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安全性能检测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950857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摩托车安全性能检测台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摩托车安全性能检测仪器,特别是检测两轮摩托车制动、轴重、定位及测速性能的检测台。
摩托车制动、轴重、定位及测速性能是摩托车安全性能检测的重要指标,目前分别采用制动检测台、轴重检测台、定位检测台、测速检测台来检测这些指标,各台检测仪器彼此独立,因此每台设备均有各自的机架,造成其体积庞大并且笨重,而且各台仪器均需在地面上挖坑固定,需占据较大的空间,只能在固定的场所进行检测工作,不能进行流动检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集多种检测功能于一身的摩托车安全性能检测台,并应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且便于移动的优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摩托车安全性能检测台由机架、制动板、纵向微动板、轴重压力传感器、制动压力传感器、后轮夹紧装置、横向微动板、前轮夹紧装置、位移传感器组成,轴重压力传感器位于制动板与纵向微动板之间,制动压力传感器位于纵向微动板与机架之间,后轮夹紧装置位于制动板的两侧,前轮夹紧装置位于横向微动板上的两侧,位移传感器位于横向微动板与机架之间。
采用这样的结构后,可以在制动性能检测工位同时进行轴重性能检测,并且在制动性能检测工位两侧布置了后轮夹紧装置以配合前轮夹紧装置进行定位性能检测,形成了同时具备检测制动、轴重、定位性能的“三合一”的检测台,还可以在检测台出口处设置测速装置,形成“四合一”的检测台,这样,即可在一台检测设备上同时完成制动、轴重、定位、测速性能的检测,而且本检测台专用于两轮摩托车的安全性能检测,其通道宽度只适应于两轮摩托车通过,其尺寸、材料规格的选择均按两轮摩托车的特性设计,因而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便于移动的优点,在检测台上增设可升降的车轮后,还可以用车辆直接拖运检测台,使其更便于流动检测。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摩托车安全性能检测台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摩托车安全性能检测台在使用状态时的主视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图1的左视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摩托车安全性能检测台在检测定位性能时的俯视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摩托车安全性能检测台在检测定位性能时的左视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摩托车安全性能检测台在拖运状态时的主视示意图。
图7是图6的俯视示意图。
图1至图3给出了本实用新型摩托车安全性能检测台的一种最佳实施例,它是由机架3、制动板2、纵向微动板、轴重压力传感器1、制动压力传感器5、后轮夹紧装置、横向微动板6、前轮夹紧装置、位移传感器8以及测速装置、上架板16、下架板14、下架翻板13、挂钩12、可升降的车轮15等组成的。机架3作为整台设备的框体,其它组件均直接或间接地安装在机架3上。制动板2同时也作为轴重板使用,为增大制动时的摩擦力,制动板2的表面应比较粗糙,可以将制动板2的表面打磨粗糙,或是将制动板2的表面制作成直纹、网纹,制动板2安装在纵向微动板上,在制动板2与纵向微动板之间装有轴重压力传感器1,轴重压力传感器1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在本具体实施例中采用了四个。纵向微动板与机架3之间为动连接,可以相对机架3沿纵向即摩托车在检测台上的行驶方向微动,在纵向微动板与机架3之间装有制动压力传感器5,制动压力传感器5也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在本具体实施例中采用了一个。后轮夹紧装置固定在机架3上,它的两个活动的夹紧臂4a、4b位于制动板2的两侧并高于制动板2,夹紧臂4a、4b间保持联动,以机架3的中心线为其联动中心线,前轮夹紧装置固定在横向微动板6上,它的两个活动的夹紧臂7a、7b位于横向微动板6的两侧并高于横向微动板6,夹紧臂7a、7b间保持联动,以横向微动板6的中心线为其联动中心线。横向微动板6与机架3之间为动连接,可以相对机架3沿横向即与摩托车在检测台上的行驶方向垂直的方向微动,这个微动大小可按国家标准定为±15~20mm,在横向微动板6与机架3之间装有位移传感器8,位移传感器8可以采用电阻式、电容式或光电式等。测速装置位于检测台的出口处,由动力滚筒11、被动滚筒9、测速传感器10组成,测速传感器10通过检测滚筒的线速度来间接检测与滚筒啮合的车轮的实际线速度。另外,为方便摩托车进出检测台,在检测台的入口处还设有倾斜的上架板16,上架板16板面的最高处与制动板2的板面平齐,在检测台的出口处还设有倾斜的下架板14,下架板14板面的最高处与横向微动板6的板面平齐;为方便检测台的拖运,在检测台的中部还装有可升降的车轮15,车轮15经由车轮升降装置连接在机架3上,车轮15升至最高位置时,其轮缘最低处应高于机架3的最低点,车轮15降至最低位置时,其轮缘最低处应低于机架3的最低点,在车轮15降至最低位置时,机架3即可离开地面,可利用车轮15进行拖运,显然,此时还需车轮定位装置对车轮15进行定位,车轮15的升降动力可以采用人力,也可以采用气缸、电机等,车轮15的定位装置以及车轮15的升降装置对于机械行业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都是无需创造性劳动即可实现的,因此本实用新型图示中未画出这两部分的具体结构;在本实用新型检测台的出口端还设有下架翻板13和挂钩12,挂钩12与机架3固定连接,下架翻板13与下架板14较低的一端铰链连接,检测台在使用状态时下架翻板13需翻下并盖住挂钩12,以方便摩托车通过,检测台在拖运状态时下架翻板13需翻起使挂钩12露出,这样可用车辆牵引检测台进行拖运,图6至图7给出了检测台在拖运状态时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摩托车安全性能检测台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摩托车从上架板16进入检测台,当摩托车前轮进入制动板2时,即可刹车,利用摩擦力通过制动板2带动纵向微动板沿纵向微动并沿水平方向压迫制动压力传感器5产生电信号,这个电信号反映了前轮制动力的大小,同时前轮通过制动板2沿垂直方向压迫轴重压力传感器1产生电信号,这个电信号反映了前轮的轴重;当摩托车后轮进入制动板2且前轮进入横向微动板6时,即可刹车,此时在制动板2的位置可检测出后轮的制动力和轴重,同样在这个位置,后轮夹紧装置的夹紧臂4a、4b夹紧摩托车后轮,使后轮位于机架3的中心线上,同时前轮夹紧装置的夹紧臂7a、7b夹紧摩托车前轮,使前轮位于横向微动板6的中心线上,如果前后轮在同一直线上,则横向微动板6的中心线与机架3的中心线重合,如果前后轮不在同一直线上,则横向微动板6相对于机架3偏移,其偏移量大小由位移传感器8检测并产生电信号,这个电信号反映了前后轮的直线度即定位性能,前后轮的直线度在俗语中也叫轮偏;当摩托车前轮进入测速装置即其前轮同时与动力滚筒11、被动滚筒9啮合时,动力滚筒11转动带动前轮旋转,前轮旋转的线速度即等于滚筒的线速度,其线速度由测速传感器10检测并产生电信号。以上各传感器采集的电信号经CPU处理转换为可视数据显示或打印,这样,在一台检测设备上即可完成制动、轴重、定位、测速性能的检测。采用这种集多种检测功能于一身的检测台后,只需再配备灯光仪、废气分析仪、噪声仪后即可成为一个完整的两轮摩托车安全性能流动检测站。
权利要求1.一种摩托车安全性能检测台,其特征在于它由机架(3)、制动板(2)、纵向微动板、轴重压力传感器(1)、制动压力传感器(5)、后轮夹紧装置、横向微动板(6)、前轮夹紧装置、位移传感器(8)组成,制动板(2)安装在纵向微动板上,在制动板(2)与纵向微动板之间装有轴重压力传感器(1),纵向微动板与机架(3)之间为动连接,可以相对机架(3)沿纵向微动,在纵向微动板与机架(3)之间装有制动压力传感器(5);后轮夹紧装置固定在机架(3)上,它的两个活动的夹紧臂(4a)、(4b)位于制动板(2)的两侧并高于制动板(2),夹紧臂(4a)、(4b)间保持联动,以机架(3)的中心线为其联动中心线,前轮夹紧装置固定在横向微动板(6)上,它的两个活动的夹紧臂(7a)、(7b)位于横向微动板(6)的两侧并高于横向微动板(6),夹紧臂(7a)、(7b)间保持联动,以横向微动板(6)的中心线为其联动中心线,横向微动板(6)与机架(3)之间为动连接,可以相对机架(3)沿横向微动,在横向微动板(6)与机架(3)之间装有位移传感器(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安全性能检测台,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检测台的出口处设有测速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摩托车安全性能检测台,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上架板(16)、下架板(14)、下架翻板(13)、挂钩(12)和可升降的车轮(15),上架板(16)是倾斜的,上架板(16)板面的最高处与制动板(2)的板面平齐,下架板(14)也是倾斜的,下架板(14)板面的最高处与横向微动板(6)的板面平齐,下架翻板(13)与下架板(14)较低的一端铰链连接,挂钩(12)与机架(3)固定连接,下架翻板(13)翻下时可盖住挂钩(12),下架翻板(13)翻起时可露出挂钩(12),车轮(15)位于检测台的中部,经由车轮升降装置连接在机架(3)上,车轮(15)升至最高位置时,其轮缘最低处高于机架(3)的最低点,车轮(15)降至最低位置时,其轮缘最低处低于机架(3)的最低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两轮摩托车制动、轴重、定位、测速性能的检测台,它采用可沿纵向微动的制动板2检测制动力及轴重,在制动板2工位处还设有后轮夹紧装置,配合位于横向微动板6上的前轮夹紧装置进行定位性能检测,在检测台出口处设有测速装置,另外它还带有可升降的车轮15,这样的结构使其成为集多种检测功能于一身的摩托车安全性能检测台,有效地减小了设备体积并减轻了重量,使其移动方便并可用车辆拖运。
文档编号G01M17/00GK2435736SQ0024782
公开日2001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2000年8月17日 优先权日2000年8月17日
发明者林荣生 申请人:南平市百合机动车测试设备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