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管线探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82682发布日期:2023-06-15 16:54阅读: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下管线探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管线探测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地下管线探测设备。


背景技术:

1、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地下管线的铺设也越来越完善。为了便于对管线进行日常维护和检测,方便后续管线的管理和规划,管线权属单位需要对地下管线进行探测。地下管线探测仪可以在不破坏地面表层的情况下,快速准确的探测出地下自来水管道、金属管道、电缆等的位置、深度和走向等。

2、现有地下管线探测仪主要包括发射器和接收器,使用者手持接收器开始寻找管线初始信号,接收器围绕发射器旋转360°,用于寻找目标管线信号,对管线进行定位,接收器的显示屏会显示管线前进方向以及管线位置,接收器在目标管线正上方时信号值最强,往管线左右两边偏移时,信号值会逐渐降低,信号值最强的位置就是目标管线的位置,此时可以进行测深。在有信号干扰的情况下,探测深度不准时,使用者会使用50%法则测深,根据接收器上的数字信号值乘以50%,往左右两端移动信号值会降低,找到50%的点进行标记,此时两点之间的距离就是地面到管线中心的埋深值。

3、但是当测量时干扰较大,需要使用者使用50%法则测深法时,就需要使用者进行左右平移测量,当人体手持接收器,低头观察显示屏时,人体行动会产生一定偏移,导致接收器接收信号位置产生偏移,进而影响左右两点的标记结果,进而干扰测深数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提高设备测量结果,便于使用者使用设备进行测量,本技术提供一种地下管线探测设备。

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地下管线探测设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地下管线探测设备,包括发射器、接收器、设置在接收器上的定位架、设置在定位架底面的若干万向轮和设置在定位架上且用于控制万向轮移动方向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设置在定位架上的控制杆和设置在控制杆底端的引导组件,所述引导组件用于引导万向轮移动方向。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发射器用于将所选择的特定频率的信号施加到目标管线上,接收器用于对地下管线、电缆等进行定位、埋土深度的测量等,定位架用于定位接收器,万向轮用于使用者推动定位架移动,带动接收器进行移动,控制装置用于控制万向轮进行直线移动,方便使用者在信号干扰较大时,带动接收器进行左右平移,方便使用者进行测深,控制杆方便使用者控制引导组件,引导组件用于引导万向轮转动到统一方向,用于定位架进行直线运动。

5、优选的,所述引导组件包括设置在定位架上的连接杆一、连接杆二、设置在连接杆一底端的引导板一和设置在连接杆二底端的引导板二,所述控制杆的底端设有用于连接杆一插接进入的连接管一和用于连接杆二插接进入的连接管二,所述连接管一接触控制杆的一侧设有转轴一,所述连接管二接触控制杆的一侧设有转轴二。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引导板一用于对万向轮一侧引导,引导板二用于对万向轮另一侧进行引导,引导板一和引导板二配合对万向轮进行定位,限制万向轮的水平转动方向,保证万向轮在移动时的移动轨迹为直线移动,同时保证若干万向轮的移动方向一致,降低定位架在移动时移动轨迹偏移的可能性,连接杆一便于控制杆控制引导板一对万向轮进行引导,连接杆二便于控制杆控制引导板二对万向轮进行引导,连接管一用于连接杆一与控制杆进行连接,连接管二用于连接管二与控制杆连接,方便控制杆移动时调动连接杆一和连接杆二进行位置调节和转动,带动引导板一和引导板二朝向万向轮移动,对万向轮的移动方向进行调节。

7、优选的,所述定位架长度方向一侧设有用于定位连接杆一上端的安装座一,所述定位架长度方向另一侧设有用于定位连接杆二上端的安装座二,所述连接杆一上设有位于安装座一上的转轴三,所述连接杆二上设有位于安装座二上的转轴四。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座一提高连接杆一的稳定性,转轴三便于连接杆一与安装座一进行转动连接,提高连接杆一在移动时的稳定性;安装座二提高连接杆一的稳定性,转轴四用于连接杆二与安装座二进行转动连接,便于连接杆一和连接杆二根据控制杆的移动进行转动。

9、优选的,所述引导板一的底端设有引导辊一,所述引导板二的底端设有引导辊二。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引导辊一用于降低引导板一底端接触万向轮时产生的摩擦力,引导辊二用于降低引导板二底端接触万向轮时产生的摩擦力。

11、优选的,所述控制杆的上端沿宽度方向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架的顶面设有用于插接在定位孔内的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一端设有滑块,所述定位架沿长度方向设有用于滑块滑动的滑槽,所述定位架上还开设有与滑槽连通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位于定位杆远离滑块的一端。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不需要引导万向轮进行定向移动时,定位杆用于定位控制杆,提高控制杆在定位架上的稳定性,滑块和滑槽用于定位杆进行位置调节,便于定位杆移出或者插接进入定位孔内,定位槽用于定位杆端部插接进入,提高定位杆定位控制杆的稳定性。

13、优选的,所述定位架的顶面设有用于带动接收器进行上下移动的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套设在接收器上的定位环和设置在定位环上的定位块,所述定位架沿长度方向开设有用于定位环沿定位架长度方向移动的移动槽,所述定位架上开设有与移动槽连通的限位槽一,所述定位块位于限位槽一内。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升降组件带动接收器进行上下移动,便于接收器下移进行测深,在接收器上移时,避免接收器底端剐蹭地面导致接收器磨损,定位环用于定位接收器,定位块用于带动定位环在定位架上进行移动,移动槽用于接收器进行移动,限位槽一用于定位块进行移动,提高接收器在定位架上的稳定性。

15、优选的,所述定位架上开设有与移动槽连通的限位槽二,所述限位槽二位于限位槽一下方,所述限位槽一的一端开设有与限位槽二连通的缺口,所述限位槽二内设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底面沿长度方向设有若干弹簧。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槽二用于接收器下移测深,缺口便于定位块从限位槽一移动到限位槽二内,移动板用于承接定位块,弹簧用于避免接收器直接碰触地面对接收器造成损伤,使用者需要测深时,直接下压接收器就可以接触地面进行测深。

17、优选的,所述定位架上开设有与限位槽二连通且用于移动板进行伸缩的伸缩槽,所述移动板呈n形,所述移动板的底端位于伸缩槽内,所述弹簧一端设置在伸缩槽内,所述弹簧另一端设置在移动板底面。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移动板呈n形可以稳定的进入伸缩槽内,有效降低移动板和弹簧跑偏的可能性,提高弹簧在伸缩槽内的稳定性。

19、优选的,所述定位架上开设有与限位槽一连通的凹槽,所述凹槽位于限位槽远离缺口的一端。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凹槽用于定位定位块,提高定位块在限位槽一内的稳定性,降低定位架移动时,定位块在限位槽一内移动导致接收器掉落到限位槽二内的可能性。

21、优选的,所述定位架的底部设有用于对地面进行标记的标记组件,所述标记组件包括倾斜设置在定位架底部的喷涂件一和喷涂件二,所述喷涂件一和喷涂件二相对倾斜设置且两者的倾斜延伸点位于接收器的正下方。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标记组件便于标记接收器显示位置,喷涂件一和喷涂件二用于将目标位置涂抹上标记,喷涂件一和喷涂件二倾斜延伸点位于接收器的正下方,方便标记50%点的位置。

23、综上所述,控制装置有效控制接收器进行直线移动,便于使用者在管线干扰较大时使用50%法则测深,有效降低接收器产生移动偏移的可能性,提高接收器的移动稳定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