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管式液位计的组合阀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60693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管式液位计的组合阀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式液位计,尤其涉及用于管式液位计的阀门。
一般的管式液位计包含上端阀门,下端阀门,和安装位于上、下端阀门之间的玻璃管,使三者可控制连通,并分别通过上、下端阀门上的连接法兰和设备相连接,此外还需包含一放空阀,用来经常把玻璃管内的液体放掉。
如上所述的管式液位计常用于有高度腐蚀场合,例如化工设备,因此,这些阀门常需用耐腐蚀材料,例如不锈钢制造。
但是目前市售的此类管式液位计,正如上述那样,通常包含三只阀门。其中的下端阀门和放空阀门是分别由两个针型阀一类的阀门通过装配连成一体。本实用新型创造者考虑到在此种场合,有可能通过适当的设计将两个阀门,即下端阀门和放空阀门合而为一,也就是使两个阀体合并成一个阀体,这样的结构设计显然可显著节省贵重结构材料,且同时仍能确保阀门安全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供管式液位计用的组合式阀门,确切地说就是用一组合型式结构的阀门来代替上述管式液位计上的下端阀门和放空阀门,可取得节省用于制造这些阀门的贵重结构材料,并减少连接处所,从而提高液位计的密封性能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用于管式液位计的组合式阀门,包含一组合式阀体,在阀体的大致中间部位,分别沿两个不同方向形成两条相互连通的阀通道,分别在这些阀通道上形成阀口和阀座,此外还在阀体上分别沿三个不同方向形成三条分别与上述阀通道连通的阀进、出口通道,此外,还包含与这些阀座配合工作的阀芯和阀杆及其附属部件。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说明。


图1为示意表示传统的管式液位计的结构,图2为示意表示本实用新型组合型阀门结构的正视图,图3为图2所示结构的顶视图,现参照
图1,该图示意表示目前市售的管式液位计,它常用于某些具有较强腐蚀性设备,例如化工设备上,1为该液位计的上端阀门的操作手轮,2为液位计下端阀门的操作手轮,3为安装位于上、下阀门间的玻璃管3,此玻璃管3通过上、下阀门和设备连通,从而可指示设备内的液位,此外,此类液位计还需具备一放空阀门,4为所述放空阀门的操作手轮,它被用来经常把玻璃管3内的液体放掉,以适应安装或维护修理的需要。由
图1可以看出,这里的下端阀门和放空阀门分别为两个单独的阀门,通常系采用针型阀门,通过机械装配使此两个阀门连成一体,而后分别与设备及玻璃管3进行装配。
本实用新型创作者考虑到,如通过适当的设计,采用一个组合式阀体,在其上安排两个阀通道和多个阀门出入口,使此两个阀门合而为一,从而能有效利用阀体材料,达到明显节约材料的目的。
现参看图2和图3,8为本实用新型组合型式阀门的阀体,在阀体8的大致中间部位的两个大致互相垂直的方向形成两条相互连通的阀通道,分别在此两条通道上形成两个阀口和阀座,7为下端阀门阀杆,位于该阀杆端部的阀芯和相应的阀座配合工作,10为放空阀门阀杆,位于该阀杆端部的阀芯和相应的阀座配合工作。此外,在阀体8上还分别形成阀出入口通道d、e、f,这些阀通道中的每两条相邻通道间,即d和e间以及e和f间均大致形成相互垂直。使这些阀出入口通道d、e、f相互连通的同时还和上述阀通道连通,通道e作为液位计下端阀门的液位讯号进口通道,即和设备连接,通道d作为下端阀门的液位讯号出口通道,即和液位计的玻璃管部分连接,通道f即作为放空阀的疏液通道,阀杆7通过操作手轮5来操作,阀杆10用操作手轮6操作。
此外,本实用新型用于管式液位计的组合式阀门通常也采用针型阀门结构形式。浮子或球体9通常是用来防止设备中偶然产生或出现的较高压力使玻璃管破坏,从而使有强腐蚀性的液体由此逸出,通道e通常被安装成水平配置,因此只有当设备内压力过高时,浮子或球体9才能将下端阀门的阀通道关住。
此外,若根据本实用新型,由于将两个阀门合并设计成一个阀门,因此显著减少机械连接处所,从而也使液体从连接处产生漏泄的可能性减少,而这一点对化工设备应用场合尤其重要。由参照附图所作的描述可看出,这样的结构设计并未使阀体的机械强度有所削弱,此外,这样的结构还能使安装和维护工作简单。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管式液位计的组合阀门,包含具有阀口和阀座的阀体和与阀座相应配合工作的阀芯和阀杆及其附属部件,其特征在于上述阀体为组合式阀体8,在阀体8的中间部位,分别沿两个不同方向形成两条相互连通的阀通道,分别在这些阀通道上形成阀口和阀座,此外,在阀体8上还分别沿三个不同方向形成三条分别与上述阀通道连通的阀进出口通道d、e、f。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用于管式液位计组合式阀门涉及管式液位计和阀门,包含一组合式阀体,在阀体的中间部位分别沿两个方向形成两条阀通道,又分别在阀体上沿三个方向形成分别与阀通道连通的阀进、出口通道,还包含分别与这些阀通道上的阀座配合工作的阀芯和阀杆及其附属部件,构成作为管式液位计的下端阀和放空阀使用的组合阀,可收到显著节省结构材料和提高密封性等效果。
文档编号F16K11/20GK2047743SQ89201538
公开日1989年11月15日 申请日期1989年2月4日 优先权日1989年2月4日
发明者戴学祥 申请人:戴学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