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出口结构及储存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76779发布日期:2024-02-07 13:29阅读:25来源:国知局
进出口结构及储存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储运容器的生产及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进出口结构及储存系统。


背景技术:

1、低温产品包括液态氢、液氧、液氮等,就以液氢来讲,液氢是将氢气冷却到-253.0c使其呈液态的低温产品,因此液氢的运输储存须放置在储运容器中。

2、液氢的向储运容器中引进和引出需要隔热的进出口结构,由于其液氢低温的物理特性,在引进和引出时如与非真空环境接触会产生极大的温差,导致进出口结构与储运容器连接处被损坏,影响储运容器的隔热性能,严重时导致液氢泄露对人体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进出口结构及储存系统,进而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由于相关技术的限制和缺陷而导致的问题。

2、本公开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进出口结构,所述储运容器包括用于储存物质的内容器以及间隔套设在所述内容器外侧的外容器,所述内容器与所述外容器之间形成有内真空区,所述进出口结构包括:

3、内层管路,所述内层管路的内侧端能够穿过所述外容器并与所述内容器连通;

4、外层管路,所述外层管路位于所述外容器的外侧端,且间隔套设在所述内层管路的外侧,所述外层管路与所述内层管路之间形成有外真空区;以及

5、套管组件,所述套管组件套设在所述内层管路的外侧,所述套管组件的外侧端与所述外层管路连接,且所述套管组件的内侧端贯穿所述外容器。

6、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套管组件中部分套管的内管壁和外管壁设有凸台,且所述凸台相对设置在所述套管组件中部分套管的内侧端和外侧端,相邻套管之间通过凸台对接焊接。

7、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套管组件的内侧端与所述内真空区连通,所述套管组件的外侧端与所述外真空区连通。

8、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套管组件包括依次间隔套设的内套管、中间套管和外套管,所述内套管间隔套设在所述内层管路的外侧,且所述内套管的外侧端与所述内层管路连接并与所述内层管路形成第一真空区;所述中间套管的内侧端与所述内套管的内侧端连接并与所述内套管形成第二真空区,所述中间套管的外侧端与所述外套管的外侧端连接并与所述外套管形成第三真空区,所述第一真空区、所述第三真空区以及所述内真空区连通,所述第二真空区与所述外真空区连通。

9、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内套管包括所述凸台和第一管部,所述凸台包括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

10、所述第一管部与所述内层管路及所述中间套管间隔设置;

11、所述第一凸台设于所述第一管部的外侧端,并与所述内层管路的外壁对接焊接;

12、所述第二凸台设于所述第一管部的内侧端,并与所述中间套管的内侧端对接焊接;

13、其中,所述第一凸台和所述第二凸台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管部的厚度。

14、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中间套管包括所述凸台和第二管部,所述凸台还包括第三凸台和第四凸台;

15、所述第二管部与所述第一管部及所述外套管间隔设置;

16、所述第三凸台设于所述第二管部的内侧端,并与所述第二凸台对接焊接;

17、所述第四凸台设于所述第二管部的外侧端,并与所述外套管的外侧端对接焊接;

18、其中,所述第三凸台和所述第四凸台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管部的厚度。

19、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四凸台与所述外层管路对接焊接。

20、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内层管路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内层管路、第二内层管路和接头,

21、所述第一内层管路的内侧端能够穿过所述外容器并与所述内容器连通,所述第一内层管路的外侧端能够置于所述外容器的外侧;

22、所述第二内层管路与所述接头能够位于所述外容器的外侧,且所述第二内层内容管路通过所述接头与所述第一内层管路的外侧端连接;

23、所述接头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内层管路和所述第二内层管路的厚度,且所述接头的外壁与所述第一凸台对接焊接。

24、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接头与所述第一内层管路对接焊接,所述接头与所述第二内层管路对接焊接。

25、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进出口结构包括隔热层,所述隔热层包裹所述第一内层管路、所述第二内层管路和所述接头。

26、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真空区和所述第二真空区的一部分位于所述内真空区内;

27、所述外套管的外壁能够与所述外容器间隙配合,且所述外套管的外壁设置有呈环状的补强板,所述补强板能够位于所述外容器的外侧,且所述补强板的外环壁处能够与所述外容器对接焊接,所述补强板的内环壁处与所述外套管的外壁对接焊接。

28、在本公开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储存系统,包括储运容器和进出口结构;

29、所述储运容器包括用于储存物质的内容器以及间隔套设在所述内容器外侧的外容器,所述内容器与所述外容器之间形成有内真空区;

30、所述进出口结构包括:内层管路、外层管路和套管组件,所述内层管路的内侧端能够穿过所述外容器并与所述内容器连通,所述外层管路位于所述外容器的外侧端,且间隔套设在所述内层管路的外侧,所述外层管路与所述内层管路之间形成有外真空区,所述套管组件套设在所述内层管路的外侧,所述套管组件的外侧端与所述外层管路连接,且所述套管组件的内侧端贯穿所述外容器。

31、本公开方案的一种进出口结构及储存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储运容器包括内容器和外容器,内容器和外容器间隔设置为内真空区,内真空区用于防止内容器中存放的低温产品和外界产生热量交换,保持内容器的温度环境,进出口结构用于将引进和引出低温产品,所述进出口结构包括内层管路、外层管路和套管组件,外层管路位于外容器的外侧端,且间隔套设在内层管路的外侧,外层管路与内层管路之间形成有外真空区,套管组件的外侧端与外层管路连接,且套管组件的内侧端贯穿外容器,增加了导热路径且处导热路径处于真空环境中,当传递路径越长时,能够降低内层管路向外部环境的导热,即能降低内层管路的漏热,从而提升产品的隔热性能,同时能避免因为温差大引起连接处应力集中导致连接处损坏,避免了绝热性能减弱或者低温产品泄露,从而增加了储运容器使用的安全性能。

32、本公开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公开的实践而习得。

33、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技术特征:

1.一种进出口结构,应用于储运容器,所述储运容器包括用于储存物质的内容器以及间隔套设在所述内容器外侧的外容器,所述内容器与所述外容器之间形成有内真空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出口结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出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组件中部分套管的内管壁和外管壁设有凸台,且所述凸台相对设置在所述套管组件中部分套管的内侧端和外侧端,相邻套管之间通过凸台对接焊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进出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组件的内侧端与所述内真空区连通,所述套管组件的外侧端与所述外真空区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进出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组件包括依次间隔套设的内套管、中间套管和外套管,所述内套管间隔套设在所述内层管路的外侧,且所述内套管的外侧端与所述内层管路连接并与所述内层管路形成第一真空区;所述中间套管的内侧端与所述内套管的内侧端连接并与所述内套管形成第二真空区,所述中间套管的外侧端与所述外套管的外侧端连接并与所述外套管形成第三真空区,所述第一真空区、所述第三真空区以及所述内真空区连通,所述第二真空区与所述外真空区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进出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管包括凸台和第一管部,所述凸台包括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进出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套管包括所述凸台和第二管部,所述凸台还包括第三凸台和第四凸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进出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凸台与所述外层管路对接焊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进出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管路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内层管路、第二内层管路和接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进出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与所述第一内层管路对接焊接,所述接头与所述第二内层管路对接焊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进出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出口结构包括隔热层,所述隔热层包裹所述第一内层管路、所述第二内层管路和所述接头。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进出口结构,其特征在于,

12.一种储存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储运容器和进出口结构;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储运容器的生产及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进出口结构及储存系统,应用于储运容器,所述内容器与所述外容器之间形成有内真空区,所述进出口结构包括内层管路,所述内层管路的内侧端穿过所述外容器并与所述内容器连通;外层管路,所述外层管路位于所述外容器的外侧端,且间隔套设在所述内层管路的外侧,所述外层管路与所述内层管路之间形成有外真空区;以及套管组件,所述套管组件套设在所述内层管路的外侧,所述套管组件的外侧端与所述外层管路连接,且所述套管组件的内侧端贯穿所述外容器,增加了导热路径从而降低内层管路向外部环境的导热,同时能避免因为温差大引起连接处应力集中导致连接处损坏,从而增加了储运容器使用的安全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唐健,周小翔,海航,赵林,张云凯,朱小林,沈卫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通中集能源装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