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缘油注油系统密封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78095发布日期:2024-02-07 13:31阅读:26来源:国知局
绝缘油注油系统密封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充油海缆,特别是涉及绝缘油注油系统密封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1、海缆绝缘油作为充油海缆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保证海缆运行时的油压,在海缆发生破损启动紧急油流模式时能防止海水倒灌损坏海底电缆,因此海缆运行中绝缘油的油品质量要求很高。目前,在使用滤油装置对海底电缆油泵站进行注油时,存储在油桶中的经过过滤后合格的绝缘油通过软管进入滤油机,过滤一次后再进入绝缘油罐,软管和油桶口之间只能使用毛巾密封,注油工作受场地影响只能在室外进行,下雨刮风时只通过毛巾密封可能会影响合格油的微水值,从而影响注入的油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绝缘油注油系统密封保护装置,在实现有效注油或滤油的前提下,有效解决雨水天气下管与油桶间的密封效果不佳的问题。

2、绝缘油注油系统密封保护装置,包括:壳体,上设有固定部、第一接头及第二接头,所述固定部用于连接并密封在油桶的油桶口中;输油组件包括第一管件与第二管件,所述第一管件与所述第二管件并列设于所述固定部上,且分别与所述第一接头与所述第二接头对应连通,其中,所述第一管件凸出所述固定部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管件凸出所述固定部的长度。

3、上述的密封保护装置,在进行海底电缆油泵站海缆绝缘油注油或滤油时,可将第一管件与第二管件通过油桶口插入油桶中;再将壳体的固定部连接在油桶口中,并利用固定部密封油桶口,避免户外注油时因雨水天气而导致雨水通过敞开的油桶口进入油桶内,从而避免影响合格油的微水值。由于第一管件的长度大于第二管件的长度,因此,在注油时,可仅连接第二接头,通过第二接头与第二管件向油桶内注油。在滤油时,可连接第一接头,通过第一管件与第一接头抽出油桶内的油并进行过滤;滤后,连接第二接头,通过第二接头与第二管件向油桶内回油,如此,实现有效且稳定的注油或滤油。

4、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底座及壳本体,所述壳本体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固定部设于所述底座背向所述壳本体的一侧,所述第一接头与所述第二接头设于所述壳本体上,并分别与所述第一管件与所述第二管件对应连通。

5、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一穿孔与第二穿孔,所述第一穿孔与所述第二穿孔均贯穿所述固定部,所述第一管件穿设于所述第一穿孔中,所述第二管件穿设于所述第二穿孔中,所述壳体内设有连通所述第一穿孔与所述第一接头的第一流道、及连通所述第二穿孔与所述第二接头的第二流道。

6、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输油组件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底座朝向所述壳本体的一侧面上设有第一环形槽与第二环形槽,所述第一环形槽与所述第二环形槽分别对应围设于所述第一穿孔、所述第二穿孔的外周,所述第一环形槽与所述第二环形槽内均设有所述密封件。

7、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输油组件包括具有排气口的排气件,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三穿孔,所述第三穿孔贯穿所述固定部,所述排气件设于所述壳本体上,并与所述第三穿孔连通。

8、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排气件包括通气管及设于所述通气管内的封堵件,所述通气管远离所述封堵件的一端伸至所述壳本体内,所述封堵件上具有若干所述排气口。

9、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本体内还设有第三流道,所述第三流道连通于所述排气件与所述第三穿孔之间。

10、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液位检测器,所述底座上设有第四穿孔,所述第四穿孔贯穿所述固定部,所述液位检测器至少部分穿设于所述第四穿孔中,用于检测所述油桶内的液位。

11、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液位检测器包括浮漂、杆体部及限位部,所述壳本体内设有与所述第四穿孔连通的第四流道,所述限位部通过所述杆体部连接于所述浮漂,所述杆体部穿设于所述第四穿孔中,所述浮漂位于所述固定部背向所述底座的一侧,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第四流道内,并用于与所述第四穿孔的一端或所述第四穿孔内的部分结构抵触。

12、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本体上设有与所述第四流道连通的观察孔,所述观察孔用于观察所述限位部的上下移动状态。

13、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液位检测器还包括观察盖,所述观察盖至少部分被构造为透明结构,所述观察盖嵌设于所述观察孔中。



技术特征:

1.绝缘油注油系统密封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油注油系统密封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包括底座(12)及壳本体(13),所述壳本体(13)设于所述底座(12)上,所述固定部(11)设于所述底座(12)背向所述壳本体(13)的一侧,所述第一接头(23)与所述第二接头(24)设于所述壳本体(13)上,并分别与所述第一管件(21)与所述第二管件(22)对应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绝缘油注油系统密封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2)上设有第一穿孔(121)与第二穿孔(122),所述第一穿孔(121)与所述第二穿孔(122)均贯穿所述固定部(11),所述第一管件(21)穿设于所述第一穿孔(121)中,所述第二管件(22)穿设于所述第二穿孔(122)中,所述壳体(10)内设有连通所述第一穿孔(121)与所述第一接头(23)的第一流道(14)、及连通所述第二穿孔(122)与所述第二接头(24)的第二流道(14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绝缘油注油系统密封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油组件(20)还包括密封件(26),所述底座(12)朝向所述壳本体(13)的一侧面上设有第一环形槽(125)与第二环形槽(126),所述第一环形槽(125)与所述第二环形槽(126)分别对应围设于所述第一穿孔(121)、所述第二穿孔(122)的外周,所述第一环形槽(125)与所述第二环形槽(126)内均设有所述密封件(26)。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绝缘油注油系统密封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油组件(20)包括具有排气口(251)的排气件(25),所述底座(12)上设有第三穿孔(123),所述第三穿孔(123)贯穿所述固定部(11),所述排气件(25)设于所述壳本体(13)上,并与所述第三穿孔(123)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绝缘油注油系统密封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件(25)包括通气管(252)及设于所述通气管(252)内的封堵件(253),所述通气管(252)远离所述封堵件(253)的一端伸至所述壳本体(13)内,所述封堵件(253)上具有若干所述排气口(251);和/或,

7.根据权利要求2-6任一项所述的绝缘油注油系统密封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液位检测器(30),所述底座(12)上设有第四穿孔(124),所述第四穿孔(124)贯穿所述固定部(11),所述液位检测器(30)至少部分穿设于所述第四穿孔(124)中,用于检测所述油桶内的液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绝缘油注油系统密封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检测器(30)包括浮漂(31)、杆体部(32)及限位部(33),所述壳本体(13)内设有与所述第四穿孔(124)连通的第四流道(143),所述限位部(33)通过所述杆体部(32)连接于所述浮漂(31),所述杆体部(32)穿设于所述第四穿孔(124)中,所述浮漂(31)位于所述固定部(11)背向所述底座(12)的一侧,所述限位部(33)位于所述第四流道(143)内,并用于与所述第四穿孔(124)的一端或所述第四穿孔(124)内的部分结构抵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绝缘油注油系统密封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本体(13)上设有与所述第四流道(143)连通的观察孔(131),所述观察孔(131)用于观察所述限位部(33)的上下移动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绝缘油注油系统密封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检测器(30)还包括观察盖(34),所述观察盖(34)至少部分被构造为透明结构,所述观察盖(34)嵌设于所述观察孔(131)中。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绝缘油注油系统密封保护装置,在进行海底电缆油泵站海缆绝缘油注油或滤油时,可将第一管件与第二管件通过油桶口插入油桶中;再将壳体的固定部连接在油桶口中,并利用固定部密封油桶口,避免户外注油时因雨水天气而导致雨水通过敞开的油桶口进入油桶内,从而避免影响合格油的微水值。由于第一管件的长度大于第二管件的长度,因此,在注油时,可仅连接第二接头,通过第二接头与第二管件向油桶内注油。在滤油时,可连接第一接头,通过第一管件与第一接头抽出油桶内的油并进行过滤;滤后,连接第二接头,通过第二接头与第二管件向油桶内回油,如此,实现有效且稳定的注油或滤油。

技术研发人员:胡轶璘,蔡驰,曾开宇,吕泰龙,黄小卫,庞钛,张世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广州局海口分局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