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灌装机械玻璃瓶提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60675发布日期:2019-06-19 01:40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一种灌装机械玻璃瓶提升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灌装机械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灌装机械玻璃瓶提升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啤酒饮料行业的发展,灌装机械逐渐普及,在灌装中,需要使得瓶体在凸轮旋转后,与灌装阀嘴对齐,在玻璃瓶的灌装中,保证灌装的成功,必须玻璃瓶内的压力和灌装缸体的压力一致,而且保证瓶口和阀嘴之间密封,在瓶体由凸轮转动过程中,瓶口和阀嘴之间有一定的间隔,因此需要玻璃瓶提升装置,从而在提升装置作用下,使得灌装密封,同时,在提升装置向下力的作用下,使得瓶体脱离阀嘴容易,传统的设计麻烦,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灌装机械玻璃瓶提升装置,使得灌装简单,同时使得瓶子进出灌装机的力均匀,避免对瓶体造成冲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灌装机械玻璃瓶提升装置,能够使得瓶体在凸轮上移动方便,并且上移和下移简单,避免了灌装阀嘴对瓶体的冲击,避免磕碰现象。

所述的一种灌装机械玻璃瓶提升装置,包括:瓶拖,瓶拖采用长方体结构,材料选择304钢,在工作中,瓶体沿着凸轮运动,瓶体置于瓶拖上端。

瓶拖通过销轴A连接了瓶拖支撑,在销轴A和瓶拖之间设置了十字槽沉头螺钉,通过十字槽沉头螺钉把瓶拖和瓶拖支撑固定,瓶拖支撑采用两个圆柱体结构,纵切面采用“T”字结构,瓶拖支撑能够上下移动,通过瓶拖支撑的上下移动,实现瓶体和灌装阀嘴之间位置的调整,瓶拖支撑采用304不锈钢材料制作。

瓶拖支撑下端设置了压簧,并且瓶拖支撑连接了升降杆,升降杆外侧包覆了固定套,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固定套内设置了铜套,铜套采用圆环结构,通过铜套使得压簧工作稳定。

而且在升降杆下端连接了销轴B,销轴B下端通过连接杆连接在滚轮上,通过滚轮在凸轮的移动,实现销轴B上下的移动,从而实现整个提升装置的上下移动,并且瓶拖支撑依靠压簧的弹力,实现瓶体和灌装阀嘴之间的密封闭合。

为了使得滚轮传动力方便,在滚轮上端设置了垫片A,垫片A采用长方体结构,垫片A与连接杆接触,滚轮连接了横向的滚轮轴,在滚轮轴上设置了滚轮拉手,通过滚轮拉手便于滚轮在滚轮轴位置上的调整,为了提高滚轮轴的使用寿命,在滚轮轴外侧包覆了隔套,而且,在滚轮轴的一端设置了垫片B,通过垫片B使得滚轮在滚轮轴上固定稳定。

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在垫片B上设置了轴卡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灌装机械玻璃瓶提升装置,结构紧凑,安装方便,能够使得瓶体在凸轮上移动方便,并且上移和下移简单,避免了灌装阀嘴对瓶体的冲击,避免磕碰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灌装机械玻璃瓶提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

1为瓶拖,2为销轴A,3为瓶拖支撑,4为压簧,5为升降杆,6为固定套,7为销轴B,8为滚轮,9为垫片A,10为隔套,11为滚轮轴,12为滚轮拉手,13为垫片B,14为十字槽沉头螺钉,15为铜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

所述的一种灌装机械玻璃瓶提升装置,包括:瓶拖,瓶拖采用长方体结构,材料选择304钢,在工作中,瓶体沿着凸轮运动,瓶体置于瓶拖上端。

瓶拖通过销轴A连接了瓶拖支撑,在销轴A和瓶拖之间设置了十字槽沉头螺钉,通过十字槽沉头螺钉把瓶拖和瓶拖支撑固定,瓶拖支撑采用两个圆柱体结构,纵切面采用“T”字结构,瓶拖支撑能够上下移动,通过瓶拖支撑的上下移动,实现瓶体和灌装阀嘴之间位置的调整,瓶拖支撑采用304不锈钢材料制作。

瓶拖支撑下端设置了压簧,并且瓶拖支撑连接了升降杆,升降杆外侧包覆了固定套,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固定套内设置了铜套,铜套采用圆环结构,通过铜套使得压簧工作稳定。

而且在升降杆下端连接了销轴B,销轴B下端通过连接杆连接在滚轮上,通过滚轮在凸轮的移动,实现销轴B上下的移动,从而实现整个提升装置的上下移动,并且瓶拖支撑依靠压簧的弹力,实现瓶体和灌装阀嘴之间的密封闭合。

为了使得滚轮传动力方便,在滚轮上端设置了垫片A,垫片A采用长方体结构,垫片A与连接杆接触,滚轮连接了横向的滚轮轴,在滚轮轴上设置了滚轮拉手,通过滚轮拉手便于滚轮在滚轮轴位置上的调整,为了提高滚轮轴的使用寿命,在滚轮轴外侧包覆了隔套,而且,在滚轮轴的一端设置了垫片B,通过垫片B使得滚轮在滚轮轴上固定稳定。

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在垫片B上设置了轴卡装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