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油枪灌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69970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黄油枪灌油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盛装黄油并将黄油转灌入黄油枪筒内的器具。
汽车底轴轴承等转动部位需要经常注入润滑油(黄油),用于注入润滑油的注油器俗称黄油枪。黄油枪的主体是一个带有推板和油咀的枪筒,利用压把推动推板运动可将枪筒内的黄油通过枪筒一端的油咀注入需要润滑的部位,黄油枪在注油之前必须首先将盛放在油罐中的黄油转灌到黄油枪的枪筒内。现有技术中尚没有将油罐中的黄油转灌到黄油枪筒内的专用器具,只好直接用手或用木片等片状物将黄油一块一块地填入枪筒内,不仅填入的速度极慢,而且还容易沾污其它物品。在填入黄油的过程中还容易混入其它杂物而使黄油枪油咀油眼堵塞,使注油受到阻碍,或者使轴承加速磨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于设计一种专用于盛装黄油并将黄油转灌入黄油枪筒内的器具,从而提高灌油速度,防止黄油沾污人手和其它物品并避免在黄油中混入其它杂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利用互相配合的筒体和活动底托构成一黄油枪灌油器。筒体为一端开口的圆筒形,筒壁上对称开有两道与活动底托互相配合的轴向滑槽,封闭端带有一拉手。活动底托为圆形,安装在筒体中并可在其中滑动,其两侧对称开有与筒体轴向滑槽互相配合并伸出筒体外的助拉凸耳,将活动底托滑到筒体封闭端并利用不干胶带将轴向滑槽封闭,在筒体中灌满黄油并在开口端加一筒盖,即成为装有黄油并可将黄油快速、方便地灌入黄油枪筒内的黄油枪灌油器。向黄油枪筒内灌油时,先去掉筒盖和不干胶带,然而将筒体插入黄油枪筒内,一手推挡住活动底托的助拉凸耳,一手拉拽筒体端部拉手,即可将筒体内的黄油快速推入黄油枪筒内。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黄油枪灌油器的技术特征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黄油枪灌油器的结构示意图。
参考附
图1,本实用新型黄油枪灌油器主要由筒体和活动底托组成。筒体1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中空圆筒形,其侧壁上对称开有两道与活动底托互相配合的轴向滑槽2,筒体的封闭端带有一拉手3,开口端则套装有一筒盖4。活动底托5为圆形,其直径等于筒体的内径,安装在筒体中并可在其中滑动,两侧对称开有两个与筒体轴向滑槽2互相配合并伸出筒体1外的助拉凸耳6,将活动底托滑向筒体封闭端,并利用不干胶带将筒体滑槽封闭,在筒体内充满黄油并在筒体开口端套装筒盖,即成为一次性使用的并可兼作黄油枪灌油器的黄油罐成品。灌油时,除掉开口端的筒盖和封闭滑槽的不干胶带,将筒体插入黄油枪的枪筒内,一手推挡住活动底托助拉凸耳,一手用力拉拽筒体端部的拉手,即可快速地将筒体内的黄油全部推入黄油枪筒内。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巧妙,将黄油罐与灌油器结合于一体,灌油快速、方便,可避免黄油沾污人手或其它物品,并可防止在黄油中混入其它杂物。因此,本实用新型特别适于用作盛装黄油和将黄油转灌入黄油枪筒内的灌油器。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盛装黄油并将黄油转灌入黄油枪筒内的黄油枪灌油器,其特征在于它是由筒体和活动底托构成;所述筒体为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的中空圆筒形,其侧壁上对称开有两道与活动底托互相配合的轴向滑槽并可采用不干胶带将其封闭,筒体的封闭端带有一拉手,开口端则套装有一筒盖;所述活动底托为圆形,安装在筒体中并可在其中来回滑动,其两侧对称开有两个与筒体轴向滑槽互相配合并伸出筒体外的助拉凸耳。
专利摘要黄油枪灌油器涉及一种用于盛装黄油并将黄油转灌入黄油枪筒内的器具,由筒体和活动底托构成。筒体为圆筒形,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侧壁上对称开有两个轴向通槽,封闭端带有一拉手,活动底托为圆形,安装在筒体内并可在其中滑动,其两侧对称开有与筒体轴向通槽互相配合并伸出筒体外的助拉凸耳。使用时,将摘除筒盖后的筒体插入黄油枪筒内,一手推挡住活动底托助拉凸耳,另一手拉拽筒体端拉手,即可将筒体内的黄油全部灌入黄油枪筒内。
文档编号F16N37/02GK2190223SQ94201768
公开日1995年2月22日 申请日期1994年1月28日 优先权日1994年1月28日
发明者刘金生 申请人:刘金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