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砼混浇泵管卡箍封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033304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防砼混浇泵管卡箍封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砼混浇栗管卡箍封头,属于一种建筑施工中防止栗送混凝土在栗管处掉落造成混浇的专用工具。
【背景技术】
[0002]在栗送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墙柱和梁板混凝土往往不是相同的标号,墙柱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一般情况下均比梁板混凝土高,混凝土的浇筑顺序为先墙柱混凝土后梁板混凝土,在浇筑墙柱混凝土的时候栗管需要经常移换位置,在移动位置的时候栗管里残留的高标号墙柱混凝土容易掉落到梁板上,形成高低标号混凝土混浇的质量通病,这不仅造成浪费材料,掉落在梁内还违背设计上强柱弱梁的理念。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砼混浇栗管卡箍封头,该栗管卡箍封头可以在栗管需要移动位置的时候临时封闭栗管,防止移动栗管的时候残留的高标号墙柱混凝土掉落到梁板上,从而避免混凝土混浇现象,并且节约材料。
[0004]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防砼混浇栗管卡箍封头,主要由管状的上卡盘和下卡盘连接而成,其中上卡盘与栗管的外圆周密封连接,在下卡盘上设有沿下卡盘外圆周的螺杆为中心旋转的封盖板。
[0005]所述的上卡盘和下卡盘分别是由两个半圆卡箍组成,半圆卡箍的一端通过斜向耳片活动连接,在半圆卡箍的另一端设有上下分布的双耳片,在其中的一个半圆卡箍上活动连接具有阶梯轴的锁紧销,锁紧销的阶梯轴卡接在另一个半圆卡箍的双耳片内实现锁紧定位。
[0006]所述的上卡盘和下卡盘中上下对应的一组半圆卡箍固定焊接为一体,封盖板设置在下卡盘中自由旋转的半圆卡箍上。
[0007]该防砼混浇栗管卡箍封头采用上卡盘对栗管进行连接,用下卡盘上可活动的封盖板对栗管进行临时封堵,从而保证栗管在非工作状态时,防止移动栗管的时候残留的高标号墙柱混凝土掉落到梁板上,避免混凝土混浇现象,并且节约材料。
[0008]上下卡盘分别有四个半圆卡箍组成,不仅加工工艺相近,互换性好,同时对开扣合结构便于安装,稳定性好。采用锁紧销锁紧在双耳片中,开关方便快捷,实现了栗管临时封堵的目的。
[0009]采用一组半圆卡箍上下对焊,保证了上下卡盘的连接性能,同时与栗管的安装便捷、封堵快捷。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防砼混浇栗管卡箍封头关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防砼混浇栗管卡箍封头开启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3为防砼混浇栗管卡箍封头关闭状态主视图。
[0013]图4为防砼混浇栗管卡箍封头关闭状态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防砼混浇栗管卡箍封头,主要由管状的上卡盘I和下卡盘2连接而成,其中上卡盘I与栗管3的外圆周密封连接,在下卡盘2上设有沿下卡盘2外圆周的螺杆为中心旋转的封盖板4。
[0015]所述的上卡盘I和下卡盘2分别是由两个半圆卡箍组成,半圆卡箍的一端通过斜向耳片5活动连接,在半圆卡箍的另一端设有上下分布的双耳片6,在其中的一个半圆卡箍上活动连接具有阶梯轴的锁紧销7,锁紧销7的阶梯轴卡接在另一个半圆卡箍的双耳片6内实现锁紧定位。
[0016]所述的上卡盘I和下卡盘2中上下对应的一组半圆卡箍固定焊接为一体,封盖板4设置在下卡盘2中自由旋转的半圆卡箍上。
[0017]使用时,先将上卡盘I上的两个半圆卡箍扣合在栗管3的下端部,并通过对应位置上的锁紧销7卡接在对应位置的双耳片6内。由于下卡盘2上的一个半圆卡箍与上卡盘I上对应位置的半圆卡箍焊接连接,且封盖板4设置在下卡盘2的另一个半圆卡箍上,通过连接转轴将另一个半圆卡箍上的封盖板4进行开合,并通过锁紧销7卡接在双耳片上。
【主权项】
1.一种防砼混浇栗管卡箍封头,其特征在于:主要由管状的上卡盘(I)和下卡盘(2)连接而成,其中上卡盘(I)与栗管(3)的外圆周密封连接,在下卡盘(2)上设有沿下卡盘(2)外圆周的螺杆为中心旋转的封盖板(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砼混浇栗管卡箍封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卡盘(I)和下卡盘(2)分别是由两个半圆卡箍组成,半圆卡箍的一端通过斜向耳片(5)活动连接,在半圆卡箍的另一端设有上下分布的双耳片(6),在其中的一个半圆卡箍上活动连接具有阶梯轴的锁紧销(7),锁紧销(7)的阶梯轴卡接在另一个半圆卡箍的双耳片(6)内实现锁紧定位。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砼混浇栗管卡箍封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卡盘(I)和下卡盘(2)中上下对应的一组半圆卡箍固定焊接为一体,封盖板(4)设置在下卡盘(2)中自由旋转的半圆卡箍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砼混浇泵管卡箍封头,主要由管状的上卡盘和下卡盘连接而成,其中上卡盘与泵管的外圆周密封连接,在下卡盘上设有沿下卡盘外圆周的螺杆为中心旋转的封盖板。该泵管卡箍封头可以在泵管需要移动位置的时候临时封闭泵管,防止移动泵管的时候残留的高标号墙柱混凝土掉落到梁板上,从而避免混凝土混浇现象,并且节约材料。
【IPC分类】F16L55/115
【公开号】CN204942903
【申请号】CN201520735789
【发明人】王兴虎, 王贵君, 赵雄
【申请人】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1月6日
【申请日】2015年9月2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