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控制仪表固定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069976发布日期:2024-05-20 12:02阅读:15来源:国知局
一种工业控制仪表固定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工业自动控制仪表,具体为一种工业控制仪表固定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科技的发展工业制造逐渐的实现自动化,工业自动化是在工业生产中广泛采用自动控制、自动调整装置,用以代替人工操纵机器和机器体系进行加工生产的趋势,在工业生产自动化条件下,人只是间接地照管和监督机器进行生产,工业自动化,按其发展阶段可分为:1、半自动化,即部分采用自动控制和自动装置,而另一部分则由人工操作机器进行生产,2、全自动化,指生产过程中全部工序,包括上料、下料、装卸等,都不需要人直接进行生产操作(人只是间接地看管和监督机器运转),而由机器连续地、重复地自动生产出一个或一批产品,而工业自动化控制中往往需要控制仪表进行操作控制。

2、例如申请号:cn202021610139.5,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工业控制仪表固定保护装置,包括保护壳体和减震弹簧,所述保护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控制仪表,且控制仪表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滑槽,所述固定滑槽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滑块,所述控制仪表的前侧面设置有仪表面板,且仪表面板上下两侧均设置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外侧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固定柱的内部设置有支撑弹簧,所述减震弹簧设置于保护壳体的外侧,且减震弹簧的外侧设置有防撞壳体。该工业控制仪表固定保护装置设置有减震弹簧分别位于保护壳体的四个方向,能够防止外界重力直接撞击保护壳体对保护壳体内部的控制仪表造成损坏,防撞壳体对保护壳体内部的控制仪表起到一定保护作用。

3、基于上述专利的检索,以及结合现有技术中的设备发现,上述设备在应用时,虽然可以解决现有的工业控制仪表固定保护装置存在固定比较麻烦,通过大量的螺钉固定浪费安装时间,固定装置发生碰撞容易引起内部控制仪表损坏的问题,但在使用过程中,控制仪表是设置在防撞壳体内的,而控制按钮却位于防撞壳体外,导致控制按钮依旧容易受到误触或碰撞损坏的情况,并且门板通过门锁进行固定,导致使用者在需要频繁操控控制仪表时,需要反复开启门锁才能够将门板打开对控制仪表进行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业控制仪表固定保护装置,具备了防止误触并便于操控的优点,解决了控制仪表是设置在防撞壳体内的,而控制按钮却位于防撞壳体外,导致控制按钮依旧容易受到误触或碰撞损坏的情况,并且门板通过门锁进行固定,导致使用者在需要频繁操控控制仪表时,需要反复开启门锁才能够将门板打开对控制仪表进行操作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工业控制仪表固定保护装置,包括控制仪表本体、防护板和固定保护壳,所述固定保护壳的内壁与控制仪表本体的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固定保护壳顶部的前侧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的内壁与防护板的表面滑动连接,所述防护板背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防护板的前侧固定连接有推板,所述防护板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最大活动空间限位机构,所述连接板顶部的后侧开设有稳定加固组件,所述防护板的两侧均开设有导向组件。

3、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最大活动空间限位机构包括传动板,所述传动板的正面与连接板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板底部的后侧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固定保护壳背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环,所述滑环的内壁与滑杆的表面滑动连接,所述滑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环。

4、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稳定加固组件包括稳固槽,所述稳固槽开设在连接板顶部的后侧,所述稳固槽开设有三个且呈等距离分布,所述稳固槽的内壁插接有稳固插杆,所述稳固插杆的底部与固定保护壳顶部的前侧固定连接。

5、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开设在活动槽内壁的两侧,所述导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导向条,所述导向条的内侧与防护板的两侧固定连接。

6、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推板顶部的前侧开设有扣孔,所述扣孔开设有四个且呈等距离分布。

7、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滑杆表面的底部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传动板的一端与限位环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扣孔内壁表面的顶部与底部均呈圆角设置。

8、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推板底部的后侧开设有防滑槽,所述防滑槽开设有若干个且呈等距离分布。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0、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防护板,使控制仪表本体上所需要用到的控制按钮会在防护板将固定保护壳密封时位于固定保护壳的内部受到防护,接着推动防护板向上移动将固定保护壳的正面开放,便可进行操控,解决了控制仪表是设置在防撞壳体内的,而控制按钮却位于防撞壳体外,导致控制按钮依旧容易受到误触或碰撞损坏的情况,并且门板通过门锁进行固定,导致使用者在需要频繁操控控制仪表时,需要反复开启门锁才能够将门板打开对控制仪表进行操作的问题,达到了防止误触并便于操控的效果。

11、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最大活动空间限位机构,在防护板向上移动的过程中会带动连接板向上移动,然后连接板便带动传动板向上移动,随后传动板会带动滑杆沿着滑环的内壁进行移动,随后利用限位环能够限制滑杆的最大活动空间,防止滑杆移动的距离过大出现与滑环脱离的情况,这时防护板的最大活动空间便受到的限位,防止防护板出现脱离的情况。

12、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稳定加固组件,在重力的作用下防护板向下移动将固定保护壳进行笼罩时,稳固插杆便与稳固槽插接,这时利用稳固插杆与稳固槽的插接从而能够对防护板进行左右前后的加固,进一步提高了防护板的防护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工业控制仪表固定保护装置,包括控制仪表本体(1)、防护板(2)和固定保护壳(3),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保护壳(3)的内壁与控制仪表本体(1)的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固定保护壳(3)顶部的前侧开设有活动槽(4),所述活动槽(4)的内壁与防护板(2)的表面滑动连接,所述防护板(2)背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5),所述防护板(2)的前侧固定连接有推板(6),所述防护板(2)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最大活动空间限位机构(7),所述连接板(5)顶部的后侧开设有稳定加固组件(8),所述防护板(2)的两侧均开设有导向组件(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控制仪表固定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最大活动空间限位机构(7)包括传动板(71),所述传动板(71)的正面与连接板(5)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板(71)底部的后侧固定连接有滑杆(72),所述固定保护壳(3)背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环(73),所述滑环(73)的内壁与滑杆(72)的表面滑动连接,所述滑杆(7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环(7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控制仪表固定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加固组件(8)包括稳固槽(81),所述稳固槽(81)开设在连接板(5)顶部的后侧,所述稳固槽(81)开设有三个且呈等距离分布,所述稳固槽(81)的内壁插接有稳固插杆(82),所述稳固插杆(82)的底部与固定保护壳(3)顶部的前侧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控制仪表固定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组件(9)包括导向槽(91),所述导向槽(91)开设在活动槽(4)内壁的两侧,所述导向槽(91)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导向条(92),所述导向条(92)的内侧与防护板(2)的两侧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工业控制仪表固定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6)顶部的前侧开设有扣孔(10),所述扣孔(10)开设有四个且呈等距离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工业控制仪表固定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72)表面的底部套设有弹簧(11),所述弹簧(11)远离传动板(71)的一端与限位环(74)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扣孔(10)内壁表面的顶部与底部均呈圆角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业控制仪表固定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6)底部的后侧开设有防滑槽(12),所述防滑槽(12)开设有若干个且呈等距离分布。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工业控制仪表固定保护装置,包括控制仪表本体、防护板和固定保护壳,所述固定保护壳的内壁与控制仪表本体的表面滑动连接。本技术通过设置防护板,使控制仪表本体上所需要用到的控制按钮会在防护板将固定保护壳密封时位于固定保护壳的内部受到防护,接着推动防护板向上移动将固定保护壳的正面开放,便可进行操控,解决了控制仪表是设置在防撞壳体内的,而控制按钮却位于防撞壳体外,导致控制按钮依旧容易受到误触或碰撞损坏的情况,并且门板通过门锁进行固定,导致使用者在需要频繁操控控制仪表时,需要反复开启门锁才能够将门板打开对控制仪表进行操作的问题,达到了防止误触并便于操控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王哲,秦小博,董桃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陕西蓝桥众合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927
技术公布日:2024/5/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