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沥青拌合站燃气管道的阀门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82706发布日期:2021-10-16 12:18阅读:6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沥青拌合站燃气管道的阀门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全防护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沥青拌合站燃气管道的阀门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已经公开了一种沥青拌合站燃烧系统的燃气管道连接装置,连接装置上安装多个阀门,对燃气管道内的燃气密度进行精确控制,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位于室外的、露天环境的阀门使用寿命都比位于室内的阀门使用寿命短,这样情况需要经常更换阀门,才能保证管道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沥青拌合站燃气管道的阀门防护装置,保护位于室外环境的阀门不受露天环境的影响,避免因为环境因素影响阀门的使用寿命。
4.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5.一种用于沥青拌合站燃气管道的阀门防护装置,包括防护组件和两个紧固件;紧固件包括两个半环,两个半环的端部开合连接,两个半环的另一个端部均连接固定板,两个固定板上均开有供螺栓穿过的通孔,两个固定板可在螺栓的作用下相互靠近接触,紧固件为一个可开合的环状结构,需要固定两个半环的位置时,使用螺栓穿过两个半环上的连接板上的通孔即可;防护组件包括两个防护半板,两个防护半板均为弧形板,两个防护半板端部开合连接,两个防护半板另一个端部通过弧形搭扣可拆卸连接,弧形搭扣的弧度需要与防护半板的弧度贴合,两个防护半板可拆卸连接的一端均开有供阀门组件的阀轴穿过的缺口,防护组件也是一个可开合的结构,不过与紧固件比较,防护组件要宽一些;两个紧固件安装在阀门组件两侧的管道上,防护组件的两个防护半板的边缘放置于紧固件的表面上,两个防护半板扣合时,需要保证两个防护半板与两个紧固件形成的空间将阀门组件的阀体全部包裹在内,阀轴从防护半板的缺口处延伸出去。
6.进一步的,防护半板表面固定连接半环形台,两个半环形台拼合形成供阀轴穿过的内腔;阀门防护装置还包括紧固螺栓,半环形台表面开有多个与紧固螺栓适配的螺纹孔,紧固螺栓穿过阀门手柄、与半环形台上的任一螺纹孔紧固连接;两个防护半板扣合时,两个半环形台就扣合在一起形成了完整的环形台状结构,半环形台表面的螺纹孔沿着半环形台的表面尽量多的分布;如果阀门手柄上没有适合紧固螺栓穿过的孔洞,需要在阀门手柄上开一个孔以供紧固螺栓穿过。
7.进一步的,紧固件与防护组件相互接触的表面上设有密封层;防护组件的两个防护半板相互接触的表面上设有密封层;两个防护半板与阀轴接触的表面上设有密封层;密封层一般为硅胶材质,有一定的弹性,并且密封层还要有一定的厚度,保证两个防护半板和两个紧固件形成的空间是密闭的,没有缝隙的。
8.进一步的,两个紧固件均螺纹连接多个支撑杆;紧固件一部分表面与防护组件接
触,另一部分螺纹连接支撑杆,支撑杆一端与紧固件连接,另一端放置在地面上或者其他平台,对整个阀门或者管道或者防护装置起一个支撑作用。
9.进一步的,支撑杆包括多个可相互螺纹连接拼合的连接杆,多个连接杆同轴连接,根据使用环境组装不同长度的支撑杆,在一些复杂的环境,可以因地制宜,选择合适长度的支撑杆进行使用;多个连接杆螺纹连接成一个支撑杆,头部的连接杆和尾部的连接杆均有一个端部是空置的,其中一个端部与紧固件螺纹连接,另一个端部放置在地面上或者其他平台上。
10.进一步的,一个紧固件固定连接两个支撑杆;两个支撑杆中轴线的夹角为60度;一般一个紧固件固定连接两个支撑杆,两个支撑杆与地面一起形成了一个等边三角形,形成一个起支撑作用的稳定结构。
11.进一步的,还包括燃气报警器,燃气报警器安装在两个紧固件之间的管道上,要保证防护装置包覆阀体时,燃气报警器也要被包覆进去。
12.进一步的,防护组件的两个防护半板的端部通过合页开合连接;紧固件的两个半环的端部通过合页开合连接;选择一个长度适宜的合页连接紧固件的两个半环即可;由于防护半板较宽,一般要选择两个较长的合页来连接两个防护半板,保证两个防护半板转动时的稳定性。
13.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通过两个紧固件、一个防护组件形成了一个用于安放阀体的防护空间,保护阀体不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并且防护组件上还开有供阀轴穿过的缺口,在起到防护作用的同时,保证阀门组件能够正常使用;并且设置支撑杆,一方面可以支撑防护装置本身的重量,避免防护装置对管道进行重量压迫,另一方面也可以对管道本身的重量以及阀门本身的重量形成一个支撑;本实用新型还设计了阀门手柄的限位结构,对手柄的位置进行限定,避免因为外界的干扰导致阀门手柄不受控转动。
附图说明
15.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紧固件的安装结构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安装结构图。
18.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0019]1‑
紧固件,101

半环,102

固定板,2

防护组件,201

防护半板,202

弧形搭扣,3

燃气报警器,4

支撑杆,401

连接杆,5

半环形台,501

螺纹孔,6

紧固螺栓,7

阀轴,8

阀门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0021]
实施例
[0022]
一种用于沥青拌合站燃气管道的阀门防护装置,如图1

2,包括防护组件2和两个紧固件1;紧固件1包括两个半环101,两个半环101端部通过合页开合连接,两个半环101的另一个端部均连接固定板102,两个固定板102上均开有供螺栓穿过的通孔,两个固定板102可在螺栓的作用下相互靠近接触;使用紧固件1时,两个半环101上的固定板102相互远离,将管道包在两个半环101中,闭合两个半环101,使得两个固定板102相互接触,然后使用螺栓将两个固定板102固定起来。
[0023]
防护组件2包括两个防护半板201,两个防护半板201均为弧形板,两个防护半板201端部通过合页开合连接,两个防护半板201另一个端部通过弧形搭扣202可拆卸连接,两个防护半板201可拆卸连接的一端均开有供阀门组件的阀轴7穿过的缺口。
[0024]
两个紧固件1安装在阀门组件两侧的管道上,两个紧固件1之间的距离要和防护组件2适配,使得防护组件2的两个防护半板201扣合时,防护半板201的边缘处于紧固件1表面上,保证阀门组件的阀体位于两个防护半板201与两个紧固件1形成的空间内。
[0025]
在实际使用的时候,虽然阀体被保护起来了,但阀门手柄8还在外面,有时候阀门手柄8会在意外的情况下转动,导致整个管道系统出现一些燃气密度调整不精确的问题,因此设置了阀门手柄8限位装置对阀门手柄8进行限位,防护半板201的缺口处设置了半环形台5,半环形台5在防护半板201表面沿缺口边沿固定连接,两个半环形台5拼合形成供阀轴7穿过的内腔,半环形台5的表面上设置多个螺纹孔501,螺纹孔501在半环形台5的表面上均匀分布,一般沿着半环形台5的周向方向紧密分布,紧固螺栓6可穿过阀门手柄8、与半环形台5上的任一螺纹孔501紧固连接,固定阀门手柄8的位置,避免因为外界的干扰,导致阀门手柄8意外转动。
[0026]
紧固件1与防护组件2相互接触的表面上设有密封层;防护组件2的两个防护半板201相互接触的表面上设有密封层;两个防护半板201与阀轴7接触的表面上设有密封层;密封层一般为硅胶材质,根据安装位置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厚度,防护半板201和半环101本来就是紧密接触的,密封层只需要较薄的一层填充两者间的缝隙即可,但两个防护半板201之间由于会隔着两个固定板102,因此两个防护半板201的间隙较宽,就需要设置比较厚的密封层来填充这个间隙,防护半板201和阀轴7之间也会有一定的间隙,根据间隙的大小设置厚度合适的密封层填充。
[0027]
由于阀门本身、防护装置本身以及管道都是具有一定重量的,如果没有东西进行支撑,管道容易弯曲,因此我们设置了支撑杆4对装置以及阀门进行支撑,两个紧固件1均螺纹连接多个支撑杆4,一般一个紧固件1连接两个支撑杆4,并且两个支撑杆4之间的夹角为60度,这样两根支撑杆4和底面会形成等边三角形结构,较为稳固,也可以设置一个支撑杆4直接放置在紧固件1和底面之间,或者可以设置三个或者其他数量的支撑杆4,以成功对阀门、防护装置以及管道进行支撑为准;支撑杆4包括多个连接杆401螺纹连接拼合组成,多个连接杆401同轴螺纹连接,根据所需长度,选择合适数量的连接杆401进行连接,其中一个连接杆401一端与紧固件1螺纹连接。
[0028]
由于管道用来输送天然气,而天然气有泄露危险,为了避免由于天然气泄露带来的安全隐患,安装一个燃气报警器3在两个紧固件1之间的管道上,当防护组件2和紧固件1组成的密闭空间中有燃气泄露,燃气报警器3就会发出警报,提醒工作人员进行处理。
[0029]
使用本防护装置时,先将两个紧固件1安装在阀门两边的管道上,调节好两个紧固
件1之间的位置,然后将防护组件2覆盖上去,扣紧弧形搭扣202,然后确认阀门手柄8的位置,使用紧固螺栓6对阀门手柄8进行限位,根据环境判断时候需要支撑杆4,如果需要的话,选择合适数量的连接杆401组装成长度适宜的支撑杆4,然后将支撑杆4与紧固件1螺纹连接。
[0030]
紧固件1和防护组件2以及支撑杆4都是可拆卸连接的设计,这样使用的时候会灵活一些,如果一个部件损坏了,那只需要更换损坏的部件即可,不需要整体更换,有较强的灵活性。
[0031]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