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道防结露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09099发布日期:2024-03-13 20:56阅读:8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道防结露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给水管防护,尤其涉及一种管道防结露结构。


背景技术:

1、给排水管道是建筑给排水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水管上形成结露的主要原因是水管内外存在着温差,当湿热气流遇到冷的界面时,气体的温度降低、湿度增大,水管就会吸附水汽使得水分增加,形成结露现象,为了保证给排水管道的使用寿命,在水管安装时通常会进行防结露处理。

2、根据中国已授权专利号为:cn217540129u一种建筑给排水管道防结露结构,其有益效果为:将抽出的塑胶套端头依次穿过方口和锁口,利用外部加热部件对塑胶套的端头处进行烘烤,使塑胶套的端头发生形变,以此避免塑胶套的端头从锁口处穿回,向左拔出圆板及右侧的销杆,滑柱为圆板的移动提供导向支撑,随后,使用外部工具插入六面插口的内部,旋转后侧的转柱,在齿轮的啮合传动作用下,前侧的转柱同时转动,以此使塑胶套的端头在转柱的外部缠绕,进而对中部的塑胶套进行拉紧,以此通过塑胶套将泡棉套紧密的贴在给排水管的外部,泡棉套能够防止给排水管内部的冷气外泄,从而避免外部空气中的水气在给排水管的凝结成露,装置使用方便,能够将防结露的保温材料紧密的紧固在给排水管的外部,避免防结露的保温材料与给排水管之间出现缝隙,能够有效避免给排水管外部结露的情况,上述装置虽然能够对泡棉套固定,但是的这样安装固定的方式不够便捷,需要人工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同时还需借助其他设备,降低了工作效率。

3、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管道防结露结构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就是设计一种管道防结露结构,以解决在水管安装防结露装置过程中,不够便捷,需要人工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同时还需借助其他设备,降低了工作效率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管道防结露结构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管道防结露结构,它包括水管、泡棉套,泡棉套安装在水管外表面,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固定座、固定螺丝、固定机构、支撑杆和固定杆,所述固定座上开有螺纹孔,固定螺丝镶嵌在螺纹孔内,固定座中心位上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和支撑杆滑动安装在一起,所述的固定机构安装在泡棉套上,固定机构下端与支撑杆安装在一起;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第一卡环、第二卡环、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一卡环的两端固定连接第一连接块,第二卡环的两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与第二连接块匹配安装在一起;所述第一连接块包括第一弹簧、连接杆、定位块、定位杆、拨杆,所述第一连接块开有滑道,第一弹簧套在连接杆上,第一弹簧两端固定连接定位块,所述定位块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定位杆,下端固定连接有拨杆,定位块中间有一圆孔,连接杆穿过该孔,与定位块安装在一起,定位块在拨杆的作用下沿滑道滑动。

4、进一步,所述固定杆为空心圆柱,固定杆的内壁设有均匀的槽,固定板纵向安装在空心圆柱中,第二弹簧安装在固定杆的内壁和固定板中间,固定板上开有孔,上端和下端的孔上固定安装有限位块,中间两个孔安装有可沿孔滑动的限位杆,限位块随着外力的变化,使第二弹簧被压缩或舒张,固定板随着第二弹簧的变化而变化。

5、进一步,所述第一卡环的两端端面上开设有插孔,该插孔与第二卡环端面上的插杆相匹配安装在一起。

6、进一步,所述支撑杆开设有限位孔,该限位孔与安装在固定板上的限位块相匹配,可以使固定杆进行升降。

7、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管道防结露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8、该一种管道防结露结构,通过设置泡棉套,能够防止给水管内部的冷气外泄,从而避免外部空气中的水气在水管的外侧凝结成露,通过设置固定机构,可使得工作人员能够更加高效且便利的对泡棉套进行固定,无需借用其他设备,提高了工作效率,解决了现有的一些管道防露结构对泡棉套固定的方式不够便捷,需要人工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同时还需借助其他设备,降低了工作效率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管道防结露结构,它包括水管(4)、泡棉套(5),泡棉套(5)安装在水管(4)外表面,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固定座(1)、固定螺丝(2)、固定机构(3)、支撑杆(6)和固定杆(7),所述固定座(1)上开有螺纹孔,固定螺丝(2)镶嵌在螺纹孔内,固定座(1)中心位上安装有固定杆(7),所述固定杆(7)和支撑杆(6)滑动安装在一起,所述的固定机构(3)安装在泡棉套(5)上,固定机构(3)下端与支撑杆(6)安装在一起;所述固定机构(3)包括第一卡环(31)、第二卡环(32)、第一连接块(33)、第二连接块(34),所述第一卡环(31)的两端固定连接第一连接块(33),第二卡环(32)的两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34),所述第一连接块(33)与第二连接块(34)匹配安装在一起;所述第一连接块(33)包括第一弹簧(331)、连接杆(332)、定位块(333)、定位杆(334)、拨杆(335),所述第一连接块(33)开有滑道(337),第一弹簧(331)套在连接杆(332)上,第一弹簧(331)两端固定连接定位块(333),所述定位块(33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定位杆(334),下端固定连接有拨杆(335),定位块(333)中间有一圆孔,连接杆(332)穿过该孔,与定位块(333)安装在一起,定位块(333)在拨杆(335)的作用下沿滑道(337)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防结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7)为空心圆柱,固定杆(7)的内壁设有均匀的槽,固定板(74)纵向安装在空心圆柱中,第二弹簧(71)安装在固定杆(7)的内壁和固定板(74)中间,固定板(74)上开有孔,上端和下端的孔上固定安装有限位块(72),中间两个孔安装有可沿孔滑动的限位杆(73),限位块(72)随着外力的变化,使第二弹簧(71)被压缩或舒张,固定板(74)随着第二弹簧(71)的变化而变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管道防结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环(31)的两端端面上开设有插孔(311),该插孔(311)与第二卡环(32)端面上的插杆(321)相匹配安装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管道防结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6)开设有限位孔(61),该限位孔(61)与安装在固定板(74)上的限位块(72)相匹配,可以使固定杆(7)进行升降。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管道防结露结构,该管道防结露结构,包括固定座和固定机构;固定座的内壁螺纹连接有固定螺丝,固定座的上方设置有水管,水管的外侧设置有泡棉套,固定机构设置于泡棉套的外侧,固定机构包括第一卡环、第二卡环、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连接杆、定位块、第一弹簧和定位槽,第一卡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块,第二卡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块,通过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的结构设计,可以快捷的完成水管外泡棉套的固定操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管道防结露结构解决了现有的一些管道防露结构对泡棉套固定的方式不够便捷,需要人工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同时还需借助其他设备,降低了工作效率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李洪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机械工业第九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28
技术公布日:2024/3/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