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灌装机及其灌装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88325发布日期:2023-09-09 13:18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灌装机及其灌装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汽车配件制造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灌装机及其灌装工艺。


背景技术:

1、振动和噪声是工程机械工作时的两大公害;发动机是工程机械主要振动源。发动机振动的传播直接影响到工程机械的整机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同时也使司机的乘坐舒适性变差,降低工作效率,必须采取一些有效方法来减少振动。

2、而传统的发动机减震支脚通常采用弹簧式减震和液压式减震,而液压式减震器的灌装方式分为干式和湿式灌装两种,目前干式一般的工艺为:抽取空气、保持真空度、灌装、钢球封堵,而传统灌装方式,在灌装完成后工件外部通常还残留有阻尼液,该部分阻尼液不进行回收,不仅对工作台造成污染还会增加生产成本,因此需要研发一种在灌装完成后能够对残留阻尼液进行回收的灌装机。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灌装机及其灌装工艺,达到了对阻尼液灌装后,能够对残留在工件外的阻尼液进行回收,避免对工作台造成污染以及减少生产成本的效果。

2、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灌装机,包括:

3、机架,机架前侧设有工作台;

4、灌装机头,灌装机头安装在工作台上,且用于工件的灌装;

5、供液装置,供液装置安装在机架内,且与灌装机头连接,并用于为灌装机头供液;

6、其中,供液装置包括:

7、抽气组件,抽气组件安装在机架内,且用于灌装前工件的清理;

8、灌装抽气组件,灌装抽气组件安装在机架内,且用于工件的灌装以及灌装后工件的清理。

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灌装机头包括:

10、支架,支架安装在工作台上;

11、模头,模头滑动连接在支架上;

12、供料组件,供料组件安装在模头上,且用于为模头提供钢珠;

13、上料组件,上料组件安装在支架上,且用于对钢珠进行上料。

1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模头包括:

15、第一通道,第一通道开设在模头内,且与抽气组件连接;

16、第二通道,第二通道开设在模头内,且与灌装抽气组件连接;

17、上料通道,上料通道开设在模头内,且与供料组件和上料组件均连接;

18、其中,第二通道包括公共段、注液段和抽气段,且注液段与抽气段并联设置,且第一通道以及注液段和抽气段的进口处均设有阀门。

1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供料组件包括:

20、料仓,料仓安装在模头侧面;

21、进料通道,进料通道开设在模头侧面,且一侧与上料通道连通,另一侧与料仓通过设有料管连接;

22、供料通道,供料通道开设在模头侧面,且两端分别与进料通道以及上料通道连接;

23、气缸,气缸安装在模头侧面,且输出端与供料通道滑动连接,并在输出端设有推块;

24、其中,料仓安装的高度尺寸高于进料通道安装的高度尺寸。

2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上料组件包括:

26、推杆,推杆一端滑动连接在上料通道内;

27、导向柱,导向柱一端与模头连接,另一端与支架滑动连接,

28、推板,推板安装在推杆另一端,且两侧与导向柱滑动连接,并与模头之间设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套设在导向柱表面;

29、驱动件,驱动件安装在支架上,且输出端与推板连接;

30、其中,上料通道连接于供料通道的末端。

3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上料通道包括:

32、第一密封段,第一密封段位于上料通道的起始段;

33、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开设在上料通道内壁上,且与第一通道连接;

34、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开设在上料通道内壁上,且与第二通道连接,并位于第一通孔下方;

35、第二密封段,第二密封段位于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之间。

36、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模头还包括:

37、支撑结构,支撑结构安装在上料通道内,且用于钢珠在上料通道内滑动的限制和解除限制;

38、其中,支撑结构包括:

39、沉孔,沉孔开设在上料通道的内壁上,且为多个,并圆周开设;

40、支撑球体,支撑球体滑动连接在沉孔内,且一侧凸出上料通道的内壁用于支撑钢珠;

41、第二弹簧,第二弹簧安装在沉孔内,且一端与支撑球体连接,另一端与沉孔轴向的内壁抵接;

42、其中,支撑结构为两个,且分别位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上方。

4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抽气组件包括:

44、第一抽气罐,第一抽气罐安装在机架内,且底部与第一通道连接;

45、第一缓冲罐,第一缓冲罐安装在机架内,且顶部与第一抽气罐顶部连接;

46、第一抽气泵,第一抽气泵安装在机架内,且与第一缓冲罐连接。

4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灌装抽气组件包括:

48、供液罐,供液罐安装在机架内,且用于供液;

49、第二抽气罐,第二抽气罐安装在机架内,且底部分别与供液罐以及注液段连接,顶部与抽气段连接;

50、第二缓冲罐,第二缓冲罐安装在机架内,且底部与供液罐顶部连接,顶部分别与第二抽气罐顶部以及供液罐顶部连接;

51、第二抽气泵,第二抽气泵安装在机架内,且与第二缓冲罐连接;

52、水泵,水泵安装在机架内,且与供液罐顶部连接,并用于为供液罐供液;

53、其中,第二抽气罐顶部与第一抽气罐底部连接。

54、本发明提供一种灌装机的灌装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55、s1:设备启动,水泵向供液罐内进行注液,达到预定液位后停止,第二抽气泵启动,对第二抽气罐以及供液罐内液体进行抽气,并在达到预定真空度后向第二抽气罐内供液,第一抽气泵启动,对第一抽气罐进行抽气;

56、s2:钢珠从料仓经料管和进料通道后进入供料通道,气缸启动并推动钢珠进入上料通道,而后被支撑结构限制其继续下落;

57、s3:在工作台上放入工件,驱动件推动推板下移,模头同步下移,直至模头抵接在工件上;

58、s4:第一抽气泵进行抽气,第一通道处的阀门打开,对工件内进行抽气和抽液,而后第一通道处的阀门关闭;

59、s5:驱动件继续推动推板压缩第一弹簧下移,使得推杆在上料通道内下移,并推动钢珠,使得支撑结构解除对钢珠的限制,钢珠继续下落,并被第二通孔上方的支撑结构限制其继续下落;

60、s6:注液段处的阀门打开,进行注液,并在注液完成后关闭注液段处的阀门;

61、s7:驱动件继续推动推板压缩第一弹簧下落,使得推杆在上料通道内继续下移,并推动钢珠,使得支撑结构解除对钢珠的限制,而后钢珠被推入工件内进行封口;

62、s8:抽气段处的阀门打开,第二抽气泵进行抽气,而后抽气段处的阀门关闭;

63、s9:完成工件灌装,并重复s2-29。

6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65、1.通过供液装置为灌装机头提供阻尼液,并通过抽气组件对工件灌装前的清理,如抽取空气和保持真空度,灌装抽气组件对工件进行灌装机以及封口后对工件表面残留的阻尼液进行抽取,从而有效避免阻尼液残留对工作台造成的污染,以及对阻尼液的浪费,避免造成生产成本的增加。

66、2.通过采用上述工艺,在第一抽气泵的作用下,经第一通道将工件内的空气以及可能存在的阻尼液(特指在对工件灌装存在失误(例如漏气等情况)后,重新灌装时的工件,避免阻尼液浪费),抽取到第一抽气罐内,从而在灌装前对工件进行有效清理,提高后续灌装质量,而后通过第二通道向工件内灌装阻尼液,以及在灌装和钢珠封口后,对工件表面的余液进行抽取,使其回到第二抽气罐;并且在此过程中,钢珠先是通过料仓、料管以及气缸、推块进行供料,并在支撑结构的作用下,依次停留在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上方,进而避免对第一通道抽取空气以及第二通道灌装造成影响,并在灌装结束后,在推杆的作用下对工件进行封口,工序合理有效,抽取空气、灌装、钢珠封口以及抽取余液依次有序进行,工作效率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