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500ml化学试剂瓶内塞启塞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68573发布日期:2019-02-26 17:51阅读:442来源:国知局
一种500 ml化学试剂瓶内塞启塞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启塞器,尤其是一种500 ml化学试剂瓶内塞启塞器。



背景技术:

化学试剂瓶是用于盛放化学试剂的瓶子,瓶口内部为磨砂设计,瓶口内有化学试剂瓶内塞,化学试剂瓶内塞一般采用塑料材质,用于密封瓶口,防止试剂泄露。试剂瓶内塞的上端面比较薄,实验人员在实际操作中通常用手指甲抠出,或者利用剪刀、镊子等工具插入瓶塞边缘然后撬开,这种操作容易造成内塞受损,而且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此外,用剪刀、镊子等工具撬开时,一只手拿工具,一只手扶住瓶体,当内塞被撬出时容易掉落在地,需要操作人员再对其进行清洁,非常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500 ml化学试剂瓶内塞启塞器,该启塞器可以在不破坏内塞的情况下快速、便捷的取出内塞,而且内塞不会掉落。

本方案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该500 ml化学试剂瓶内塞启塞器包括带有把手的启塞端头,所述启塞端头包括U形启塞体,U形启塞体的一端固连有挡板,把手与挡板外侧固连,U形启塞体的底面中间沿其长度方向贯穿设置有长条孔,长条孔可与内塞的下盖间隙配合,U形启塞体的相对两侧面分别固连有垂直夹板,且两垂直夹板的下端可与内塞的上盖过盈配合,所述内塞中下盖的直径为1.8 cm、上盖的直径为2.52 cm、上盖的厚度为0.1 cm。

上述长条孔的孔底为与内塞的下盖形状相适应的弧形,两垂直夹板的相对侧面的几何中心连线穿过内塞的轴心。

上述长条孔的侧面与同侧的垂直夹板的侧面之间留有间距,该间距等于内塞的上盖与内塞的下盖的半径差。

上述U形启塞体中与把手相对端的端面为自内向外倾斜的斜坡结构,斜坡的坡长为0.5-1 cm、坡角为10°-20°。

上述挡板的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位于挡板的内侧,且直角三角形的斜边的边沿与长条孔的孔底之间的间距大于内塞的上盖与内塞的下盖的半径差。

上述把手的上下两端面与挡板之间分别设置有加劲板。

上述加劲板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板。

上述启塞端头和把手为聚碳酸酯一体制成。

上述启塞端头和把手的外侧套装有防护罩。

上述把手的长度为6-8 cm、宽度为1-2 cm、厚度为0.5-1 cm。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

1. 启塞时,内塞的下盖侧面卡在长条孔内,内塞的上盖侧面卡在两垂直夹板之间,沿垂直方向转动把手即可将内塞撬出,垂直夹板的夹持可以防止内塞在拔出后掉落,在启塞过程中,垂直夹板也对内塞辅助施力,利于内塞快速启出;

2. 加劲板与直角三角形的挡板连接后,可以有效的增强U形启塞体的强度,防止把手从挡板上断裂脱落;

3.所使用的聚碳酸酯材质不会产生污染成分,材质易降解,更不会污染环境;

4.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卫生安全、造价低,适合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防护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中,1-把手,2-挡板,3-垂直夹板,4-U形启塞体,5-长条孔,6-内塞的上盖,7-内塞的下盖,8-试剂瓶的瓶口,9-加劲板,10-防护罩,11-弧形部,12-斜坡面,13-启塞端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实施例1

一种500 ml化学试剂瓶内塞启塞器,如图所示,它包括带有把手1的启塞端头13,把手1的长度为6-8 cm、宽度为1-2 cm、厚度为0.5-1 cm,该尺寸既可以保证把手1的强度,又适合握持,把手1的长度、宽度和厚度尺寸如果变小,把手1的强度会降低,使用时容易断裂,把手1的长度、宽度和厚度尺寸如果变大,则不好握持,使用不便。所述启塞端头13的长度为5 cm、宽度为4 cm、高度为2 cm,这种尺寸设置,在满足强度的情况下,可以尽可能的缩短U形启塞体4相对于内塞的移动,以保证可以快速的开启内塞,既提高了启塞效率,又可以减少内塞与U形启塞体4的摩擦,如果启塞端头13设置的过长,内塞与U形启塞体4的相对位移较大,既增加了所需的推动阻力,又会增加两者之间的摩擦,如果启塞端头13设置的过短,则容易使内塞从U形启塞体4上脱落,这两种情况都不利于快速、稳定的开启内塞。所述启塞端头13和把手1为聚碳酸酯一体制成,其整体强度高,而且耐腐蚀性强,可以承受较大的剪切力,从而保证了启塞器的使用寿命。所述启塞端头13和把手1的外侧套装有防护罩10,启塞器不用时,可以收到防护罩10内,以避免启塞器内积尘。

所述启塞端头13包括U形启塞体4,U形启塞体4的一端固连有挡板2,挡板2的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位于挡板2的内侧,在同一剖面中,直角三角形挡板2的斜边与等腰直角三角形加劲板9的斜边对称,这样可以增强把手1的连接强度,且直角三角形的斜边的边沿与长条孔5的孔底之间的间距大于内塞的上盖6与内塞的下盖7的半径差,这样可以使内塞的上盖6完全卡在长条孔5底部的边沿处。所述把手1与挡板2外侧固连,把手1的上下两端面与挡板2之间分别设置有加劲板9,加劲板9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板,加劲板9与挡板2中的倾斜部分一起对挡板2形成对称的加强结构,以分解挡板2所承受的力,增强挡板2的连接强度,防止把手1从挡板2上断裂脱落,延长挡板2的使用寿命。U形启塞体4中与把手1相对端的端面为自内向外倾斜的斜坡结构,斜坡的坡长为0.5-1 cm、坡角为10°-20°,斜坡结构利于整个启塞端头13插入内塞的上盖6与试剂瓶的瓶口8之间的缝隙内,该端面如果为平面,则不利于整个启塞端头13顺利的插入内塞的上盖6与试剂瓶的瓶口8之间的缝隙内。

所述U形启塞体4的底面中间沿其长度方向贯穿设置有长条孔5,长条孔5的孔底为与内塞的下盖7形状相适应的弧形,两垂直夹板3的相对侧面的几何中心连线穿过内塞的轴心,长条孔5的侧面与同侧的垂直夹板3的侧面之间留有间距,该间距等于内塞的上盖6与内塞的下盖7的半径差,采用这种结构形式后,可以保证内塞在长条孔5内的位置是固定的,即每次启塞时,内塞的下盖7均卡在长条孔5的弧形部11,这样在启塞时,内塞的下盖7被长条孔5的两侧面及弧形部11夹持,内塞的上盖6的下底面置于长条孔5的两侧边沿及弧形部11的上边沿,且内塞的上盖6的相对两侧被垂直夹板3夹紧,这样在启塞过程中,内塞在U形启塞体4内的位置不会发生变化,以保证了启塞的顺利,如果两垂直夹板3设置在长条孔5的中部两侧,内塞的上盖6只有相对两侧被支撑和夹持,在启塞时容易发生滑动移位,不利于开启内塞。所述长条孔5可与内塞的下盖7间隙配合,可以使U形启塞体4沿内塞的下盖7顺利的推进并将内塞的下盖7卡在长条孔5内。U形启塞体4的相对两侧面分别固连有垂直夹板3,且两垂直夹板3的下端可与内塞的上盖6过盈配合,这样可以通过两垂直夹板3将内塞的上盖6夹住,这种结构可以有效的防止内塞在拔出后掉落,在启塞过程中,垂直夹板3也对内塞辅助施力,利于内塞快速启出。

所述内塞中下盖的直径为1.8 cm、上盖的直径为2.52 cm、上盖的厚度为0.1 cm。该启塞器专为500 ml的化学试剂瓶设计,在使用时,先将启塞器从防护罩10中取出,握住把手1,使U形启塞体4从一侧插入内塞的上盖6与试剂瓶的瓶口8的缝隙内,并使内塞的下盖7卡在长条孔5的弧形部11,此时,内塞的下盖7被长条孔5的两侧面及弧形部11夹持,内塞的上盖6的下底面置于长条孔5的两侧边沿及弧形部11的上边沿,且内塞的上盖6的相对两侧被垂直夹板3夹紧,然后,将把手1向下压,随着把手1的下压,即可将内塞启出。内塞启出后,在两垂直夹板3的夹持下,不会掉落。

实施例2

该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点在于把手1的长度为7 cm、宽度为1.5 cm、厚度为0.8 cm,斜坡的坡长为0.8cm、坡角为15°。

实施例3

该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点在于把手1的长度为6.5 cm、宽度为1.2 cm、厚度为0.6 cm,斜坡的坡长为0.6 cm、坡角为12°。

实施例4

该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点在于把手1的长度为7.5 cm、宽度为1.7 cm、厚度为0.9 cm,斜坡的坡长为0.9 cm、坡角为18°。

该启塞器结构简单,可以快速、便捷的取出内塞,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内塞过紧不易拔出以及利用剪刀、镊子等工具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中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本实用新型并不仅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