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可调式热水龙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73175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用可调式热水龙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用可调式热水龙头。
普通的水龙头由出水管、进水管和阀门组成,它的用途单一。而常用的电热水器结构复杂、价格较贵,不利于推广应用。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便、安全可靠、多用途的可调式热水龙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有出水管、进水管和阀门,在进水管中设有电加热装置,电加热装置由筒式内电极、筒式外电极、空心堵头组成,空心堵头由绝缘材料制成,筒式内、外电极的形状为圆筒状,筒式内、外电极固定在空心堵头上后再装入进水管中,在筒式内电极底面中心设有进水孔,在筒式外电极周壁上设有出水孔。
使用时,筒式内、外电极接交流220V电源,筒式内电极接火线,筒式外电极接零线,打开水龙头后,然后合上电源开关,当水流过筒式内、外电极时,由于水的电阻作用,水被加热,调节水流量的大小,可调节水温,水温可调节在30-75℃之间,冷热转换在1-2秒内完成。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1可知,本实用新型是由出水管2、进水管4、阀门3和电加热装置组成的,电加热装置由筒式内电极8、筒式外电极9、空心堵头7组成,空心堵头7由绝缘材料制成,筒式内、外电极的形状为圆筒状,筒式内、外电极固定在空心堵头7上后再装入进水管4中,在空心堵头7与进水管4之间加密封胶圈6,筒式内电极的引出线为B,接交流220V的火线,筒式外电极一根引出线为A,接电源的零线,其另一根引出线C为接地线。引出线装入后其孔用环氧树脂密封。空心堵头7的另一端设有管螺纹以便于与自来水管联接。
在筒式内电极的底面中心设有进水孔10,其孔径为φ6-7mm,在筒式外电极的周壁上设有出水孔5,出水孔的数量为4-6个,孔径为φ2-3mm,并且均布在筒式外电极的周壁上,其位置靠近空心堵头7一端。筒式内、外电极之间的间距为2.5-3.5mm。筒式内、外电极的材质为不锈钢或石墨。
电加热装置的功率为900-1200瓦,电源为交流220V,水温可调节在30-75℃之间,冷热转换时间为1-2秒。
在出水管2的端口处装有分流芯11,在出水管2上装有喷头1,以便淋浴时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安全可靠,既可用于淋浴,又可为洗衣、洗菜等提供热水,不开电源即为普通水龙头。是一种便于推广应用的水龙头。
权利要求1.一种多用可调式热水龙头,它包括有出水管、进水管和阀门,其特征在于在进水管中设有电加热装置,电加热装置由筒式内电极(8)、筒式外电极(9)及空心堵头(7)组成,空心堵头(7)由绝缘材料制成,筒式内、外电极的形状为圆筒状,筒式内、外电极固定在空心堵头(7)上后再装入进水管中,在筒式内电极(8)底面中心设有进水孔(10),在筒式外电极周壁上设有出水孔(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水龙头,其特征在于在筒式外电极上的出水孔为4-6个,孔径为φ2-3mm,并且均布在筒式外电极周壁上,其位置靠近空心堵头(7)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水龙头,其特征在于筒式内电极的底面上的进水孔的孔径为φ6-7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水龙头,其特征在于筒式内、外电极之间的间距为2.5-3.5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水龙头,其特征在于电加热装置的功率为900-1200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水龙头,其特征在于在出水管端口处装有分流芯(11),在出水管上装有喷头(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用可调式热水龙头,它由出水管、进水管、阀门、电加热装置组成,电加热装置由筒式内电极、筒式外电极、空心堵头组成。空心堵头由绝缘材料制成。筒式内、外电极的形状为圆筒状。筒式内、外电极固定在空心堵头上后再装入进水管中,在筒式内电极底面中心设有进水孔,在筒式外电极周壁上设有出水孔。本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安全可靠,既可用于淋浴,又可为洗衣、洗菜提供热水,关断电源后又可当普通水龙头使用。
文档编号F16K1/00GK2237151SQ95220988
公开日1996年10月9日 申请日期1995年9月11日 优先权日1995年9月11日
发明者王德瑜 申请人:王德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