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脂包加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88762发布日期:2019-08-09 21:32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油脂包加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工业设备自动润滑油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油脂包加油装置。



背景技术:

油脂包为风琴式塑料材质圆柱形结构,顶部加油孔直径较小,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黄油枪并制作专用的匹配润滑油管往油脂包内进行润滑油的加注,但是加油效率低,需要手动吸油并不断按压加注,而且加油过程中存在气泡及油脂堆积不均匀的现象,需要较长时间沉淀才能彻底均匀并将其中的气泡排出,因该向作业需要在生产线停止状态下进行,对于维修作业本就紧张的工作人员来说,无疑是一种劳动成本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油脂包加油装置,该装置加油效率高,释放劳动力,并且能够使油脂快速沉淀。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油脂包加油装置,包括基座、气液增压泵、振动电机、以及用于放置油脂包的振动盘,所述气液增压泵、所述振动电机和所述振动盘安装在所述基座上,所述振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振动盘产生振动,所述气液增压泵用于向所述油脂包供油。

可选地,所述气液增压泵包括气液增压缸、电磁换向阀、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的入口用于与油脂桶相连,所述第一单向阀的出口和所述第二单向阀的入口均与所述气液增压缸的油缸的出油口相连,所述第二单向阀的出口用于与所述油脂包的加注口相连,所述电磁换向阀用于控制所述气液增压缸的气缸的进气与排气,进而控制油缸的吸油与排油。

可选地,所述气液增压泵还包括进油管、出油管、连接管、以及三通接头,所述进油管的一端与所述油脂桶相连,所述进油管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第一单向阀的入口相连,所述出油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单向阀的出口相连,所述出油管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油脂包的加注口相连,所述连接管的一端通过所述三通接头与所述第一单向阀的出口和第二单向阀的入口相连,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气液增压缸的油缸的出油口相连。

可选地,所述基座上形成有用于容纳所述油脂包的支撑框架,所述振动盘设置在所述支撑框架内。

可选地,所述油脂包加油装置还包括凸轮轴,所述凸轮轴设置在所述振动盘的下端,且与所述振动电机同轴相连。

可选地,所述油脂包加油装置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安装在所述基座上。

可选地,所述控制单元包括中间继电器,用于控制所述电磁换向阀的动作及所述振动电机的启停。

可选地,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延时继电器,用于控制所述振动电机的启动延时时间。

本公开的有益效果:

通过设置在基座上的气液增压泵将油脂桶内的油脂加注至油脂包内,提高效率的同时解放劳动力,此外,通过振动电机使放置在振动盘上的油脂包上下振动以使油脂包内的油脂快速沉淀,无需长时间静置沉淀,节约时间。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油脂包加油装置的俯视图;

图2是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油脂包加油装置的侧视图;

图3是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油脂包加油装置的气液增压泵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基座 2 气液增压泵

3 振动电机 4 油脂包

5 振动盘 6 凸轮轴

7 控制单元 11 支撑框架

21 气液增压缸 22 电磁换向阀

23 第一单向阀 24 第二单向阀

25 进油管 26 出油管

27 连接管 8 感应器

20 阀岛 9 单向节流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公开提供一种油脂包加油装置,包括基座1、气液增压泵2、振动电机3、以及用于放置油脂包4的振动盘5,气液增压泵2、振动电机3和振动盘5安装在基座1上,振动电机3用于驱动振动盘5产生振动,气液增压泵2用于向油脂包4供油。

其中,气液增压泵2用于向油脂桶内吸油并加注至油脂包4内,可以有效地提高加油的效率,并且无需手动加注,减少劳动力投入。在基座1上可以形成有振动电机3的安装支架以使其固定安装在基座1上,具体地,振动电机3可以采用侧躺的方式通过安装支架固定安装在基座1上,当振动电机 1开始工作时,可以使振动盘5上下往复振动,而油脂包4可以放置在振动盘5上并跟随振动盘5上下往复振动,从而使油脂包4内的油脂快速沉淀,此外,通过上下往复振动还可以将油脂包4内存在的气泡排出,避免长时间静置沉淀,节约时间。

如图3所示,在本公开中,气液增压泵2包括气液增压缸21、电磁换向阀22、第一单向阀23、第二单向阀24(第一单向阀23和第二单向阀24设置在阀岛20内),第一单向阀23的入口用于与油脂桶(图中未示出)相连,第一单向阀23的出口和第二单向阀24的入口均与气液增压缸21的油缸的出油口(进油口和出油口为同一个)相连,第二单向阀24的出口用于与油脂包4的加注口相连,电磁换向阀22用于控制气液增压缸21的气缸的进气与排气,进而控制油缸的吸油与排油。

具体地工作过程如下:电磁换向阀22得电,气液增压缸21的气缸进气,第一单向阀23关闭,第二单向阀24打开,气液增压缸22的油缸处于排油的状态,油脂经过第二单向阀24进入油脂包4内,达到向油脂包4内注油的目的。此外,在气液增压缸21的气缸内设置有用于感应气缸进气与排气状态的传感器8,当气缸内的活塞的进气行程结束时,传感器8将信号传递给中间继电器,进而控制电磁换向阀22换向,气液增压缸21的气缸从进气状态变更为排气状态,第一单向阀23打开,第二单向阀24关闭,气液增压缸22的油缸从排油状态变更为吸油状态,油脂桶内的油脂经过第一单向阀 23进入气液增压缸22的油缸内,当气缸内的活塞排气形成结束时,传感器 8将信号传递给中间继电器,控制电磁换向阀22换向,气液增压缸21的气缸从排气状态变更为进气状态,也即,气液增压缸21的油缸从吸油状态变更为排油状态,如此循环往复,达到向油脂包4内注油的目的。还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在气缸的进气气路上设置单向节流阀9,以实现对气缸内气体流量的控制,从而控制油缸的动作速度(也即注油速度)。

具体地,如图3所示,气液增压泵2还包括进油管25、出油管26、连接管27、以及三通接头,进油管25的一端与油脂桶相连,进油管25的另一端用于与第一单向阀23的入口相连,出油管26的一端与第二单向阀24的出口相连,出油管26的另一端用于与油脂包4的加注口相连,连接管27的一端通过三通接头与第一单向阀23的出口和第二单向阀24的入口相连,连接管27的另一端与气液增压缸21的油缸的出油口相连,通过设置上述进油管25、出油管26以及连接管27,利用气液增压缸21将油脂桶内的油脂加注至油脂包4内,实现高效加油的目的。

此外,如图1和图2所示,基座1上形成有用于容纳油脂包4的支撑框架11,振动盘5设置在支撑框架11内,振动电机3驱动振动盘5上下往复振动,放置在振动盘5上的油脂包4跟随其上下往复振动,通过设置支撑框架11可以有效的防止油脂包4在振动时左右偏移,防止泄露。

具体地,如图2所示,油脂包加油装置还包括凸轮轴6,凸轮轴6设置在振动盘5的下端,且与振动电机3(可选用直流电机)同轴相连,当振动电机3开始工作时,驱动与其同轴连接的凸轮轴6转动,带动设置在其上端的振动盘5发生振动,而油脂包4可以放置在振动盘5上并跟随振动盘5上下往复振动,从而使油脂包4内的油脂快速沉淀,此外,通过上下往复振动还可以将油脂包4内存在的气泡排出,避免长时间静置沉淀,节约时间。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油脂包加油装置还包括控制单元7,控制单元7安装在基座1上,控制单元7包括中间继电器(图中未示出),用于控制电磁换向阀22的动作及振动电机3的启停,此外,控制单元 7还包括延时继电器(图中未示出),用于控制振动电机3的启动延时时间,当中间继电器控制电磁换向阀22动作时,气液增压缸21开始工作,此时油脂包4内并未加注一定量的油脂,此时无需启动振动电机3对油脂包4进行振动,因此设置延时继电器,通过延时继电器与振动电机3的电连接对振动电机3的启动时间进行延长。

本油脂包加油装置的可选的一种使用方法步骤如下:

1、将油脂包加油装置的电源以及气源进行连接,将进油管25插入油脂桶的底部;

2、将空的油脂包4从对应设备的自动润滑泵上拆卸下来,确认油脂包状态是否良好,有无表面破损,漏油现象;

3、将空的油脂包4手动拉伸至最长状态(总长约120mm左右)放置在振动盘5上,将出油管26插入油脂包4的底部约五分之一处并固定;

4、通过控制单元7控制气液增压泵2开始工作,利用延时继电器可以延时20s后驱动振动电机3开始工作,油脂包4在凸轮轴6的作用下开始上下高频低幅的振动,50s后,气液增压泵2停止工作,振动电机3延时5s后自动停止工作;

5、加油工作完成,将油脂包4从油脂包加油装置取下,并将其安装至对应设备的自动润滑泵上。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