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发气体供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85306发布日期:2018-08-29 00:00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蒸发气体(boil-offgas)供给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如下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对从被储藏在储藏罐内的液化气体发生的蒸发气体进行压缩,并将所述蒸发气体供给到气体的需求方的蒸发气体供给装置。该蒸发气体供给装置具备储藏液化天然气(液化气体)的储藏罐和吸引储藏罐内的蒸发气体并压缩的压缩装置。压缩装置具备由共同的驱动源驱动的多级压缩机构。

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蒸发气体供给装置中,为多级压缩机构由共同的驱动源驱动的结构,因此,存在不能根据蒸发气体的发生量以及蒸发气体的需求量来最适地进行运转的问题。即,当蒸发气体的需求量少时,例如在使压缩机构的驱动量减少的情况下,持续发生的蒸发气体向压缩机构的吸入量会减少。因此,存在储藏罐内的气体压力上升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5-132382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能够应对蒸发气体的发生量以及需求的变动。

本发明一个方面所涉及的蒸发气体供给装置包括:储藏罐,用于贮存液化气体;第一压缩机构,吸引被贮存在所述储藏罐中的液化气体的蒸发气体并进行压缩;第二压缩机构,压缩在所述第一压缩机构被压缩后的蒸发气体;喷出路,让从所述第二压缩机构喷出的蒸发气体流动;第一驱动源,驱动所述第一压缩机构;以及第二驱动源,作为独立于所述第一驱动源的驱动源,驱动所述第二压缩机构。

附图说明

图1是概略地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蒸发气体供给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2(a)是用于说明被设置在所述蒸发气体供给装置的第一压缩机构以及第一驱动源的图,(b)是用于说明被设置在所述蒸发气体供给装置的第二压缩机构以及第二驱动源的图。

图3是用于说明所述蒸发气体供给装置中的第一压缩机构的容量控制的流程图。

图4是用于说明所述蒸发气体供给装置中的第二压缩机构进行的返送控制的流程图。

图5是概略地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蒸发气体供给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6是用于说明图5所示的蒸发气体供给装置中的第一压缩机构的容量控制的流程图。

图7是用于说明图5所示的蒸发气体供给装置中的第二压缩机构进行的返送控制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涉及的蒸发气体供给装置10具备储藏罐12、第一压缩机构c1、第二压缩机构c2以及喷出路16。储藏罐12用于储藏液化天然气、液化氢、液化氮等液化气体。在此,液化气体在常温下是气态的气体,因此,作为液化气体被储藏的情况下,从液化气体发生蒸发气体。因此,在储藏罐12内,液化气体的上侧充满蒸发气体。

在储藏罐12连接有吸入路18。吸入路18的一端部连接于储藏罐12中的液化气体的液面的上侧的部位,吸入路18的另一端部连接于第一压缩机构c1的吸入部。在吸入路18设有排出机构20。该排出机构20被构成为:如果吸入路18内的压力高于预先设定的压力,则将吸入路18内的蒸发气体向外部排出。排出机构20被配置在吸入路18中的后述的热交换器44b的上游侧,但是也可配置在热交换器44b的下游侧。

第一压缩机构c1吸引被贮存在储藏罐12的液化气体的蒸发气体并压缩。在第一压缩机构c1的喷出部连接有连接路22。连接路22的一端部连接于第一压缩机构c1的喷出部,连接路22的另一端部连接于第二压缩机构c2的吸入部。

在蒸发气体供给装置10设有第一回流机构24以及第二回流机构26。

第一回流机构24用于将从第一压缩机构c1喷出的蒸发气体的一部分返送到第一压缩机构c1的吸入侧,其具有旁通路24a和设置在旁通路24a的开闭阀24b。旁通路24a的一端部连接于连接路22。更具体而言,旁通路24a的一端部(第一端部)连接于连接路22中的后述的分支路36的连接部位的上游侧的部位。旁通路24a的另一端部连接于吸入路18中的后述的热交换器44b的下游侧的部位。另外,旁通路24a的一端部(第一端部)的连接位置只要是从第一压缩机构c1喷出的气体流入的位置,则并不限定于该位置。

第二回流机构26用于将从第二压缩机构c2喷出的蒸发气体的一部分返送到第二压缩机构c2的吸入侧,其具有旁通路26a和设置在旁通路26a的开闭阀26b。旁通路26a的一端部(第一端部)连接于喷出路16,另一端部连接于连接路22。更具体而言,旁通路26a的另一端部连接于连接路22中的后述的分支路36的连接部位的下游侧的部位。另外,旁通路26a的一端部(第一端部)的连接位置只要是从第二压缩机构c2喷出的气体流入的位置,则并不限定于该位置。

第二压缩机构c2进一步压缩从第一压缩机构c1喷出的蒸发气体。喷出路16连接于第二压缩机构c2的喷出部。在喷出路16的下游端设有使蒸发气体排出的第一供给口31。通过将连接于气体的需求方的配管32(参照图5)连接于该第一供给口31,能够将由第二压缩机构c2加压的高压气体供给到需求方(高压侧需求方)。

在喷出路16设有作为开闭机构的开闭阀34。开闭阀34被配置在喷出路16中的旁通路26a的连接部位的下游侧。开闭阀34在连接于需求方的配管32被连接于喷出路16的情况下被开放。另一方面,开闭阀34如图1所示该配管32未连接而不使用第一供给口31的情况下被关闭。另外,开闭阀34与后述的开闭阀36e同样,可由背压阀形成,也可由其他类型的阀形成。

在连接路22连接有分支路36。分支路36的一端部连接于连接路22,在分支路36的另一端部设有使蒸发气体排出的第二供给口36a。通过将连接于气体的需求方的配管38连接于第二供给口36a,能够将由第一压缩机构c1加压的气体(未利用第二压缩机构c2加压)供给到需求方(低压侧需求方)。

在本实施方式中,分支路36具有:一端部连接于连接路22的主配管36b;连接于主配管36b的第一支管36c;以及连接于主配管36b的第二支管36d。即,分支路36的另一端部侧分支为两个(多个)配管。第二供给口36a分别被设置在第一支管36c及第二支管36d。在图1中,例如,连接于作为第一需求方的发动机40的配管38被连接在第一支管36c的第二供给口36a,连接于作为第二需求方的发电机41的配管38被连接在第二支管36d的第二供给口36a。另外,分支路36可由在中途不分支的一根配管形成。此时,第二供给口36a只形成有一个。

在分支路36设有作为开闭机构的开闭阀36e。开闭阀36e在配管38未连接于分支路36而第二供给口36a不被使用的情况下被关闭。开闭阀36e在本实施方式中分别被设置在第一支管36c以及第二支管36d。第一支管36c的开闭阀36e以使被供给到发动机40的气体的压力达到预先设定的压力的方式调整开度。据此,从第一支管36c向发动机40供给规定压力的气体。第二支管36d的开闭阀36e以使被供给到发电机41的气体的压力达到预先设定的压力的方式调整开度。据此,从第二支管36d向发电机供给规定压力的气体。这些开闭阀36e均为背压阀,但是其压力可分别设定为不同的压力,也可设定为相同的压力。另外,开闭阀36e并不限定于背压阀,可为能够调整开度的阀,也可为简单的开闭阀。

本实施方式的蒸发气体供给装置10具备使从第二压缩机构c2喷出的蒸发气体再液化并返送到储藏罐12的返送部44。返送部44具有:返送路44a;让在返送路44a流动的蒸发气体冷却的热交换器44b;以及使被冷却的蒸发气体膨胀并液化的膨胀机构44c。即,在返送部44冷却蒸发气体的冷却部44e具有用于冷却返送路44a内的蒸发气体的热交换器44b。冷却部以及膨胀机构44c构成蒸发气体的再液化组件。

返送路44a的一端部连接于喷出路16中的开闭阀34的上游侧的部位,返送路44a的另一端部连接于储藏罐12。

热交换器44b被构成为使在返送路44a流动的蒸发气体与在吸入路18中流动的蒸发气体进行热交换。在返送路44a流动的蒸发气体被吸入路18的蒸发气体冷却。

膨胀机构44c被配置在返送路44a中的热交换器44b的下游侧。因此,膨胀机构44c使在热交换器44b中被冷却的流体膨胀并液化。据此,流体的温度下降。该温度被下降了的流体(液化气体)被返送到储藏罐12。

如图2(a)所示,第一压缩机构c1具备多级压缩机(multiplestagesofcompressors)c1a。此外,如图2(b)所示,第二压缩机构c2也具备多级压缩机c2a。另外,在图2(a)、(b)中,分别例示了两级的压缩机c1a、c2a,但是,第一压缩机构c1及第二压缩机构c2的至少其中之一可具有三级以上的压缩机cia、c2a。

第一压缩机构c1的各压缩机c1a可为螺杆压缩机、往复运动压缩机以及涡轮压缩机中的任一种。构成第一压缩机构c1的压缩机c1a由螺杆压缩机构成的情况下,通过图略的滑动阀机构,能够进行对应于低压侧需求方的负荷的控制。因此,由于能够不过度地压缩气体,所以,能够削减第一压缩机构c1的动力。此外,如果转速稳定,则压力、流量的变动小,因此,对下游侧带来的脉动的影响少。此外,能够广泛地应对吸入条件(气体的吸入温度)的变化。此外,还具有维护部位少的优点。

此外,构成第一压缩机构c1的压缩机c1a由往复运动压缩机构成的情况下,具有能够吸入低温的气体的优点。此外,往复运动压缩机还具有与螺杆压缩机以及涡轮压缩机相比压缩效率高,且动力小的优点。此外,能够广泛地应对吸入条件(气体的吸入温度)的变化。

此外,构成第一压缩机构c1的压缩机c1a由涡轮压缩机构成的情况下,具有能够吸入低温的气体的优点。此外,也具有维修部位少的优点。涡轮压缩机还具有压缩效率高的优点。

第二压缩机构c2的各压缩机c2a可为螺杆压缩机、往复运动压缩机以及涡轮压缩机中的任一种。在构成第二压缩机构c2的压缩机c2a由螺杆压缩机构成的情况下,通过图略的滑动阀机构,能够进行对应于高压侧需求方的负荷的控制。因此,由于能够不过度地压缩气体,所以,能够削减第一压缩机构c1的动力。此外,如果转速稳定,则压力、流量的变动小,因此,对下游侧带来的脉动的影响少。此外,还具有维护部位少的优点。

在构成第二压缩机构c2的压缩机c2a由往复运动压缩机构成的情况下,与其他类型的压缩机相比,能够压缩至高压。此外,往复运动压缩机与螺杆压缩机以及涡轮压缩机相比具有压缩效率高且动力小的优点。

此外,在构成第二压缩机构c2的压缩机c2a由涡轮压缩机构成的情况下,具有维修部位少的优点。涡轮压缩机还具有压缩效率高的优点。

如图2(a)、(b)所示,蒸发气体供给装置10具备驱动第一压缩机构c1的驱动源47和驱动第二压缩机构c2的第二驱动源48。第二驱动源48独立于第一驱动源47而被设置。

第一驱动源47被构成为一并驱动多级压缩机c1a。例如,在压缩机c1a由往复运动压缩机构成的情况下,第一驱动源47可由连接于各压缩机c1a共用的曲轴的马达形成。另外,马达可由电动马达、液压马达等任意马达构成。此外,第一驱动源47也可由内燃机构成。

第二驱动源48被构成为一并驱动多级压缩机c2a。例如,在压缩机c2a由往复运动压缩机构成的情况下,第二驱动源48可由连接于各压缩机c2a共用的曲轴的马达形成。另外,马达可由电动马达、液压马达等任意马达构成。此外,第一驱动源47也可由内燃机构成。

在蒸发气体供给装置10设有检测连接路22内的气体压力的第一压力检测器p1和检测储藏罐12内的压力的第二压力检测器p2。

第一压力检测器p1输出对应于检测压力的信号。从第一压力检测器p1输出的信号被输入到用于驱动控制第一驱动源47的容量控制部51(参照图2)。容量控制部51基于从第一压力检测器p1输出的信号控制第一驱动源(容量调整部)47,以使第一压缩机构c1的气体压缩量变化。另外,容量控制部51并不限定于控制第一驱动源47的结构。总之,容量控制部51只要控制第一压缩机构c1的容量即可,例如,可为控制滑动阀或卸荷阀等容量调整部的结构。

第二压力检测器p2作为检测在第一压缩机构c1的吸入侧的蒸发气体的压力的吸入侧压力检测部而发挥作用。第二压力检测器p2输出对应于检测压力的信号。从第二压力检测器p2输出的信号被输入到用于驱动控制第二驱动源48的返送控制部52(参照图2)。返送控制部52基于从第二压力检测器p2输出的信号控制第二驱动源(容量调整部)48,以使第二压缩机构c2的气体压缩量变化。另外,返送控制部52并不限定于控制第二驱动源48的结构。总之,返送控制部52只要控制第二压缩机构c2的容量即可,例如,可为控制滑动阀或卸荷阀等容量调整部的结构。

下面,参照图3及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蒸发气体供给装置10的运转动作。

如果蒸发气体供给装置10开始运转,则进行第一压缩机构c1的运转控制(参照图3),并且,进行第二压缩机构c2的运转控制(参照图4)。

如图3所示,在第一压缩机构c1的运转动作中,由第一压力检测器p1检测在第一压缩机构c1的喷出侧的压力p1,并且,由第二压力检测器p2检测储藏罐12内的压力p2(步骤st1)。然后,判断第二压力检测器p2的检测压力p2是否高于预先设定的第二阈值ps2(步骤st2)。当检测压力p2为第二阈值ps2以下时,容量控制部51以使第一压缩机构c1的气体压缩量减少的方式控制第一驱动源47(步骤st3)。即,第二阈值ps2作为用于判断储藏罐12内的蒸发气体量的下限值的阈值而被设定,储藏罐12内的压力p2为第二阈值ps2以下的情况相当于储藏罐12内的蒸发气体的发生量非常少的情况。因此,为了减少第一压缩机构c1的气体吸引量而减少第一压缩机构c1的驱动量。

另一方面,当储藏罐12内的压力p2高于第二阈值ps2时,判断作为在第一压缩机构c1的喷出侧的压力的第一压力检测器p1的检测压力p1是否高于预先设定的目标压力ps1(步骤st4)。然后,如果第一压力检测器p1的检测压力p1高于目标压力ps1,则以使第一压缩机构c1的气体压缩量减少的方式驱动控制第一驱动源47(步骤st5)。另一方面,如果检测压力p1为目标压力ps1以下,则以使第一压缩机构c1的气体压缩量增多的方式驱动控制第一驱动源47(步骤st6)。即,在第一压缩机构c1的喷出侧的压力根据气体需求方(例如发动机40)的气体需求而变动。如果气体需求增多,则在第一压缩机构c1的喷出侧的压力变低,如果气体需求减少,则在第一压缩机构c1的喷出侧的压力变高。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蒸发气体供给装置10中,以使在第一压缩机构c1的喷出侧的检测压力p1接近目标压力ps1的方式,基于第一压力检测器p1的检测压力p1进行第一驱动源47的驱动控制。据此,能够使在第一压缩机构c1的喷出侧的压力稳定。

在第二压缩机构c2的运转动作中,首先,由第二压力检测器p2检测储藏罐12内的压力p2(步骤st11)。然后,判断第二压力检测器p2的检测压力p2是否高于阈值ps21(步骤st12)。当检测压力p2高于阈值ps21时,返送控制部52以使第二压缩机构c2的气体压缩量增多的方式控制第二驱动源48(步骤st13)。另一方面,当检测压力p2为阈值ps21以下时,返送控制部52以使第二压缩机构c2的气体压缩量减少的方式控制第二驱动源48(步骤st14)。即,作为在第一压缩机构c1的吸入侧的目标压力设定有阈值ps21。另外,阈值ps21是高于第二阈值ps2的值。

在调整第一压缩机构c1的气体压缩量的过程中,当作为储藏罐12内的压力的检测压力p2高于阈值ps21时,由于从储藏罐12的气体吸引量不充分,所以在蒸发气体供给装置10中,进行用于增加第二压缩机构c2的气体压缩量的控制。据此,第二压缩机构c2的气体压缩量增多,在第一压缩机构c1的喷出侧的压力下降。因此,容量控制部51以让第一驱动源47增加第一压缩机构c1的气体压缩量的方式控制第一驱动源47。其结果,从储藏罐12的蒸发气体的吸引量增加,并且,能够增加从第二压缩机构c2喷出并被返送部44液化的气体量。据此,能够使储藏罐12内的压力降低。另一方面,当检测压力p2为阈值ps21以下时,通过减少第二压缩机构c2的气体压缩量,使储藏罐12内的压力变高。

如以上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第一压缩机构c1和第二压缩机构c2由独立的驱动源47、48驱动,因此,能够根据蒸发气体的需求以及由液化气体发生的蒸发气体的发生量,个别地调整驱动源47、48的驱动。因此,相对于蒸发气体的发生量而气体的需求少等情况下,通过让第二压缩机构c2停止等,能够进行对应于蒸发气体的需求的最适合的运转。因此,能够应对蒸发气体的发生量以及需求的变动。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设有第一供给口31和第二供给口36a,能够切换喷出路16的开闭阀34以及分支路36的开闭阀36e的开闭。据此,根据蒸发气体的供给对象所要求的气体压力,能够区分使用从第一供给口31供给蒸发气体的使用方式和从第二供给口36e供给蒸发气体的使用方式。因此,存在不同压力的蒸发气体的需求的情况下,能够容易应对。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第一压缩机构c1和第二压缩机构c2分别具有多级压缩机c1a、c2a,因此,能够增大第一压缩机构c1以及第二压缩机构c2中的压缩比。而且,在各压缩机构c1、c2中,与在各压缩机c1a、c2a分别设置独立的驱动源的情况相比较,能够简化蒸发气体供给装置10的结构。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设有返送部44。因此,利用第一压缩机构c1吸引储藏罐12内的蒸发气体,并从第二压缩机构c2喷出后使蒸发气体液化,该液化的蒸发气体被返送到储藏罐12。由此,即使在蒸发气体的需求少的情况下,通过继续使第一压缩机构c1及第二压缩机构c2驱动,也能吸引储藏罐12内的蒸发气体,据此,能够防止储藏罐12内的压力变得过高。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蒸发气体在返送部44被冷却,因此,能够防止储藏罐12内的蒸发气体的温度逐渐变高。即,通过利用冷却部来冷却朝向储藏罐12流动的蒸发气体,从而能够防止储藏罐12内升温。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冷却部具有热交换器44b,能够将利用膨胀机构44c使蒸发气体膨胀并液化的液化气体返送到储藏罐12。因此,能够防止储藏罐12内的压力变高。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从第一压缩机构c1喷出的蒸发气体被供给到需求侧,因此,如果蒸发气体的需求变大,则在第一压缩机构c1的喷出侧的气体压力下降。因此,容量控制部51以使从第一压缩机构c1的气体喷出量增多的方式驱动控制第一驱动源47。另一方面,如果蒸发气体的需求降低,则在第一压缩机构c1的喷出侧的气体压力变高。因此,容量控制部51以使从第一压缩机构c1的气体喷出量变少的方式驱动控制第一驱动源47。因此,能够根据蒸发气体的需求适当地进行第一压缩机构c1的容量控制。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不管是蒸发气体的需求大的情况还是少的情况,在第一压缩机构c1的吸入侧的蒸发气体的压力高且第一压力检测器p2的检测值高于阈值ps21时,不能说从储藏罐12的气体吸引量充分。此时,返送控制部52以使第二压缩机构c2的气体压缩量变多的方式控制第二驱动源48。通过该第二驱动源48的控制,在第一压缩机构c1的喷出侧压力下降,因此,容量控制部51以使第一压缩机构c1的气体压缩量增多的方式控制第一驱动源47。据此,从储藏罐12吸引的蒸发气体的量增加。因此,在第一压缩机构c1及第二压缩机构c2被压缩并在返送部44被再液化的蒸发气体的量变多。据此,能够降低储藏罐12内的压力。

另一方面,在第一压缩机构c1的吸入侧的气体压力下降且第二压力检测器p2的检测值p2低于阈值ps21的情况下,返送控制部52以使第二压缩机构c2的气体压缩量变少的方式控制第二驱动源48。据此,能够减少从储藏罐12吸入的蒸发气体量,由此,能够防止储藏罐12内的蒸发气体变得过少。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在第一压缩机构c1的吸入侧的检测压力p2低于第二阈值ps2时,减少第一压缩机构c1的气体压缩量。因此,即使在蒸发气体的发生量少的情况下,也能防止储藏罐12内的气体压力过度下降。即,在蒸发气体的发生量少,在第一压缩机构c1的吸入侧的蒸发气体的检测压力p2低于第二阈值ps2的情况下,容量控制部51优先于根据在第一压缩机构c1的喷出侧的压力的驱动控制而进行根据在吸入侧的压力的第一压缩机构c1的驱动控制。据此,能够防止储藏罐12内成为负压。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设有排出机构20,因此,在蒸发气体的需求少的情况下,能够防止储藏罐12内的压力变得过高。

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所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可进行各种变更、改良等。例如,在所述实施方式中采用了以使在第一压缩机构c1的喷出侧的压力达到目标压力的方式驱动控制第一驱动源47的结构。取而代之,容量控制部51也可调整第一回流机构24的开闭阀24b的开度,以使在第一压缩机构c1的喷出侧的压力达到目标压力。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采用了以使储藏罐12内的压力接近阈值ps21的方式驱动控制第二驱动源48的结构。取而代之,返送控制部52也可调整第二回流机构26的开闭阀26b的开度,以使储藏罐12内的压力接近阈值ps21。

如图1所示,在所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低压气体的需求方(发动机40)被连接于第二供给口36a的情况下的动作。在蒸发气体供给装置10中,如图5所示,与气体需求方(发动机40)连接的配管32有时被连接于第一供给口31。即,高压气体的需求方有时被连接于蒸发气体供给装置10。

在该实施方式中,不仅设有检测在第一压缩机构c1的喷出侧的压力的第一喷出侧压力检测部即第一压力检测器p1和检测在第一压缩机构c1的吸入侧的压力(储藏罐12内的压力)的吸入侧压力检测部即第二压力检测器p2,而且,还设有检测在第二压缩机构c2的喷出侧的气体压力的第二喷出侧压力检测部即第三压力检测器p3。在返送路44a设有由可调整开度的阀构成的流量控制阀44d。

参照图6及图7说明此时的运转动作。

图6是表示第一驱动源47的驱动控制的流程图。发动机40连接于第一供给口31的情况下的第一驱动源47的驱动控制与发动机40连接于第二供给口36a的所述实施方式的情况实质上一样。

以下,具体地进行说明,首先,由第一压力检测器p1检测在第一压缩机构c1的喷出侧的压力p1,由第二压力检测器p2检测储藏罐12内的压力p2,由第三压力检测器p3检测在第二压缩机构c2的喷出侧的压力p3(步骤st21)。然后,判断第二压力检测器p2的检测压力p2是否高于第二阈值ps2(步骤st22)。当检测压力p2为第二阈值ps2以下时,容量控制部51以使第一压缩机构c1的气体压缩量减少的方式控制第一驱动源47(步骤st23)。此时相当于储藏罐12内的蒸发气体的发生量非常少的情况。因此,减少第一压缩机构c1的气体吸引量。

另一方面,当储藏罐12内的压力p2高于第二阈值ps2时,判断作为在第一压缩机构c1的喷出侧的压力的由第一压力检测器p1检测的检测压力p1是否高于第一目标压力ps1(步骤st24)。并且,如果第一压力检测器p1的检测压力p1高于第一目标压力ps1,则以使第一压缩机构c1的气体压缩量减少的方式驱动控制第一驱动源47(步骤st25)。另一方面,如果检测压力p1为第一目标压力ps1以下,则以使第一压缩机构c1的气体压缩量增多的方式驱动控制第一驱动源47(步骤st26)。即,在第一压缩机构c1的喷出侧的压力根据第二压缩机构的气体压缩量而变动。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蒸发气体供给装置中,基于第一压力检测器p1的检测压力p1进行第一驱动源47的驱动控制,以使在第一压缩机构c1的喷出侧的检测压力p1接近第一目标压力ps1。

下面,参照图7说明第二压缩机构的运转控制。首先,由第一压力检测器p1检测在第一压缩机构c1的喷出侧的压力p1,由第二压力检测器p2检测储藏罐12内的压力p2,由第三压力检测器p3检测在第二压缩机构c2的喷出侧的压力p3(步骤st31)。然后,判断第三压力检测器p3的检测压力p3是否高于预先设定的第二目标压力ps3(步骤st32)。当气体需求少且检测压力p3高于第二目标压力ps3时,转移到步骤st33。在步骤st33,判断第二压力检测器p2的检测压力p2是否高于预先设定的阈值ps21。当储藏罐12内的气体压力高且检测压力p2高于阈值ps21时,返送控制部52以使第二压缩机构c2的气体压缩量增多的方式控制第二驱动源48,并且,增大流量控制阀44d的阀开度(步骤st34)。通过使第二压缩机构的气体压缩量增多,在第二压缩机构c2的吸入侧(在第一压缩机构c1的喷出侧)的压力下降,因此,容量控制部51以使第一压缩机构c1的气体压缩量增多的方式驱动控制第一驱动源47。据此,能够增加从储藏罐12的气体吸引量,能够降低储藏罐12内的压力。而且,此时,由于使流量控制阀44d的阀开度增大,因此,能够使从第二压缩机构c2喷出的气体中被导入返送路44a的气体的流量增多。其结果,即使在气体需求少的情况下,也能使从第二供给口36a供给的蒸发气体的压力稳定。

另一方面,在步骤st33,当在吸入侧的检测压力p2低于阈值ps21时,返送控制部52以使第二压缩机构c2的气体压缩量变少的方式控制第二驱动源48(步骤st35)。即,在气体需求少且在第二压缩机构c2的喷出侧的检测压力p3高于阈值ps3的情况下,以在吸入侧的检测压力p2低于阈值ps21为条件,减少第二压缩机构c2的气体压缩量。据此,既能抑制在第二压缩机构c2的喷出侧的气体压力,又能提高储藏罐12内的气体压力。

在步骤st32,当气体需求多且检测压力p3低于第二目标压力ps3时,转移到步骤st36。在步骤st36,判断第二压力检测器p2的检测压力p2是否高于阈值ps21。当储藏罐12内的气体压力高且检测压力p2高于阈值ps21时,返送控制部52以使第二压缩机构c2的气体压缩量增多的方式控制第二驱动源48(步骤st37)。另一方面,当储藏罐12内的气体压力低且检测压力p2低于阈值ps21时,返送控制部52以使第二压缩机构c2的气体压缩量减少的方式控制第二驱动源48,并且,使流量控制阀44d的阀开度变小(步骤st38)。即,在气体需求多的情况下,以储藏罐12内的压力高为条件,增加第二压缩机构c2的气体压缩量。另一方面,如果储藏罐12内的压力低,则通过减少第二压缩机构c2的气体压缩量并使流量控制阀44d的阀开度变小,从而抑制在第二压缩机构c2的喷出侧的气体压力变低。

在该实施方式中,从第二压缩机构c2喷出的蒸发气体被供给至需求侧,因此,在蒸发气体的需求多的情况下,在第二压缩机构c2的喷出侧的气体压力下降,在蒸发气体的需求少的情况下,在第二压缩机构c2的喷出侧的气体压力变高。并且,在气体需求少且在第二压缩机构c2的喷出侧的气体压力高于第二目标压力ps3的情况下,以在第一压缩机构c1的吸入侧的检测压力p2低于阈值ps21为条件,进行用于减少第二压缩机构c2的气体压缩量的控制。即,因气体需求少而在第二压缩机构c2的喷出侧的压力高于第二目标压力ps3的情况下,第二压缩机构c2的气体压缩量减少,因此,在第一压缩机构c1的喷出侧的气体压力容易变高。另一方面,第一驱动源47以使在第一压缩机构c1的喷出侧的压力达到第一目标压力的方式被控制,因此,第一压缩机构c1的气体压缩量减少。据此,从储藏罐12的蒸发气体的吸引量减少,从而能够提高储藏罐12内的气体压力。因此,既能适当维持储藏罐12内的气体压力,又能供给对应于气体需求的气体。

此外,在气体需求少且在第二压缩机构c2的喷出侧的检测压力p3高于第二目标压力ps3的情况下,返送控制部52以在第一压缩机构c1的吸入侧的检测压力p2高于阈值ps21为条件,进行用于使第二压缩机构c2的气体压缩量增多的控制。据此,由于第一压缩机构c1的气体压缩量增多,所以,能够增加从储藏罐12的气体吸引量。其结果,能够使第一压缩机构c1的吸入侧的气体压力接近阈值ps21。而且,此时,返送控制部52增大流量控制阀44d的开度,因此,即使第二压缩机构c2的气体压缩量增多,也能抑制在第二压缩机构c2的喷出侧的压力增大。因此,也能应对气体需求少的情况,既能维持向需求侧的供给气体压力,又能使储藏罐12内的气体压力降低。

此外,在气体需求多且在第二压缩机构c2的喷出侧的气体压力低于第二目标压力ps3的情况下,当在第一压缩机构c1的吸入侧的检测压力p2高于阈值ps21时,返送控制部52进行用于使第二压缩机构c2的气体压缩量增多的控制。据此,由于第一压缩机构c1的气体压缩量增多,所以,能够增加从储藏罐12的气体吸引量。据此,能够使在第一压缩机构c1的吸入侧的气体压力接近目标压力。

此外,在气体需求多且在第二压缩机构c2的喷出侧的气体压力低于第二目标压力ps3的情况下,返送控制部52以在第一压缩机构c1的吸入侧的检测压力p2低于阈值ps21为条件,进行用于使第二压缩机构c2的气体压缩量减少的控制。据此,第一压缩机构c1的气体压缩量减少,结果能够减少从储藏罐12的气体吸引量。其结果,能够使在第一压缩机构c1的吸入侧的气体压力接近阈值ps21。而且,此时,返送控制部52使返送部44的流量控制阀44d的开度变小,因此,即使第二压缩机构c2的气体压缩量减少,也能抑制在第二压缩机构c2的喷出侧的压力降低。因此,也能应对气体需求多的情况,既能维持向需求侧的供给气体压力,又能提高储藏罐12内的气体压力。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第一压缩机构c1由多级压缩机构成,但并不限定于此。第一压缩机构c1可由单级压缩机构成。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第二压缩机构c2由多级压缩机构成,但并不限定于此。第二压缩机构c2可由单级压缩机构成。

可在第二压缩机构c2的后段设置第三压缩机构(省略图示),在该第三压缩机构的喷出侧设置第一供给口31。

可在第一压缩机构c1与第二压缩机构c2之间还设置压缩机构(省略图示)。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采用了作为检测在第一压缩机构c1的吸入侧的蒸发气体的压力的吸入侧压力检测部的第二压力检测器p2被配置在储藏罐12的结构,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第二压力检测器p2可配置在吸入路18。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采用了容量控制部51控制第一压缩机构c1的容量的结构,但也可与该控制一起/或者,采用容量控制部51控制第一回流机构24的结构。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采用了返送控制部52控制第二压缩机构c2的容量的结构,但也可与该控制一起/或者,采用返送控制部52控制第二回流机构26的结构。

[实施方式的概要]

在此,概括说明所述实施方式。

(1)在所述实施方式中,由于第一压缩机构和第二压缩机构由独立的驱动源驱动,因此,能够根据蒸发气体的需求以及由液化气体发生的蒸发气体的发生量个别地调整驱动源的驱动。因此,在相对于蒸发气体的发生量而气体的需求少的情况等下,让第二压缩机构停止等,能够进行对应于蒸发气体的需求的最适合的运转。因此,能够应对蒸发气体的发生量以及需求的变动。

(2)在所述喷出路可设有蒸发气体的第一供给口。在从连接所述第一压缩机构和所述第二压缩机构的连接路分支的分支路可设有蒸发气体的第二供给口。在所述喷出路及所述分支路可分别设有开闭机构。

在该构成中,通过切换喷出路及分支路的开闭机构的开闭,根据蒸发气体的供给对象要求的气体压力,能够区分使用从第一供给口供给蒸发气体的使用方式和从第二供给口供给蒸发气体的使用方式。因此,即使在有不同的压力的蒸发气体的需求的情况下,也能容易应对。

(3)所述第一压缩机构可具有多级压缩机。此时,所述第一驱动源可一并驱动所述多级压缩机。

在该构成中,由于第一压缩机构具有多级压缩机,因此,能够增大第一压缩机构中的压缩比。而且,在第一压缩机构,与在各压缩机分别设置独立的驱动源的情况相比,能够使蒸发气体供给装置的结构简化。

(4)所述第二压缩机构可具有多级压缩机。所述第二驱动源可一并驱动所述多级压缩机。

在该构成中,由于第二压缩机构具有多级压缩机,因此,能够增大第二压缩机构中的压缩比。而且,在第二压缩机构,与在各压缩机分别设置独立的驱动源的情况相比,能够使蒸发气体供给装置的结构简化。

(5)所述蒸发气体供给装置可具备将从所述第二压缩机构喷出的蒸发气体再液化并返送至所述储藏罐的返送部。

在该构成中,利用第一压缩机构吸引储藏罐内的蒸发气体并从第二压缩机构喷出后使蒸发气体液化,该液化的蒸发气体被返送至储藏罐。因此,即使在蒸发气体的需求少的情况下,通过使第一压缩机构或第二压缩机构继续驱动,能够吸引储藏罐内的蒸发气体。因此,能够防止储藏罐内的压力过高。

(6)所述返送部可具有冷却朝向所述储藏罐流动的返送路内的蒸发气体的冷却部。

在该构成中,能够防止储藏罐内的蒸发气体的温度逐渐变高。即,利用冷却部来冷却朝向储藏罐流动的蒸发气体,从而能够防止储藏罐内升温。

(7)所述冷却部可具有让所述返送路内的蒸发气体与被吸入所述第一压缩机构之前的蒸发气体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

在该构成中,能够将由蒸发气体液化的液化气体返送到储藏罐,因此,能够防止储藏罐内的压力变高。

(8)从所述第一压缩机构喷出的蒸发气体可被供给至需求侧。此时,所述蒸发气体供给装置可还包括:压力检测部,检测在所述第一压缩机构的喷出侧的蒸发气体的压力;以及容量控制部,以使所述压力检测部的检测压力达到根据蒸发气体的需求量而被设定的目标压力的方式控制所述第一压缩机构的容量。

在该构成中,从第一压缩机构喷出的蒸发气体被供给至需求侧,因此,如果蒸发气体的需求变大,则在第一压缩机构的喷出侧的气体压力下降。因此,容量控制部以使从第一压缩机构的气体喷出量增多的方式进行第一压缩机构的容量控制。另一方面,如果蒸发气体的需求下降,则在第一压缩机构的喷出侧的压力变高。因此,容量控制部以使从第一压缩机构的气体喷出量减少的方式对第一压缩机构进行容量控制。因此,能够根据蒸发气体的需求适当地进行第一压缩机构的驱动控制。

(9)从所述第一压缩机构喷出的蒸发气体可被供给至需求侧。此时,所述蒸发气体供给装置可还包括:回流机构,将蒸发气体从所述第一压缩机构的喷出侧返送到吸入侧;压力检测部,检测在所述第一压缩机构的喷出侧的蒸发气体的压力;以及容量控制部,以使所述压力检测部的检测值达到根据蒸发气体的需求量而被设定的目标压力的方式控制所述回流机构。

(10)所述容量控制部可以使所述压力检测部的检测值达到根据蒸发气体的需求量而被设定的目标压力的方式控制所述回流机构,并控制所述第一压缩机构的容量。

(11)所述蒸发气体供给装置可还包括:吸入侧压力检测部,检测在所述第一压缩机构的吸入侧的蒸发气体的压力;以及返送控制部,根据所述吸入侧压力检测部检测出的气体压力与预先设定的阈值的比较结果,控制所述第二压缩机构的容量。

在该构成中,由于返送控制部根据吸入侧压力检测部检测出的气体压力与预先设定的阈值的比较结果进行第二压缩机构的容量控制,因此,能够适当地调整储藏罐内的压力。即,在蒸发气体的需求大的情况和少的情况下,当在第一压缩机构的吸入侧的蒸发气体的压力高且吸入侧压力检测部的检测值高于阈值时,不能说从储藏罐的气体吸引量充分。此时,返送控制部以使第二压缩机构的气体压缩量变多的方式控制第二压缩机构的容量。通过该第二压缩机构的容量控制,在第一压缩机构的喷出侧的压力下降,因此,容量控制部以使第一压缩机构的气体压缩量增多的方式进行第一压缩机构的容量控制。据此,从储藏罐吸引的蒸发气体的量增加。因此,被第一压缩机构以及第二压缩机构压缩并在返送部被再液化的蒸发气体的量变多。据此,能够降低储藏罐内的压力。

另一方面,在第一压缩机构的吸入侧的气体压力下降且吸入侧压力检测部的检测值低于阈值的情况下,返送控制部以使第二压缩机构的气体压缩量减少的方式进行第二压缩机构的容量控制。据此,能够减少从储藏罐吸入的蒸发气体量,因此,能够防止储藏罐内的蒸发气体变得过少。

(12)所述容量控制部可当所述吸入侧压力检测部检测出的气体压力低于第二阈值时,以使所述第一压缩机构的气体压缩量变少的方式控制所述第一压缩机构的容量,其中,所述第二阈值被设定为与所述阈值相同的值或被设定为低于所述阈值。

在该构成中,在蒸发气体的发生量少的情况下,也能防止储藏罐内的气体压力过度下降。即,在蒸发气体的发生量少且在第一压缩机构的吸入侧的蒸发气体的压力低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容量控制部优先于根据在第一压缩机构的喷出侧的压力的驱动控制而进行根据在吸入侧的压力的第一压缩机构的驱动控制。据此,能够防止储藏罐内成为负压。

(13)所述蒸发气体供给装置可还包括:吸入侧压力检测部,检测在所述第一压缩机构的吸入侧的蒸发气体的压力;第一喷出侧压力检测部,检测在所述第一压缩机构的喷出侧的蒸发气体的压力;第二喷出侧压力检测部,检测在所述第二压缩机构的喷出侧的蒸发气体的压力;以及容量控制部,以使所述第一喷出侧压力检测部的检测值达到预先设定的第一目标压力的方式控制所述第一压缩机构的容量。此时,从所述第二压缩机构喷出的蒸发气体可被供给至需求侧。所述蒸发气体供给装置可还包括:返送控制部,在所述第二喷出侧压力检测部检测出的气体压力高于第二目标压力的情况下,以所述吸入侧压力检测部的检测压力低于预先设定的阈值为条件,以使所述第二压缩机构的气体压缩量变少的方式控制所述第二压缩机构的容量。

在该构成中,从第二压缩机构喷出的蒸发气体被供给至需求侧,因此,在蒸发气体的需求多的情况下,在第二压缩机构的喷出侧的气体压力下降,在蒸发气体的需求少的情况下,在第二压缩机构的喷出侧的气体压力变高。并且,在气体需求少且在第二压缩机构的喷出侧的气体压力高于第二目标压力的情况下,以在第一压缩机构的吸入侧的气体压力低于阈值为条件,进行用于减少第二压缩机构的气体压缩量的控制。即,在因气体需求少而在第二压缩机构的喷出侧的压力高于第二目标压力的情况下,第二压缩机构的气体压缩量减少。据此,在第二压缩机构的喷出侧的气体压力上升。也就是说,在第一压缩机构的喷出侧的气体压力上升。另一方面,第一压缩机构以在第一压缩机构的喷出侧的压力达到第一目标压力的方式被控制,因此,第一压缩机构的气体压缩量减少。据此,从储藏罐的蒸发气体的吸引量减少,因此,能够提高储藏罐内的气体压力。由此,既能适当维持储藏罐内的气体压力,又能供给对应于气体需求的气体。

(14)所述返送部可具有流量控制阀。此时,所述返送控制部在所述第二喷出侧压力检测部检测出的气体压力高于第二目标压力的情况下,当所述吸入侧压力检测部的检测压力高于所述阈值时,增大所述流量控制阀的开度,并以使所述第二压缩机构的气体压缩量变多的方式控制所述第二压缩机构的容量。

在该构成中,在气体需求少且在第二压缩机构的喷出侧的气体压力高于第二目标压力的情况下,返送控制部以在第一压缩机构的吸入侧的气体压力高于阈值为条件,进行用于使第二压缩机构的气体压缩量增多的控制。据此,第一压缩机构的气体压缩量增多,因此,能够增加从储藏罐的气体吸引量。其结果,能够使在第一压缩机构的吸入侧的气体压力接近阈值。而且,此时,返送控制部增大流量控制阀的开度,因此,即使第二压缩机构的气体压缩量增多,也能抑制在第二压缩机构的喷出侧的压力增大。因此,也能应对气体需求少的情况,既能维持向需求侧的供给气体压力,又能使储藏罐内的气体压力降低。

(15)所述返送控制部可在所述第二喷出侧压力检测部检测出的气体压力低于所述第二目标压力的情况下,以所述吸入侧压力检测部检测出的气体压力高于所述阈值为条件,以使第二压缩机构的气体压缩量变多的方式控制所述第二压缩机构的容量。

在该构成中,在气体需求多且在第二压缩机构的喷出侧的气体压力低于第二目标压力的情况下,当在第一压缩机构的吸入侧的气体压力高于阈值时,返送控制部进行用于使第二压缩机构的气体压缩量增多的控制。据此,第一压缩机构的气体压缩量增多,因此,能够增加从储藏罐的气体吸引量。据此,能够使在第一压缩机构的吸入侧的气体压力接近目标压力。

(16)所述返送部可具有流量控制阀。此时,所述返送控制部可在所述第二喷出侧压力检测部检测出的气体压力低于所述第二目标压力的情况下,当所述吸入侧压力检测部检测出的气体压力低于所述阈值时,减小所述流量控制阀的开度,并以使所述第二压缩机构的气体压缩量变少的方式控制所述第二压缩机构的容量。

在该构成中,在气体需求多且第二压缩机构的喷出侧的气体压力低于第二目标压力的情况下,返送控制部以在第一压缩机构的吸入侧的气体压力低于目标压力为条件,进行用于使第二压缩机构的气体压缩量减少的控制。据此,第一压缩机构的气体压缩量减少,结果能够减少从储藏罐的气体吸引量。其结果,能够使在第一压缩机构的吸入侧的气体压力接近目标压力。而且,此时,返送控制部使返送部的流量控制阀的开度变小,因此,即使第二压缩机构的气体压缩量减少,也能抑制在第二压缩机构的喷出侧的压力降低。因此,也能应对气体需求多的情况,既能维持向需求侧的供给气体压力,又能提高储藏罐内的气体压力。

(17)所述蒸发气体供给装置可具备当所述储藏罐内的压力过高时排出蒸发气体的排出机构。

在该构成中,即使在蒸发气体的需求少的情况下,能够防止储藏罐内的压力变得过高。

如以上说明,根据所述实施方式,能够应对蒸发气体的发生量以及需求的变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