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氢气运输存储保护装置

文档序号:34316087发布日期:2023-05-31 23:49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氢气运输存储保护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存储保护装置,具体为氢气运输存储保护装置,属于氢气运输。


背景技术:

1、氢气是氢元素形成的一种单质,化学式h2,分子量为2.01588,常温常压下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极易燃烧且难溶于水的气体;氢气的密度为0.089g/l,只有空气的1/14,是世界上已知的密度最小的气体,所以氢气可作为飞艇、氢气球的填充气体;氢气与电负性大的非金属反应显示还原性,与活泼金属反应显示氧化性;氢气的运输主要分为高压氢气运输和液氢运输运输,高压氢气运输主要通过对氢气进行加压后,利用集装格、长管拖车和管道等工具进行输送;液氢运输主要将氢气深冷至21k液化后,再利用槽罐车、管道或者利用铁路和轮船进行长距离输送;

2、传统的氢气在利用长管拖车进行运输时,由于长管内通常未设置缓冲机构,从而导致当长管拖车发生车祸或长管直接受到外力冲击时,便十分容易引发氢气泄露的事故,且长管的保温性能会受外界温度因素的干扰,尤其是夏季,长管在经长时间暴晒后,其内部温度便会随之升高,增加了氢气运输过程中的损耗,为此,提出一种氢气运输存储保护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氢气运输存储保护装置,以解决或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至少提供有益的选择。

2、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氢气运输存储保护装置,包括氢气运输组件和存储保护机构,所述氢气运输组件包括挂车体、防护架、若干防护外管和若干内存储管;

3、所述存储保护机构包括若干隔热层、若干导流槽、若干气囊、循环泵、储液箱、两个半导体制冷片、若干第一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

4、所述防护架固定连接于所述挂车体的上表面,若干所述防护外管均设于所述防护架和挂车体之间,若干所述内存储管分别设于若干所述防护外管的内部,若干所述隔热层分别固定连接于若干所述防护外管的内侧壁,若干所述导流槽分别设于若干所述隔热层的内侧壁,若干所述气囊分别设于若干所述隔热层和内存储管之间,所述循环泵安装于所述挂车体的底部一侧,所述储液箱安装于所述挂车体的底部另一侧,两个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对称设于所述挂车体的内部,若干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的一端分别贯穿防护外管和隔热层的内侧壁且插入气囊的内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挂车体的一侧。

5、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挂车体的上表面一侧安装有置物架,若干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分别安装于所述置物架的外侧壁,所述挂车体的上表面另一侧安装有泄放水箱。

6、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储液箱的内侧壁底部固定连接有换热板,两个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粘接于所述换热板的底部,两个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热端粘接有两个导热板,两个所述导热板的外侧壁均固定连接于所述挂车体的内侧壁。

7、进一步优选的,两个所述导热板的底部均安装有散热扇,所述储液箱的内侧壁底部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防护网。

8、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循环泵的进水口连通有抽液管,所述抽液管远离循环泵的一端连通于所述储液箱的一侧底部。

9、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循环泵的排水口连通有注液管,所述注液管远离循环泵的一端分别连通于三个所述隔热层的内部,若干所述隔热层上下相邻的一侧均连通有导流管,三个隔热层的外侧壁顶部连通有回液管,所述回液管远离隔热层的一端连通于所述储液箱的外侧壁顶部。

10、进一步优选的,若干所述内存储管远离置物架的一端均匀安装有泄压阀,所述泄压阀的一端贯穿防护外管的内侧壁且安装于所述泄放水箱的内侧壁。

11、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置物架远离防护外管的一侧均匀安装有警示灯和控制阀,所述控制阀的一端贯穿防护外管的内侧壁且连通于所述内存储管的内部,所述控制阀的内侧壁安装有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防护架的内侧壁一侧对称安装有两个门体。

12、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泄放水箱远离防护外管的一侧中部安装有电控盒,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于所述电控盒的上表面,所述电控盒的内侧壁顶部安装有plc控制器,所述电控盒的内侧壁中部安装有通讯模块,所述电控盒的内侧壁底部均匀安装有继电器。

13、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通过导线电性连接于plc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所述plc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通过导线电性连接于通讯模块的信号输入端,所述plc控制器的电性输出端通过导线电性连接于继电器的电性输入端,所述继电器的电性输出端通过导线电性连接于警示灯、循环泵、半导体制冷片和散热扇的电性输入端。

14、本发明实施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通过利用防护外管和内存储管对氢气进行双层保护,然后利用隔热层和气囊对内存储管进行缓冲保护,以便当防护外管受到外力冲击而导致破损或形变时,通过隔热层和气囊对冲击力进行卸力,避免了内存储管直接受到外力冲击,提高了对氢气的保护效果,然后通过半导体制冷片吸收储液箱内液体的热量,用以对液体进行制冷处理,然后通过循环泵将制冷后的液体注入导流槽内,以便利用循环流动的冷却液持续吸收隔热层内的热量,用以降低外界温度对保温性能的影响,避免了内存储管内温度随之升高,降低了氢气运输过程中的损耗。

15、上述概述仅仅是为了说明书的目的,并不意图以任何方式进行限制。除上述描述的示意性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之外,通过参考附图和以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进一步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将会是容易明白的。



技术特征:

1.一种氢气运输存储保护装置,包括氢气运输组件(1)和存储保护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氢气运输组件(1)包括挂车体(101)、防护架(102)、若干防护外管(103)和若干内存储管(1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气运输存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挂车体(101)的上表面一侧安装有置物架(41),若干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207)分别安装于所述置物架(41)的外侧壁,所述挂车体(101)的上表面另一侧安装有泄放水箱(4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氢气运输存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箱(205)的内侧壁底部固定连接有换热板(43),两个所述半导体制冷片(206)的冷端粘接于所述换热板(43)的底部,两个所述半导体制冷片(206)的热端粘接有两个导热板(44),两个所述导热板(44)的外侧壁均固定连接于所述挂车体(101)的内侧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氢气运输存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导热板(44)的底部均安装有散热扇(45),所述储液箱(205)的内侧壁底部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防护网(4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气运输存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泵(204)的进水口连通有抽液管(49),所述抽液管(49)远离循环泵(204)的一端连通于所述储液箱(205)的一侧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气运输存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泵(204)的排水口连通有注液管(47),所述注液管(47)远离循环泵(204)的一端分别连通于三个所述隔热层(201)的内部,若干所述隔热层(201)上下相邻的一侧均连通有导流管(59),三个隔热层(201)的外侧壁顶部连通有回液管(48),所述回液管(48)远离隔热层(201)的一端连通于所述储液箱(205)的外侧壁顶部。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氢气运输存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内存储管(104)远离置物架(41)的一端均匀安装有泄压阀(57),所述泄压阀(57)的一端贯穿防护外管(103)的内侧壁且安装于所述泄放水箱(42)的内侧壁。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氢气运输存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架(41)远离防护外管(103)的一侧均匀安装有警示灯(50)和控制阀(51),所述控制阀(51)的一端贯穿防护外管(103)的内侧壁且连通于所述内存储管(104)的内部,所述控制阀(51)的内侧壁安装有第二压力传感器(56),所述防护架(102)的内侧壁一侧对称安装有两个门体(58)。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氢气运输存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放水箱(42)远离防护外管(103)的一侧中部安装有电控盒(52),所述温度传感器(208)安装于所述电控盒(52)的上表面,所述电控盒(52)的内侧壁顶部安装有plc控制器(53),所述电控盒(52)的内侧壁中部安装有通讯模块(54),所述电控盒(52)的内侧壁底部均匀安装有继电器(55)。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氢气运输存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207)、温度传感器(208)和第二压力传感器(56)的信号输出端通过导线电性连接于plc控制器(53)的信号输入端,所述plc控制器(53)的信号输出端通过导线电性连接于通讯模块(54)的信号输入端,所述plc控制器(53)的电性输出端通过导线电性连接于继电器(55)的电性输入端,所述继电器(55)的电性输出端通过导线电性连接于警示灯(50)、循环泵(204)、半导体制冷片(206)和散热扇(45)的电性输入端。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氢气运输存储保护装置,包括氢气运输组件和存储保护机构,所述氢气运输组件包括挂车体、防护架;本发明通过利用防护外管和内存储管对氢气进行双层保护,然后利用隔热层和气囊对内存储管进行缓冲保护,以便当防护外管受到外力冲击而导致破损或形变时,通过隔热层和气囊对冲击力进行卸力,避免了内存储管直接受到外力冲击,提高了对氢气的保护效果,然后通过半导体制冷片吸收储液箱内液体的热量,用以对液体进行制冷处理,然后通过循环泵将制冷后的液体注入导流槽内,以便利用循环流动的冷却液持续吸收隔热层内的热量,用以降低外界温度对保温性能的影响,避免了内存储管内温度随之升高,降低了氢气运输过程中的损耗。

技术研发人员:常恒,梁光川,周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南石油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