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档护套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68142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一种换档护套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换档护套及汽车。
【背景技术】
[0002]对于发动机前置且纵向布置的汽车而言,变速箱距离车内乘客较近,导致变速箱噪声容易传递至车内,从而引起顾客抱怨。普通换档护套与车身之间密封性能较差,导致变速箱的高频噪声更容易通过普通换档护套和车身之间的间隙传递至车内,影响汽车的NVH(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性能。普通换档护套和换档操纵杆之间依靠普通换档护套内平面和换档操纵杆之间的过盈设计形成密封,如果过盈量过大,则普通换档护套装配困难,如果过盈量过小,则难以保证密封效果。普通换档护套和车身钣金之间依靠压缩普通换档护套底座的平面来形成密封,采取的为面密封结构,但是车身钣金在成形过程中很难保持平整,因此装配后,容易形成泄露。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档护套及汽车,通过在换档护套的密封位置增加密封槽,减弱通过换档护套与车身之间的间隙传入车内的变速箱的高频噪声,有利于提高汽车的NVH性能。
[0004]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换档护套,包括:
[0005]换档护套本体;
[0006]位于换档护套本体顶端的第一密封面和第二密封面,第一密封面和第二密封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密封槽,通过第一密封槽与换档操纵杆之间的过盈装配实现换档护套本体与换档操纵杆的连接;以及
[0007]位于换档护套本体底端的第三密封面和第四密封面,第三密封面和第四密封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二密封槽;换档护套本体通过第三密封面和第四密封面上的第二密封槽与车身钣金之间的过盈装配实现换档护套本体与车身钣金的连接。
[0008]在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中,可选的,第一密封槽和第二密封槽为回型槽。
[0009]在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中,可选的,第一密封面和第二密封面上的第一密封槽的数量至少为3个。
[0010]在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中,可选的,第三密封面和第四密封面上的第二密封槽的数量至少为2个。
[0011]在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中,可选的,第一密封槽与换档操纵杆通过压装的方式进行装配。
[0012]在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中,可选的,第二密封槽与车身钣金通过压装的方式进行装配。
[0013]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的换档护套。
[00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换档护套本体和换档操纵杆接触的第一密封面和第二密封面上设置的第一密封槽实现换档护套本体和换档操纵杆之间的过盈装配,提高换档护套与换档操纵杆之间的密封性能。通过换档护套本体和车身钣金接触的第三密封面和第四密封面上设置的第二密封槽实现换档护套本体和车身钣金的过盈装配,并且换档护套本体和车身钣金的接触面为线性密封,在车身钣金面不平整的情况下依然可以保证良好的密封性能。
【附图说明】
[0015]图1表示普通换档护套安装示意图;
[0016]图2表示普通换档护套安装A-A断面示意图;
[0017]图3表示普通换档护套结构示意图;
[0018]图4表示普通换档护套与换档操纵杆连接处A部放大图;
[0019]图5表示普通换档护套与车身钣金连接处B部放大图;
[0020]图6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换档护套结构示意图;
[0021]图7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换档护套中换档护套本体与换档操纵杆连接处第一密封面局部放大图;
[0022]图8表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换档护套中换档护套本体与车身钣金连接处第三密封面局部放大图。
[0023]其中图中:1、换档操纵杆;2、普通换档护套;20、换档护套;21、换档护套本体;22、第一密封面;23、第二密封面;24、第一密封槽;25、第三密封面;26、第四密封面;27、第二密封槽;3、车身钣金。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0025]如图1-5所示,现有技术中普通换档护套2和换档操纵杆I之间依靠普通换档护套2内平面和换档操纵杆I之间的过盈设计形成密封,如果过盈量过大,则普通换档护套2装配困难,如果过盈量过小,则难以保证密封效果。普通换档护套2和车身钣金3之间依靠压缩普通换档护套2的底座平面来形成密封,采取的为面密封结构,但是车身钣金3在成型过程中很难保持平整,因此装配后,容易形成泄露。在普通换档护套2内平面和换档操纵杆I之间的过盈量过小,车身钣金3不平整的情况下,发动机和变速箱噪声容易通过换档操纵杆I和普通换档护套2之间的间隙(图2中路径b)、普通换档护套2和车身钣金3之间的间隙(图2中路径a)传递至车内,影响汽车的NVH性能。
[0026]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换档护套及汽车,通过密封槽实现换档护套20与换档操纵杆I和车身钣金3的密封连接,提高了汽车的密封性,同时该结构简单,连接紧密。
[0027]如图6-图8所示,换档护套20包括:换档护套本体21 ;位于换档护套本体21顶端的第一密封面22和第二密封面23,第一密封面22和第二密封面23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密封槽24,通过第一密封槽24与换档操纵杆I之间的过盈装配实现换档护套本体21与换档操纵杆I的连接;以及位于换档护套本体21底端的第三密封面25和第四密封面26,第三密封面25和第四密封面26上分别设置有第二密封槽27 ;换档护套本体21通过第三密封面25和第四密封面26上的第二密封槽27与车身钣金3之间的过盈装配实现换档护套本体21与车身钣金3的连接。
[0028]具体的,通过换档护套本体21与换档操纵杆I接触的第一密封面22和第二密封面23上设置的第一密封槽24实现换档护套本体21和换档操纵杆I之间的过盈装配,提高换档护套20与换档操纵杆I之间的密封性能。通过换档护套本体21和车身钣金3接触的第三密封面25和第四密封面26上设置的第二密封槽27实现换档护套本体21和车身钣金3的过盈装配,并且换档护套本体21和车身钣金3的接触面为线性密封,在车身钣金3不平整的情况下依然可以保证良好的密封性能。
[0029]如图7和图8所示,第一密封槽24和第二密封槽27为回型槽,回型槽形成的结构保证了密封的紧密性,保证了换档护套20与换档操纵杆I和车身钣金3连接的密封性。
[0030]如图6-图8所示,第一密封面22和第二密封面23上的第一密封槽24的数量至少为3个,第三密封面25和第四密封面26上的第二密封槽27的数量至少为2个。应当说明的是,第一密封槽24的数量并不局限于3个,第二密封槽27的数量并不局限于2个,仅需可以实现换档护套20与换档操纵杆I和车身钣金3的紧密连接即可。
[0031]如图6和图7所示,换档护套本体21和换档操纵杆I接触的第一密封面22和第二密封面23上分别设计三道第一密封槽24,第一密封槽24和换档操纵杆I之间形成过盈装配,由于第一密封槽24和换档操纵杆I接触面积小,装配力相对减小,因此可以增大第一密封槽24和换档操纵杆I的过盈量,这样在不增大装配力的基础上可以提高密封性能。
[0032]如图6和图8所示,换档护套本体21与车身钣金3接触的第三密封面25和第四密封面26上分别设计两道第二密封槽27,第二密封槽27和车身钣金3形成压缩密封,并且密封面为线性密封,这样在车身钣金3不平整的情况下依然可以保证密封性能。
[0033]在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中,换档护套本体21的第一密封面22和第二密封面23上设置的第一密封槽24与换档操纵杆I通过压装的方式进行装配,换档护套本体21的第三密封面25和第四密封面26上设置的第二密封槽27与车身钣金3通过压装的方式进行装配。采用压装的装配方式进行装配,连接紧密,易于成型,通过一次性操作即可保证连接的完整紧密性。
[003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的换档护套。
[0035]以上所述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原理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换档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档护套包括: 换档护套本体; 位于所述换档护套本体顶端的第一密封面和第二密封面,所述第一密封面和第二密封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密封槽,通过所述第一密封槽与换档操纵杆之间的过盈装配实现所述换档护套本体与所述换档操纵杆的连接;以及 位于所述换档护套本体底端的第三密封面和第四密封面,所述第三密封面和第四密封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二密封槽;所述换档护套本体通过所述第三密封面和第四密封面上的所述第二密封槽与车身钣金之间的过盈装配实现所述换档护套本体与所述车身钣金的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档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槽和第二密封槽为回型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档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面和第二密封面上的所述第一密封槽的数量至少为3个。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档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密封面和第四密封面上的所述第二密封槽的数量至少为2个。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档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槽与所述换档操纵杆通过压装的方式进行装配。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档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槽与所述车身钣金通过压装的方式进行装配。
7.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包括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换档护套。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换档护套及汽车,其中换档护套包括:换档护套本体;位于换档护套本体顶端的第一密封面和第二密封面,第一密封面和第二密封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密封槽,通过第一密封槽与换档操纵杆之间的过盈装配实现换档护套本体与换档操纵杆的连接;以及位于换档护套本体底端的第三密封面和第四密封面,第三密封面和第四密封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二密封槽;换档护套本体通过第三密封面和第四密封面上的第二密封槽与车身钣金之间的过盈装配实现换档护套本体与车身钣金的连接。通过密封槽实现换档护套与换档操纵杆和车身钣金的密封连接,提高了汽车的密封性,同时该结构简单,采用压装方式进行装配,连接紧密,易于成型。
【IPC分类】F16J15-52, B60K20-02
【公开号】CN204477315
【申请号】CN201420872024
【发明人】高原, 任增杰, 鹿启晨
【申请人】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15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3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