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液氧储存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64530发布日期:2023-11-09 03:39阅读:45来源:国知局
便携式液氧储存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液氧储存,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便携式液氧储存设备。


背景技术:

1、液氧储存容器用于承装液氧,在使用时内部的液氧通过出液管流动至气化组件,在气化组件内气化升温后排出并供使用者进行使用。由于液氧的不稳定性,在储存腔内会存在液相的液氧和气相的氧气。相关技术中一般仅通过出液管使用储存腔内的液氧,而气相的氧气则始终存在在储存腔内,在液氧使用完之前得不到有效使用,而控制储存腔内氧气的量以及压力有利于液氧的储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液氧储存设备,以解决相关技术中液氧储存设备内的氧气在液氧使用完之前得不到有效使用,难以控制储存腔内氧气含量和压力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便携式液氧储存设备,该便携式液氧储存设备包括:

3、瓶体,所述瓶体包括内胆和外壳,所述内胆设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内胆和所述外壳之间具有真空隔热腔,所述内胆内具有用于储存液氧的储存腔;

4、出液管,其第一端位于所述内胆内,用于与内胆内的液相连通,第二端依次延伸出所述内胆和外壳;

5、出气管,其第一端位于所述内胆内,用于与内胆内的气相连通,第二端依次延伸出所述内胆和外壳;

6、第一气化组件,设于所述瓶体的上端,所述出液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气化组件连通;

7、第二气化组件,设于所述瓶体的上端,所述出气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气化组件连通;

8、平衡阀,设于所述瓶体的上端,所述平衡阀包括第一进气口、第二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与所述第一气化组件的出口连接,第二进气口与所述第二气化组件的出口连接,所述平衡阀内设置有阀片组件,所述阀片组件设置成能够根据压力选择性地打开或关闭第二进气口;

9、供气阀,与所述平衡阀的出气口连接。

10、进一步的,还包括排气阀,所述排气阀包括气体进口和气体出口;

11、所述出气管连接在所述排气阀的气体进口,所述气体出口与所述第二气化组件连接;所述出液管套接在所述出气管内,其第二端穿过所述出气管后延伸出所述排气阀并与所述第一气化组件连接。

12、进一步的,排气阀还包括排空口和排气阀杆,所述排气阀杆用于打开和封闭所述排空口,当排空口打开时,所述排空口、气体进口和气体出口连通。

13、进一步的,还包括安全阀,所述安全阀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气化组件的出口连接,其第二端与所述平衡阀的第二进气口连接。

14、进一步的,还包括进液管、过渡管和充装组件;

15、所述过渡管为设于所述真空隔热腔内的弯管,所述充装组件设于所述外壳上,所述充装组件的出口位于所述真空隔热腔内并与所述过渡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进液管设于所述内胆内,所述过渡管的第二端与所述进液管连接。

16、进一步的,过渡管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储存腔内并贴近所述储存腔的上端,所述进液管的第二端的端部设置有出液口。

17、进一步的,还包括倾倒部,设于所述外壳的外侧,所述倾倒部远离所述外壳的一侧设置为放置平面,所述放置平面用于在所述外壳以卧式使用时与支撑面接触以支撑外壳;

18、所述出液管设于所述储存腔内,所述出液管的第一端延伸至所述储存腔的底部并贴近所述倾倒部所在的一侧。

19、进一步的,还包括把手和容量检测装置,所述容量检测装置包括:

20、外管,固设于所述外壳的上端;

21、第一弹性件,套设于所述外管内,所述第一弹性件的第一端与所述外壳的上端固定连接;

22、内杆,套设于所述外管内并与所述外管滑动连接,所述内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弹性件的第二端固定连接;

23、所述把手与所述内杆的第二端连接。

24、进一步的,还包括盖体,盖设于所述外壳的上端并罩设于所述第一气化组件、第二气化组件上,所述盖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气化组件、第二气化组件对应的进气槽,所述进气槽设于所述盖体的环侧和上侧,以使所述盖体内形成流经所述气化组件的气体流动通道。

25、进一步的,还包括过滤腔,设于所述外壳的上端,所述过滤腔内设置有气体过滤层,所述过滤腔上设置有过滤进气口和过滤出气口,所述过滤进气口和所述过滤出气口分别位于所述气体过滤层的两端,所述过滤进气口连接在所述供气阀和所述平衡阀之间,用于对通过平衡阀排出的气体进行过滤。

26、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瓶体,瓶体包括内胆和外壳,内胆设于外壳内,内胆和外壳之间具有真空隔热腔,内胆内具有用于储存液氧的储存腔;出液管,其第一端位于内胆内,用于与内胆内的液相连通,第二端依次延伸出内胆和外壳;出气管,其第一端位于内胆内,用于与内胆内的气相连通,第二端依次延伸出内胆和外壳;第一气化组件,设于瓶体的上端,出液管的第二端与第一气化组件连通;第二气化组件,设于瓶体的上端,出气管的第二端与第二气化组件连通;平衡阀,设于瓶体的上端,平衡阀包括第一进气口、第二进气口和出气口,第一进气口与第一气化组件的出口连接,第二进气口与第二气化组件的出口连接,平衡阀内设置有阀片组件,阀片组件设置成能够根据压力选择性地打开或关闭第二进气口;供气阀,与平衡阀的出气口连接,达到了在内胆中氧气压力达到设定值时,氧气能够通过第二气化组件进入平衡阀内并通过供气阀被使用,同时液氧也能通过第一气化组件气化后进入平衡阀内并通过供气阀被使用,而在低于设定值时则仅内胆中的液氧通过第一气化组件气化后进入平衡阀内并通过供气阀被使用的目的,从而实现了可根据内胆中的压力选择性地使用氧气和/或液氧,能够有效地控制内胆中氧气含量和压力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液氧储存设备内的氧气在液氧使用完之前得不到有效使用,难以控制储存腔内氧气含量和压力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便携式液氧储存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液氧储存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气阀,所述排气阀包括气体进口和气体出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液氧储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阀还包括排空口和排气阀杆,所述排气阀杆用于打开和封闭所述排空口,当排空口打开时,所述排空口、气体进口和气体出口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液氧储存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全阀,所述安全阀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气化组件的出口连接,其第二端与所述平衡阀的第二进气口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液氧储存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液管、过渡管和充装组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液氧储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管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储存腔内并贴近所述储存腔的上端,所述进液管的第二端的端部设置有出液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液氧储存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倾倒部,设于所述外壳的外侧,所述倾倒部远离所述外壳的一侧设置为放置平面,所述放置平面用于在所述外壳以卧式使用时与支撑面接触以支撑外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液氧储存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把手和容量检测装置,所述容量检测装置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液氧储存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盖体,盖设于所述外壳的上端并罩设于所述第一气化组件、第二气化组件上,所述盖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气化组件、第二气化组件对应的进气槽,所述进气槽设于所述盖体的环侧和上侧,以使所述盖体内形成流经所述气化组件的气体流动通道。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液氧储存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滤腔,设于所述外壳的上端,所述过滤腔内设置有气体过滤层,所述过滤腔上设置有过滤进气口和过滤出气口,所述过滤进气口和所述过滤出气口分别位于所述气体过滤层的两端,所述过滤进气口连接在所述供气阀和所述平衡阀之间,用于对通过平衡阀排出的气体进行过滤。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液氧储存设备,包括瓶体,瓶体包括内胆和外壳,内胆内具有用于储存液氧的储存腔;出液管,其第一端位于内胆内,第二端依次延伸出内胆和外壳;出气管,其第一端位于内胆内,第二端依次延伸出内胆和外壳;第一气化组件,设于瓶体的上端,出液管的第二端与第一气化组件连通;第二气化组件,设于瓶体的上端,出气管的第二端与第二气化组件连通;平衡阀,设于瓶体的上端,平衡阀包括第一进气口、第二进气口和出气口,第一进气口与第一气化组件的出口连接,第二进气口与第二气化组件的出口连接。本申请实现了可根据内胆中的压力选择性地使用氧气和/或液氧,能够有效地控制内胆中氧气含量和压力的技术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刘颖,邓晓辉,高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藏轻便氧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