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码布和用于焊缝的无损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03013发布日期:2020-04-07 21:22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编码布和用于焊缝的无损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焊缝检测,尤其涉及一种编码布和具有该编码布的用于焊缝的无损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核电厂核电管道的焊缝的无损检测中,通常采用超声波探测手段对焊缝进行检测,其做法是通过工人手持超声操作工具直接对焊缝进行扫描,以检测焊缝的各部分是否存在裂纹。然而,由于工人在手持超声操作工具对焊缝进行扫描时,容易在移动过程中没有把手持超声操作工具移动至焊缝的全部位置上,这样会对焊缝进行漏检,当焊缝的被漏检位置碰巧存在裂纹缺陷,那是非常危险的,容易在后续管道的使用过程中引发安全事故。

因此,亟需一种能够可靠辅助检测焊缝缺陷的编码布及具有该编码布的用于焊缝的无损检测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编码布,其能够对焊缝进行辅助无损检测,有效降低焊缝缺陷的漏检率和提升复检速度,并在发现缺陷时迅速定位缺陷位置,从而有效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焊缝的无损检测装置,其能够对焊缝进行无损检测,有效降低焊缝缺陷的漏检率和提升复检速度,并在发现缺陷时迅速定位缺陷位置,从而有效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为了实现上有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编码布,用于对焊缝进行辅助无损检测,所述编码布具有若干检测区域,所有所述检测区域依次沿横向和纵向排列并布满所述编码布,每一所述检测区域具有一电子标签,每一所述电子标签包含其位置信息及对应的独立编码信息。

较佳地,所述电子标签为一具有所述位置信息和所述独立编码信息的二维码。

具体地,所述二维码黏贴或喷涂于所述检测区域的上表面。

较佳地,将每一检测区域的中心点的坐标作为对应电子标签的位置信息。

较佳地,所有的检测区域的尺寸相同。

具体地,所述检测区域的尺寸为10mm*10mm。

较佳地,所述编码布的宽度不小于所述焊缝的宽度的四倍。

较佳地,所述编码布为特氟龙涂覆玻璃纤维布。

较佳地,所述编码布设有黏贴件。

相应地,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用于焊缝的无损检测装置,其包括处理单元、显示单元、检测仪和编码布,所述编码布如上所述,所述检测仪和所述显示单元分别电连接所述处理单元,所述检测仪扫描所述编码布以获取任意检测区域的电子标签以及对应位置的探伤信息并输送至所述处理单元,所述处理单元识别所述电子标签的独立编码信息和位置信息,并在所述显示单元的对应位置显示所述探伤信息和独立编码信息。

较佳地,所述检测仪包括超声波探头和红外线探头,所述超声波探头用于对所述焊缝进行探伤,所述红外线探头用于扫描所述检测区域的独立编码信息和位置信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编码布的所有检测区域依次沿横向和纵向排列并布满编码布,每一检测区域具有一电子标签,且每一电子标签包含有其位置信息和独立编码信息,使得编码布的任意位置均具有与之一一对应的检测区域,编码布包覆焊缝时,编码布上的任一检测区域与焊缝的对应位置一一对应,操作者通过检测仪扫描编码布以获取任意检测区域的电子标签以及对应位置的探伤信息并输送至处理单元,处理单元识别电子标签的独立编码信息和位置信息,并在显示单元的对应位置显示探伤信息和独立编码信息,使得操作者能够通过显示单元实时查看扫描过程是否存在漏检,当发现漏检时操作者能够根据漏检的检测区域对应的独立编码信息迅速进行复检,有效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有效降低漏检率和提升复检速度;扫描结束后,操作者能够根据位置信息和探伤信息迅速定位焊缝上的缺陷位置,以便于后续对缺陷位置进行处理,大大提升后续处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焊缝的无损检测装置与核电管道的配合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焊缝的无损检测装置的电路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核电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编码布包覆于焊缝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编码布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检测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编码布下表面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1-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用于焊缝101的无损检测装置,适于对核电管道1上的焊缝101进行无损检测,其包括处理单元10、显示单元20、检测仪30和编码布40,检测仪30和显示单元20分别电连接处理单元10。其中,编码布40具有若干检测区域41,所有检测区域41依次沿横向和纵向排列并布满编码布40,即在编码布40的表面形成如图5所示的呈矩阵式布置的多个检测区域41,每一检测区域41具有一电子标签,每一电子标签包含当前检测区域41的位置信息及对应的独立编码信息,独立编码信息用于对该检测区域41的排列顺序进行独一无二的编号,以便于按编号顺序扫描检测区域及有效检查扫描情况。而位置信息用于确定任一检测区域41的位置,以使当编码布40平整并完全包覆焊缝101时,编码布40上的任一检测区域41与焊缝101的对应位置建立一一对应关系,并可通过任一检测区域41的位置信息定位焊缝101的对应位置。

任一检测区域41为具有对应位置信息和对应独立编码信息的二维码,该二维码黏贴或喷涂于对应检测区域41的上表面,以使编码布40的表面构成矩阵式二维码集合。优选的,将每一检测区域41的中心点的坐标作为对应电子标签的位置信息,将该检测区域41的中心点的坐标记为定位坐标点411,定位坐标点411与当前检测区域41的位置信息相对应,编码布40平整并完全包覆焊缝101时,编码布40与焊缝101的相对位置便可确定,当任一检测区域41对应的焊缝101位置存在缺陷时,操作者能够依据当前检测区域41的定位坐标点411对缺陷进行准确定位。

参阅图1、图2、图4和图5,本实施例的检测仪30包括超声波探头31和红外线探头32,超声波探头31用于对焊缝101进行探伤,红外线探头32用于扫描检测获取区域41的独立编码信息和位置信息。这里的超声波探头31和红外线探头32同时集合在检测仪30上且两探头位置重合,以使得本实施例的检测仪30兼具扫码功能和探伤功能,并能够随着检测仪30的移动同步的对同一检测区域41进行扫码和探伤。检测仪30通过红外线探头32扫描编码布40以获取任意检测区域41的独立编码信息和位置信息并发送至处理单元10,检测仪30通过超声波探头31扫描任意检测区域41时,超声波透过编码布40探测对应的焊缝101以获取焊缝101对应位置的探伤信息并发送至处理单元10,处理单元10识别并将获取到的独立编码信息、位置信息和探伤信息实时生成检测报告,显示单元20用于实时显示检测报告。

其中,本实施例的检测报告具体为一表格,表格具有与编码布40的检测区域41一一对应的表格单元,处理单元10将所有的独立编码信息、位置信息和探伤信息填入对应的表格单元,显示单元20用于实时显示表格。如将已扫描且不具有缺陷的检测区域41对应的表格单元标记为红色,将已扫描且具有缺陷的检测区域41对应的表格单元标记为绿色,不对未扫描的检测区域41对应的表格单元进行颜色标记。这样,操作者就能够通过显示单元20显示的表格实时直观了解到焊缝101的检测结果。当然,本实施例的检测报告还可以通过诸如区域图、线条图、柱状图等其他形式表示,且不同的检测结果也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进行区分,在此不做赘述。

参阅图4-图6,所有的检测区域41的尺寸相同,优选地,检测区域41的尺寸均为10mm*10mm,以使得所有的检测区域41能够将整个焊缝101细分为多个与检测区域41的尺寸一一对应的部分,提升检测精度,并使得发现焊缝101存在缺陷时,能够借助检测区域41的定位坐标点411快速定位缺陷位置。进一步的,编码布40的宽度不小于焊缝101的宽度的四倍,避免因编码布40的宽度过小而不能有效包覆焊缝101,从而有效防止漏检。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的检测区域41的尺寸和编码布40的整体尺寸根据实际焊缝101的尺寸进行灵活设置,以保证检测区域41能够符合检测精度要求,以及保证编码布40能够有效平整并完全包覆焊缝101,在此不做限定。

每个检测区域41均有独立编码信息和位置信息,且编码布40的所有检测区域41是呈矩阵布置的,操作者凭肉眼即可按顺序依次扫描不同的检测区域41。另外,表格实时显示在显示单元20上,操作者可以通过显示单元20获得实时检测反馈以判断扫描过程是否存在漏检,当发现漏检时操作者可马上对漏检部分进行复检,从而能够有效避免因漏检而引起的安全事故。当扫描过程中发现检测区域41对应的焊缝101的位置出现缺陷时,该缺陷会通过缺陷所在的检测区域41的独立编码信息直接实时反馈在表格的对应表格单元上,操作者根据该检测区域41的定位坐标点411即可定位缺陷的具体位置。

较佳者,本实施例的编码布40为特氟龙涂覆玻璃纤维布,该类布料可以在介于-60℃与300℃的温度区间范围内长期使用,因而具有优良的耐候性。另外,该类布料还具有良好的机械特性、电绝缘性和耐化学腐蚀性,可以满足核电管道1的温度较高、工作环境较复杂的工况的使用要求。

参阅图4、图5和图7,所述编码布40设有黏贴件42,该黏贴件42可以分设置在编码布40的下表面以直接粘附在核电管道1上,从而包覆焊缝101。当然,黏贴件还可以分别设置在编码布40边沿位置的上表面的余料部分和其对应的下表面,以使黏贴件两相对边沿能够相互粘合以包裹核电管道1,从而包覆焊缝101。通过黏贴的方式,使得本实施例的编码布40与核电管道1能够实现无损安装,以便于编码布40的重复利用,当然,编码布40还可以通过钉装的方式包覆核电管道1,在此不做限定。这里需注意,编码布40需要无皱褶的贴在焊缝101上,并完全包覆焊缝101,以使得任一检测区域41能够完全贴合在焊缝101上,从而保证任意检测区域41与焊缝101的位置是唯一确定的。

下面将对本实施例的用于焊缝101的无损检测装置的工作过程进行说明:

参阅图1-图7,首先,通过黏贴件42将编码布40平整并完全包覆固定在焊缝101上,并标记编码布40的边和/或角在焊缝101的所在位置,以便于后续辅助焊缝101的缺陷位置。然后将检测仪30依次扫描各个检测区域41,显示单元20实时将各个检测区域41的独立编码信息、位置信息和探伤信息填入对应的表格单元,当将所有的检测区域41均扫描完后,表格会形成一个与所有的检测区域41一一对应的完整的编码区域,以完成一焊缝101的检测;当扫描过程存在漏检时,表格会缺失部分编码区域,需要复检缺失部分编码区域对应的检测区域;当表格单元存在异常时,即提示该异常检测区域41对应的焊缝101的位置存在缺陷,需要进行后续修复,操作者可以根据该检测区域41的定位坐标点411并配合编码布40的边和/或角在焊缝101的所在位置以准确定位缺陷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超声波信号采用的是涡流探伤技术对焊缝101进行探伤,由于只有金属才会对涡流进行传递,超声波仅对金属缺陷起作用,而编码布40为非金属材质,超声波并不会对编码布40进行探伤,即编码布40包覆于焊缝101时不会影响检测仪30对焊缝101的正常探伤。另外,如果本实施例的检测仪30采用其他诸如x射线探伤技术对焊缝101进行探伤时,由于布的密度远小于金属的密度,所以x射线探伤技术也不会影响检测仪30对焊缝101的正常探伤。

结合图1-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编码布40的所有检测区域41依次沿横向和纵向排列并布满编码布40,每一检测区域41具有一电子标签,且每一电子标签包含有其位置信息和独立编码信息,使得编码布40的任意位置均具有与之一一对应的检测区域41,编码布40包覆焊缝101时,编码布40上的任一检测区域41与焊缝101的对应位置一一对应,操作者通过检测仪30扫描编码布40以获取任意检测区域41的电子标签以及对应位置的探伤信息并输送至处理单元10,处理单元10识别电子标签的独立编码信息和位置信息,并在显示单元20的对应位置显示探伤信息和独立编码信息,使得操作者能够通过显示单元20实时查看扫描过程是否存在漏检,当发现漏检时操作者能够根据漏检的检测区域41对应的独立编码信息迅速进行复检,有效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有效降低漏检率和提升复检速度;扫描结束后,操作者能够根据位置信息和探伤信息迅速定位焊缝101上的缺陷位置,以便于后续对缺陷位置进行处理,大大提升后续处理效率。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