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渣闸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73676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排渣闸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排渣闸阀,用于火力发电厂灰渣输送管路和矿山矿渣输送管路等作启闭用。
目前,普遍使用的排渣闸阀,包括阀杆、阀盖、阀板、左密封圈、右密封圈、阀杆1的转动机构和阀体。闸板呈楔形。左右密封圈是由金属制成的,左右密封圈分别与闸板接触的面不平行。阀盖内有一个既盛装闸板又盛装渣液的空腔。当闸板提起后,输送管路开启,左密封圈与闸板接触的面跟右密封圈与闸板接触的面之间有空隙,左、右密封圈与闸板接触的面受到渣液冲刷、磨损和腐蚀,渣液还可进入阀盖内的空腔,造成闸板升降不灵活,腐蚀、磨损阀盖内零部件,并且容易泄露。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排渣闸阀,它在闸板提起后,左、右密封圈与闸板接触面不受渣液冲刷、磨损和腐蚀,渣液也不能进阀盖内的空腔。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这样实现它具有阀杆1、阀盖2、闸板3、密封圈4、密封圈5、阀杆1的转动机构10和阀体11,其改进之处是当闸板3提升后,弹性密封圈4与闸板3接触的面跟弹性密封圈5与闸板3接触的面相接触。
上述排渣闸阀的弹性密封圈4的一端部呈环形凸肩,另一端部呈环形锥面。
上述排渣闸阀的弹性密封圈5的一端部呈环形凸肩,另一端部呈环形锥面。
上述排渣闸阀的弹性密封圈4一端部的环形凸肩与环形挡圈6相接触,其另一端部的环形锥面与楔形挡圈7相接触。
上述排渣闸阀的弹性密封圈5一端部的环形凸肩与环形挡圈8相接触,其另一端部的环形锥面与楔形挡圈9相接触。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实际效果当闸板3提升后,阀门处于开启状态,本实用新型的弹性密封圈4与闸板3接触的面跟弹性密封圈5与闸板3接触的面相接触,故弹性密封圈4和弹性密封圈5分别与闸板3接触的面不受渣液冲刷、磨损和腐蚀,延长了使用寿命;渣液也不能进入阀盖内腔,故闸板3升降灵活,阀盖2内的零部件不会被腐蚀和磨损,也不会产生泄露。


图1,本实用新型闸板3提升后的结构图图2,本实用新型闸板3降落后的结构图图3,本实用新型弹性密封圈4的仰视图图4,本实用新型弹性密封圈4的主视图图5,本实用新型弹性密封圈4的俯视图下面将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阀杆1的转动机构10是手轮。转动手轮10,闸板3也随着升或降,从而达到开启或关闭的目的。手轮10也可以是电动的。手轮10用灰口铸铁制成。阀杆1用不锈钢制成,穿过阀盖2。阀杆1上部通过螺纹与手轮10相连,其下端安装闸板3,阀盖2用铸钢制成。由于渣液不能进入阀盖2内的空腔,故阀盖2内有空腔只要能容纳闸板3即可。闸板3为平面闸板,用不锈钢制成。密封圈4和密封圈5均用高弹性氟胶制成。密封圈4和密封圈5相对称,均呈圆环状,其内侧面和外侧面呈圆柱面,其一端部呈环形圆锥面,其另一端部呈环形凸肩。密封圈4、密封圈5分别跟闸板3相接触的面为圆环形平面。环形挡圈6和环形挡圈8均用铸钢制成。楔形挡圈7和楔形挡圈9均呈圆锥面楔形挡圈,均用铸钢制成。环形挡圈6和环形接圈8分别与密封圈4的凸肩和密封圈5的凸肩相接触。楔形接圈7一端和楔形挡圈9一端分别与密封圈4的环形锥面和密封圈5的环形锥面相接触。楔形挡圈7另一端和楔形挡圈9另一端分别与阀体11两端内壁圆环相接触。阀体11用铸钢制成。当闸板3提升后,弹性密封圈4与闸板3相接触的面跟弹性密封圈5与闸板3相接触的面相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转动手轮10,当闸板3降落后,阀门处于关闭状态;转动手轮10,当闸板3提升后,阀门处于开启状态,这时,弹性密封圈4与闸板3接触的面跟弹性密封圈5与闸板3接触的面相互紧密挤压接触。
权利要求1.一种排渣闸阀,具有阀杆(1)、阀盖(2)、闸板(3)、密封圈(4)、密封圈(5)、阀杆(1)的转动机构(10)和阀体(11),其特征在于当闸板(3)提升后,弹性密封圈(4)与闸板(3)接触的面跟弹性密封圈(5)与闸板(3)接触的面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渣闸阀,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弹性密封圈(4)的一端部呈环形凸肩,另一端部呈环形锥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渣闸阀,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弹性密封圈(5)的一端部呈环形凸肩,另一端部呈环形锥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排渣闸阀,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弹性密封圈(4)一端部的环形凸肩与环形挡圈(6)相接触,其另一端部的环形锥面与楔形挡圈(7)相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排渣闸阀,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弹性密封圈(5)一端部的环形凸肩与环形挡圈(8)相接触,其另一端部的环形锥面与楔形挡圈(9)相接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进的排渣闸阀,用于火力发电厂灰渣输送管路和矿山矿渣输送管路等作启闭用。它具有阀杆1、阀盖2、闸板3、密封圈4、密封圈5、阀杆1的转动机构10和阀体11,其特殊之处是当闸板3提升后,弹性密封圈4与闸板3接触的面跟弹性密封圈5与闸板3接触的面相接触。本实用新型的弹性密封圈4、弹性密封圈5分别与闸板3相接触的面不受渣液冲刷、磨损和腐蚀,渣液也不能进入阀盖2的空腔。
文档编号F16K3/02GK2236055SQ9523455
公开日1996年9月25日 申请日期1995年8月23日 优先权日1995年8月23日
发明者刘光裕 申请人:刘光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