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式液氮漏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21856阅读:829来源:国知局
可控式液氮漏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漏勺,具体涉及可控制流量的液氮漏勺。



背景技术:

在进行冷冻研磨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时经常用到液氮,通常使用液氮漏勺来从液氮罐中取送液氮。现有的液氮漏勺盛取与倒入研钵的液氮量不可控。从液氮容器取出液氮冷却时,由于漏勺顶部不封闭,底部具有漏孔,容易造成液氮的逸散与流失,造成液氮的浪费和人体的伤害,另外,在漏勺中的液氮流入研钵的时候,液氮量不可控,也会造成实验材料的飞溅,造成实验材料的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的液氮漏勺的流量不可控,且易浪费液氮的问题,从而提供可控式液氮漏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可控式液氮漏勺,包括漏勺把、提手把、勺体、控制器和底片;

漏勺把的一端固定连接勺体,另一端固定连接提手把,勺体底部的1/N分布有漏孔,N为大于1的整数,勺体的底部与可旋转的底片紧密接触,底片的面积与底部的1/N的面积相当;

控制器用于控制底片旋转。

优选的是,还包括顶盖,顶盖盖合于勺体上。

优选的是,控制器包括电机正反转控制电路和电机;

底片为扇形,弧形的侧壁设有外螺纹,该外螺纹与电机输出轴的螺纹啮合;电机正反转控制电路控制电机转动。

优选的是,还包括开关,开关与电机正反转控制电路导通,用于实现电机正反转的切换。

优选的是,提手把为伸缩式把体。

优选的是,N为2。

本实用新型取液氮时,旋转底片使底部的漏孔全部露出,液氮从漏孔即可流入漏勺,取完后,转移过程中,旋转底片使底部的漏孔全部被底片遮挡,防止了液氮从漏孔流出,最后通过旋转底片控制液氮流出的速度。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取放液氮。

附图说明

图1是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的可控式液氮漏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具体实施方式三中的电机带动底片转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参照图1具体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的可控式液氮漏勺,包括漏勺把1、提手把2、勺体3、控制器和底片6;

漏勺把1的一端固定连接勺体3,另一端固定连接提手把2,勺体3底部的1/N分布有漏孔,N为大于1的整数,勺体3的底部与可旋转的底片6紧密接触,底片6的面积与底部的1/N的面积相当;

控制器用于控制底片6旋转。

纽扣电池为控制器供能。底片6选用无锈钢材质,不易生锈,轻便。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的可控式液氮漏勺作进一步说明,本实施方式中,还包括顶盖4,顶盖4盖合于勺体3上。

可控式液氮漏勺的顶部盖合有顶盖4,防止了液氮的逸散。取放液氮均通过底部的漏孔实现。漏勺把1长45cm,提手把2长6cm,顶盖4直径为3.6cm,底片6为扇形,扇形的半径为1.5cm。

具体实施方式三:参照图2具体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所述的可控式液氮漏勺作进一步说明,本实施方式中,控制器包括电机正反转控制电路和电机7;

底片6为扇形,弧形的侧壁设有外螺纹,该外螺纹与电机输出轴的螺纹啮合;电机正反转控制电路控制电机7转动。

采用电机正反转控制电路和电机7使底片旋转,该装置简单,便于操控。

具体实施方式四:参照图2具体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所述的可控式液氮漏勺作进一步说明,本实施方式中底片6的扇形部分的两端均设有限位杆6-1。

限位杆6-1用于防止电机输出轴脱离底片6,防止电机空转。

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三所述的可控式液氮漏勺作进一步说明,本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开关5,开关5与电机正反转控制电路导通,用于实现电机正反转的切换,开关5设置在提手把2上。

通过设置在提手把2上的开关5,实现对底片6旋转方向的控制,使对底片6的控制更加方便、快捷。为了更便于操作,开关5设置在提手把2末端。

具体实施方式六: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所述的可控式液氮漏勺作进一步说明,本实施方式中,提手把2为伸缩式把体。

可根据需求改变把体长度,方便取放液氮。

具体实施方式七: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二所述的可控式液氮漏勺作进一步说明,本实施方式中,N为2。

现有的液氮漏勺的底部均分布有漏孔,本实施方式将底部的漏孔减少了一半,与半圆底片相适应,本实用新型增加的半圆底片,有一定厚度,可被控制旋转。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

虽然在本文中参照了特定的实施方式来描述本实用新型,但是应该理解的是,这些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应用的示例。因此应该理解的是,可以对示例性的实施例进行许多修改,并且可以设计出其他的布置,只要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应该理解的是,可以通过不同于原始权利要求所描述的方式来结合不同的从属权利要求和本文中所述的特征。还可以理解的是,结合单独实施例所描述的特征可以使用在其他所述实施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