸块,使温控器固定在温控基座上时不易晃动,连接牢固。

8、优选地,所述夹持凸块的下方还开设有第一通孔。

9、有益效果:通过在夹持凸块下方开设第一通孔,使温控器插入在温控基座上时检测更加稳定,如此设置也从模具制造环节降低了注塑难度。

10、优选地,所述夹持支架上开设第一限位凹槽和第二限位凹槽。

11、有益效果:通过在夹持支架上开设第一限位凹槽和第二限位凹槽,使夹持支架能插接在蒸发器铜管上不易晃动,减少了额外的固定零件使其装配更加简单。

12、优选地,所述夹持支架的侧边还开设有半圆凹槽。

13、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半圆凹槽,使夹持支架插接在蒸发器铜管上时,半圆凹槽能和侧边的铜管相配合,增强了连接稳定性。

14、优选地,所述温控基座的侧边设置有倒角。

15、有益效果:通过在侧边设置倒角,使固定夹插接在蒸发器铜管上时,不易接触到蒸发器铜片。

16、优选地,所述夹持支架侧边设置有加强筋。

17、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加强筋,使夹持支架的结构更加牢固,增加固定夹的使用寿命。



技术特征:

1.一种温控器固定夹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温控基座(1)、夹持支架(2)和紧固件(3),所述温控基座(1)与所述夹持支架(2)固定连接,所述紧固件(3)固定连接在所述温控基座(1)的一侧,所述紧固件(3)上开设有绕线槽(4),所述温控基座(1)上还设置有夹持凸块(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控器固定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凸块(5)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限位凸块(6)和第二限位凸块(7),所述第一限位凸块(6)和所述第二限位凸块(7)与所述温控基座(1)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控器固定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凸块(5)的下方还开设有第一通孔(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控器固定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支架(2)上开设第一限位凹槽(9)和第二限位凹槽(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温控器固定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支架(2)的侧边还开设有半圆凹槽(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控器固定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基座(1)的侧边设置有倒角(1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温控器固定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支架(2)侧边设置有加强筋(13)。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温控器固定夹结构,包括温控基座、夹持支架和紧固件,所述温控基座与所述夹持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紧固件固定连接在所述温控基座的一侧,所述紧固件上开设有绕线槽,所述温控基座上还设置有夹持凸块。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温控器固定夹结构,通过插接的方式使固定夹能快速的固定在蒸发器的铜管上,使其装配方便,操作简单成本低。

技术研发人员:岑露明,吴凤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德姆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18
技术公布日:2024/3/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