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速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79229阅读:3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变速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速箱。
现有的7Y800型变速箱,由于与离合器相联的I轴上固定单联齿轮,并且通过该齿轮与II轴上齿轮的啮合逐级向下一级传动,因此,其最终只能从末级输出四种变速比。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从末级获得八种变速比的变速箱,它可扩大变速比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在原有的7Y800型变速箱的基础上,将与离合器相联的I轴单联齿轮改为可滑动的多联齿轮,并在多联齿轮上设置一副变速机构,用以调节多联齿轮的轴向位移,分别控制多联齿轮与下级II轴不同齿轮的啮合,使II轴和III轴由原来的一种转速转变为两种转速,进而,再通过原来的主变速机构,分别拨动IV轴上的两种齿轮,使其分别与II轴,III轴上不同齿轮的啮合,即可由原来的四种变速比扩展为八种不同的变速比。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可获得更多种类的传动变速比,它结构简单,制作容易,成本低廉,通用性强,实用价值大,便于推广应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槽凸轮板111零件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传动示意图(摘要附图)。
图4为原7Y800型变速箱传动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方案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
参见附
图1-3,它包括离合器,箱体,变速机构及传动零部件,它是在原7Y800型变速箱的基础上不改变I、II、III、IV轴轴距,仅对I轴及其齿轮进行改进,即将原有的单联齿轮改为带有花键槽的双联齿轮53,在与双联齿轮53滑动配合的I轴55相应处制有一段花键槽,并在双联齿轮53上设置一副变速机构。该副变速机构由齿轮拨叉轴104及其轴套105,侧槽凸轮板111和手柄116组成。轴套105通过螺钉114及垫圈115固定在变速箱的箱体7上,拨叉轴104经滚轮轴销108与侧槽凸轮板111滑动连接,侧槽凸轮板111通过螺钉112和垫圈113紧固在副变速手柄116上,手柄116用外螺纹支承套118及垫圈、卡簧117固定支承在箱体外壳上。另外,由压簧螺钉及钢球106、弹簧107构成拨叉轴定位装置,用以锁定拨叉轴104的位移,确保多联齿轮53与II轴51上的齿轮46、44准确啮合。
使用时,改变副变速手柄116与箱体的角度,可以使齿轮拨叉轴104在拨叉轴套105内产生轴向(与I轴55平行)左右移动,从而,通过多联齿轮53分别与II轴51上的齿轮44、46的啮合,使II、III轴51、41由原来的一种转速变为两种不同的转速。此时,再通过原来的主变速机构分别拨动IV轴32上的齿轮27、31,分别与II、III轴51、41上的齿轮46、44、50、39的啮合,其输出即可由原来的四种变速比扩展为八种变速比。
另外,因为原动力是由皮带带动离合器来驱动I轴55的,所以,副变速机构的手柄116的操作和原有的主变速机构手柄的操作完全一样。
权利要求1.一种变速箱,它包括离合器、箱体、变速机构及传动零部件,其特征是在与离合器相联的I轴(55)上设置一可滑动的多联齿轮(53),并在多联齿轮(53)上设置一副变速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箱,其特征是多联齿轮(53)为带导键槽的多联齿轮,并在与其滑动配合的I轴(55)相应处制有一段导键槽。
专利摘要一种具有八种变速比的变速箱,其特征是在I轴上设置有可滑动的带键槽的多联齿轮,并在与其滑动配合的I轴相应处制有一段导键槽,在多联齿轮上还设置有副变速机构。它将多联齿轮分别与Ⅱ轴上不同齿轮的啮合,使Ⅱ轴获得两种不同的转速,依次由下级传动,从输出端获得八种不同的转速比。它结构简单,制作容易,成本低廉,且通用性强,适用范围广,实用价值大。
文档编号F16H3/16GK2297592SQ9723856
公开日1998年11月18日 申请日期1997年7月18日 优先权日1997年7月18日
发明者聂建军 申请人:聂建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