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胶粘剂生产用灌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35777发布日期:2022-06-17 20:01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一种胶粘剂生产用灌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胶粘剂灌装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胶粘剂生产用灌装装置。


背景技术:

2.胶粘剂是一种具有良好粘合性能的物质,通过粘附力和内聚力由表面粘合而起到连接物体的作用。为方便胶粘剂的售卖和使用,需要对胶粘剂进行灌装。
3.一般的,胶粘剂的灌装大部分是由人工进行灌装,对胶粘剂的灌装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提高对胶粘剂的灌装效率,本技术提供一种胶粘剂生产用灌装装置。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胶粘剂生产用灌装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胶粘剂生产用灌装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工作台面,所述工作台面上设置有用于放置灌装瓶的转动盘,所述工作台面上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一侧设置有储存桶,所述储存桶用于存放胶粘剂,所述储存桶上连接有灌胶装置,所述灌胶装置的下端为出胶嘴。
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生产人员对胶粘剂进行灌装时,将灌装瓶放置在转动盘上,储存桶内的胶粘剂从出胶嘴向外出胶,自动灌装在灌装瓶中,当前灌装瓶灌装完成后,转动盘转动,灌胶装置依次对灌装瓶内进行灌胶,提高了对胶粘剂的灌装效率。
8.进一步的,所述转动盘上开设有若干个放置口,若干个所述放置口沿所述转动盘的圆周方向均匀设置。
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放置口的设置对灌装瓶进行限位,可以灌装瓶更加稳定地放置在转动盘上。
10.进一步的,所述放置口内配合设置有若干个定位套,所述定位套与所述放置口同轴设置,若干个所述定位套的开口大小互不相同。
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不同定位套的开口大小对应不同直径尺寸的灌装瓶,需要进行灌装的灌装瓶尺寸发生变化时,操作人员可更换对应的定位套,可以使灌装瓶始终与放置口保持同轴,保持灌装的准确性。
12.进一步的,所述工作台面上设置有驱动所述转动盘转动的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包括齿圈,所述齿圈与所述工作台面转动连接,所述转动盘与所述齿圈固定连接,所述工作台面上转动连接有齿轮,所述齿圈与所述齿轮相啮合。
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齿轮转动,驱动齿圈转动,转动盘在齿圈的带动下同步转动,实现了转动盘的自动转动。
14.进一步的,所述储存桶内设置有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包括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与所述储存桶转动连接,所述搅拌轴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搅拌叶片。
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搅拌轴转动,带动搅拌叶片转动,搅拌叶片始终保持对储存桶
内的胶粘剂进行搅拌,可以使储存桶内的胶粘剂始终保持流动,方便出胶。
16.可选的,所述支撑柱上设置有驱动所述储存桶升降的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驱动部,所述驱动部包括与所述支撑柱转动连接的丝杆,所述丝杆上螺纹连接有丝母,所述丝母与所述储存桶固定连接,所述储存桶滑移与所述支撑柱滑移连接。
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灌装瓶的高度发生变化时,丝杆转动,储存桶在丝杆的驱动下沿竖直方向升降,对出胶嘴与灌装瓶瓶口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保证胶粘剂的顺利灌装。
18.进一步的,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导向部,所述导向部包括与所述支撑柱固定连接的导轨,所述储存桶上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导轨滑移连接。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轨及滑块的设置为储存桶的升降提供了导向和限位,使储存桶在升降的过程中更加稳定。
20.进一步的,所述灌胶装置上设置有抽吸罩,所述抽吸罩将所述出胶嘴包围在内,所述抽吸罩上连通有气管,所述气管与外界净化设备相连通。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胶粘剂为化学制品,通常带有刺激性气味,在胶粘剂的灌装过程中,会向外散发刺激性气味,通过气管将胶粘剂散发出的刺激性气体进行回收,对环境起到保护作用。
22.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个有益技术效果:
23.(1)生产人员对胶粘剂进行灌装时,将灌装瓶放置在转动盘上,储存桶内的胶粘剂从出胶嘴向外出胶,自动灌装在灌装瓶中,当前灌装瓶灌装完成后,转动盘转动,灌胶装置依次对灌装瓶内进行灌胶,提高了对胶粘剂的灌装效率;
24.(2)不同定位套的开口大小对应不同直径尺寸的灌装瓶,需要进行灌装的灌装瓶尺寸发生变化时,操作人员可更换对应的定位套,可以使灌装瓶始终与放置口保持同轴,保持灌装的准确性;
25.(3)当灌装瓶的高度发生变化时,丝杆转动,储存桶在丝杆的驱动下沿竖直方向升降,对出胶嘴与灌装瓶瓶口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保证胶粘剂的顺利灌装。
附图说明
26.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另一视角);
28.图3为本技术搅拌组件结构的示意图。
29.图中标号说明:
30.1、机架;2、工作台面;3、转动盘;31、放置口;4、定位套;5、转动组件;51、第一电机;52、齿轮;53、齿圈;6、支撑柱;7、储存桶;8、灌胶装置;81、出胶嘴;9、搅拌组件;91、第二电机;92、搅拌轴;93、搅拌叶片;10、升降组件;101、丝杆;102、第三电机;103、丝母;104、导轨;105、滑块;11、抽吸罩;12、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
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34.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5.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胶粘剂生产用灌装装置,请参阅图1,包括机架1,机架1上端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工作台面2,工作台面2上方转动连接有水平设置的转动盘3,工作台面2上设置有驱动转动盘3转动的转动组件5,转动盘3上开设有若干个放置口31,若干个放置口31沿转动盘3的圆周方向均匀开设,工作台面2上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支撑柱6,支撑柱6靠近转动盘3的一侧设置有与支撑柱6滑移连接的储存桶7,储存桶7内设置有搅拌组件9,储存桶7的底壁上固定连接有灌胶装置8,灌胶装置8与储存桶7相连通,灌胶装置8的下端为出胶嘴81,支撑柱6上设置有驱动储存桶7升降的升降组件10。
36.参照图1,每个放置口31均配合设置有若干个定位套4,定位套4的外环壁与放置口31的内环壁相贴合,若干个定位套4的开口端大小互不相同。不同定位套4的开口大小对应不同直径尺寸的灌装瓶,需要进行灌装的灌装瓶尺寸发生变化时,操作人员可更换对应的定位套4,可以使灌装瓶始终与放置口31保持同轴,保持灌装的准确性。
37.参照图2,转动组件5包括设置于工作台面2与转动盘3之间的齿圈53,齿圈53与工作台面2转动连接,转动盘3与齿圈53同轴固定连接,工作台面2的底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51,第一电机51的输出轴朝上设置且穿过工作台面2,第一电机51的输出轴上同轴固定连接有齿轮52,齿轮52与齿圈53相啮合。
38.参照图2,第一电机51启动,驱动齿轮52转动,实现了齿圈53的转动,转动盘3与齿圈53实现同步转动,实现了对灌装瓶的依次灌装。
39.参照图2和图3,搅拌组件9包括同轴设置在储存桶7内的搅拌轴92,搅拌轴92与储存桶7转动连接,储存桶7的顶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91,第二电机91的输出轴与搅拌轴92的上端固定连接,搅拌轴92上均匀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搅拌叶片93。
40.参照图2和图3,第二电机91启动,驱动搅拌轴92转动,带动搅拌叶片93转动,搅拌叶片93始终保持对储存桶7内的胶粘剂进行搅拌,可以使储存桶7内的胶粘剂始终保持流动,方便出胶。
41.参照图2,升降组件10包括丝杆101,丝杆101的长度方向与支撑柱6的长度方向一致且与支撑柱6转动连接,支撑柱6上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102,第三电机102的输出轴与丝杆101的上端固定连接,丝杆101上螺纹连接有丝母103,丝母103与储存桶7固定连接;支撑柱6上固定连接有与丝杆101相平行的导轨104,储存桶7上对应导轨104的位置固定连接有
滑块105,滑块105与导轨104滑移连接。
42.参照图2,第三电机102启动,驱动丝杆101转动,储存桶7在导轨104及滑块105的导引限位作用下,沿竖直方向升降,对出胶嘴81与灌装瓶瓶口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保证胶粘剂的顺利灌装。
43.参照图1,灌胶装置8上固定连接有抽吸罩11,抽吸罩11将出胶嘴81包围在内,抽吸罩11上连通有气管12,气管12与外界净化设备相连通(图中未示出)。由于胶粘剂为化学制品,通常带有刺激性气味,在胶粘剂的灌装过程中,会向外散发刺激性气味,通过气管12将胶粘剂散发出的刺激性气体进行回收,对环境起到保护作用。
44.本技术实施例一种胶粘剂生产用灌装装置的实施原理为:操作人员根据灌装瓶的直径对应选择定位套4,将定位套4插放在放置口31中,再将灌装瓶插放在定位套4中。灌胶装置8启动,将胶粘剂灌入灌装瓶中。当前灌装瓶灌胶完成后,第一电机51启动,驱动转动盘3转动,实现了对灌装瓶的依次灌装。
45.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