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管开盖合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84921发布日期:2021-12-15 05:41阅读:76来源:国知局
试管开盖合盖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试管开盖合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试管开盖合盖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市场上的试管帽盖形式有螺旋帽与直拔帽等方式。试管的开盖工作操作大多数是由医务人员手动完成。包括但不限于,如在新冠肺炎病毒样本采样检测中,检测量巨大,临时划分的检验区域还需要医务人员手工拧开试管盖,提取样本,采样完毕后还需手动再将试管盖拧回,这种操作存在以下不足:由于试管内具有一定的负压,如果试管中样本为液体形态,手动开盖的过程中,如果力度把握不当,在开盖的瞬间会引起试管内液体的晃动,从而导致液体的洒落,易对液体样本造成污染。如在新冠肺炎检测过程中,医护人员需手动开盖取样,这样操作使医护人员手直接与样本发生接触,并且又直接面对管内样本气溶胶的污染,管内的气溶胶对操作人员所造成的潜在生物污染的威胁,而且手动开盖的效率极低,增加了医护人员体力消耗,人工劳动强度大。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试管开盖合盖装置,旨在实现自动化操作,降低感染风险,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试管开盖合盖装置,包括:
5.机台;
6.输送组件,所述输送组件包括试管座,所述试管座设有供试管放入的开口,所述试管座可移动设于所述机台;
7.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安装于所述机台并位于所述输送组件上方,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升降部;以及
8.开盖组件,所述开盖组件与所述升降部固定连接;
9.其中,所述试管座相对于所述机台移动至所述开盖组件的下方,所述升降组件驱动所述开盖组件朝向所述试管座运动,以使所述开盖组件能将放入的试管上的试管盖打开或者将打开的试管盖盖合到该试管上。
10.可选地,还包括试管固定部,所述试管座移动至所述开盖组件下方时,所述试管固定部能接触所述试管座上的试管并使该试管相对固定于所述试管座。
11.可选地,所述试管固定部设于所述机台,所述试管固定部设有凹槽,所述试管座设有避让口,所述凹槽能通过所述避让口与所述试管座配合将所述试管相对于所述试管座固定。
12.可选地,所述开盖组件包括开盖驱动部和开盖部,所述开盖驱动部与所述升降部固定连接,所述开盖驱动部与所述开盖部传动连接,所述开盖驱动部驱动所述开盖部对试管盖进行开盖/合盖操作。
13.可选地,所述开盖驱动部为夹爪旋转部,所述开盖部为夹爪,所述夹爪旋转部连接
所述夹爪,所述夹爪旋转部能带动所述夹爪进行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
14.可选地,所述试管座还包括输送台和试管座本体,所述试管座本体与所述输送台固定连接,所述输送组件可驱动所述输送台相对所述机台移动。
15.可选地,所述机台设有滑槽,所述输送组件设于所述滑槽中,所述输送台可沿所述滑槽移动,所述试管座能从所述滑槽中外露。
16.可选地,所述机台包括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所述第一基座与第二基座相互垂直,限定出第一区域,所述输送组件设于所述第一基座,所述升降组件设于所述第二基座,且所述输送组件与所述升降组件都位于所述第一区域。
17.可选地,还包括防护罩,所述防护罩设于所述第一区域,所述防护罩开设有供所述试管座通过的过口。
18.可选地,还包括气溶胶吸附器,所述气溶胶吸附器连通所述第一区域,所述气溶胶吸附器能使所述第一区域处于负压状态。
19.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机台,用以安装输送组件、升降组件、开盖组件,所述开盖组件与所述升降组件相连,所述开盖组件与所述升降组件位于所述输送组件上方,所述输送组件包括用于放置试管的试管座,并且所述试管座能在机台中移动到所述开盖组件下方,所述升降组件能使所述开盖组件进行升降运动,以使所述开盖组件能对所述试管座中放入的试管进行开盖或合盖动作。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试管开盖合盖装置(去除防护罩和部分基座)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图1中试管固定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图1中开盖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图1中输送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5为图1中升降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6为本实用新型试管开盖合盖装置剖去部分结构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7.附图标号说明:
[0028][0029][0030]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32]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33]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
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34]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开盖合盖装置。
[0035]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开盖合盖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6]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开盖合盖装置,包括:
[0037]
机台10;
[0038]
输送组件20,所述输送组件20包括试管座21,所述试管座21设有供试管放入的开口211,所述试管座21可移动设于所述机台10;
[0039]
升降组件40,所述升降组件40安装于所述机台10并位于所述输送组件 20上方,所述升降组件40包括升降部43;以及
[0040]
开盖组件30,所述开盖组件30与所述升降部43固定连接;
[0041]
其中,所述试管座21相对于所述机台10移动至所述开盖组件30的下方,所述升降组件40驱动所述开盖组件30朝向所述试管座21运动,以使所述开盖组件30能将放入的试管上的试管盖打开或者将打开的试管盖盖合到该试管上。
[0042]
机台10是用于安置设备的基座,只要能使设备能进行安装即可,本技术不对机台10结构、形状做任何限定。开盖合盖装置可以通过电源对装置进行供电,该电源可以是外部电源,也可是开盖合盖装置自带电源。输送组件20 包括驱动电机23、滑轨24、试管座50,在驱动电机23的带动下,试管座能在滑轨24上进行移动;在本实施例中升降组件40包括升降电机41、升降滑轨42、升降部43,升降部43为一个升降台,所述升降台通过升降电机41的带动在升降滑轨42中进行升降运动,其中,开盖组件30的安装部36与升降组件40的升降部43固定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升降部43可以是插销,可以是挂钩,升降滑轨42也可是传动链,亦或是升降滑轨42和升降部43为齿轮啮合方式进行升降,实现升降部43升降运动的实现方式多种多样,不再一一进行赘述。
[0043]
当需要对待检测的试管进行操作时,将该试管放入输送组件20的试管安装座中,安装座上方开设有供试管放入的开口211,通常情况下试管呈圆筒状,因此,该开口211可设为圆筒状使放入的试管不至于前后左右进行倾斜,即保持竖直状态,方便后续开盖或合盖操作,当然对于试管放入试管座21后保持竖直状态的实现方式很多,假使试管座21开设的不是圆筒的开口211,也只需在开口211上方设置可翻转的卡扣也能实现,因此,对于试管座21开口 211设置形式可以是多样的,并且由于试管的材质类型不同,对于一些玻璃类的试管,如果试管座21材质过硬,可能在人工放入试管的操作过程中,使得试管破裂,因此,试管座21还可以在开口211内设置保护层,或者采用较为润滑的材质进行制作,如塑料等。
[0044]
当需要待检测的试管随着试管安装座运动到开盖组件30下方时,升降组件40升降部43带动开盖组件30进行移动,当开盖组件30移动到待测试管盖位置,开盖组件30即会对试管盖进行开盖/合盖操作,这过程分为两个进程,进程一:开盖,待测试管运动至开盖组件30下方,开盖组件30在升降部43 带动下运动至试管盖位置,开盖组件30对试管进行开盖操作,开盖完成后升降部43带动试管上升原位或保持不动,试管座21从开盖组件30下方回到原来位置,即初始试管放入位置,操作人员对开盖后的试管进行检测操作。进程二:合盖,检测完成后,试管座21在从该位置带着检测完成的试管运动至开盖组件30的下方,开盖组件30将试管盖安装回检测完成的试管上,试管座21带着安装完试管盖的试管返回试管放入位置,以供操作人员对试管进行更换。因为试管的种类具有多样性,如螺纹扣合式、拔插扣合
式、翻转扣合式,因此开盖组件30对于不同的试管种类可以采用不同方式,如吸盘、夹爪 35、旋转台等。
[0045]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采用机台10、移动组件、升降组件40、开盖组件30,移动组件、升降组件40、开盖组件30安装于机台10,开盖组件30与升降组件40连接,移动组件位于开盖组件30下方,移动组件具有试管安装座,操作人员能将待测试管放入试管安装座中,试管安装座将待测试管移动至开盖组件30下方,开盖组件30在升降组件40的带动下运动至待测试管的试管盖处,对试管盖进行开盖或合盖操作,实现自动化操作,避免人工对试管开盖、合盖操作可能的污染或感染风险,有效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并且提高了检测效率,降低人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高。
[0046]
进一步地,试管开盖合盖装置100还包括试管固定部50,所述试管座21 移动至所述开盖组件30下方时,所述试管固定部50能接触所述试管座21上的试管并使该试管相对固定于所述试管座21。
[0047]
当试管座21带动试管运动至开盖组件30的下方进行开盖操作时候,可能出现试管盖扣合过紧,导致试管会跟随开盖组件30开盖方向运动,因此,通过设置试管固定部50避免出现上述情况,试管固定部50可以设置在试管座上,如,将待测试管放入试管座中后,通过扣盖榫接方式将试管和试管座的开口211之间的间隙进行缩小或者通过弹簧夹持方式进行固定。试管固定部50也可以设置在机台10上,当试管座21移动至试管座位置时,试管固定部50可以将试管进行固定。
[0048]
可选地,所述试管固定部50设于所述机台10,所述试管固定部50设有与试管相匹配的凹槽521,所述试管座设有避让口212,所述凹槽521能通过所述避让口212与所述试管座21配合将所述试管相对于所述试管座21固定。
[0049]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试管固定部50为块状,分为外部51和内部52两部分,其中外部51中间开设有凹槽521,该凹槽521能让避让口 212中的试管部分置于凹槽521中,因为凹槽521部分具有比较大的摩擦力,因此能包裹试管进行固定,当然试管固定部50也能为其他的形状,凹槽521 是一个或多个都行,亦或是凹槽521不与避让口212配合从而将试管固定,而是处于试管外露试管座21部分,进行卡接亦可,这是因为,本技术试管固定部50采用弹性固定部,即使将试管固定部50置于试管外露于试管座21部分对试管进行卡接,也不会对试管造成损害,凹槽521形状可根据需求进行设置,以匹配固定多种类型试管,不失一般性,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试管固定部50的凹槽521呈圆弧设置,弹性设置凹槽521能通过试管座21 的避让口212包裹待测试管,圆弧形状的凹槽521能对圆弧形的试管瓶身贴合紧密,在试管座21的避让口212的配合下,使得待测试管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固定在试管座21中,即试管座21的避让口212能对凹槽521具有反作用力。其中,如试管固定部内部52的弹性夹持力能抵消开盖组件30对试管作用力,可无需试管座21配合凹槽521固定试管,即凹槽521不会接触到避让口212的侧壁。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当待测试管瓶身为异形试管,即瓶身具有侧棱的试管,凹槽521处可设置多个竖直条形槽,当凹槽521包裹该试管时,试管的侧棱会抵接条形槽,对试管进行固定。当然在凹槽521呈圆弧处也能添加条形槽,条形槽也能设置其他形状,如方形槽、凸点等等,以增加试管的固定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0050]
该弹性固定部可以是整体为弹性设置,也可部分为弹性设置,即内部52 为弹性设置,外部51为其他设置方式。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采用内部52为弹性设置,即如图2所示,凹
槽521材质采用橡胶材质,一方面橡胶具有较好的弹性,另一方面橡胶较为耐用、耐腐,而将试管座设于机台10还有一个好处是能提高定位精度,即试管座21移动至试管座位置时,试管座能起到一定的定位作用,而试管座外部51采用较为坚固方式,能使抵接之后定位效果更好,当然弹性固定部也能是其他方式,如凹槽521部分是为两块通过弹簧连接组成的卡接部,通过俩快卡接部卡接试管从而固定住试管。
[0051]
可选地,所述开盖组件30包括开盖驱动部32和开盖部33,所述开盖驱动部32与所述升降部43固定连接,所述开盖驱动部32与所述开盖部33传动连接,所述开盖驱动部32驱动所述开盖部33对试管盖进行开盖/合盖操作。
[0052]
因为,试管的类型具有多样,因此开盖组件30的驱动部和开盖部33可根据所需检测的试管的类型进行设计,即开盖驱动部32可为直线上下运动亦或是旋转运动,开盖部33为夹爪35或吸盘、插入式的部件,如,试管为旋转方式开盖,开盖部33可以通过夹爪35或是吸盘的方式卡住试管盖,驱动部驱动夹爪35或是吸盘进行旋转从而将试管盖打开或闭合。
[0053]
可选地,所述开盖驱动部32为夹爪旋转部34,所述开盖部33为夹爪35,所述夹爪旋转部34连接所述夹爪35,所述夹爪旋转部34能带动所述夹爪35 进行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
[0054]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开盖组件30包括旋转电机31、夹爪旋转部 34、夹爪35,夹爪35为两爪设计,两爪为块状形式,两爪设计方式仿造人的两个手指进行开盖的方式,简单方便,稳定可靠,当然夹爪35也可为其他形式,在此不在一一进行赘述。当试管座21带着待测试管移动到开盖组件30 下方时,通过升降组件40的带动开盖组件30移动到试管盖位置,两个夹爪 35打开夹紧试管盖,然后通过旋转电机31带动旋转部使得夹爪35进行旋转,试管盖从试管上旋下,试管座21在将旋下试管盖后的试管移动至放入试管处的位置供操作人员进行后续工作。如此,避免了需要人工手动进行操作可能对人造成污染的情况。
[0055]
进一步地,所述机台10设有滑槽13,所述输送组件20设于所述滑槽13 中,所述输送台22可沿所述滑槽13移动,所述试管座21能从所述滑槽13 中外露。
[0056]
如图6所示,滑槽13是机台10将输送组件20围合形成,即可理解为,将输送组件20安装于机台10之后,将输送组件20进行隐藏,滑槽13形成处即为试管座21的运动路线,如此既能使得整体不突兀,又能保证输送组件 20正常运行。
[0057]
可选地,所述机台10包括第一基座11和第二基座12,所述第一基座11与第二基座12相互垂直,限定出第一区域60,所述输送组件20设于所述第一基座11,所述升降组件40设于所述第二基座12,且所述输送组件20与所述升降组件40都位于所述第一区域60。
[0058]
如图6所示,输送组件20通过螺钉或螺柱固定于第一基座11上,升降组件40通过螺钉或螺柱固定在第二基座12上,当试管座21在第一基座11 朝第二基座12方向运动,开盖组件30随升降组件40在第二基座12上运动,试管座21和开盖组件30之间存在一个交互的位置,该位置即试管固定部50 抵接试管的位置,即开盖组件30对试管进行开盖亦或合盖的位置。
[0059]
进一步地,所述试管开盖合盖装置100,还包括防护罩70,所述防护罩70 设于所述第一区域60,所述防护罩70开设有供所述试管座21通过的过口。
[0060]
如图6所示,当试管开盖合盖装置100进行开盖合盖操作时,都处于防护罩70内,防护罩70能将测试环境与外部51环境起到一定分隔作用,并且防护罩70还能起到防护作用,如当试管在开盖过程的产生的气溶胶进行隔断,放置扩散到外界,防护罩70采用亚克力材
料制作,透明度高,硬度强,加工方便,既能方便观看内部52情况,又能对内部52起到保护作用。
[0061]
进一步地,所述开盖合盖装置,还包括气溶胶吸附器80,所述气溶胶吸附器80连通所述第一区域60,所述气溶胶吸附器80能使所述第一区域60处于负压状态。
[0062]
如图6所示,可以理解的,为了保护操作人员的安全,避免被可能病毒感染,通过设置气溶胶吸附器80,将第一区域60内的空气进行排出,即使在开盖过程中发生了气溶胶的扩散,气溶胶吸附器80会将气溶胶进行吸附,如此也能在最大程度保障第一区域60的环境安全,进而使得操作人员的安全得到进一步的保障。气溶胶吸附器80包括两大部分组件,真空发生器81和气溶胶过滤器82,真空发生器81能将第一区域60内的空气通过第一基座11和第二基座12之间的连通孔进行排出,气溶胶过滤器82能将真空发生器81吸出的空气进行过滤之后再进行排出,降低医护人员的感染风险,由于体积小,操作方便,可以随身携带,适合各种场合使用,从根本解决了手工操作存在的高风险。
[0063]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