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瓶传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99831发布日期:2019-12-13 19:04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玻璃瓶传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瓶灌装领域,具体涉及玻璃瓶传输装置。



背景技术:

在传统技术中,玻璃瓶灌装工艺中需要对玻璃瓶进行传输,针对玻璃瓶的传输普遍采用底部传送带和两侧挡带来实现,此种传输方式容易造成玻璃瓶之间发生摩擦、碰撞,造成玻璃瓶的前后倾倒,从而影响了玻璃瓶的传输质量,也提高了玻璃瓶损坏的风险,同时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在传输的末端安排工作人员进行检验,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玻璃瓶传输装置,以达到保证玻璃瓶的传输质量、降低玻璃瓶损坏的风险和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玻璃瓶传输装置,包含有一对水平且平行安放的水平杆和设置在水平杆之间的传送带;

所述水平杆的头端设有驱动轮,所述水平杆的尾端设有从动轮,所述驱动轮和从动轮的直径与所述水平杆的宽度一致,所述驱动轮、从动轮和水平杆上套有橡胶制成的辅助传送带,所述辅助传送带上设有数个与玻璃瓶匹配的凹口。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在水平杆上套设一橡胶制成的辅助传送带,并利用辅助传送带上的数个凹口来对玻璃瓶进行逐一传送,避免相邻的玻璃瓶发生碰撞,达到保证玻璃瓶的传输质量、降低玻璃瓶损坏的风险和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的目的。

作为优选的,所述辅助传送带的内部中空,且每个凹口的中心设有连通辅助传送带内部的通孔,所述辅助传送带的上表面设有吸风口,所述吸风口通过气管连接有吸气泵,所述吸气泵固定连接在所述辅助传送带上。通过吸风口、吸气泵和通孔实现凹口处气压的降低,保证了凹口处的玻璃瓶的稳定,也便于将处在凹口边缘处的玻璃瓶来回凹口的正确位置,进一步保证了玻璃瓶的传输质量。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在水平杆上套设一橡胶制成的辅助传送带,并利用辅助传送带上的数个凹口来对玻璃瓶进行逐一传送,避免相邻的玻璃瓶发生碰撞,达到保证玻璃瓶的传输质量、降低玻璃瓶损坏的风险和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的目的。

2.本实用新型通过吸风口、吸气泵和通孔实现凹口处气压的降低,保证了凹口处的玻璃瓶的稳定,也便于将处在凹口边缘处的玻璃瓶来回凹口的正确位置,进一步保证了玻璃瓶的传输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玻璃瓶传输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

1.水平杆2.传送带3.驱动轮4.从动轮5.辅助传送带6.凹口

7.通孔8.吸气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玻璃瓶传输装置,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在在水平杆上套设一橡胶制成的辅助传送带,并利用辅助传送带上的数个凹口来对玻璃瓶进行逐一传送,避免相邻的玻璃瓶发生碰撞,达到保证玻璃瓶的传输质量、降低玻璃瓶损坏的风险和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的目的。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玻璃瓶传输装置,包含有一对水平且平行安放的水平杆1和设置在水平杆之间的传送带2;

所述水平杆的头端设有驱动轮3,所述水平杆的尾端设有从动轮4,所述驱动轮和从动轮的直径与所述水平杆的宽度一致,所述驱动轮、从动轮和水平杆上套有橡胶制成的辅助传送带5,所述辅助传送带上设有数个与玻璃瓶匹配的凹口6,且两侧对称的凹口正好包裹住玻璃瓶,所述辅助传送带的内部中空,且每个凹口的中心设有连通辅助传送带内部的通孔7,所述辅助传送带的上表面设有吸风口(未画出),所述吸风口通过气管连接有吸气泵8,所述吸气泵固定连接在所述辅助传送带上。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使用步骤如下:再如图1所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左侧的驱动轮3在电机(未画出)驱动下顺时针转动,右侧的驱动轮在电机驱动下逆时针转动,且左右两侧的驱动轮同步驱动,当玻璃瓶进入到传送带头端是,随着驱动轮3带动辅助传送带6转动,使得玻璃瓶正好处于凹口6内,同时利用两侧对称的凹口保证玻璃瓶的稳定(不同的玻璃瓶可选择带有不同尺寸凹口的辅助橡胶带,玻璃瓶的尺寸较大一点时可利用橡胶的伸缩性使得辅助传送带继续使用),开启吸气泵8,吸气泵8通过气管将辅助传送带内的气体抽离,并利用通孔7将凹口6处的气压降低,保证了凹口处的玻璃瓶的稳定,也便于将处在凹口边缘处的玻璃瓶来回凹口的正确位置,进一步保证了玻璃瓶的传输质量。

通过以上的方式,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玻璃瓶传输装置,通过在在水平杆上套设一橡胶制成的辅助传送带,并利用辅助传送带上的数个凹口来对玻璃瓶进行逐一传送,避免相邻的玻璃瓶发生碰撞,达到保证玻璃瓶的传输质量、降低玻璃瓶损坏的风险和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的目的。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玻璃瓶传输装置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