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式开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75411发布日期:2019-04-20 06:05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一种旋转式开盖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日常用品,具体涉及一种旋转式开盖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各类调料包装领域,罐装密封是一种常用包装方式,尤其是酱类调料的包装。罐装密封需要用到盖子,现有技术中,通常都是手动打开盖子,但是罐子在长时间不打开时,容易在罐内形成低压,导致开盖困难,而且如果盖子的边缘再沾上油渍后,很容易打滑,进一步增加了开盖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旋转式开盖器,该旋转式开盖器能够轻松打开罐装的盖子,有效的避免了传统手开盖子带来的一系列困难。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一种旋转式开盖器,所述旋转式开盖器包括套筒以及一对用于对套筒形成支撑的支撑臂,所述套筒包括内筒以及外筒,所述内筒以及外筒的底部连为一体,并且内筒与所述外筒同心设置;

所述内筒靠近底部处设有若干通槽,所述通槽沿同一圆周均匀分布,并且所述通槽内滑动连接橡胶块,所述橡胶块与所述通槽之间还设有复位系统,所述橡胶块的长度大于所述内筒的厚度,并且所述橡胶块的一端位于内筒及外筒之间,橡胶块的另一端在初始位置时与所述内筒的内侧壁齐平;

所述橡胶块在位于内筒及外筒之间的端部设有第一弧形坡,所述橡胶块的另一端端部设有第一弧形部;

所述内筒及外筒之间的位置还设有驱动筒,所述驱动筒的直径大于内筒的直径,且小于外筒的直径,所述驱动筒与所述内筒和外筒同心设置;

所述驱动筒的顶部设有驱动部,所述驱动筒通过所述驱动部驱动转动,所述驱动筒的底部内侧设有与所述第一弧形坡配合的第二弧形坡。

可选的,所述旋转式开盖器还包括外壳,所述套筒设于所述外壳内,所述支撑臂设于所述外壳的外部。

可选的,所述支撑臂的一端与所述外壳连为一体,另一端向内弯折呈v型,形成v型部,所述v型部弯折的部位为弹性件。

可选的,所述v型部远离支撑臂的一侧设有防滑层,所述防滑层的截面呈弧形,并且所述防滑层与所述v型部连为一体设置。

可选的,所述外壳内设有用于固定安装所述外筒的筒支架,所述外筒可拆卸的固定安装在所述筒支架的中心位置。

可选的,所述筒支架包括与所述外壳内壁固定连接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中部设有开孔的圆台,所述圆台的底部向下延伸形成管状体,所述外筒安装在管状体内,所述圆台与所述外筒同心设置。

可选的,所述外壳的外部呈倒置的碗状,所述连接板的截面为圆形,并且所述圆台设于所述连接板的中心,所述外筒的顶部设有与所述圆台配合的外凸部。

可选的,所述橡胶块的第一弧形部的端面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浅孔。

可选的,所述复位系统包括对称设于所述通槽上下两侧侧壁的限位槽,所述橡胶块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与所述限位槽配合的翼部,所述翼部滑动设于所述限位槽内,并且所述限位槽靠近橡胶块的第一弧形部的一侧侧壁与翼部之间连接复位弹簧。

可选的,所述第一弧形坡的坡顶设有第二弧形部,所述第二弧形坡在远离第二弧形部的一侧设有与第二弧形部适配的第三弧形部,所述第一弧形部、第二弧形部、第三弧形部同心设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开盖时,本发明首先支撑臂夹持于罐体上,然后再通过驱动部,使得驱动筒转动,通过第一弧形坡与第二弧形坡的配合,从而使橡胶块与盖子的侧部夹紧配合,再继续转动驱动筒,就可以打开盖子。由于橡胶块与盖子的配合相比于人的手部与盖子的配合不易打滑,因而在罐体的盖子不易打开的情况下,使用本发明的开盖器,能够轻松打开罐体盖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套筒连接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部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的套筒的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橡胶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第二弧形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应该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旋转式开盖器,该旋转式开盖器可用于开启罐装酱料的盖子。本发明的旋转式开盖器包括外壳6、套筒1以及一对用于对套筒1形成支撑的支撑臂2,在使用时,该支撑臂2可支撑于罐体的瓶身上,用于对整个开盖器支撑。

如图1~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套筒1包括内筒101以及外筒102,内筒101以及外筒102的底部连接在一起,并且内筒101与外筒102同心设置,具体地,外筒102的底部向内翻折,形成折边110,内筒101转动连接在该折边110上,内筒101的转动为绕着外筒102的轴线转动,将内筒101与外筒102连接在一起,可提高内筒101及外筒102之间的连接强度,同时也加强了整个套筒1的强度。内筒101靠近底部处设有若干通槽103,通槽103的数量不宜过多,在本实施例中,通槽103的数量可设为例如4个,这样既可以保证下面所述的橡胶块3与盖子侧部的配合面积,有可简化结构,降低成本。通槽103在靠近内筒101的底部位置沿同一圆周均匀分布,并且通槽103内滑动连接橡胶块3,橡胶块3与通槽103之间设有复位系统4,以利于在盖子开了以后,使橡胶块3复位,在本实施例中,橡胶块3的长度大于内筒101的厚度,并且橡胶块3的一端位于内筒101及外筒102之间,橡胶块3的另一端在初始位置时与内筒101的内侧壁齐平,以使橡胶块3能够通槽103内产生沿内筒101径向移动的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5橡胶块3在位于内筒101及外筒102之间的端部设有第一弧形坡301,橡胶块3的另一端端部设有第一弧形部302,该第一弧形部302能够与罐体的盖子侧部形成配合,从而可以对盖子的侧部贴合夹紧,在本实施例中,橡胶块3的第一弧形部302的端面还可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浅孔,在开盖时,挤压第一弧形部302的浅孔,可使浅孔排出孔内的空气,从而使橡胶块3能够对盖子的侧部加大吸附力,可进一步防止开盖器打滑;本实施例的内筒101及外筒102之间的位置还设有驱动筒104,驱动筒104的直径大于内筒101的直径,且小于外筒102的直径,驱动筒104与内筒101和外筒102同心设置,驱动筒104用于驱动橡胶块3产生沿内筒101径向的位移。

驱动筒104的顶部设有驱动部5,驱动筒104通过驱动部5驱动转动,如图6所示,驱动筒104的底部内侧设有与第一弧形坡301配合的第二弧形坡105,在驱动部5带动驱动筒104转动时,第二弧形坡105也随着驱动筒104转动,从而对橡胶块3的第一弧形坡301形成挤压,从而使橡胶块3沿内筒101的径向向内筒101的轴线方向产生位移,从而对盖子形成夹紧夹持状,此时再继续转动驱动筒104后,就可以很轻易的打开盖子了。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弧形坡301、第二弧形坡105的坡度方向应当与盖子的松动旋转方向保持一致,例如通常情况下,盖子的旋松方向都是逆时针方向旋转,那么在设置第一弧形坡301和第二弧形坡105时,应当使第一弧形坡301的弧顶相较于第二弧形坡105的坡顶,位于沿逆时针方向的前方,而第二弧形坡105的坡顶位于沿逆时针方向的后方。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套筒1设于外壳6内,支撑臂2设于外壳6的外部,由此,外壳6可对套筒1形成支撑,而支撑臂2可对外壳6形成支撑,可防止支撑臂2直接作用于套筒1上,从而有利于套筒1的装拆。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支撑臂2可拆卸的固定连接在外壳6上,也可与外壳6连为一体设置,由此,支撑臂2的一端与外壳6连接,并向外壳6的外侧下方延伸,另一端向内弯折呈v型,形成v型部201,v型部201弯折的部位为弹性件202,从而有利于支撑臂2对罐体夹紧支撑。v型部201远离支撑臂2的一侧设有防滑层203,防滑层203的截面呈弧形,并且防滑层203与v型部201连为一体设置。

外壳6内设有用于固定安装套筒1的筒支架7,具体的,外筒102安装在于筒支架7上。但是为了便于对套筒1进行维护,可将外筒102可拆卸的固定安装在筒支架7的中心位置。其中,筒支架7包括与外壳6内壁固定连接的连接板701,连接板701的中部设有开孔的圆台702,圆台702的底部向下延伸形成管状体703,外筒102安装在管状体703内,圆台702与外筒102同心设置。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能够提高开盖器的整体外观效果,可使外壳6的外部呈倒置的碗状,而外壳6的内部与外部相适应,即外壳6的内部也为呈倒置的碗状的安装腔,套筒1及驱动部5均安装在该安装腔内。由于外壳6的形状为对称型,因而在本实施例中,可采取将连接板701的截面设为圆形,使得连接板701与外壳6内的安装腔的截面相适应,并且将圆台702设于连接板701的中心,使得圆台702、外壳6同轴,外筒102的顶部设有与圆台702配合的外凸部106,圆台702与外凸部106之间通过螺栓螺母组件进行固定,此时,就需要在圆台702及外凸部106上设有互相配合的螺孔。在固定筒支架7时,将外凸部106搭在圆台702上,然后再通过螺栓螺母组件紧固。

如图3所示,复位系统4包括对称设于通槽103上下两侧侧壁的限位槽401,橡胶块3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与限位槽401配合的翼部303,翼部303滑动设于限位槽401内,并且限位槽401靠近橡胶块3的第一弧形部302的一侧侧壁与翼部303之间连接复位弹簧402。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弧形坡301的坡顶设有第二弧形部304,第二弧形坡105的坡顶在远离第二弧形部304的一侧设有与第二弧形部304适配的第三弧形部107,第一弧形部302、第二弧形部304、第三弧形部107同心设置。通过该设置,当第二弧形坡105的坡顶到达第二弧形部304后,第三弧形部107能够与第二弧形部304形成配合,防止驱动筒104再继续对橡胶块3形成挤压。

本实施例还可在驱动筒104的内壁上固定若干驱动块108,并在内筒101上开设与驱动块108配合的若干驱动槽109,以便于驱动筒104能够更便于驱动内筒101旋转位移。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驱动块108可与第二弧形坡105设于同一圆周上,因而,驱动槽109也与通槽103设于同一圆周上。驱动块108的一端与驱动筒104的内壁固定,另一端伸进驱动槽109内,并且驱动块108从初始位置移动到驱动槽109位于沿逆时针方向的前方的侧壁时的位移量与第二弧形坡105的坡顶从初始位置移动到第二弧形坡301的坡顶时的位移量一致,即当第二弧形坡105移动到第一弧形坡301的坡顶位置时,驱动块108恰好能够抵在驱动槽109的侧壁上,因而如果还需要再继续转动驱动筒104才能打开盖子时,第二弧形坡105不再对第一弧形坡301增加额外的挤压力,此时驱动块108能够驱动内筒101旋转,从而打开盖子。

本实施例中,驱动部5包括截面为圆心的驱动板501以及用于搭接驱动板501的轴承502,轴承502的定子与外凸部106固定连接,轴承502的转子与驱动板501连接,并且驱动板501设于轴承502的上方,而驱动筒104的顶部则与驱动板501固定连接,驱动板501与轴承502、驱动筒104均同心设置。驱动部5可采用手动驱动,也可采用电机驱动。当采用手动驱动时,可在外壳6的顶部开设把手,该把手的底部向下延伸至驱动板501,并与驱动板501固定连接,然后再旋转把手即可;当采用电机驱动时,可直接将电机固定安装在外壳6内,并使电机与固定板501的顶部中心固定,当然,该电机应当为低速电机,例如,其ye系列的低速电机,该电机的控制按钮可设于外壳6的外部,进而可通过按钮控制电机正转和反转。

在开盖时,本发明首先支撑臂2夹持于罐体上,然后再通过驱动部5,使得驱动筒104转动,通过第一弧形坡301与第二弧形坡105的配合,从而使橡胶块3与盖子的侧部夹紧配合,再继续转动驱动筒104,就可以打开盖子。由于橡胶块3与盖子的配合相比于人的手部与盖子的配合不易打滑,因而在罐体的盖子不易打开的情况下,使用本发明的开盖器,能够轻松打开罐体盖子。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