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极顺滑变速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807117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极顺滑变速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专利涉及无极变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无极顺滑变速器。
【背景技术】
[0002]当今无极变速主要依靠钢制带轮链接在两个可以由液压或其他机构控制改变其带轮所处的不同半径而达到一个不同的传动速度,钢制链条工艺复杂制造成本高昂,钢制链条承受的力小而且使用寿命短,维护成本高,钢制链条控制系统复杂,且不是绝对平稳,为此,我提出一种无极顺滑变速器。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专利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极顺滑变速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专利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极顺滑变速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中部设置变速机构,且壳体的底部设置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安装滑块,且滑块的上部与支架的下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架的一侧中部设置横板,且横板的中部与电动伸缩杆的一端固定连接,而且电动伸缩杆的另一端与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
[0005]优选的,所述变速机构包括第一主动轴、第一过渡导轮和第一从动轴,且第一主动轴一端的锥面与第一过渡导轮的一端锥面接触,并且第一过渡导轮的另一端锥面与第一从动轴一端的锥面接触,所述第一主动轴和第一从动轴分别通过轴承与壳体连接,且第一过渡导轮的中部设置转轴,而且转轴两端通过轴承与支架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一主动轴和第一从动轴的锥面的长度小于第一过渡导轮两端锥面的长度。
[0006]优选的,所述变速机构包括第二主动轴、第二过渡导轮和第二从动轴,且第二主动轴一端的锥面与第二过渡导轮的一端锥面接触,并且第二过渡导轮的另一端锥面与第二从动轴一端的锥面接触,所述第二主动轴和第二从动轴分别通过轴承与壳体连接,且第二过渡导轮的中部设置转轴,而且转轴两端通过轴承与支架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二主动轴和第二从动轴的锥面的长度大于第二过渡导轮两端锥面的长度。
[0007]优选的,所述变速机构包括第三主动轴、第三过渡导轮和第三从动轴,且第三主动轴一端的锥面与第三过渡导轮的一端锥面接触,并且第三过渡导轮的另一端锥面与第三从动轴一端的锥面接触,所述第三主动轴和第三从动轴分别通过轴承与壳体连接,且第三过渡导轮的中部设置转轴,而且转轴两端通过轴承与支架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三主动轴的锥面的长度小于第三过渡导轮右端锥面的长度,且第三从动轴的锥面的长度大于第三过渡导轮左端锥面的长度。
[0008]优选的,所述滑槽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滑槽的方向与主动轴倾斜方向一致。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的有益效果是:该无极顺滑变速器制造工艺简单,控制过程简单,变速过程实现完全无糙点平稳过渡,使用周期久,并且维护过程简单,该装置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实现了无极顺滑变速。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发明专利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专利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专利实施例三结构示意图。
[0011 ]图中:I壳体、2支架、3横板、4电动伸缩杆、5滑槽、6滑块、7变速机构、71第一主动轴、72第一过渡导轮、73第一从动轴、74第二从动轴、75第二过渡导轮、76第二主动轴、77第三主动轴、78第三过渡导轮、79第三从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专利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专利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专利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专利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专利保护的范围。
[0013]请参阅图1-3,本发明专利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无极顺滑变速器,包括壳体I,壳体I的中部设置变速机构7,且壳体I的底部设置滑槽5,滑槽5的内部安装滑块6,滑槽5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滑槽5的方向与主动轴倾斜方向一致,且滑块6的上部与支架2的下部固定连接,支架2的一侧中部设置横板3,且横板3的中部与电动伸缩杆4的一端固定连接,而且电动伸缩杆4的另一端与壳体I的内壁固定连接,利用电动伸缩杆4实现了支架2的滑动。
[0014]实施例一,参阅图1:变速机构7包括第一主动轴71、第一过渡导轮72和第一从动轴73,且第一主动轴71—端的锥面与第一过渡导轮72的一端锥面接触,并且第一过渡导轮72的另一端锥面与第一从动轴73—端的锥面接触,第一主动轴71和第一从动轴73分别通过轴承与壳体I连接,且第一过渡导轮72的中部设置转轴,而且转轴两端通过轴承与支架2的上端连接,实现了第一主动轴71和第一从动轴73的锥面的长度小于第一过渡导轮72两端锥面的长度,通过第一过渡导轮72沿着第一主动轴71倾斜方向上或向下移动,实现了无极顺滑变速。
[0015]实施例二,参阅图2:变速机构7包括第二主动轴76、第二过渡导轮75和第二从动轴74,且第二主动轴76—端的锥面与第二过渡导轮75的一端锥面接触,并且第二过渡导轮75的另一端锥面与第二从动轴74—端的锥面接触,第二主动轴76和第二从动轴74分别通过轴承与壳体I连接,且第二过渡导轮75的中部设置转轴,而且转轴两端通过轴承与支架2的上端连接,第二主动轴76和第二从动轴74的锥面的长度大于第二过渡导轮75两端锥面的长度,通过第二过渡导轮75沿着第二主动轴76倾斜方向上或向下移动,从而实现了无极顺滑变速。
[0016]实施例三,参阅图3:变速机构7包括第三主动轴77、第三过渡导轮78和第三从动轴79,且第三主动轴77—端的锥面与第三过渡导轮78的一端锥面接触,并且第三过渡导轮78的另一端锥面与第三从动轴79—端的锥面接触,第三主动轴77和第三从动轴79分别通过轴承与壳体I连接,且第三过渡导轮78的中部设置转轴,而且转轴两端通过轴承与支架2的上端连接,第三主动轴77的锥面的长度小于第三过渡导轮78右端锥面的长度,且第三从动轴79的锥面的长度大于第三过渡导轮78左端锥面的长度,通过第三过渡导轮78沿着第三主动轴77倾斜方向上或向下移动,从而实现了无极顺滑变速。
[0017]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专利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专利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专利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主权项】
1.一种无极顺滑变速器,包括壳体(I),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I)的中部设置变速机构(7),且壳体(I)的底部设置滑槽(5),所述滑槽(5)的内部安装滑块(6),且滑块(6)的上部与支架(2)的下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架(2)的一侧中部设置横板(3),且横板(3)的中部与电动伸缩杆(4)的一端固定连接,而且电动伸缩杆(4)的另一端与壳体(I)的内壁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极顺滑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机构(7)包括第一主动轴(71)、第一过渡导轮(72)和第一从动轴(73),且第一主动轴(71)—端的锥面与第一过渡导轮(72)的一端锥面接触,并且第一过渡导轮(72)的另一端锥面与第一从动轴(73)一端的锥面接触,所述第一主动轴(71)和第一从动轴(73)分别通过轴承与壳体(I)连接,且第一过渡导轮(72)的中部设置转轴,而且转轴两端通过轴承与支架(2)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一主动轴(71)和第一从动轴(73)的锥面的长度小于第一过渡导轮(72)两端锥面的长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极顺滑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机构(7)包括第二主动轴(76)、第二过渡导轮(75)和第二从动轴(74),且第二主动轴(76)—端的锥面与第二过渡导轮(75)的一端锥面接触,并且第二过渡导轮(75)的另一端锥面与第二从动轴(74)一端的锥面接触,所述第二主动轴(76)和第二从动轴(74)分别通过轴承与壳体(I)连接,且第二过渡导轮(75)的中部设置转轴,而且转轴两端通过轴承与支架(2)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二主动轴(76)和第二从动轴(74)的锥面的长度大于第二过渡导轮(75)两端锥面的长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极顺滑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机构(7)包括第三主动轴(77)、第三过渡导轮(78)和第三从动轴(79),且第三主动轴(77)—端的锥面与第三过渡导轮(78)的一端锥面接触,并且第三过渡导轮(78)的另一端锥面与第三从动轴(79)一端的锥面接触,所述第三主动轴(77)和第三从动轴(79)分别通过轴承与壳体(I)连接,且第三过渡导轮(78)的中部设置转轴,而且转轴两端通过轴承与支架(2)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三主动轴(77)的锥面的长度小于第三过渡导轮(78)右端锥面的长度,且第三从动轴(79)的锥面的长度大于第三过渡导轮(78)左端锥面的长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极顺滑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5)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滑槽(5 )的方向与主动轴倾斜方向一致。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极顺滑变速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中部设置变速机构,且壳体的底部设置滑槽,所述滑槽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滑槽的方向与主动轴倾斜方向一致,所述滑槽的内部安装滑块,且滑块的上部与支架的下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架的一侧中部设置横板,且横板的中部与电动伸缩杆的一端固定连接,而且电动伸缩杆的另一端与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该装置变速过程实现完全无糙点平稳过渡,达到一种全新的无极顺滑变速。
【IPC分类】F16H57/021, F16H57/023, F16H57/02
【公开号】CN105570435
【申请号】CN201610007601
【发明人】李川
【申请人】李川
【公开日】2016年5月11日
【申请日】2016年1月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