刹车盘的盘体、刹车盘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934069发布日期:2024-05-11 00:12阅读:8来源:国知局
刹车盘的盘体、刹车盘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总地涉及制动器的,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刹车盘的盘体、刹车盘和车辆。


背景技术:

1、目前,现有技术中的刹车盘主要通过盘体表面进行散热,而盘体内的热量无法很快地通过盘体的表面传递出,导致刹车盘的散热性能不够。在极限工况时,盘体无法消耗更多的热量,导致盘面温度上升至热衰退,影响制动效果,甚至具有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在
技术实现要素: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2、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刹车盘的盘体,所述盘体设置有通风道,所述通风道沿所述盘体的周侧方向间隔排布,所述通风道与所述盘体的内部和外部连通;所述通风道内至少包括一个波浪形的曲面。

3、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刹车盘的盘体,通风道的曲面的设置,有效增加了盘体的散热面积,此外,在相同的进口流量下,相对于直风道,通风道由于曲面的设置,可以产生横向涡,从而促进通风道内的气体流动,增强热交换,进一步提升刹车盘的散热性能。

4、可选地,所述通风道包括沿所述盘体的厚度方向延伸的侧壁面,所述侧壁面构造为所述曲面,且在垂直于所述厚度方向上,所述侧壁面的横截面形状构造为包括至少两个弧线段,相邻的两个所述弧线段的曲率中心分别位于所述侧壁面的不同侧。

5、可选地,所述弧线段包括凸起部和凹陷部,沿所述盘体的径向方向,所述凸起部与所述凹陷部交替排布。

6、可选地,沿所述盘体的径向方向,相邻的两个所述凸起部之间的间距相等或不等。

7、可选地,所述侧壁面包括第一侧壁面和第二侧壁面,所述第一侧壁面和所述第二侧壁面沿所述盘体的周侧方向间隔开,所述第一侧壁面和所述第二侧壁面之间形成所述通风道。

8、可选地,所述第一侧壁面的所述凸起部和所述凹陷部中的一者与所述第二侧壁面的所述凸起部和所述凹陷部中的另一者沿所述周侧方向对应设置。

9、可选地,所述通风道还包括垂直于所述厚度方向的内壁面,所述内壁面构造为平面。

10、可选地,所述凸起部和所述凹陷部的曲率半径为5毫米至10毫米。

11、可选地,所述通风道的单侧内壁至少包括五个所述凸起部;并且/或者

12、所述通风道的单侧内壁至少包括五个所述凹陷部。

13、可选地,所述通风道包括沿所述盘体的厚度方向延伸的侧壁面和沿所述盘体的周侧方向延伸的内壁面,所述内壁面与所述侧壁面均构造为所述曲面。

14、可选地,所述盘体设置有内凹槽,所述内凹槽设置于所述盘体的内侧并与所述通风道对应设置,所述通风道的第一端与所述内凹槽连通,所述通风道的第二端与所述盘体的外部连通。

15、可选地,所述内凹槽对应与至少两个所述通风道连通。

16、可选地,所述盘体还设置有凸缘部,所述凸缘部沿所述周侧方向与所述内凹槽交替设置。

17、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刹车盘,包括根据上述的刹车盘的盘体、盘帽和紧固件,所述盘体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用于穿设所述紧固件,所述盘帽通过所述紧固件与所述盘体固定,所述通孔和所述紧固件均沿所述周侧方向间隔分布于相邻的所述通风道之间。

18、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刹车盘,散热性能好。

19、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包括根据上述的刹车盘。

20、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的车辆,采用的刹车盘散热性能好,提升的行驶安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刹车盘的盘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盘体设置有通风道,所述通风道沿所述盘体的周侧方向间隔排布,所述通风道与所述盘体的内部和外部连通;所述通风道内至少包括一个波浪形的曲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刹车盘的盘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道包括沿所述盘体的厚度方向延伸的侧壁面,所述侧壁面构造为所述曲面,且在垂直于所述厚度方向上,所述侧壁面的横截面形状构造为包括至少两个弧线段,相邻的两个所述弧线段的曲率中心分别位于所述侧壁面的不同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刹车盘的盘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弧线段包括凸起部和凹陷部,沿所述盘体的径向方向,所述凸起部与所述凹陷部交替排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刹车盘的盘体,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盘体的径向方向,相邻的两个所述凸起部之间的间距相等或不等。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刹车盘的盘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面包括第一侧壁面和第二侧壁面,所述第一侧壁面和所述第二侧壁面沿所述盘体的周侧方向间隔开,所述第一侧壁面和所述第二侧壁面之间形成所述通风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刹车盘的盘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面的所述凸起部和所述凹陷部中的一者与所述第二侧壁面的所述凸起部和所述凹陷部中的另一者沿所述周侧方向对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刹车盘的盘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道还包括垂直于所述厚度方向的内壁面,所述内壁面构造为平面。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刹车盘的盘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和所述凹陷部的曲率半径为5毫米至10毫米。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刹车盘的盘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道的单侧内壁至少包括五个所述凸起部;并且/或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刹车盘的盘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道包括沿所述盘体的厚度方向延伸的侧壁面和沿所述盘体的周侧方向延伸的内壁面,所述内壁面与所述侧壁面均构造为所述曲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刹车盘的盘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盘体设置有内凹槽,所述内凹槽设置于所述盘体的内侧并与所述通风道对应设置,所述通风道的第一端与所述内凹槽连通,所述通风道的第二端与所述盘体的外部连通。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刹车盘的盘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凹槽对应与至少两个所述通风道连通。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刹车盘的盘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盘体还设置有凸缘部,所述凸缘部沿所述周侧方向与所述内凹槽交替设置。

14.一种刹车盘,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刹车盘的盘体、盘帽和紧固件,所述盘体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用于穿设所述紧固件,所述盘帽通过所述紧固件与所述盘体固定,所述通孔和所述紧固件均沿所述周侧方向间隔分布于相邻的所述通风道之间。

15.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刹车盘。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刹车盘的盘体、刹车盘和车辆。盘体设置有通风道,通风道沿盘体的周侧方向间隔排布,通风道与盘体的内部和外部连通。所述通风道内至少包括一个波浪形的曲面。本技术具有散热性能好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权波,林海锋,朱文斌,李昀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031
技术公布日:2024/5/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