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瓶翻转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70274发布日期:2023-01-25 10:20阅读:64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瓶翻转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专用瓶装粉料翻转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钢瓶翻转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的钕铁硼磁体铸片在生产时通常会先将钕铁硼粉末等物料装入如图1所示的钢瓶内,并使得物料在钢瓶内充分混合后再将钢瓶连同内部的物料转运至下一工位处进行加工。
3.由于钕铁硼粉末容易氧化,因此在实际加工时往往需要通过设置在钢瓶排料口附近的进气口向钢瓶内充入氮气等保护气。然而,向钢瓶内充入大量的氮气会使得钢瓶内的压力较大,如果直接使得钢瓶倒置并打开钢瓶的排料口进行排料会使得钢瓶内的物料喷出,进而造成物料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瓶翻转装置,以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直接打开钢瓶的排料口将使得物料喷出的技术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6.一种钢瓶翻转装置,用于翻转钢瓶,所述钢瓶包括瓶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瓶体外侧壁的挡环,所述翻转装置包括:
7.机架;
8.筒体,活动连接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筒体内部设有安放腔,所述安放腔贯穿所述筒体的顶面设置;
9.限位板,设置于所述筒体的顶面;所述限位板开设有与所述瓶体相适配适配的缺口,所述缺口的内径不大于所述挡环的外径,所述限位板与所述筒体之间通过第一紧固件可拆卸地连接。
10.可选的,所述限位板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紧固件一一对应的卡槽,所述卡槽贯穿出所述限位板的外缘;
11.所述第一紧固件包括螺杆以及套设于所述螺杆外壁的螺母,所述螺杆一端铰接设置于所述筒体的外壁,所述螺杆与所述卡槽相适配。
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紧固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紧固件沿所述筒体的周向依次分布。
13.进一步的,多个所述第一紧固件沿所述筒体的周向均匀分布。
14.可选的,所述机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支架,所述支架呈梯形结构;
15.所述筒体两侧的外壁均设置有转轴,两个所述转轴分别与一个所述支架铰接连接。
16.进一步的,所述支架的底部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为万向自锁轮。
17.可选的,所述安放腔的内径等于所述挡环的外径。
18.可选的,所述安放腔贯穿所述筒体的底面设置,所述筒体的底面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与所述筒体之间通过第二紧固件可拆卸地连接。
1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20.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增设带动钢瓶翻转的筒体,在实际使用时先将钢瓶竖直放置并排出钢瓶内的部分气体后,再通过筒体带动钢瓶翻转180
°
进行排料,能够有效避免将钢瓶倒置进行排料时物料从钢瓶内喷出的情况出现。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现有钢瓶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翻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限位板的俯视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钢瓶装入筒体内时的结构示意图。
26.图标:1-钢瓶,101-瓶体,102-挡环,2-机架,201-支架,202-滚轮,3-筒体,301-安放腔,4-限位板,401-缺口,402-卡槽,5-底板,6-转轴,7-轴承座,8-第一紧固件,801-螺杆,802-螺母,9-第二紧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28.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2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1.实施例
32.现有永磁体铸片生产过程中用到的钢瓶1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此类钢瓶1包括瓶体101以及设置在瓶体101外侧壁的挡环102,在实际生产作业时需要先将物料装入钢瓶1的瓶体101内,并使得物料在钢瓶1内充分混合的同时通过设置在钢瓶1排料口附近的进气口向钢瓶1内充入氮气等保护气,随后再将钢瓶1转运至下一工位处进行加工。
33.然而,由于钢瓶1内充入了大量氮气,如果在下一工位直接使得钢瓶1倒置并打开钢瓶1的排料口进行排料将使得钢瓶1的物料喷出,造成物料的浪费。为此,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翻转装置,用于翻转钢瓶1,以便于先将钢瓶1内的部分气体排出后再将钢瓶1内的物料排出。请参照图2,该翻转装置包括机架2、筒体3、限位板4以及底板5组成。
34.其中,机架2包括两个左右对称设置的支架201,该支架201大致呈梯形结构,以实现在尽可能简化机架2的结构基础上保证翻转装置在作业时可靠性。当然,在实际实施时可以采用其他结构形式的机架2,对于机架2的具体结构类型在此不做特殊限定。
35.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在实际作业过程中往往会遇到需要将翻转装置移动到不同的作业位置进行作业的情况,因此可以在支架201的底部增设滚轮202,且滚轮202可以采用移动灵活且固定方便的万向自锁轮,以方便翻转装置的移动和固定。
36.筒体3活动连接于机架2上,以使得筒体3能够在机架2上自由翻转。示例的,继续参照图2,本实施例中筒体3的两侧均设置有转轴6,而在支架201上设置有相应的轴承座7,以使得筒体3与支架201之间通过转轴6铰接连接,实现筒体3的自由翻转。
37.同时,请参照图4,筒体3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容纳钢瓶1的安放腔301,且该安放腔301贯穿筒体3的顶面设置,以便于将钢瓶1由筒体3的顶面放入安放腔301内。需要说明的是,该安放腔301的内径不小于钢瓶1的挡环102的外径,以便于钢瓶1能够顺利放入安放腔301;示例的,本实施例安放腔301的内径等于挡环102的外径,以使得钢瓶1放入安放腔301内后,挡环102的周向外壁能够与安放腔301的周向内壁贴合,进而提高钢瓶1在翻转过程中的稳定性。
38.在本实施例中,限位板4则设置于筒体3的顶面,以用于密封安放腔301。其中,请参照图3,限位板4开设有与瓶体101相适配适配的圆形缺口401,且缺口401的内径不大于挡环102的外径,以便于钢瓶1的瓶体101上设置排料口以及进气口裸露在筒体3外部,此时限位板4与筒体3之间通过第一紧固件8可拆卸地连接。
39.具体的,继续参照图3,限位板4上开设有与第一紧固件8一一对应的卡槽402,且该卡槽402贯穿出限位板4的外缘。此时,继续参照图4,第一紧固件8包括螺杆801以及套设于螺杆801外壁的螺母802,螺杆801的一端铰接设置于筒体3的外壁上,以使得螺杆801能够转动至竖直状态,且螺杆801与卡槽402相适配。
40.基于上述设置,当需要固定限位板4与筒体3时,先将限位板4放置在筒体3的顶面,并将螺杆801朝上转动至竖直状态,此时螺杆801的轴线与筒体3的轴线平行,螺杆801刚好卡设在限位板4的卡槽402内,随后通过不断的旋钮螺母802即可实现限位板4与筒体3的固定;反之,当需要拆下限位板4时,只需要稍微松动一下螺母802,随后将螺杆801朝下转动至与限位板4脱离即可,无需将螺杆801整个拆下,简化了限位板4的拆装过程。
41.示例的,本实施例中第一紧固件8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第一紧固件8沿筒体3的周向依次均匀分布,以提高限位板4固定后的稳定性。
42.通过上述设置,当需要排放钢瓶1内的气体时,先将钢瓶1装入筒体3的安放腔301
内,此时钢瓶1的瓶体101呈竖直状态且钢瓶1上的排料口以及进气口朝上,钢瓶1的挡环102位于安放腔301内部。随后盖上限位板4,并利用第一紧固件8将限位板4与筒体3固定。
43.其次,打开钢瓶1的进气口,以排出钢瓶1内的部分气体,降低钢瓶1内部的压力。由于在限位板4的作用下钢瓶1无法从安放腔301内滑出,因此在需要进行排料时只需要关闭钢瓶1的进气口,并将筒体3转动180
°
,此时筒体3带动钢瓶1转动180
°
以使得钢瓶1的排料口朝下,即可打开钢瓶1的排料口进行排料。
44.由此可见,本实施例提供的翻转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增设带动钢瓶1翻转的筒体3,在实际使用时先将钢瓶1竖直放置并排出钢瓶1内的部分气体后,再通过筒体3带动钢瓶1翻转180
°
进行排料,能够有效避免将钢瓶1倒置进行排料时物料从钢瓶1内喷出的情况出现。
45.此外,在实际实施时还可以使得安放腔301贯穿筒体3的底面设置,即此时筒体3为两端均为开口的中空结构。同时,继续参照图2和图4,筒体3的底面设置有底板5,底板5与筒体3之间通过第二紧固件9可拆卸地连接,以便于在翻转作业结束后可以从筒体3的顶面或底面任意一侧将钢瓶1取出。
46.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实施时,上述底板5与筒体3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参照限位板4与筒体3之间的连接方式,此时第二紧固件9的结构与第一紧固件8相同,以便于底板5的拆装。
47.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