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石油炼化工艺的冷凝回水水击消除器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051828阅读:来源:国知局
4mm2 +23.7625mm2
[0027]=211.425 个=212 个
[0028]分散管设为8排均匀开孔
[0029]212 个+8 排=26.5 个
[0030]孔洞每排约27个
[0031]横向孔洞之间距离为
[0032](350-5.5X27)+27
[0033](350-148.5)+27
[0034]=7mm
[0035]纵向孔洞之间距离为
[0036]分散管管径周长-(8X5.5) =孔洞间隙总距离
[0037]80mm X π -44mm
[0038]=251.2mm
[0039]间隙总长+8排=25.9mm
[0040]中压凝液扩散器设计孔洞数量计算
[0041]开孔数量=主管的横截面积/孔洞的横截面积
[0042]孔洞直径设计为5.5mm
[0043]即[(100mm+2)2X π ] + [(5.5mm+2)2 X π ]
[0044]=7850mm2 +23.7625mm2
[0045]=330.35 个=331 个
[0046]分散管设为10排均匀开孔
[0047]331 个+10 排=34 个
[0048]孔洞每排约34个
[0049]横向孔洞之间距离为:
[0050](420mm-5.5 mm X 34)+34
[0051](420 mm -187 mm)+34
[0052]=6.85mm
[0053]纵向孔洞之间距离为:
[0054]分散管管径周长-(10 X 5.5 mm)=孔洞间隙总距离
[0055]10Omm X π _55mm
[0056]=259mm
[0057]间隙总长+10 排=25.9mm
[0058]低压凝液和中压凝液混合后温度理论计算:
[0059]已知:中压凝液出水为5.4t/h,温度为120°C ±5
[0060]低压凝液出水为5.lt/h,温度为70°C ±5
[0061]热量计算公式Q=cm.Δ t
[0062]设t为混合后的温度,求t
[0063]Q 吸=Q 放 CXMX (120 °C -t °C ) = CXMX (t °C -70 °C ) 4200X5400X (120-t°C )=4200 X 5100 X (t°C -70) t°C = 95.71428571 °C
[0064]另外,所述低压冷凝水导入管5与低压蒸汽系统相连通,所述中压冷凝水导入管6与中压蒸汽系统相连通。
[0065]低压蒸汽系统自A工区输送至B工区D-Ol低压蒸汽缓冲罐后,由于蒸汽管线存在一定的热损失,低压蒸汽管线存在一定量的凝液,首先进行底部疏水处理,顶部低压蒸汽进入溶剂油工区低压管网,供用户T-07塔、T-08塔、仪表伴热及物料预热,其低压凝液从多个用户汇集至低压凝液管网,由于其温度和压力的不同,在汇集处出现轻微水击区,混合后进入冷凝水回水母管管网。
[0066]中压蒸汽系统自A工区输送至B工区G-02中压蒸汽缓冲罐后,进行疏水处理其疏水进入闪蒸罐,蒸汽由顶部进入用户T-Ol塔、T-03塔、T-04塔、T-06塔,中压凝液进入管网汇集,由于个单元冷凝水温度压力的差别,同样产生轻微水击区,混合后再进入闪蒸罐,顶部产生低压蒸汽和底部部分的中压凝液,闪蒸罐底部凝液并入冷凝水回水母管管网。
[0067]在原有凝液回水流程中,将低压凝液管网凝液总管连接至水击消除器的低压管网连接处,连接前加装阀门C,中压凝液总管以法兰连接至水击消除器的中压管网连接处,连接前加装阀门B,水击消除器出水管线连接至凝液回水母管送离装置区。
[0068]水击消除器加设旁路管,用于检修水击消除器之用,阀门E作为中压凝液旁路,也可作为水击消除器由于水击震波扩散产生喘振时的防喘振阀使用。
[0069]使用效果对比
[0070]使用前,两股凝液在汇集处出现大幅震动,在狭窄的管线中出现不可控的真空区和二次气化现象,汇集处管道压力不可控,低压凝液管线背压较高,凝液流动状态为湍流状态,其中夹杂部分蒸汽,没有压力平衡区,管道内流体走向混杂,水击明显,管道震动较大。
[0071]使用安装后,120 °C,压力为0.25MPa,流量为5.4t/h的中压凝液和温度为70 °C,压力为0.12MPa,流量为5.lt/h的低压凝液分别进入水击消除器内,快速均匀且充分的进行混合后其温度约为95。7°C的混合凝液,在水击消除器内快速的混合,减小了两股凝液的温差,在满水情况下,减少了气化现象和局部真空现象,减小了整个低压管网背压,0.12MPa的低压凝液流动较为稳定,水击现象明显消除。
【主权项】
1.用于石油炼化工艺的冷凝回水水击消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圆柱形的罐体,所述罐体的两端为半球形,所述罐体的顶部设有出口管,所述罐体的底部设有放净口 ;所述罐体的两侧分别连通有低压冷凝水导入管和中压冷凝水导入管,所述低压冷凝水导入管的端部设有低压冷凝水扩散器,所述中压冷凝水导入管的端部设有中压冷凝水扩散器,所述低压冷凝水导入管通过法兰变径连接至低压冷凝水扩散器,所述中压冷凝水导入管通过法兰变径连接至中压冷凝水扩散器,所述低压冷凝水扩散器和中压冷凝水扩散器均设有若干孔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石油炼化工艺的冷凝回水水击消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洞分为纵向孔洞和横向孔洞,所述纵向孔洞沿着管体的轴线方向平行设置,所述横向孔洞与管体的轴线方向垂直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石油炼化工艺的冷凝回水水击消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的底部还设有检修排渣口。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石油炼化工艺的冷凝回水水击消除器,包括圆柱形的罐体,所述罐体的两端为半球形,所述罐体的顶部设有出口管,所述罐体的底部设有放净口;所述罐体的两侧分别连通有低压冷凝水导入管和中压冷凝水导入管,所述低压冷凝水导入管的端部设有低压冷凝水扩散器,所述中压冷凝水导入管的端部设有中压冷凝水扩散器,所述低压冷凝水导入管通过法兰变径连接至低压冷凝水扩散器,所述中压冷凝水导入管通过法兰变径连接至中压冷凝水扩散器,所述低压冷凝水扩散器和中压冷凝水扩散器均设有若干孔洞;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能够有效降低或消除在两股或多股不同温差、不同压力状态下的蒸汽凝液,在汇管混合进入回水母管时产生水击现象,水击消除器各项设计数据均符合工况安全指标,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展示了其实用性、科学性的优点,填补了在冷凝回水管线出现水击后无法控制,且没有专用水击消除设备这项空白。
【IPC分类】F16L55/045, F16L55/055
【公开号】CN204704538
【申请号】CN201520429690
【发明人】胡晟玮, 林飞宇, 谢银红, 黄湘波, 罗志海, 刘刚, 韩文涛, 田辉伦, 王丹, 邱勇
【申请人】胡晟玮
【公开日】2015年10月14日
【申请日】2015年6月23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