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容器内压力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79340发布日期:2024-02-09 12:10阅读: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容器内压力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容器内压力控制装置,属于压力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1、液体压力容器(如加汽饮料罐等)中,在将液体压力容器中的液体卸出部分后,液体压力容器的压力会降低,从而影响液体压力容器中的剩余液体的卸出操作。为了保持液体压力容器内部压力的稳定,具有足够的压力将液体压力容器中的剩余液体的卸出,会在卸出部分液体后向液体压力容器中进行补气,以保持液体压力容器中的压力。

2、现有技术中,为了向液体压力容器内进行补气,会将压力控制释放装置安装于高压气罐的气芯处,以控制高压气罐的气体释放。部分压力控制释放装置需要进行外部控制,不能在液体压力容器内压力降低时自动进行补气。并且,现有的压力控制释放装置大多结构较为复杂,致使其成本较高,压力控制释放装作为一次性使用的物品,会造成较大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容器内压力控制装置,实现自动补气控制,且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具有较好的使用推广性。

2、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容器内压力控制装置,包括容器一和内含高压气体的容器二;容器二放置于容器一内,容器二具有气芯,容器二连接有压力控制释放装置且压力控制释放装置与容器二的气芯配合;

3、压力控制释放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具有内部空腔且壳体的端部构建有与壳体的内部空腔连通的开口;壳体上远离开口的一端安装有与壳体外部连通的单向阀组件;

4、壳体内具有活塞,活塞在壳体的内部空腔内滑动并将壳体的内部空腔分隔为两个独立的腔室,壳体的开口与其中一个腔室连通,单向阀组件与另一个腔室连通;所述活塞与容器二的气芯配合设置并在活塞滑动后推动气芯开启;

5、与壳体的开口连通的腔室与容器一内部连通。

6、优化的,上述容器内压力控制装置,活塞与壳体的内部空腔相对的侧壁套接有o型密封圈;所述o型密封圈与壳体的内部空腔内侧壁滑动接触。

7、优化的,上述容器内压力控制装置,壳体的内部空腔的内侧壁构建有环形的台阶凸起,台阶凸起位于活塞与单向阀组件之间并限制活塞向单向阀组件移动。

8、优化的,上述容器内压力控制装置,单向阀组件包括一个活塞二;

9、所述壳体远离开口的一端具有阀门腔体,活塞二位于阀门腔体内并在阀门腔体内移动;所述壳体远离开口的一端具有与阀门腔体连通的通孔,活塞二与通孔配合设置并在移动后开启通孔。

10、优化的,上述容器内压力控制装置,活塞二具有导向部,导向部为圆柱形杆,导向部的长度延伸方向沿活塞二的移动方向设置;

11、阀门腔体上具有供导向部穿过的孔洞,导向部穿过孔洞;所述导向部上套接弹簧,弹簧推动活塞二向通孔方向移动并封堵通孔。

12、优化的,上述容器内压力控制装置,壳体内壁上构建有内部筒体,内部筒体与壳体的通孔配合设置;

13、壳体内部具有活动筒体,活动筒体一端开口且另一端封闭设置;所述活动筒体的开口端套接于内部筒体下端并与内部筒体固定。

14、优化的,上述容器内压力控制装置,内部筒体与壳体一体成型设置。

15、优化的,上述容器内压力控制装置,容器一内具有导管,导管的一端位于容器一内,导管另一个端穿过容器一的端壁并具有阀门。

16、优化的,上述容器内压力控制装置,容器二与容器一的体积比例1:30-1:10,其中容器一的容积为3l至1000l。

17、本申请的优点在于:

18、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在容器一内压力降低时,压力控制释放装置能够自动动作,开启容器二的气芯,对容器一内进行补气,动作安全可靠。并且本申请的压力控制释放装置结构简单,成本较低,能够有效降低液体压力容器的使用成本。



技术特征:

1.一种容器内压力控制装置,包括容器一(1)和内含高压气体的容器二(2);所述容器二(2)放置于容器一(1)内,容器二(2)具有气芯,容器二(2)连接有压力控制释放装置且压力控制释放装置与容器二(2)的气芯配合;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内压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302)与壳体(301)的内部空腔相对的侧壁套接有o型密封圈(307);所述o型密封圈(307)与壳体(301)的内部空腔内侧壁滑动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内压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01)的内部空腔的内侧壁构建有环形的台阶凸起(308),台阶凸起(308)位于活塞(302)与单向阀组件之间并限制活塞(302)向单向阀组件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内压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组件包括一个活塞二(30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容器内压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二(303)具有导向部(3031),导向部(3031)为圆柱形杆,导向部(3031)的长度延伸方向沿活塞二(303)的移动方向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容器内压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01)内壁上构建有内部筒体(3011),内部筒体(3011)与壳体(301)的通孔配合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容器内压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筒体(3011)与壳体(301)一体成型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内压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一(1)内具有导管(309),导管(309)的一端位于容器一(1)内,导管(309)另一个端穿过容器一(1)的端壁并具有阀门(306)。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内压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二(2)与容器一(1)的体积比例1:30-1:10,其中容器一(1)的容积为3l至1000l。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容器内压力控制装置,属于压力设备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部分压力控制释放装置不能自动操作且结构复杂、成本较高的问题。本申请中,压力控制释放装置与容器二的气芯配合;压力控制释放装置包括壳体,壳体内具有内部空腔且壳体的端部构建有与壳体的内部空腔连通的开口;壳体上远离开口的一端安装有与壳体外部连通的单向阀组件;壳体内具有活塞,活塞在壳体的内部空腔内滑动并将壳体的内部空腔分隔为两个独立的腔室;活塞与容器二的气芯配合设置并在活塞滑动后推动气芯开启;与壳体的开口连通的腔室与容器一内部连通。本技术的容器内压力控制装置,实现自动补气控制,且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具有较好的使用推广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志敏,展康华,吕榕桢,刘一庆,王福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鹏远康华天然产物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07
技术公布日:2024/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