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注脂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66760阅读:4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注脂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对机械设备注润滑脂用的一种自动注脂器,特别是提供了一种克服了传统注脂器缺点的、性能优良的自动注脂器。
按照一般传统方式保养机械设备上的润滑点,是由人工方式利用手动注脂枪(俗称黄油枪)或电动式、气动式黄油机,以便向其中注入润滑脂而进行保养,而润滑点处的轴承的容脂量可按计算得知。但传统方式注脂没有办法控制注脂量达所需润滑量要求,亦无法估计何时必需再补充,只靠维护者经验尽力维护,因此常常发生注脂至饱和,造成外溢严重。对于开放式润滑点,可补充注脂至肉眼可见,对于密闭式润滑点则无人能知是否油脂补充过量或是不足。注量过饱和将导致轴承散热不良;而注量不足时则产生油膜不够,润滑不足,因而造成升高温度,这通常是造成轴承磨损的重要因素,不但耗费资源、人力,甚而影响生产(停机),为此,需积极研究改进之道。
目前市面可见的注脂器有(1)脂杯,这是一种附有旋转杯盖的油脂容器,它是将油脂装填于脂杯内,经由手动旋转杯盖时产生的压力,压迫润滑脂进入润滑点,它只是取代油嘴需用脂枪补充,但是同样存在上述传统方式的缺陷。
(2)弹簧脂杯, 由于上述脂杯只能在需要时去转动杯盖压入润滑脂,因此为了求得较持久的供脂量,于是在脂杯内加设一个压紧弹簧,压迫润滑脂进入润滑点,压力不足时,再压紧弹簧产生压力,强制进行润滑。不过本装置依然存在上述传统方式的缺陷。
(3)自动注脂杯, 其设计是以活塞动作去压缩弹簧,可通过自上而下的位移强制压送油脂输出,并利用出口的孔径大小来控制输出量;它还可变更弹簧弹力的大小来改变输出量。但由于弹簧经受压缩或伸长时,压力值不能一致,无法控制其输出量;还由于油脂受长期的高压压迫,造成油脂内作为基本成分的油分离析出,而迫使油脂变稠、变硬,阻力亦愈来愈大,而导致弹簧压力变化,情形更加恶化而难以控制,甚而无法输出润滑脂,这种不良现象再加上前述的传统的缺陷,致使依然无法达到要求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克服上述传统装置缺点的、能够定时而定量地向受保养的设备润滑点注入润滑脂的自动注脂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这样一种自动注脂器,包括 本体、底座、马达、和减速齿轮组,其特征在于,本体内设置有电路板、整流变压器或电池;底座以透明材质制成,通过螺帽而连接在本体下方,其中供安置一油包,下端具有一出油嘴;马达的输出轴上装有一输出齿轮;减速齿轮组的第一轮与所述马达输出齿轮相啮合;所述自动注脂器还包括转动杆,其上端为柄部,固接一传动齿轮,该传动齿轮与减速齿轮组的末轮相啮合,转动杆下端则为螺纹部;推动件, 由一活塞及活塞杆构成,活塞杆由活塞中央向上延伸形成,具有一中心孔,且该中心孔上端为一内螺纹部,用以与所述转动杆的螺纹部互相螺接;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图2为图1的顶视图3为按图1的3-3剖面线及箭头所指方向看上去的剖视图;图4为按图1的4-4剖面线及箭头所指方向看上去的剖视图;图5为图4的剖视图在动作后的示意剖视图;图6为图1的分解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电池时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立体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被使用于轴承上时的示意图。
请参阅图1、图4及图6,本实用新型自动注脂器具有本体(1)及底座(2),该本体(1)内装置有电路板(3)、整流变压器(40)、马达(5)、减速齿轮组(6)、转动杆(7)及推动件(8);该底座(2)内可供放置入油包(23),底端具有一个出油嘴(21),可供油包(23)内油脂从出油嘴(21)挤出;又,该底座(2)系以透明材质制成,以便可透视油包(23)内油脂的剩余情况。
前述底座(2)上端具有外螺纹(22),可借助一螺帽(13)与本体(1)连接,并于油包(23)用尽时,可藉旋转螺帽(13)而使底座(2)与本体(1)分离,以便更换油包(23)。而底座(2)与本体(1)间具有垫圈(14),供两者得以紧密互接之用。
另外,本体(1)上方具有一中空孔(111),孔上螺接一透视盖(112),该透视盖(112)可旋转取起。如图2所视,透视盖(112)下方的电路板(3)上,设置两列拨动开关(31、31′),其中一列拨动开关(31)用以调控马达(5)转动时间长短,即控制油脂挤出量,另一列拨动开关(31′)则用以调控马达(5)间歇转动时间,即设定每隔多久转动一次。另外,在拨动开关(31、31′)一侧的反转开关(32)则用于当油包(23)用尽时使马达(5)反转,带动推动件(8)向上复位之用。至于两个发光二极体(LED)(33、33′)则分别用作油包(23)用尽显示或正常操作状态显示。
如图4及图7所示,马达(5)的电源供应方式有二种,一种如图4所示,于本体(1)内装设一整流变压器(40),以便使用交流电源,另一种则如图7所示,于本体(1)内设有电池室(41),以供放置电池(42),使用直流电,并于本体(1)上另加装一电池盖(43),以供电池(42)更换之用。
请参阅图3、图4及图6,马达(5)固定于下本体(12)上,其输出轴(51)上装有一输出齿轮(52),该输出齿轮(52)与减速齿轮组(60)的第一轮(61)相啮合。而转动杆(7)上端为柄部(71),下端为螺纹部(72),柄部(71)固接一传动齿轮(73),该齿轮(73)则与减速齿轮组(6)的末轮(62)啮合;又,转动杆(7)柄部(71)与下本体(12)的轴孔(121)之间具有一轴承套筒(15),以利转动杆(7)之转动,而柄部(71)上端则置入上本体(11)的底面凸缘(113)的凹孔(114)内,以防止转动杆(7)晃动。前述上本体(11)及下本体(12)的分层设计有利于组件的安装,在其制造完成时,用超声波熔接方式连接,从而形成本体(1)。
推动件(8)包含有活塞(82)及活塞杆(81)两部分,活塞(82)外径略小于底座(2)的内径,以利在底座(2)内上下移动,并使内部空气得以互流,而其呈阶梯状同心圆的外形则利于垂直压挤下方的油包(23),使压力集中向下,获得较好的输出效果。活塞杆(81)由活塞(82)中央向上延伸形成,它具有一中心孔(811),该孔上端直径较小,并形成一内螺纹部(812),可供与前述转动杆(7)的螺纹部(72)互相螺接。
此外,活塞杆(81)具有一纵向沟槽(813),可供设置于下本体(12)上之一定位片(16)嵌入,以防止推动件(8)随转动杆(7)转动。
如图4及图5所示,当马达(5)转动时,经由减速齿轮组(6)减速及传动至转动杆(7),再借助转动杆(7)带动推动件(8)下移,从而挤压油包(23)内油脂,使油脂自出油嘴(21)挤出。
图8所示即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注脂器以其出油嘴(21)的外螺纹锁接于一个轴承座(9)之入油口处,以便对轴承(91)定时定量注入油脂,而对于其它任何需要注入油脂的机件,也同样地可以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注脂器在使用时,先于底座(2)内置入油包(23),再按图2说明,调整马达(5)间歇动作时间及转动作用时间,使其对机件定时定量供应油脂,并在油包(23)用尽时,先启动反转开关(32),使马达(5)反转,带动推动件(8)向上移动及复位,即可拆离本体(1)及底座(2),重新更换油包(23),再将本体(1)与底座(2)装好以便继续使用。
由上述可见,本实用新型显然能克服传统或旧有注脂器具有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点在于1.可精确控制油脂输出量,由于使用两列拨动开关,分别设定间歇驱动时间及每次作动持续时间,能准确地定时提供设定好的输出量,从而改进一般注脂器输出量不准确之缺点。
2.能防止油脂受压力而变质,仅在输出油脂时提供压力使油脂输出,在间歇作动期间并不施压于油脂上,故长期使用仍不会造成油脂内的基础油成分的析出,而致使油脂变质,从而改进传统方式以弹簧长期连续压迫油脂,致使油脂变质的缺点。
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注脂器,包括本体、底座、马达、和减速齿轮组,其特征在于,本体内设置有电路板、整流变压器或电池;底座以透明材质制成,通过螺帽而连接在本体下方,其中供安置一油包,下端具有一出油嘴;马达的输出轴上装有一输出齿轮;减速齿轮组的第一轮与所述马达输出齿轮相啮合;所述自动注脂器还包括转动杆,其上端为柄部,固接一传动齿轮,该传动齿轮与减速齿轮组的末轮相啮合,转动杆下端则为螺纹部;推动件,由一活塞及活塞杆构成,活塞杆由活塞中央向上延伸形成,具有一中心孔,且该中心孔上端为一内螺纹部,用以与所述转动杆的螺纹部互相螺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注脂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推动件的活塞杆上具有一纵向沟槽,供设置于本体上用以防止推动件随转动杆转动的一定位片嵌入。
专利摘要一种自动注脂器,利用马达产生的动力经由减速齿轮组减速及驱动一转动杆,该转动杆下端螺纹部穿置入一推动件的活塞杆内,活塞杆中心孔上端为内螺纹部,下端延伸连接一活塞,转动杆转动时,推动件得以上下移动;并由定时定量控制电路控制马达间歇转动,使推动件在设定时间等距向下推移,将底座内油包的油脂从出油嘴定量挤出。
文档编号F16N13/00GK2147411SQ9223820
公开日1993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1992年10月19日 优先权日1992年10月19日
发明者简惠美 申请人:弘琦贸易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