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地压矿井管路固定防冲托管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70061发布日期:2024-03-01 12:15阅读:15来源:国知局
冲击地压矿井管路固定防冲托管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煤矿井下风水管路固定,具体涉及冲击地压矿井管路固定防冲托管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1、煤矿井下风水管路吊挂是煤矿和非煤矿企业在井下进行排水和通风必备的设备之一,吊挂设备和管路的吊点必须处于稳定状态下,不能有任何晃动或位移,避免吊挂过程中产生附带危害事故。目前井下风水管路的吊挂均采用s吊钩紧贴巷道,间隔10-20m一组倾斜吊挂在巷道支护的锚杆和钢带上。随着我国浅部煤炭资源日益枯竭,煤矿开采逐步转向深部,受采深和地应力影响,冲击地压事故越发显现频繁,井下一旦发生冲击地压事故,会使巷道煤(岩)体由于弹性变形能的瞬时释放而产生的突然、剧烈破坏的动力现象,并伴有煤(岩)体瞬间位移、抛出、巨响及气浪等现象。轻则巷道受损,重则造成人员伤亡事故。特别是在井下采掘巷道,由于井下作业人员多。巷道内均布设有压风及供水等管路,一旦受到冲击破坏,吊挂的管路由于吊挂不规范,且紧贴煤岩壁,容易造成管路折断或崩断,将无法保证井下人员作业安全,严重威胁职工生命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冲击地压矿井管路固定防冲托管固定装置,能够承受相应的管路负载,可以避免井下发生冲击而管路不受到损害,能够保证急救通道正常使用。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冲击地压矿井管路固定防冲托管固定装置,包括穿杆、顶板和若干支撑件,所述顶板上居中对称设有两组支撑耳板,所述支撑件包括底座和设于底座一端的高度板,所述底座的另一端及顶板上设有穿孔,所述穿杆通过穿孔串联所有支撑件和顶板,所述高度板顶端设有连接耳板,所述底座和顶板底部对应连接耳板设有插槽,所述底座和顶板侧面设有连通插槽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设有固定连接耳板的螺栓。

3、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穿杆包括一体设置的光杆和螺纹杆,所述光杆顶端设有限位板,且自限位板朝向螺纹杆方向间断设有若干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内插接有限位销,所述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母。

4、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有底座为顶部设有开口的矩形槽结构,所述底座两对称侧壁设有弧形管槽。

5、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有支撑件的高度板高度尺寸各不相同。

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7、能够固定风水管路,避免在发生冲击时造成破坏,有效保护井下风水管路的正常运行,最大限度减缓和降低发生冲击地压事故后造成的破坏,进而保证井下职工作业安全;

8、通过多组支撑件进行衔接配合,多组支撑件的高度板高度尺寸不同,选择适应不同尺寸的管道,从而实现更加合理的空间占用;

9、穿杆顶端设置限位板和限位孔,能够根据支撑件的组数进行调节适合的顶端限位,底端利用螺纹杆和限位螺母的配合,从而形成对多组支撑件的连接固定,保证装置的整体结构稳定。



技术特征:

1.冲击地压矿井管路固定防冲托管固定装置,包括穿杆(1)、顶板(7)和若干支撑件(9),所述顶板(7)上居中对称设有两组支撑耳板(6),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9)包括底座(9.1)和设于底座(9.1)一端的高度板(9.2),所述底座(9.1)的另一端及顶板(7)上设有穿孔(16),所述穿杆(1)通过穿孔(16)串联所有支撑件(9)和顶板(7),所述高度板(9.2)顶端设有连接耳板(15),所述底座(9.1)和顶板(7)底部对应连接耳板(15)设有插槽(14),所述底座(9.1)和顶板(7)侧面设有连通插槽(14)的螺纹孔(8),所述螺纹孔(8)内设有固定连接耳板(15)的螺栓(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地压矿井管路固定防冲托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杆(1)包括一体设置的光杆(2)和螺纹杆(13),所述光杆(2)顶端设有限位板(5),且自限位板(5)朝向螺纹杆(13)方向间断设有若干定位孔(3),所述定位孔(3)内插接有限位销(4),所述螺纹杆(13)上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母(1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冲击地压矿井管路固定防冲托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有底座(9.1)为顶部设有开口的矩形槽结构,所述底座(9.1)两对称侧壁设有弧形管槽(11)。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冲击地压矿井管路固定防冲托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有支撑件(9)的高度板(9.2)高度尺寸各不相同。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冲击地压矿井管路固定防冲托管固定装置,包括穿杆、顶板和若干支撑件,所述顶板上居中对称设有两组支撑耳板,所述支撑件包括底座和设于底座一端的高度板,所述底座的另一端及顶板上设有穿孔,所述穿杆通过穿孔串联所有支撑件和顶板,所述高度板顶端设有连接耳板,所述底座和顶板底部对应连接耳板设有插槽,所述底座和顶板侧面设有连通插槽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设有固定连接耳板的螺栓。本技术能够承受相应的管路负载,可以避免井下发生冲击而管路不受到损害,能够保证急救通道正常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白宗荣,李剑锋,胡长浩,王桂峰,沈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徐矿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24
技术公布日:2024/2/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