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疗废弃塑料回收设备的散热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03558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疗废弃塑料回收设备的散热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回收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疗废弃塑料回收设备的散热管。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和科学的进步,人们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观念也随之增强,之前的医疗废弃塑料是直接焚烧处理,这样不仅浪费资源,而且污染环境,后来对医疗废弃塑料进行炼油,经过在加热釜中加热在催化罐中进行高温催化反应将废弃的医疗塑料加工成汽油、柴油、原油,将医疗废弃物回收再利用,节能环保。催化罐内一般是高温常压的,催化罐的顶部设有一根散热管,散热管的末端连接有电磁阀,当催化罐的压力高于一定数值后,则电磁阀自动打开进行泄压。对催化罐的泄压只能通过电磁阀进行泄压,一般情况下催化罐需要定期进行泄压,增大催化罐的安全性,同时保证催化罐的催化效率和质量,现有的散热管配体上的电磁阀不能实现此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医疗废弃塑料回收设备的散热管,不仅具有电磁阀还设有手动安全阀,增大催化罐的安全性,保证催化罐的催化效率和质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医疗废弃塑料回收设备的散热管,它包括催化罐连接管,催化罐连接管与催化罐连接,它还包括电磁阀连接管和安全阀连接管,所述电磁阀连接管和安全阀连接管通过三通管与催化罐连接管连接,所述电磁阀连接管连接有电磁阀,所述安全阀连接管连接有手动安全阀。

进一步,所述电磁阀为二位二通先导活塞式电磁阀

进一步,所述电磁阀连接管包括第一电磁阀连接管和第二电磁阀连接管,所述第一电磁阀连接管和第二电磁阀连接管通过下法兰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连接管与三通管连接,所述第二电磁阀连接管的末端与二位二通先导活塞式电磁阀连接。

进一步,所述安全阀连接管包括第一安全阀连接管和第二安全阀连接管,所述第一安全阀连接管和第二安全阀连接管通过上法兰连接,所述第一安全阀连接管与三通管连接,所述第二安全阀连接管与手动安全阀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一安全阀连接管包括横向连接管和竖向连接管,所述竖向连接管与横向连接管通过弯头连接,所述横向连接管通过上法兰与第二安全阀连接管连接,所述竖向连接管与三通管连接。

进一步,所述弯头为90度弯头。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二位二通先导活塞式电磁阀自动对催化罐内进行泄压,通过手动安全阀定期手动对催化罐进行泄压,保证催化罐内的压强,增大催化罐的安全性,保证催化罐的催化效率和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右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与催化罐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催化罐连接管;2-电磁阀;3-手动安全阀;4-三通管;5-电磁阀连接管;50-第一电磁阀连接管;51-第二电磁阀连接管;6-安全阀连接管;60-第一安全阀连接管;600-横向连接管;601-竖向连接管;61-第二安全阀连接管;7-下法兰;8-上法兰;9-弯头;10-催化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2所示的一种医疗废弃塑料回收设备的散热管,它包括催化罐连接管1,催化罐连接管1与催化罐10连接,它还包括电磁阀连接管5和安全阀连接管6,所述电磁阀连接管5和安全阀连接管6通过三通管4与催化罐连接管1连接,所述电磁阀连接管5连接有电磁阀2,所述安全阀连接管6连接有手动安全阀3。

所述电磁阀2为二位二通先导活塞式电磁阀。

所述电磁阀连接管5包括第一电磁阀连接管50和第二电磁阀连接管51,所述第一电磁阀连接管50和第二电磁阀连接管51通过下法兰7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连接管50与三通管4连接,所述第二电磁阀连接管51的末端与二位二通先导活塞式电磁阀2连接,便于二位二通先导活塞式电磁阀2的安装和拆卸,只需通过下法兰7即可对二位二通先导活塞式电磁阀2进行安装和拆卸。

所述安全阀连接管6包括第一安全阀连接管60和第二安全阀连接管61,所述第一安全阀连接管60和第二安全阀连接管61通过上法兰8连接,所述第一安全阀连接管60与三通管4连接,所述第二安全阀连接管61与手动安全阀3连接,便于手动手动安全阀3的安装和拆卸,只需通过上法兰8即可实现对手动安全阀3的安装和拆卸。

所述第一安全阀连接管60包括横向连接管600和竖向连接管601,所述竖向连接管601与横向连接管600通过弯头9连接,所述横向连接管600通过上法兰8与第二安全阀连接管61连接,所述竖向连接管601与三通管4连接,所述弯头9为90度弯头,保证第二安全阀连接管61的方向与第二电磁阀连接管51的方向相同,保证手动安全阀3泄压气体的流动方向与二位二通先导活塞式电磁阀2泄压气体的流动方向相同。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