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体供应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302496阅读:来源:国知局
选在明显变形后与框架2相接触情况下变形或者到框架2的罐的附件发生破坏时罐3移动的情况下变形。
[0058]为此目的,管路可以包括具有闭合环路5的共用收集器部分(其刚性相对较大)和具有管4的柔性相对较大的部分,所述管4的柔性较大并将罐4连接至闭合环路5。
[0059]如所示的,加强杆6的端部可以通过设置于与框架2的侧面的平面平行的竖向面中的至少一个连接销7诸如螺柱刚性地连接到横梁31。
[0060]因而,连接销7可包括例如螺杆/螺纹系统的机构(在合适的情况下,与螺母配合)。优选地,该机构可使得能相对于杆6连接到的横梁31调整杆6的竖向位置,以调节杆6在罐上的竖向承载力。
[0061]加强杆6所连接的中间横梁31可以位于框架2的上半部,优选位于高于框架2的约三分之二或四分之三处。
[0062]如所示的,框架2还可以包括中间拐角加强件9,中间拐角加强件9分别设置在位于连接到加强杆6的横梁31的端部和相关的相邻立柱30之间的连接点处。
[0063]中间拐角加强件9为刚性的,并具有分别刚性连接(焊接、铆接或以其它方式)到横梁31和相邻的立柱30的两个端部。
[0064]同样地,框架2还可包括上拐角加强件8,上拐角加强件8分别设置在界定所述框架2的上端部的横梁32的端部和相关的相邻立柱30之间的连接点处。如上所述,这些上拐角加强件8为刚性的并且包括两个端部,所述两个端部分别刚性连接到横梁32和相邻的立柱30。拐角加强件8,9例如可以为正方形的。
[0065]根据本发明的结构因而能够将一组罐(竖向和侧向)夹紧和保持框架2内。
[0066]所述结构因此在框架2和罐3的圆柱形部分之间形成直接力传递链。
[0067]位于加强杆6上方的四个立柱30的上端部形成当框架2跌落时消耗能量的四个优选的弯曲/折叠/扭曲区域。
[0068]这些弯曲区域可以特别地由连接立柱30和横梁31,32的拐角加强件8,9的位置和尺寸(包括厚度)界定。
[0069]这部分的变形随当框架2跌落时由冲击所产生的能量和框架2变形区的固有刚性(立柱50、梁31,32、和拐角加强件8,9的厚度和形状)的结果。
[0070]变形的最大幅度可计算出,使得变形区不会覆盖管路4、5的敏感、受压构件。另夕卜,变形也可以形成为能确保附接系统(加强杆6和连接销7)不会受到立柱30变形的不利影响,从而确保框架2内的罐3的最大内聚力。
[0071]为此目的,如上所述,竖向立柱50优选定位成相对于框架2的侧面所在平面成45。角。
[0072]当框架2跌落时,若干变形等级可随存储的潜在能量而变化。冲击的潜在能量尤其取决于框架2的质量(和因此其所装载的气体的量、恒定的整体结构质量)、框架的下降速度和框架所跌落地面的固有阻尼。
[0073]下面详述了冲击作用在框架2的上拐角处的情况下不同的可能的变形等级。这些预期变形根据增加冲击能量的等级列出。
[0074]-竖向立柱30管状轮廓的外面部分破碎,
[0075]-立柱30的管状轮廓完全破碎,
[0076]-立柱30的扭曲(在合适的情况下,直至立柱的面与框架2的面平行),
[0077]-由存在的拐角加强件8,9限定的立柱30的弯曲应力在整个结构中的更均匀分布。
[0078]自然地,该等级通过举例的方式给出,变形度的等级和幅度可随使用条件变化。
[0079]在框架2的上部的曲形侧面横向构件(梁)32的存在能够使受到跌落冲击的竖向立柱30的弯曲后没有过多的应力传递至相对的立柱30。
[0080]如图所示,框架2的“后”?面可以由长度(高度)大于相对的“前”面35的立柱30的长度(高度)的立柱30界定。
[0081]将后侧面上的立柱30连接到立柱20的上横梁32可以因而为直的并且向前朝底部倾斜,和/或弯曲成为凹度朝向基座34定向。
[0082]如上所述框架2的上部几何形状有助于改善框架的冲击强度,而不需额外增加框架2的质量、成本或者复杂度。
[0083]确实,根据本发明,相对于已有技术,框架的变形和冲击强度得到了改善,而不需要在框架的外周提供冲击吸收或保护构件。
[0084]这种部分变形的结构使得框架本身能吸收冲击的部分载荷。这使得仅框架的部分减速传递至罐和所述罐的附件。
[0085]通过所述罐3彼此之间的相对运动,阻止框架的过度变形,这有利于保护框架的气体管路4,5。
[0086]这有助于显著限制高压气体泄漏的风险。
[0087]框架2因而发生的变形同样保护框架2的加压气体控制构件(阀,溢流阀等)免受冲击,因而保护了高压气体管路的完整性。
[0088]因而,除了为简单且便宜的结构之外,装置相对于已有系统具有大量的优点。
[0089]自然地,其它的修改也是可能的。因而,可以改变加强杆6的数量和取向。例如,加强杆可以布置为垂直于框架2的前面。
【主权项】
1.一种气体供应装置,其包括容纳一组加压流体罐(3)的支承框架(2),所述罐(3)连接到流体管路(4,5)以填充或排空所述罐(3),该框架(2)包括下基座(34)和一组立柱(30)和横梁(31,32,33),所述罐(3)竖立放置在所述下基座(34)上,所述立柱(30)和横梁(31,32,33)形成整体为平行六面体形状的笼式结构来为以若干相邻的排布置的所述罐(3)提供侧向支承,所述装置包括用于所述框架(2)的、布置在两排相邻的罐(3)之间的至少一个刚性加强杆(6),至少一个加强杆(6)同时靠在两排相邻的罐(3)中的所述罐(3)的上表面上,所述加强杆(6)具有分别刚性连接到所述框架(2)的两个相对面的两个端部,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加强杆(6)靠在所述罐(3)上以在所述罐(3)上产生朝所述下基座(34)定向的竖向力,所述加强杆(6)的两个端部分别刚性连接到所述下基座(34)和/或分别刚性连接到分别位于框架(2)的两个相对面上的所述框架的两个横梁(32),其中所述装置包括分别布置在位于界定出所述框架的上端部的所述横梁(32)的端部和相关的相邻立柱(30)之间的连接点处的上拐角加强件(8),所述上拐角加强件(8)为刚性的并具有分别刚性连接到横梁(32)和相邻立柱(30)的两个端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加强杆(6)的所述端部通过布置在平行于所述框架(2)的侧面所在平面的竖向平面内的至少一个连接销(7)例如螺栓刚性连接到横梁(3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体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销(7)包括用于调整所述加强杆(6)相对于其所连接的横梁(3)的竖向位置的机构例如螺杆/螺纹系统,以调整所述加强杆(6)对所述罐(3)的竖向支承力。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气体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中间拐角加强件(9),所述中间拐角加强件(9)分别布置在位于连接到至少一个加强杆(6)的所述横梁(31)的端部和相关的相邻立柱(30)之间的连接点处,所述中间拐角加强件(9)为刚性的并具有分别刚性连接到横梁(31)和刚性连接到相邻立柱(30)的两个端部。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气体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到至少一个加强杆出)的横梁(31)位于框架(2)的上半部,优选位于所述框架(2)的上部三分之一中。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气体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3)的上端部具有凸起的尖拱形状并且至少一个加强杆(6)靠在所述罐(3)的凸起的部分上。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气体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成组的罐外侧的所述罐(3)侧向承靠所述框架(2)的立柱(30)和/或横梁(31,32,33)。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气体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就位在所述框架内的至少三排罐(3),每排包括至少三个罐(3),两个平行的加强杆¢)同时靠在两排相邻的罐⑶的上表面上。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气体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就位在所述框架⑵内的四排罐(3),每排包括四个罐(3),两个平行的加强杆(6)同时靠在分开的两对相邻排的罐(3)的上表面上。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气体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具有由竖向立柱(30)界定的面(10),所述立柱(30)的竖向长度小于相对的一面中的竖向立柱(30)的长度,即所述框架的一面高于所述相对的一面。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气体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加强杆(6)平行于所述框架的具有不同高度的面。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气体供应装置,其包括容纳一组加压流体罐(3)的框架(2),加压流体罐(3)连接到流体管路(4,5)以填充和排空罐(3),该框架(2)包括下基座(34)和一组立柱(30)和横梁(31,32,33),所述罐(3)竖向放置在所述下基座上(34),所述立柱(30)和横梁(31,32,33)形成整体为平行六面体形状的笼式结构来为以若干相邻的排布置的所述罐(3)提供侧向支承,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用于所述框架(2)的、布置在两排相邻的罐(3)之间的至少一个刚性加强杆(6),至少一个加强杆(6)同时靠在两排相邻的罐(3)中的所述罐(3)的上表面上,所述加强杆(6)具有分别刚性连接到所述框架(2)的两个相对面的两个端部。
【IPC分类】F17C13/08, F17C1/00
【公开号】CN105020570
【申请号】CN201510196729
【发明人】A·弗雷纳尔, D·穆勒
【申请人】乔治洛德方法研究和开发液化空气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1月4日
【申请日】2015年4月23日
【公告号】EP2940372A1, US20150308620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