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体补强圈均匀受力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703617发布日期:2024-04-23 11:25阅读:9来源:国知局
罐体补强圈均匀受力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罐体补强圈,尤其涉及罐体补强圈均匀受力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1、罐体补强圈虽然在日常生活中不太常见,但在现代工程和制造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工业储罐和容器:工业领域广泛使用罐体补强圈,特别是在储罐、油罐、液化天然气储存罐、化学品储存罐等容器中,这些罐体通常需要额外的结构支持来承受内部液体或气体的压力和重量,补强圈可以确保这些容器在操作期间不发生形变或结构破裂,从而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化工工程:化学工厂、炼油厂和制药工厂等领域需要使用容器来处理和储存各种化学品,这些容器通常需要罐体补强圈来支撑,以确保安全性和持久性,总的来说,罐体补强圈在现代工程和制造领域中是一项关键技术,它有助于确保各种容器在不同的应用中都能够安全可靠地工作,这些圈的设计和使用对于保障工业生产、资源管理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2、现有的罐体补强圈在使用时直接对对罐体施压使用,但是可能会因为对罐体施加的压力不够均匀,导致整个罐体容易发生形变,影响整体装置的使用,同时现有的罐体补强圈在使用时,需要通过其他的将整个罐体补强圈所施加的压力测试出来,使用过程需要额外操作其他工具,过程极为的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罐体补强圈均匀受力控制装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罐体补强圈均匀受力控制装置,包括截面为开口朝上的凹字形底座,所述底座内侧壁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螺纹杆,四个所述螺纹杆均螺纹连接有挤压板,四个所述挤压板均与底座內底壁滑动连接,四个所述螺纹杆均贯穿滑动连接有贴合板,四个所述贴合板均与底座內底壁滑动连接,四个所述贴合板均与对应的挤压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弹簧,所述底座通过轴承贯穿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位于底座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四个所述螺纹杆靠近第一锥齿轮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四个所示第二锥齿轮均与第一锥齿轮啮合。

4、优选地,所述底座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块,所述第一安装块为截面为开口朝上的凹字形结构,所述第一安装块内侧壁滑动连接有浮动板,所述浮动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标尺,所述标尺表面设置有刻度。

5、优选地,所述挤压板远离第一安装块一侧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块,所述第二安装块内开设有滑动槽,所述第二安装块通过滑动槽滑动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与对应的贴合板固定连接。

6、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块侧壁贯穿固定链接有软管,所述软管远离第一安装块的一端与第二安装块、挤压板贯穿固定连接并延伸至滑动槽内部。

7、优选地,所述底座下表面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转动轴位于底座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软管内部灌注有液压油。

8、优选地,所述螺纹杆的螺纹升角小于螺纹杆与挤压板组成螺旋副的当量摩擦角。

9、本实用新型对比现有技术,其优点在于:

10、1、因为现有的罐体补强圈在使用时直接对对罐体施压使用,但是可能会因为对罐体施加的压力不够均匀,导致整个罐体容易发生形变,影响整体装置的使用,所以本实用新型罐体补强圈均匀受力装置直接通过同时闭合四周的挤压板,使得受力更加均匀,防止整个罐体因为受力不均匀导致罐体形变的意外情况出现。

11、2、因为现有的罐体补强圈在使用时,需要通过其他的将整个罐体补强圈所施加的压力测试出来,使用过程需要额外操作其他工具,过程极为的不方便,所以本实用新型罐体补强圈直接通过液压原理将所施加的压力随着挤压板与对应的贴合板靠近逐渐将标尺上移,直接将所施加的压力实施显示出来。



技术特征:

1.罐体补强圈均匀受力控制装置,包括截面为开口朝上的凹字形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内侧壁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螺纹杆(6),四个所述螺纹杆(6)均螺纹连接有挤压板(4),四个所述挤压板(4)均与底座(1)內底壁滑动连接,四个所述螺纹杆(6)均贯穿滑动连接有贴合板(3),四个所述贴合板(3)均与底座(1)內底壁滑动连接,四个所述贴合板(3)均与对应的挤压板(4)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弹簧(5),所述底座(1)通过轴承贯穿转动连接有转动轴(7),所述转动轴(7)位于底座(1)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8),四个所述螺纹杆(6)靠近第一锥齿轮(8)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9),四个所示第二锥齿轮(9)均与第一锥齿轮(8)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罐体补强圈均匀受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块(2),所述第一安装块(2)为截面为开口朝上的凹字形结构,所述第一安装块(2)内侧壁滑动连接有浮动板(11),所述浮动板(1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标尺(12),所述标尺(12)表面设置有刻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罐体补强圈均匀受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板(4)远离第一安装块(2)一侧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块(14),所述第二安装块(14)内开设有滑动槽(16),所述第二安装块(14)通过滑动槽(16)滑动连接有滑动块(15),所述滑动块(15)与对应的贴合板(3)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罐体补强圈均匀受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块(2)侧壁贯穿固定链接有软管(13),所述软管(13)远离第一安装块(2)的一端与第二安装块(14)、挤压板(4)贯穿固定连接并延伸至滑动槽(16)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罐体补强圈均匀受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下表面通过支架固定连接有电机(10),所述电机(10)的输出端与转动轴(7)位于底座(1)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软管(13)内部灌注有液压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罐体补强圈均匀受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6)的螺纹升角小于螺纹杆(6)与挤压板(4)组成螺旋副的当量摩擦角。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罐体补强圈均匀受力控制装置,包括截面为开口朝上的凹字形底座,所述底座内侧壁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螺纹杆,四个所述螺纹杆均螺纹连接有挤压板,四个所述挤压板均与底座內底壁滑动连接,四个所述螺纹杆均贯穿滑动连接有贴合板,四个所述贴合板均与底座內底壁滑动连接,四个所述贴合板均与对应的挤压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弹簧,所述底座通过轴承贯穿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本技术直接通过四周同时挤压贴合罐体的贴合板,实现了罐体补强圈的均匀受力,减少了因为受力不均匀导致整体装置形变的意外,同时直接通过液压的变化直接显示标尺的高度,实施显示所施加的压力,不需要额外的操作去使用测试工具。提高了整体的便捷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子君,孙文明,尚洁,张耀鹏,姜国财,于泽鑫,李玉峰,赵雪轩,丁明,李欣,周星言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黑龙江省建筑安装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013
技术公布日:2024/4/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