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态农药灌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17949发布日期:2022-06-07 21:34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态农药灌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农药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液态农药灌装装置。


背景技术:

2.农药制造指用于防治农业、林业作物的病、虫、草、鼠和其他有害生物,调节植物生长的各种化学农药、微生物农药、生物化学农药,以及仓储、农林产品的防蚀、河流堤坝、铁路、机场、建筑物及其他场所用药的原药和制剂的生产,农药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和救灾物资。目前的液态农药在生产过程中,最后需要进行灌装到小罐子中进行运输销售,现有的灌装设备在使用的时候,需要人工进行灌装,浪费人力,效率低;因此需要一种液态农药灌装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液态农药灌装装置,自动进行灌装,不需要人工进行灌装。
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液态农药灌装装置,包括药罐,药罐放置在输送带上,药罐上方设置有输送管,输送管安装在存料罐上,存料罐安装在墙面上,输送管的内表面开设有内腔,内腔上开设有流通孔,内腔与挡板连接,挡板与滑动杆一连接,滑动杆一与输送管连接,滑动杆一贯穿输送管设置,滑动杆一与转动杆一连接,转动杆一与滑动杆二连接,滑动杆二与转动杆二连接,转动杆二与滑动杆三连接,滑动杆三与转动杆三连接,转动杆三与齿轮一连接。
5.进一步的,所述齿轮一与齿轮二啮合,齿轮二为半齿轮,齿轮二与转动杆四连接,使得齿轮二能够获得动力,从而带动齿轮一转动。
6.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杆四与电机连接,齿轮二与齿轮三啮合,使得齿轮二能够获得动力,从而带动齿轮三转动。
7.进一步的,所述齿轮三与转动杆五连接,转动杆五贯穿伞齿轮一设置,使得转动杆五能够带动伞齿轮一转动。
8.进一步的,所述伞齿轮一与伞齿轮二啮合,伞齿轮二与活动杆一连接,活动杆一与输送辊一连接,使得伞齿轮一能够带动伞齿轮二转动。
9.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杆一贯穿输送辊一设置,输送辊一与输送辊二通过输送带连接,输送辊二与活动杆二连接,活动杆二贯穿输送辊二设置。
10.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杆一、活动杆二分别与固定板一、固定板二连接,固定板一与固定板二均安装在地面上,地面上安装有固定架,固定架与转动杆五、转动杆三连接,转动杆三、转动杆五贯穿固定架设置。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药罐,存料罐,输送管,挡板,滑动杆一,转动杆一,滑动杆二,转动杆二,滑动杆三,转动杆三,齿轮一,齿轮二,转动杆四,电机,达到了能够间歇控制
液态农药从存料罐中流出,从而使得液态农药灌入输送带上的药罐中,自动进行灌装,不需要人工进行灌装的目的;
13.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齿轮三,转动杆五,伞齿轮一,伞齿轮二,输送带,达到了间歇带动输送带移动,使得药罐能够与液态农药从输送管中流下的时机相适配,先将药罐输送至输送管正下方,然后齿轮二带动齿轮一转动,从而控制液态农药从输送管中流下,自动进行灌装的目的。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齿轮二的结构图;
16.图3是本实用新型输送管的结构图;
17.图4是本实用新型挡板的结构图;
18.图5是本实用新型齿轮一的结构图。
19.图中,1-药罐,2-存料罐,3-输送管,4-挡板,5-滑动杆一,6-转动杆一,7
‑ꢀ
滑动杆二,8-转动杆二,9-滑动杆三,10-转动杆三,11-齿轮一,12-齿轮二,13
‑ꢀ
转动杆四,14-电机,15-齿轮三,16-转动杆五,17-伞齿轮一,18-伞齿轮二,19
‑ꢀ
输送带。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21.参见附图1-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液态农药灌装装置,包括药罐1,药罐1放置在输送带19上,药罐1上方设置有输送管3,输送管3 固定安装在存料罐2上,存料罐2固定安装在墙面上,输送管3的内表面开设有内腔,内腔上开设有流通孔,内腔的内壁与挡板4的外壁滑动连接,内腔与挡板4向接触的一侧密封设置,挡板4能够将流通孔堵住,挡板4的外壁与滑动杆一5的一端固定连接,滑动杆一5的外壁与输送管3的内壁滑动连接,输送管3 与滑动杆一5相接触的一侧内壁密封设置,滑动杆一5的一端贯穿输送管3的外壁延伸至输送管3的内部设置,滑动杆一5的外壁与转动杆一6的一端通过轴承一活动连接,转动杆一6的另一端与滑动杆二7的外壁通过轴承二活动连接,滑动杆二7的外壁与转动杆二8的一端通过轴承三活动连接,转动杆二8的另一端与滑动杆三9的外壁通过轴承四活动连接,滑动杆三9的外壁与转动杆三10 的一端固定连接,转动杆三10的另一端与齿轮一11的外壁固定连接,齿轮一 11与齿轮二12啮合,齿轮二12为半齿轮,齿轮二12的外壁与转动杆四13的一端固定连接,转动杆四13的另一端与电机14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通过设置药罐1,存料罐2,输送管3,挡板4,滑动杆一5,转动杆一6,滑动杆二7,转动杆二8,滑动杆三9,转动杆三10,齿轮一11,齿轮二12,转动杆四13,电机14,通过电机14带动转动杆四13转动,转动杆四13带动齿轮二12 转动,齿轮二12为半齿轮,齿轮二12与齿轮一11啮合,齿轮二12间歇带动齿轮一11转动,齿轮一11带动转动杆三10转动,转动杆三10带动滑动杆三9转动,滑动杆三9带动转动杆二8移动,转动杆二8带动滑动杆二7移动,滑动杆二7带动转动
杆一6移动,转动杆一6带动滑动杆一5移动,滑动杆一5带动挡板4移动,使得挡板4从输送管3内开设的流通孔处移出,使得液态农药能够从存料罐2中流出,达到了能够间歇控制液态农药从存料罐2中流出,从而使得液态农药灌入输送带19上的药罐1中,自动进行灌装的目的;
22.齿轮二12与齿轮三15啮合,齿轮三15的外壁与转动杆五16的一端固定连接,转动杆五16的一端贯穿伞齿轮一17的外壁延伸至伞齿轮一17的外部设置,伞齿轮一17与伞齿轮二18啮合,伞齿轮二18的外壁与活动杆一的一端固定连接,活动杆一的外壁与输送辊一的内壁固定连接,活动杆一的一端贯穿输送辊一的外壁延伸至输送辊一的外部设置,输送辊一与输送辊二通过输送带19传动连接,输送辊二的内壁与活动杆二的外壁固定连接,活动杆二的一端贯穿输送辊二的外壁延伸至输送辊二的外部设置,活动杆一、活动杆二分别与固定板一、固定板二分别通过轴承五、轴承六活动连接,固定板一与固定板二均固定安装在地面上,地面上固定安装有固定架,固定架的内壁与转动杆五16、转动杆三 10的外壁分别通过轴承七、轴承八活动连接,转动杆三10、转动杆五16贯穿固定架设置,通过设置齿轮三15,转动杆五16,伞齿轮一17,伞齿轮二18,输送带19,通过电机14带动转动杆四13转动,转动杆四13带动齿轮二12转动,齿轮二12为半齿轮,齿轮二12与齿轮三15啮合,齿轮二12间歇带动齿轮三 15转动,齿轮三15带动转动杆五16转动,转动杆五16带动伞齿轮一17转动,伞齿轮一17与伞齿轮二18啮合,伞齿轮一17带动伞齿轮二18转动,伞齿轮二 18带动活动杆一转动,活动杆一带动输送辊一转动,输送辊一与输送辊二通过输送带19传动连接,达到了间歇带动输送带19移动,使得药罐1能够与液态农药从输送管3中流下的时机相适配,先将药罐1输送至输送管3的正下方,然后齿轮二12带动齿轮一11转动,从而控制液态农药从输送管3中流下,自动进行灌装的目的。
23.工作原理:通过设置药罐1,存料罐2,输送管3,挡板4,滑动杆一5,转动杆一6,滑动杆二7,转动杆二8,滑动杆三9,转动杆三10,齿轮一11,齿轮二12,转动杆四13,电机14,通过电机14带动转动杆四13转动,转动杆四 13带动齿轮二12转动,齿轮二12为半齿轮,齿轮二12与齿轮一11啮合,齿轮二12间歇带动齿轮一11转动,齿轮一11带动转动杆三10转动,转动杆三 10带动滑动杆三9转动,滑动杆三9带动转动杆二8移动,转动杆二8带动滑动杆二7移动,滑动杆二7带动转动杆一6移动,转动杆一6带动滑动杆一5 移动,滑动杆一5带动挡板4移动,使得挡板4从输送管3内开设的流通孔处移出,使得液态农药能够从存料罐2中流出,达到了能够间歇控制液态农药从存料罐2中流出,从而使得液态农药灌入输送带19上的药罐1中,自动进行灌装的目的,通过设置齿轮三15,转动杆五16,伞齿轮一17,伞齿轮二18,输送带 19,通过电机14带动转动杆四13转动,转动杆四13带动齿轮二12转动,齿轮二12为半齿轮,齿轮二12与齿轮三15啮合,齿轮二12间歇带动齿轮三15转动,齿轮三15带动转动杆五16转动,转动杆五16带动伞齿轮一17转动,伞齿轮一17与伞齿轮二18啮合,伞齿轮一17带动伞齿轮二18转动,伞齿轮二18 带动活动杆一转动,活动杆一带动输送辊一转动,输送辊一与输送辊二通过输送带19传动连接,达到了间歇带动输送带19移动,使得药罐1能够与液态农药从输送管3中流下的时机相适配,先将药罐1输送至输送管3的正下方,然后齿轮二12带动齿轮一11转动,从而控制液态农药从输送管3中流下,自动进行灌装的目的。
24.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
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