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介质式气体气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02470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中间介质式气体气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中间介质式气体气化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使用中间介质(丙烷等)使液化天然气体(lng)等低温液化气体气化的中间介质式的气体气化装置(ifv)。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中间介质式气体气化装置,其具备气化器和蒸发器,所述气化器通过使低温液化气体与具有比该低温液化气体的沸点高的沸点的中间介质热交换而使低温液化气体气化,所述蒸发器通过使中间介质与空气热交换而使中间介质蒸发。气化器和蒸发器由中间介质流路连接,使得中间介质在它们之间循环。在该中间介质流路中设有泵。

在该中间介质式气体气化装置中,如以下这样进行低温液化气体的气化。即,通过在气化器内对低温液化气体赋予热而中间介质冷凝,由该冷凝产生的液相的中间介质经由中间介质流路流入蒸发器。液相的中间介质通过在蒸发器中被空气加热而蒸发,由该蒸发产生的气相的中间介质经过中间介质流路流入到气化器内。并且,气相的中间介质再次对低温液化气体赋予热。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中间介质式气体气化装置利用空气作为在蒸发器中将中间介质加热的介质,所以有寒冷地点处的使用变得困难的情况。即,在寒冷地点,有蒸发器中的由空气带来的中间介质的加热量(气化器中的由中间介质带来的低温液化气体的加热量)不足的情况。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32836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寒冷地点也能够稳定地运转的中间介质式气体气化装置。

遵循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的中间介质式气体气化装置,是使用中间介质使低温液化气体气化的中间介质式气体气化装置,所述中间介质具有比该低温液化气体的沸点高的沸点,具备:气化器,其通过使前述低温液化气体与前述中间介质热交换,使前述低温液化气体的至少一部分气化;蒸发器,其通过使前述中间介质与空气热交换,使前述中间介质的至少一部分蒸发;中间介质蒸发部,其通过使前述气化器内的前述中间介质与热源介质热交换,使前述中间介质的至少一部分蒸发。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气体气化装置的结构的概略的图。

图2是表示控制部的控制内容的流程图。

图3是表示控制部的控制内容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3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中间介质式气体气化装置进行说明。该中间介质式气体气化装置是使用中间介质使低温液化气体气化的中间介质式气体气化装置(ifv),所述中间介质具有比该低温液化气体的沸点高的沸点。在该中间介质式气体气化装置中,中间介质的加热能够借助空气及热源介质两者来进行。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低温液化气体而使用液化天然气体(lng),作为中间介质而使用丙烷。但是,低温液化气体也可以是乙烯、液化氧、液化氮等。此外,中间介质并不限于丙烷。

如图1所示,中间介质式气体气化装置具备气化器e2、蒸发器e1a、中间介质蒸发部e1b、第1低温液化气体流路16a、第2低温液化气体流路16b、循环流路30、泵32、热源介质供给流路34和控制部50。

气化器e2通过使低温液化气体与中间介质热交换,使低温液化气体的至少一部分气化。气化器e2具有低温液化气体加热部10和壳体12。

低温液化气体加热部10通过使低温液化气体与中间介质热交换,将低温液化气体加热。在本实施方式中,低温液化气体加热部10由形成为u字状的导热管构成。

壳体12容纳低温液化气体加热部10和中间介质。低温液化气体加热部10被配置在壳体12内的气相的中间介质存在的区域。在该壳体12上,连接着相互由分隔板分隔的入口室13及出口室14。入口室13被连接在低温液化气体加热部10的一端上,使得该入口室13内与低温液化气体加热部10内连通。出口室14被连接在低温液化气体加热部10的另一端上,使得该出口室14内与低温液化气体加热部10内连通。此外,第1低温液化气体流路16a被连接在入口室13上,第2低温液化气体流路16b被连接在出口室14上。因此,经由第1低温液化气体流路16a流入到入口室13中的低温液化气体在经过低温液化气体加热部10的过程中被存在于壳体12内的气相的中间介质加热后,经过出口室14向第2低温液化气体流路16b流出。

蒸发器e1a通过使中间介质与空气热交换,使中间介质的至少一部分蒸发。蒸发器e1a具有形成气流的风扇20、驱动风扇20的马达22、和中间介质加热部26。

风扇20被配置在风扇室24内。在本实施方式中,风扇20以产生朝上的气流的姿势被配置在风扇室24内。

中间介质加热部26通过使中间介质与气流热交换,将中间介质加热。在本实施方式中,中间介质加热部26由导热管构成。中间介质加热部26被配置在热交换室28内。热交换室28内和风扇室24内相互连通。热交换室28借助脚部29被配置在从地面或海面向上方离开的位置。因此,如果风扇20被驱动,则形成从热交换室28的下方经由热交换室28内朝向风扇室24的上方的气流。

循环流路30将气化器e2与蒸发器e1a连接,使得中间介质在气化器e2与蒸发器e1a之间循环。具体而言,循环流路30形成为以下这样的形状:使液相的中间介质从气化器e2的壳体12的下部向壳体12外流出,使气相或气液二相的中间介质经由蒸发器e1a的中间介质加热部26从壳体12的上部向壳体12内流入。

泵32设在循环流路30中的将壳体12的下部与中间介质加热部26的一端连接的部位。泵32将液相的中间介质朝向蒸发器e1a送出。

中间介质蒸发部e1b通过使气化器e2内的中间介质与热源介质热交换,使中间介质的至少一部分蒸发。在本实施方式中,中间介质蒸发部e1b由导热管构成。中间介质蒸发部e1b配置在壳体12内的浸到液相的中间介质中的位置。

在壳体12上,连接着相互由分隔板分隔的热源入口室17及热源出口室18、和折返室19。热源入口室17被连接在中间介质蒸发部e1b的一端上,使得该热源入口室17内与中间介质蒸发部e1b内连通。热源出口室18被连接在中间介质蒸发部e1b的另一端上,使得该热源出口室18内与中间介质蒸发部e1b内连通。折返室19被连接在中间介质蒸发部e1b的中间部,使得该折返室19内与中间介质蒸发部e1b内连通。

热源介质供给流路34被连接在热源入口室17及热源出口室18上。因此,经由热源介质供给流路34流入到热源入口室17中的热源介质在经过中间介质蒸发部e1b的过程中将存在于壳体12内的液相的中间介质加热后,从热源出口室18流出。在本实施方式中,热源介质供给流路34供给温水作为热源介质。但是,热源介质并不限于温水。在该热源介质供给流路34中,设有能够进行开度调节的开闭阀v1。

在本实施方式中,还具备加温器e3,该加温器e3通过使从气化器e2流出的低温液化气体或气体与空气热交换,将低温液化气体或气体加热。加温器e3的构造与蒸发器e1a的构造相同。在加温器e3的导热管46上,连接着第2低温液化气体流路16b。

该中间介质式气体气化装置能够进行多个运转模式下的运转。具体而言,多个运转模式包括空暖模式、并用模式、热源介质模式和解冻模式。空暖模式是以下这样的模式:不进行中间介质蒸发部e1b中的由热源介质带来的中间介质的加热,而进行蒸发器e1a中的由空气带来的中间介质的加热。在大气温度比较高的状态时选择该空暖模式。并用模式是以下这样的模式:并用蒸发器e1a中的由空气带来的中间介质的加热、和中间介质蒸发部e1b中的由热源介质带来的中间介质的加热。在大气温度不那么高时、即仅用蒸发器e1a的情况下中间介质的加热量不足时选择该并用模式。热源介质模式是以下这样的模式:不进行蒸发器e1a中的由空气带来的中间介质的加热,而进行中间介质蒸发部e1b中的由热源介质带来的中间介质的加热。在大气温度较低时、即不怎么能够期待蒸发器e1a中的由空气带来的中间介质的加热时选该热源介质模式。解冻模式是将在蒸发器e1a中产生的结冰解冻的模式。在设想蒸发器e1a的中间介质加热部26中发生了结冰时选择该解冻模式。

控制部50切换上述多个运转模式。控制部50根据大气温度等切换各模式。以下,参照图2及图3说明控制部50的具体的控制内容。

如果开始本装置的运转,则首先,控制部50判定大气温度tair是第1基准温度t1以上的状态是否持续了既定时间(例如2小时)以上(步骤s11)。另外,大气温度tair例如是从本装置向侧方离开了20m~30m的位置的气温。此外,第1基准温度例如被设定为20℃。

并且,在大气温度tair是第1基准温度t1以上的状态持续了既定时间以上的情况下,即在是蒸发器e1a中的中间介质的加热量能够充分地确保的状态的情况下,控制部50设为空暖模式。即,控制部50将泵32驱动,将蒸发器e1a的风扇20(马达22)驱动,将开闭阀v1关闭,将加温器e3的风扇40驱动(步骤s12)。

然后,控制部50判定壳体12内的压力p是否是第1设定值p1(例如0.38mpag)以上(步骤s13)。结果,如果前述压力p不到第1设定值p1(步骤s13中否),则控制部50提高蒸发器e1a的风扇20的转速(步骤s14),再次回到步骤s13。另一方面,如果前述压力p是第1设定值p1以上(步骤s13中是),则控制部50再次回到开始(步骤s11)。另外,壳体12内的压力p由设在壳体12上的压力传感器51检测。

以上的步骤s12~步骤s14构成空暖模式。即,在空暖模式下,调节风扇20的转速,使得壳体12内的压力p成为第1设定值p1。

另一方面,在大气温度tair是第1基准温度t1以上的状态没有持续既定时间以上的情况下(步骤s11中否的情况下),控制部50判定大气温度tair是第2基准温度t2以上不到第1基准温度t1的状态是否持续了既定时间(例如2小时)以上(步骤s15)。第2基准温度t2是比第1基准温度t1低的值,例如被设定为10℃。

并且,在大气温度tair是第2基准温度t2以上不到第1基准温度t1的状态持续了既定时间以上的情况下,控制部50判定壳体12内的压力p是否是第2设定值p2(例如0.35mpag)以上(步骤s16)。结果,如果前述压力p是第2设定值p2以上(步骤s16中是),则控制部50转移到空暖模式即步骤s12。另一方面,如果前述压力p不到第2设定值p2(步骤s16中否),即在仅由蒸发器e1a中的中间介质的加热不能得到充分的量的气相的中间介质的情况下,控制部50设为并用模式。即,控制部50将泵32驱动,将蒸发器e1a的风扇20驱动,将开闭阀v1打开,将加温器e3的风扇40停止(步骤s17)。由此,对中间介质蒸发部e1b供给热源介质,所以壳体12内的液相的中间介质的蒸发或蒸发器e1a中的中间介质的蒸发被促进,壳体12内的压力p上升。

然后,控制部50判定从气化器e2流出的低温液化气体或气体的温度tng是否是特定值α(例如5℃)以上(步骤s18)。结果,如果前述温度tng不到特定值α(步骤s18中否),则控制部50提高开闭阀v1的开度(步骤s19),再次回到步骤s18。另一方面,如果前述温度tng是特定值α以上(步骤s18中是),则控制部50判定蒸发器e1a的排气温度te是既定值t0(例如0℃)以下的状态是否持续了既定时间(例如2小时)以上(步骤s20)。另外,前述温度tng由设在第2低温液化气体流路16b中的气化器e2与加温器e3之间的部位处的温度传感器52检测。此外,前述排气温度te由设置于风扇室24的温度传感器53检测。

以上的步骤s17~步骤s19构成并用模式。即,在并用模式下,调节开闭阀v1的开度,使得从气化器e2流出的低温液化气体的温度tng成为特定值α。

并且,如果前述排气温度te是既定值t0以下的状态没有持续既定时间以上(步骤s20中否),则控制部50判定大气温度tair比壳体12内的温度tp高的状态是否持续了既定时间(例如2小时)以上(步骤s21)。另外,由于壳体12内的温度tp与壳体12内的压力p相关,所以在本实施方式中,基于前述压力p计算前述温度tp。

结果,在大气温度tair比前述温度tp高的状态持续了既定时间以上的情况下(步骤s21中是),即在是能够进行由空气带来的中间介质的加热的状态的情况下,控制部50向步骤s16返回。另一方面,在大气温度tair比前述温度tp高的状态没有持续既定时间以上的情况下(步骤s21中否),即在不能充分地得到由空气带来的中间介质的加热量的情况下,控制部50设为热源介质模式。即,控制部50将泵32停止,将蒸发器e1a的风扇20停止,将开闭阀v1打开,将加温器e3的风扇40停止(步骤s22)。这里,控制部50在步骤s15中否的情况下(例如,大气温度tair不到第2基准温度t2的情况下),即在不能充分得到由空气带来的中间介质的加热量的情况下,也设为热源介质模式。

然后,控制部50与并用模式同样,判定从气化器e2流出的低温液化气体或气体的温度tng是否是特定值α(例如5℃)以上(步骤s23)。结果,如果前述温度tng不到特定值α(步骤s23中否),则控制部50提高开闭阀v1的开度(步骤s24),再次回到步骤s23。另一方面,如果前述温度tng是特定值α以上(步骤s23中是),则控制部50再次回到开始(步骤s11)。

以上的步骤s22~步骤s24构成热源介质模式。即,在热源介质模式中,也调节开闭阀v1的开度,使得从气化器e2流出的低温液化气体的温度tng成为特定值α。

另一方面,在步骤s20中是的情况下,即在前述排气温度te是既定值t0以下的状态持续了既定时间以上的情况下,蒸发器e1a中的由空气带来的中间介质的加热量不到既定值的加热量不足条件成立,进而设想在蒸发器e1a的中间介质加热部26中发生了结冰。因此,在步骤s20中是的情况下,如图3所示,控制部50首先设为热源介质模式。该热源介质模式的控制内容与上述是同样的,所以将说明简略化。即,控制部50进行与步骤s22同样的操作(步骤s25),然后,进行与步骤s23及步骤s24同样的操作(步骤s26及步骤s27)。

这里,在步骤s26中是的情况下,即在前述温度tng是特定值α以上的情况下,控制部50判定大气温度tair是指定值t3(例如3℃)以上的状态是否持续了既定时间(例如2小时)以上(步骤s28)。

结果,在大气温度tair是指定值t3以上的状态没有持续既定时间以上的情况下,控制部50回到并用模式即步骤s17。另一方面,在大气温度tair是指定值t3以上的状态持续了既定时间以上的情况下,即在能够用空气将在中间介质加热部26中发生的结冰解冻的解冻条件成立的情况下,控制部50设为解冻模式。即,控制部50在使泵32停止的状态下将蒸发器e1a的风扇20持续驱动既定时间(例如2小时)(步骤s29)。然后,控制部50回到步骤s17。

如以上说明那样,本实施方式的中间介质式气体气化装置具备使气化器e2内的中间介质的至少一部分蒸发的中间介质蒸发部e1b,即中间介质不仅在蒸发器e1a中被空气加热、还能够在中间介质蒸发部e1b中被热源介质加热,所以能够充分地确保气化器e2内的由中间介质带来的低温液化气体的加热量。由此,在寒冷地点也能够稳定地使低温液化气体气化。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50在大气温度tair是第1基准温度t1以上时设为空暖模式,在大气温度tair是第2基准温度t2以上不到第1基准温度t1时设为并用模式。在该方案中,当仅用蒸发器e1a中的中间介质的加热、中间介质的加热量不充分时(当大气温度tair是第2基准温度t2以上不到第1基准温度t1时),供给热源介质,所以能够在抑制热源介质的过剩供给的同时根据大气温度tair有效地将中间介质加热。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50在大气温度tair不到第2基准温度t2时设为热源介质模式。在该方案中,即使是不能充分地得到蒸发器e1a中的由空气带来的中间介质的加热量时(大气温度tair不到第2基准温度t2时),也能够可靠地将中间介质加热。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50在并用模式中,在蒸发器e1a中的由空气带来的中间介质的加热量不到既定值的加热量不足条件成立时切换为热源介质模式。在该方案中,在并用模式中,当加热量不足条件成立时(排气温度te是既定值t0以下的状态持续了既定时间以上时),切换为热源介质模式,所以能够由热源介质效率良好地将中间介质加热。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50在能够将在蒸发器e1a中发生的结冰解冻的可解冻条件成立时切换为前述解冻模式。在该方案中,当可解冻条件成立时(大气温度tair是指定值t3以上的状态持续了既定时间以上时),切换为解冻模式,所以在蒸发器e1a的中间介质加热部26中产生的结冰被解冻,由此能够再次进行由蒸发器e1a带来的中间介质的加热。

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50作为空暖模式,进行使泵32驱动并使蒸发器e1a的风扇20驱动的控制。在该方案中,有效地实现蒸发器e1a中的由空气带来的经由中间介质加热部26的中间介质的加温。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50作为并用模式,进行使泵32驱动并使蒸发器e1a的风扇20驱动、并且将开闭阀v1打开的控制。在该方案中,有效地实现蒸发器e1a中的由空气带来的中间介质的加温、和中间介质蒸发部e1b中的由热源介质带来的中间介质的加热。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50作为热源介质模式,进行使泵32停止并使蒸发器e1a的风扇20停止、并且将开闭阀v1打开的控制。在该方案中,蒸发器e1a中的由空气带来的中间介质的加温被停止,仅有效地实现中间介质蒸发部e1b中的由热源介质带来的中间介质的加热。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50作为解冻模式,进行使泵32停止并使蒸发器e1a的风扇20驱动的控制。在该方式中,由于蒸发器e1a的向中间介质加热部26的中间介质的供给被停止,所以有效地实现由空气带来的解冻。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50在空暖模式下,调节蒸发器e1a的风扇20的转速,使得壳体12内的压力p成为第1设定值p1。因此,在空暖模式下,充分地确保了壳体12内的压力(由中间介质带来的低温液化气体的加热量)。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50在并用模式及热源介质模式下,调节开闭阀v1的开度,使得从气化器e2流出的低温液化气体的温度tng成为特定值α。因此,从气化器e2流出的低温液化气体的状态稳定。

另外,此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在全部的方面都是例示,应该被认为不是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不是由上述实施方式的说明、而是由权利要求书表示,还包括在与权利要求书等价的意思及范围内的全部变更。

例如,由于在壳体12内的压力p与温度之间有一定的相关关系,所以前述压力p也可以基于能够检测壳体12内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值来计算。

此外,表示了在步骤s11中判定大气温度tair是第1基准温度t1以上的状态是否持续了既定时间以上的例子,但在该步骤s11中,也可以将持续既定时间以上的条件删除,判定大气温度tair是否是第1基准温度t1以上。这关于步骤s15、步骤s20、步骤s21及步骤s28也是同样的。

此外,向中间介质蒸发部e1b的热源介质的供给量的调节并不限于用开闭阀v1的开度的调节来进行。例如也可以在热源介质供给流路34中设置泵,借助该泵的转速来调节热源介质的供给量。

此外,例如也可以在蒸发器e1a的热交换室28的下方设置暖风机,在解冻模式下从暖风机朝向中间介质加热部26输送暖风。

此外,风扇20也可以以产生朝下的气流的姿势配置在风扇室24内。

此外,大气温度tair并不限于从本装置离开了20m~30m的位置的气温。大气温度tair虽然随着向本气体气化装置中的特别是蒸发器e1a接近而逐渐变低,但在此情况下,能够通过将各基准温度设定得较低而运转。

这里,对上述实施方式的中间介质式气体气化装置进行概述。

上述实施方式的中间介质式气体气化装置,是使用中间介质使低温液化气体气化的中间介质式气体气化装置,所述中间介质具有比该低温液化气体的沸点高的沸点,所述中间介质式气体气化装置具备:气化器,其通过使前述低温液化气体与前述中间介质热交换,使前述低温液化气体的至少一部分气化;蒸发器,其通过使前述中间介质与空气热交换,使前述中间介质的至少一部分蒸发;中间介质蒸发部,其通过使前述气化器内的前述中间介质与热源介质热交换,使前述中间介质的至少一部分蒸发。

在该中间介质式气体气化装置中,由于具备使气化器内的中间介质的至少一部分蒸发的中间介质蒸发部,即,由于中间介质不仅在蒸发器中被空气加热,还能够在中间介质蒸发部中被热源介质加热,所以能够充分地确保气化器内的由中间介质带来的低温液化气体的加热量。由此,即使在寒冷地点也能够稳定地使低温液化气体气化。

在此情况下,优选的是,还具备能够切换多个运转模式的控制部;前述多个运转模式包括:空暖模式,不进行前述中间介质蒸发部中的由前述热源介质带来的前述中间介质的加热,而进行前述蒸发器中的由空气带来的前述中间介质的加热;和并用模式,并用前述蒸发器中的由空气带来的前述中间介质的加热、和前述中间介质蒸发部中的由前述热源介质带来的前述中间介质的加热;前述控制部在大气温度是第1基准温度以上时设为前述空暖模式,在大气温度不到前述第1基准温度且是比前述第1基准温度低的第2基准温度以上时设为前述并用模式。

如果这样,则在仅由蒸发器中的中间介质的加热、中间介质的加热量不充分时,供给热源介质,所以能够在抑制热源介质的过剩供给的同时,根据大气温度有效地将中间介质加热。

此外,在前述中间介质式气体气化装置中,优选的是,前述多个运转模式还包括热源介质模式:不进行前述蒸发器中的由空气带来的前述中间介质的加热,而进行前述中间介质蒸发部中的由前述热源介质带来的前述中间介质的加热;前述控制部在大气温度不到前述第2基准温度时设为前述热源介质模式。

如果这样,则即使在不能充分地得到蒸发器中的由空气带来的中间介质的加热量时,也能够可靠地将中间介质加热。

在此情况下,优选的是,前述控制部在前述并用模式中,当前述蒸发器中的由空气带来的前述中间介质的加热量不到既定值的加热量不足条件成立时,设为前述热源介质模式。

如果这样,则在并用模式中,在加热量不足条件成立时,切换为热源介质模式,所以能够借助热源介质效率良好地将中间介质加热。

此外,在前述中间介质式气体气化装置中,优选的是,前述多个模式还包括将在前述蒸发器中发生的结冰解冻的解冻模式;前述控制部在能够将在前述蒸发器中发生的结冰解冻的可解冻条件成立时设为前述解冻模式。

如果这样,则在可解冻条件成立时切换为解冻模式,所以在蒸发器中发生的结冰被解冻。由此,能够再次进行由蒸发器带来的中间介质的加热。

具体而言,优选的是,还具备:循环流路,其将前述气化器与前述蒸发器连接,使得前述中间介质在前述气化器与前述蒸发器之间循环;泵,其设在前述循环流路中;前述蒸发器具有:风扇,其形成气流;中间介质加热部,其通过使前述中间介质与前述气流热交换,将前述中间介质加热;前述控制部作为前述空暖模式,进行使前述泵驱动并使前述风扇驱动的控制。

如果这样,则有效地实现蒸发器中的由空气带来的经由中间介质加热部的中间介质的加温。

在此情况下,优选的是,还具备:热源介质供给流路,其对前述中间介质蒸发部供给前述热源介质;开闭阀,其设在前述热源介质供给流路中;前述控制部作为前述并用模式,进行使前述泵驱动并使前述风扇驱动、并且将前述开闭阀打开的控制。

如果这样,则有效地实现蒸发器中的由空气带来的中间介质的加温、和中间介质蒸发部中的由热源介质带来的中间介质的加热。

具体而言,优选的是,前述控制部作为前述热源介质模式,进行使前述泵停止并使前述风扇停止、并且将前述开闭阀打开的控制。

如果这样,则蒸发器中的由空气带来的中间介质的加温被停止,仅有效地实现中间介质蒸发部中的由热源介质带来的中间介质的加热。

此外,在前述中间介质式气体气化装置中,优选的是,前述控制部作为前述解冻模式,进行使前述泵停止并使前述风扇驱动的控制。

如果这样,则向蒸发器的导热管的中间介质的供给被停止,所以有效地实现由空气带来的解冻。

此外,在前述中间介质式气体气化装置中,优选的是,前述气化器具有:低温液化气体加热部,其通过使前述低温液化气体与前述中间介质热交换,将前述低温液化气体加热;壳体,其容纳前述低温液化气体加热部及前述中间介质;前述控制部在前述空暖模式中,调节前述风扇的转速,使得前述壳体内的压力或温度包含在设定范围内。

如果这样,则在空暖模式中,能充分地确保壳体内的压力或温度(由中间介质带来的低温液化气体的加热量)。

此外,在前述中间介质式气体气化装置中,优选的是,前述控制部在前述并用模式及前述热源介质模式的至少一方的模式中,调节前述开闭阀的开度,使得从前述气化器流出的低温液化气体的温度包含在一定的范围内。

如果这样,则从气化器流出的低温液化气体的状态稳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