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型试管帽半自动拆装笔式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84491发布日期:2019-05-28 21:37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型试管帽半自动拆装笔式夹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试管帽夹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型试管帽半自动拆装笔式夹具。



背景技术:

试管帽用于对试管口进行密封,防止试管内的物质被外界污染,目前实验室或医院对试管帽进行夹取的方式大多采用人工徒手进行夹取,这种方式存在污染或者被污染的风险,所以需要开发一种便于对试管帽进行夹取的夹具以代替人工徒手夹取的方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结构合理、方便可靠的一种微型试管帽半自动拆装笔式夹具。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微型试管帽半自动拆装笔式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开花夹头、笔筒及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连接杆、弹簧及按压装置,所述开花夹头配合设置在笔筒端部位置处,并能与笔筒端部相配合进行开合动作;所述连接杆配合设置在笔筒内,且连接杆一端与开花夹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按压装置固定连接;所述弹簧在笔筒内且套设在连接杆上,通过按压按压装置来压缩弹簧同时带动连接杆运动,并通过连接杆带动开花夹头运动,从而实现开花夹头在笔筒端部位置的自动开合动作。

所述的一种微型试管帽半自动拆装笔式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开花夹头外端沿周向至少设置2个开花头内台阶,所述开花夹头外端在靠近开花头内台阶的位置处对应设置开花头内凹槽,且开花头内凹槽的直径大于开花头内台阶的直径;所述开花夹头的内部设有开花头第一内孔,且开花头第一内孔的直径小于开花头内台阶的直径,所述开花头第一内孔的底部设有开花头第二内孔,所述开花头第二内孔的直径小于开花头第一内孔的直径;所述的开花夹头的外表面开设有开花头第一斜面,所述开花头第一斜面的末端还设有开花头第一表面,所述开花夹头第二内孔内设有连接杆凸起,连接杆凸起固定连接在开花头第二内孔内并与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的一种微型试管帽半自动拆装笔式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笔筒的端部设有可拆卸连接的支撑指,所述支撑指包括支撑指本体、设置在支撑指本体上的第一支撑指凸起及设置在支撑指本体内部的支撑指内孔;所述笔筒上在与第一支撑指凸起相对的位置设有第二支撑指凸起。

所述的一种微型试管帽半自动拆装笔式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笔筒的一端设有笔筒第一斜面,所述笔筒第一斜面与开花头第一斜面相匹配,且笔筒第一斜面与笔筒中心线的夹角小于开花头第一斜面与笔筒中心线的夹角;所述笔筒第一斜面的底部开设有笔筒第一内孔,开花头第一表面配合设置在笔筒第一内孔内,且笔筒第一内孔的长度大开花头第一表面的长度;所述笔筒第一内孔的底部还开设有笔筒第二内孔,所述连接杆配合设置在笔筒第二内孔内,所述笔筒第二内孔的底部还开设有笔筒第三内孔,所述弹簧配合设置在笔筒第三内孔内,且笔筒第三内孔的长度小于弹簧的长度。

所述的一种微型试管帽半自动拆装笔式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开花头第一斜面与开花夹头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为0-90°。

所述的一种微型试管帽半自动拆装笔式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装置采用直接按压式结构,或采用间接按压式结构。

所述的一种微型试管帽半自动拆装笔式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接按压式结构采用按压头,所述按压头包括按压头凸起及按压头凸起一端的按压头端面,所述按压头凸起与支撑指内孔相配合。

所述的一种微型试管帽半自动拆装笔式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间接按压式结构包括压头、按压杆及固定轴,所述压头与支撑指内孔相配合,所述固定轴设置在支撑指本体内部,所述按压杆一端设置在固定轴上,另一端经过支撑指内孔穿出支撑指本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开花夹头配合设置在笔筒端部位置处,通过开花头第一斜面与笔筒第一斜面之间的配合,能够实现开花夹头对试管帽进行夹取或放开动作,从而避免了进行徒手操作,避免了污染或者被污染的风险。

2)笔筒内设置弹簧且弹簧套设在连接杆上,能够实现对试管帽进行自动夹取,提高了操作过程中便利性。

3)笔筒的一端可拆卸连接的设有支撑指,另一端设有第二支撑指凸起吗,提高了该夹具手持的便利性,省力高效。

4)该夹具结构紧凑、操作方便,且开花夹头的设置能够对试管帽进行稳定夹取,提高实验效率及实验过程的安全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直接按压式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间接按压式结构示意图;

图中:1-试管,101-试管内孔,2-试管帽,201-试管帽第一表面,202-试管帽第二表面,203-试管帽凹槽,204-试管帽凸起,205-试管帽第三表面,3-开花夹头,301-开花头内台阶,302-开花头内凹槽,303-开花头第一内孔,304-开花头第一斜面,305-开花头第一表面,306-开花头第二内孔,4-连接杆,401-连接杆凸起,5-笔筒,501-笔筒第一斜面,502-笔筒第一内孔,503-笔筒第二内孔,504-笔筒第三内孔,505-笔筒凹槽,506-第二支撑指凸起,6-弹簧,7-支撑指,701-支撑指内孔,702-第一支撑指凸起,8-按压头,801-按压头凸起,802-按压头端面,9-压头,10-按压杆,11-固定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2所示,一种微型试管帽半自动拆装笔式夹具,包括开花夹头3、开花头内台阶301、开花头内凹槽302、开花头第一内孔303、开花头第一斜面304、开花头第一表面305、开花头第二内孔306、连接杆4、连接杆凸起401、笔筒5、笔筒第一斜面501、笔筒第一内孔502、笔筒第二内孔503、笔筒第三内孔504、笔筒凹槽505、笔筒第二支撑指凸起506、弹簧6、支撑指7、第二支撑指内孔701、第一支撑指凸起702、按压头8、按压头凸起801、按压头端面802、压头9、按压杆10及固定轴11。

微型试管帽半自动拆装笔式夹具,包括开花夹头3、笔筒5及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连接杆4、弹簧6及按压装置,开花夹头3配合设置在笔筒5端部位置处,并能与笔筒5端部相配合进行开合动作;连接杆4配合设置在笔筒5内,且连接杆4一端与开花夹头3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按压装置固定连接;弹簧6在笔筒5内且套设在连接杆4上,通过按压按压装置来压缩弹簧6同时带动连接杆4运动,并通过连接杆4带动开花夹头3运动,从而实现开花夹头3在笔筒5端部位置的自动开合动作。

开花夹头3内部设有开花头内台阶301(对称设置4个),开花头内台阶301的一端设有开花头内凹槽302,开花头内凹槽302的直径大于开花头内台阶301的直径,在所述开花夹头3的内部还设有开花头第一内孔303,开花头第一内孔303的直径小于开花头内台阶301的直径,在开花头第一内孔303的底部还设有开花头第二内孔306,所述的开花头第二内孔306的直径小于开花头第一内孔303的直径,在所述的开花夹头的外表面开设有开花头第一斜面304,开花头第一斜面304与开花夹头3的中心线所呈一定的夹角,夹角角度小于等于90度。在开花头第一斜面304的末端还设有开花头第一表面305,所述的开花夹头第二内孔306内固定设置连接杆凸起401,连接杆凸起401固定连接在开花头第二内孔306内,所述的连接杆凸起401与连接杆4的一端固定连接。

笔筒5的一端设有笔筒第一斜面501,笔筒第一斜面501与开花夹头3的开花头第一斜面304匹配连接,所述的笔筒第一斜面501与笔筒5中心线的夹角小于开花头第一斜面304与笔筒5中心线的夹角。在笔筒5的第一斜面501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内孔502,第一内孔502的直径比开花头第一表面305的外径要略大且第一内孔502的长度要比开花头第一表面305的长度要大,在第一内孔的底部还开设有笔筒第二内孔503,所述的笔筒第二内孔503的直径比连接杆4的外径要大。在所述的笔筒第二内孔503的底部还开设有笔筒第三内孔504,所述的笔筒第三内孔504的内径比弹簧6的外径要略大,笔筒第三内孔504的长度比弹簧6的长度要略短,且笔筒第三内孔504的内径比按压头凸起801或压头9的外径要大,在所述的笔筒5的外表面还开设有笔筒凹槽505,所述的笔筒凹槽505至少设置两个。

笔筒5的端部设有可拆卸连接的支撑指7,所述支撑指7包括支撑指本体、设置在支撑指本体上的第一支撑指凸起702及设置在支撑指本体内部的支撑指内孔701;所述笔筒5上在与第一支撑指凸起702相对的位置设有第二支撑指凸起506。

实施例1:

连接杆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按压装置,连接杆4上在靠近按压装置的一端外表面还活动设有弹簧6。弹簧6的一端与按压头8的端面连接。按压装置采用直接按压式结构,直接按压式结构采用按压头8,所述按压头8包括按压头凸起801及按压头凸起801一端的按压头端面802,所述支撑指内孔701直径大于按压头凸起801的外径,且支撑指内孔701与按压头凸起801相配合。

实施例2:

连接杆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按压装置,连接杆4上在靠近按压装置的一端外表面还活动设有弹簧6。弹簧6的一端与压头9的端面连接。按压装置采用间接按压式结构。间接按压式结构包括压头9、按压杆10及固定轴11,所述压头9与支撑指内孔701相配合,所述固定轴11设置在支撑指本体内部,所述按压杆10一端设置在固定轴上,另一端经过支撑指内孔701穿出支撑指本体。

工作过程:

压入试管帽:一只手四指固定笔筒5,食指与第一支撑指凸起702接触,起限位作用,大拇指按压按压头8或按压杆10,由于支撑指7与笔筒5均由四指固定,此时按压头8在外力或压头9在按压杆10的作用下会相对笔筒5向下运动,按压头8或压头9会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连接杆4向下运动,此时套接在连接杆4外表面的弹簧6被压缩,与此同时,与连杆4另一端固定连接的开花夹头3也会向下运动,由于开花夹头3具有弹性,会自动向外张开。此时,另一只手将试管帽2拿起放入开花头内凹槽302内,使得开花头内凹槽302与试管帽2的试管帽第三表面205接触,松开按压头8或按压杆10,按压头8或压头9会在弹簧6的作用下向上运动,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连接杆4也向上运动,连接杆4会带动与连接杆4另一端固定连接的开花夹头3向上运动,开花头第一斜面304在笔筒第一斜面501的阻挡下被迫收缩,此时开花头内台阶301会与试管帽凹槽203接触,这样试管帽就被暂时固定在微型试管帽半自动拆装笔式夹具上。之后,再拿起该笔式夹具将试管帽第一表面201对准试管1的试管内孔101,小拇指与第二支撑指凸起506接触,用力将笔筒5下压,即可将试管帽2的试管帽第一表面201、试管帽第二表面202压入试管1的试管内孔101内。此时再用大拇指按压按压头8或按压杆10,按压头8在外力或压头9在按压杆10的作用下向下运动,按压头8或压头9会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连接杆4向下运动,此时套接在连接杆4外表面的弹簧6被压缩,与此同时,与连杆4另一端固定连接的开花夹头3也会向下运动,由于开花夹头3具有弹性,会自动向外张开。移开笔式夹具即可完成试管帽2的安装。

取出试管帽:一只手四指固定笔筒5,食指与第一支撑指凸起702接触,起限位作用,大拇指按压按压头8或按压杆10,按压头8在外力或压头9在按压杆10的作用下向下运动,按压头8或压头9会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连接杆4向下运动,此时套接在连接杆4外表面的弹簧6被压缩,与此同时,与连杆4另一端固定连接的开花夹头3也会向下运动,由于开花夹头3具有弹性,会自动向外张开。此时,另一只手将安装有试管帽2的试管1的拿起,将试管帽第三表面205放入开花头内凹槽302内,使得开花头内凹槽302与试管帽2的试管帽第三表面205接触,松开按压头8或按压杆10,按压头8或压头9会在弹簧6的作用下向上运动,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连接杆4也向上运动,连接杆4会带动与连接杆4另一端固定连接的开花夹头3向上运动,开花头第一斜面304在笔筒第一斜面501的阻挡下被迫收缩,此时开花头内台阶301会与试管帽凹槽203接触,这样试管帽就被暂时固定在微型试管帽半自动拆装笔式夹具上。再用另一只紧紧捏住试管1,一只手握住笔筒5,再用力将笔筒5倾斜移开,由于此时试管帽2被牢牢夹在开花头3内,此时试管帽2会被自动移出试管1内。然后再用大拇指按压按压头8或按压杆10,按压头8在外力或压头9在按压杆10的作用下向下运动,按压头8或压头9会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连接杆4向下运动,此时套接在连接杆4外表面的弹簧6被压缩,与此同时,与连杆4另一端固定连接的开花夹头3也会向下运动,由于开花夹头3具有弹性,会自动向外张开,试管帽2在重力作用下会自动脱落(试管帽第三表面205的外径小于开花头内台阶最小内径)。使用该发明可以更轻松拆装试管帽2,试管帽2在清洁后可以重复使用,大大提高了实验效率和笔帽2的利用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