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热水龙头控水阀的改进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79099阅读:5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冷热水龙头控水阀的改进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热水龙头控水阀的改进结构。特别是一种简化了不必要零组件的冷热水龙头控水阀的结构设计,充份节省制造装配组合时间及成本。



图1、2、3是一般冷热水龙头的结构分解图及剖视图,其主要包括龙头本体10、控水阀座11、控水阀杆12及转钮13等部份,其中控水阀座11下方设有进水孔20,上方设有出水孔21,其中央则为一中孔22,其整体可置于龙头本体10内部;控水阀杆12本身则由阀杆23、阀柱24及阀套25三者焊接组合而成,其阀套25下方设一进水口26,而阀柱24呈一扁柱状,其插置入阀套25的孔中后形成一通道27;转钮13则由螺丝23锁制控水阀杆12上,在转动时可控制控水阀杆12做同步转动;如图2是止水状态的控水阀座11与控水阀杆12的组合剖视图,而图3则是控水阀杆12向上移动后的出水状态组合剖视图,此时的水流可由控水阀座11的进水孔20进入控水阀杆12下方的进水口26,经由通道27再由上方的出水孔21流出,其设计可达控水的效果;上述的设计在使用上虽能达到控水的作用,然而,在结构设计上仍有下列缺点存在。
一般使用的控水阀杆12在结构设计上主要由阀杆23、阀柱24及阀套25三者焊接组合而成,因此在制造上须分别针对三者予以制造成型,然后再将其分别焊接组合而成一控水阀杆,因此,其在结构上较为复杂,制造上较为麻烦、费时,相对的制造成本亦较高,形成结构设计上的一大缺失。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较具简化结构的控水阀改进结构,其可减少不必要的零组件、节省装配组合时间及制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其包括有龙头本体、控水阀座、转钮及控水阀杆部份,该控水阀杆由上段的阀杆及下段的阀管结合而成,该阀管上环列有出水孔,阀管的下方设有进水口,该阀管呈一中空管体并焊设在阀杆的下方呈一控水阀杆。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有其优异的结构设计及改进结构,可充份减少不必要的零组件,节省制造上的麻烦及时间的浪费,可降低生产成本,使产品更加合理化。
附图简单说明
图1是常用冷热水龙头的结构分解图。
图2是常用控水阀的止水状态剖视图。
图3是常用控水阀的出水状态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冷热水龙头的结构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控水阀杆的立体图。
附图中的各编号说明10-龙头本体,11-控水阀座,12、30-控水阀杆,13-转钮,20、26、41-进水孔,21、40-出水孔,22-中孔,23、31-阀杆,24-阀柱,25-阀套,27-通道,28-螺丝,32-阀管。
以下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参阅图4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由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在整体结构上仍包括龙头本体10、控水阀座11、转钮13及控水阀杆30等部份,而本实用新型主要是针对控水阀杆30加以改进设计,该控水阀杆30由二组件所焊接而成,由上段的阀杆31及下段的阀管32所结合而成,阀管32上环列有出水孔40,而其下方则具有进水口41,阀管32是呈一中空管体并焊设在阀杆30的下方而呈一控水阀杆,而本实用新型的控水阀杆30设计上仅由二组件构成,即以阀管32部份取代了常用品的阀柱24及阀套25部份,简化了常用品的复杂组件,且同样具有出水孔40、进水口41的设计,除可达到应有的控水功能外,整体结构简化了不必要的零组件,可充份节省制造、组合的时间及成本。
权利要求一种冷热水龙头控水阀的改进结构,包括控水阀座(11)、及控水阀杆(30),其特征在于该控水阀杆(30)包括上段的阀杆(31)及下段的阀管(32)结合而成,该阀管(32)上环列有出水孔(40),阀管的下方设有进水口(41),该阀管呈一中空管体并焊设在阀杆(30)的下方呈一控水阀杆。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冷热水龙头控水阀的改进结构,该结构主要包括控水阀杆及控水阀座,其主要是在控水阀杆设计上加以改进,控水阀杆由上段的阀杆部分及下段的阀管部分焊接而成,阀管的上方环列有出水孔,而其下方则具有进水口。其设计除可达到应有的控水功能外,整体结构简化了不必要的零组件,可充分节省制造装配组合时间及成本。
文档编号F16K11/085GK2310212SQ97235308
公开日1999年3月10日 申请日期1997年8月21日 优先权日1997年8月21日
发明者施森田 申请人:施森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