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底滩涂地形测绘装置及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209620发布日期:2024-03-05 14:50阅读:12来源:国知局
一种软底滩涂地形测绘装置及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油田测绘,特别涉及一种软底滩涂地形测绘装置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1、在油田开发过程中,随着陆上油田陆续进入高含水、特高含水、且产量递减的开发阶段,东部主要油田现在将目光投向滩涂和浅海地区,因此,这一领域已成为我国石油勘探开发的重要阵地。在湖泊滩涂、海洋的滩涂以及浅海地带的油气资源一般属于边际油田,而边际油田的开发具有高风险、高投资的特点,对于地震解释、探井试油、修建人工岛、油井后期管理等都有很高的要求。另外,还需要进行油气资源的区域权属的测绘工作,从而确定油田开采用地的面积、区域范围等,便于后期油田的开发和管理。

2、由于有的滩涂区域属于硬底、有的为软底,这样在工作人员开展测量工作时,现有常规的测绘工具rtk的杆底部为尖端,受滩涂软底的影响,导致整个测绘工具的稳定性不好,进而造成出现测量误差的问题,不能快速的对项目进行测绘,降低了测绘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软底滩涂地形测绘装置及使用方法,通过设置底座并设有支撑组件,能够解决现有的rtk杆底部为尖端,不能适应滩涂区域的松软底质的问题。

2、本发明提到的一种软底滩涂地形测绘装置,包括测量杆,所述测量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rtk设备,所述测量杆的底端通过支撑连接部与底座固定连接,还包括支撑组件、固定组件和夹持组件,支撑组件设置在底座的底部上,夹持组件通过固定组件可拆卸连接在测量杆上;

3、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脚、导向杆、限位块、卡箍、支撑杆、支撑盘,所述底座的底部四个方向均固定安装有支撑脚,所述底座的底部四个角上均固定安装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底端固定有限位块,所述导向杆上套设有卡箍,所述卡箍的一侧通过铰轴转动连接支撑杆的一端,支撑杆的另一端通过铰轴转动连接有支撑盘;

4、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环形板,所述环形板套设在测量杆的外侧;

5、所述夹持组件包括伸缩杆、支撑板、第一盒体、第一气缸,所述环形板的外表面固定安装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端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固定安装有第一盒体,所述第一气缸固定安装在第一盒体中。

6、优选的,上述固定组件还包括旋转螺丝和第一弧形板,所述环形板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旋转螺丝,所述旋转螺丝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组件可拆卸连接第一弧形板,两组第一弧形板夹持固定在测量杆上。

7、优选的,上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第一凸块和第一螺柱,所述第一凸块固定安装在旋转螺丝的一端上,所述第一螺柱固定安装在第一弧形板的外表面上,第一螺柱螺纹连接在第一凸块的内部。

8、优选的,上述夹持组件还包括第二弧形板和海绵层,所述第一气缸上的活塞杆通过第二连接组件可拆卸连接第二弧形板,所述海绵层固定包覆在第二弧形板的内侧。

9、优选的,上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第二凸块和第二螺柱,所述第二凸块固定安装在第二弧形板的外表面上,所述第一气缸上的活塞杆固定安装第二螺柱,第二螺柱螺纹连接在第二凸块的内部。

10、优选的,上述环形板设有两组,所述环形板沿测量杆的外侧上下设置,上侧所述环形板连接的夹持组件的第二弧形板开口朝下,下侧所述环形板连接的夹持组件的第二弧形板开口朝上。

11、本发明提到的一种软底滩涂地形测绘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具体步骤如下:

12、步骤一:根据需求选取对应的第一弧形板和第二弧形板,并再通过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对其进行安装;

13、步骤二:将两组环形板移至合适的位置处,之后,通过旋转螺丝使第一弧形板往测量杆处进行移动,直至第一弧形板对测量杆进行挤压,完成固定,其中,在这过程中的旋转螺丝旋转方向与第一凸块和第一螺柱的拧紧方向相同;

14、步骤三:将手握在位于两组环形板之间的测量杆上,之后,通过第一气缸使第二弧形板往手腕处进行移动,直至对手腕进行夹持,以实现能够对手腕进行固定;

15、步骤四:持测量杆在目标滩涂行走,到达测绘点时,通过支撑脚支撑在地面上,并利用手持终端记录下此时rtk设备从卫星接收到的数据信息,记录结束后手持测量杆运动到下一个测绘点重复上述操作,如此反复,直至将所有测绘点的数据全部采集并存储到手持终端中;

16、步骤五:在松软底质的滩涂上进行测绘,测量杆通过支撑脚难以站立时,工作人员将支撑杆向外侧拉伸,再将支撑盘水平放置,通过将卡箍沿导向杆进行上下移动,直至支撑盘调整到合适的位置,再将卡箍固定锁紧,此时,支撑盘支撑在地面上,增大了支撑面积。

17、步骤六:使用完毕后,工作人员将支撑杆和支撑盘竖直设置,通过卡箍沿导向杆移动到最上端位置并固定,减小占用空间。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9、1.本发明通过设置底座并设有支撑组件,支撑盘支撑在地面上,能够解决现有的rtk杆底部为尖端,不能适应滩涂区域的松软底质的问题;

20、2.本发明通过设置支撑组件能够增加与地面的接触面积,适应了多种软硬不同底质的滩涂,提高了测量稳定性;且支撑组件的支撑杆和支撑盘在不需要使用时能够折叠收缩,减小了占用面积;

21、3.本发明通过设置夹持组件能够实现将测量人员的手部与测量杆固定在一起,进而能够避免使用时测量杆脱离手部,且夹持组件还能够实现对多种不同工作人员的不同的手腕进行夹持;

22、4.本发明通过设置固定组件能够便于对夹持组件进行安装,且能够将夹持组件固定在多种不同直径的测量杆上。



技术特征:

1.一种软底滩涂地形测绘装置,包括测量杆(10),所述测量杆(10)的顶端固定连接有rtk设备(20),所述测量杆(10)的底端通过支撑连接部(40)与底座(30)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组件、固定组件和夹持组件,支撑组件设置在底座(30)的底部上,夹持组件通过固定组件可拆卸连接在测量杆(10)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底滩涂地形测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旋转螺丝(22)和第一弧形板(23),所述环形板(21)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旋转螺丝(22),所述旋转螺丝(22)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组件可拆卸连接第一弧形板(23),两组第一弧形板(23)夹持固定在测量杆(10)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软底滩涂地形测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第一凸块(24)和第一螺柱(25),所述第一凸块(24)固定安装在旋转螺丝(22)的一端上,所述第一螺柱(25)固定安装在第一弧形板(23)的外表面上,第一螺柱(25)螺纹连接在第一凸块(24)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软底滩涂地形测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还包括第二弧形板(35)和海绵层(36),所述第一气缸(34)上的活塞杆通过第二连接组件可拆卸连接第二弧形板(35),所述海绵层(36)固定包覆在第二弧形板(35)的内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软底滩涂地形测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第二凸块(37)和第二螺柱(38),所述第二凸块(37)固定安装在第二弧形板(35)的外表面上,所述第一气缸(34)上的活塞杆固定安装第二螺柱(38),第二螺柱(38)螺纹连接在第二凸块(37)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软底滩涂地形测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板(21)设有两组,所述环形板(21)沿测量杆(10)的外侧上下设置,上侧所述环形板(21)连接的夹持组件的第二弧形板(35)开口朝下,下侧所述环形板(21)连接的夹持组件的第二弧形板(35)开口朝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软底滩涂地形测绘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具体步骤如下: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油田测绘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软底滩涂地形测绘装置及使用方法,其技术方案是:包括测量杆,测量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RTK设备,所述测量杆的底端通过支撑连接部与底座固定连接,还包括支撑组件、固定组件和夹持组件,支撑组件设置在底座的底部上,夹持组件通过固定组件可拆卸连接在测量杆上。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设置底座并设有支撑组件,能够解决现有的RTK杆底部为尖端,不能适应海洋滩涂区域的松软底质的问题;支撑组件能够增加与地面的接触面积,适应多种软硬不同底质的地面,提高了测量稳定性,且支撑组件的支撑杆和支撑盘在不需要使用时能够折叠收缩,减小了占用面积,便于携带。

技术研发人员:林新海,徐继红,张殿康,张霞,于艳先,庄守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营亿纬测绘地理信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